CN212616097U -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6097U
CN212616097U CN202021056214.8U CN202021056214U CN212616097U CN 212616097 U CN212616097 U CN 212616097U CN 202021056214 U CN202021056214 U CN 202021056214U CN 212616097 U CN212616097 U CN 212616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pring
cavity
plate
sli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62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少朕
唐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562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6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6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60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底座、竖杆、置物板、限位板、弹簧一和弹簧二,所述弹簧一和弹簧二均套接在竖杆上,所述置物板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部竖向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底座内部且通过横板连接,所述横板和底座的顶面之间在位于连接杆的两侧均设有减震装置一,所述横板和底座的底面之间通过减震装置二连接,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底座上在与凸起相邻的侧面上均竖向设有滑槽,所述凸起位于滑槽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抗震效果好、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师在给客户展示相关的数据时,会使用到相关的建筑模型来确保客户能够准确的知道建筑设计师所表达的意思,但是为了使建筑设计方案能够讲解的更清楚,所以讲解的地方就会在工地等场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建筑设计师能够清楚的展示建筑设计的方案。当模型摆放到工地场所的桌子上时,由于人员比较多,所以就会使摆放的桌子容易受到晃动,从而使模型晃动,这就会导致模型直接从桌面上掉落下来,同时工地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力,也会对模型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用到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在使用时,不仅抗震效果不好,只使用一个减震装置,建筑模型容易损坏,而且稳定性不高,建筑模型不仅会上下晃动,而且会左右晃动,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稳定性高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杆,两个竖杆之间套接有置物板,所述竖杆的上端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和置物板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一连接,所述置物板的底部和底座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所述弹簧一和弹簧二均套接在竖杆上,所述置物板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部竖向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底座内部且通过横板连接,所述横板和底座的顶面之间在位于连接杆的两侧均设有减震装置一,所述横板和底座的底面之间通过减震装置二连接,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底座上在与凸起相邻的侧面上均竖向设有滑槽,所述凸起位于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利用减震装置一和减震装置二的配合,可分别为横板的上端部和底部提供缓冲力,而不是单向提供缓冲力,这样可有效减轻建筑模型所受的力,提高了抗震效果;滑槽和凸起的配合,可保证横板垂直上升和下降,置物板套接在竖杆上,这样也可以保证横板垂直上升和下降,从而保证建筑模型不会左右晃动,只能上下晃动,在减震装置一和减震装置二的配合下,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减震装置一包括设置在底座内部顶面上的腔体一,所述腔体一的底面上竖向插接有滑动杆一,所述滑动杆一的底部与横板连接,所述滑动杆一的上端部横向设有导向板一,所述导向板一的上端部和腔体一之间通过弹簧三连接,所述导向板一的底部和腔体一之间通过弹簧四连接,所述弹簧四套接在滑动杆一上,这样可为置物板提供缓冲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建筑模型所受的力,提高抗震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减震装置二包括竖向设置在横板底部的滑动杆二,所述底座内部底面上设有腔体二,所述滑动杆二的底部插接在腔体二中且横向设有导向板二,所述导向板二的底部和腔体二之间通过弹簧五连接,所述导向板二的上端部和腔体二之间通过弹簧六连接,所述弹簧六套接在滑动杆二上,所述滑动杆二的左右两侧在位于腔体二外部的位置铰接有转动板一,所述底座内部底面上在位于腔体二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二,所述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之间成侧V型结构且通过弹簧七连接,这样可为置物板提供缓冲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建筑模型所受的力,提高抗震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凸起上套接有配合其使用的橡胶垫,这样可以减小凸起和滑槽之间的冲撞力,提高稳定性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外部底面上设有螺纹橡胶垫,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底座发生侧滑,而且可为底座提供缓冲力,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转动板一,3、减震装置二,4、弹簧五,5、弹簧七,6、转动板二,7、腔体二,8、导向板二,9、弹簧六,10、滑动杆二,11、转轴,12、凸起,13、滑槽,14、弹簧二,15、限位板,16、挡板,17、导向板一,18、连接杆,19、滑动杆一,20、弹簧三,21、减震装置一,22、置物板,23、弹簧一,24、竖杆,25、弹簧四,26、腔体一,27、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杆24,两个竖杆24之间套接有置物板22,所述竖杆24的上端部设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底部和置物板22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一23连接,所述置物板22的底部和底座1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二14连接,所述弹簧一23和弹簧二14均套接在竖杆24上,所述置物板22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板16,所述置物板22的底部竖向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底部延伸至底座1内部且通过横板27连接,所述横板27和底座1的顶面之间在位于连接杆18的两侧均设有减震装置一21,所述横板27和底座1的底面之间通过减震装置二3连接,所述横板2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起12,所述底座1上在与凸起12相邻的侧面上均竖向设有滑槽13,所述凸起12位于滑槽13中。
所述减震装置一21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部顶面上的腔体一26,所述腔体一26的底面上竖向插接有滑动杆一19,所述滑动杆一19的底部与横板27连接,所述滑动杆一19的上端部横向设有导向板一17,所述导向板一17的上端部和腔体一26之间通过弹簧三20连接,所述导向板一17的底部和腔体一26之间通过弹簧四25连接,所述弹簧四25套接在滑动杆一19上。
所述减震装置二3包括竖向设置在横板27底部的滑动杆二10,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上设有腔体二7,所述滑动杆二10的底部插接在腔体二7中且横向设有导向板二8,所述导向板二8的底部和腔体二7之间通过弹簧五4连接,所述导向板二8的上端部和腔体二7之间通过弹簧六9连接,所述弹簧六9套接在滑动杆二10上,所述滑动杆二10的左右两侧在位于腔体二7外部的位置铰接有转动板一2,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上在位于腔体二7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二6,所述转动板一2和转动板二6之间通过转轴11铰接,所述转动板一2和转动板二6之间成侧V型结构且通过弹簧七5连接。
所述凸起12上套接有配合其使用的橡胶垫。
所述底座1的外部底面上设有螺纹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结合附图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的建筑模型放置在置物板22上端部两个挡板16之间的位置,由于建筑模型本身的重量,会使置物板22和横板27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置物板22和横板27向下移动时,因为置物板22套接在两个竖杆24之间,这样可以保证置物板22垂直上升和下降,从而使建筑模型垂直上升和下降,不会进行左右晃动,提高了稳定性。在弹簧一23和弹簧二14的配合下,可为置物板22的上升和下降均提供缓冲力,而不是单向提供缓冲力,不会使建筑模型剧烈晃动,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抗震效果。横板27的左右两侧均有凸起12,底座1上在与凸起12相邻的侧面上均有滑槽13,凸起12位于滑槽13中,这样可以保证横板27垂直上升和下降,从而使建筑模型垂直上升和下降,不会进行左右晃动,提高了稳定性。与此同时,因为减震装置一21中在位于导向板一17的上下两端分别有弹簧三20和弹簧四25,这样可以为置物板22和横板27的上升和下降均提供缓冲力,而不是单向提供缓冲力,不会使建筑模型剧烈晃动,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抗震效果。减震装置二3在位于导向板二8的上下两端分别有弹簧六9和弹簧五4,这样可以为置物板22和横板27的上升和下降均提供缓冲力,而不是单向提供缓冲力,不会使建筑模型剧烈晃动,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抗震效果。而且在转动板一2、转动板二6和弹簧七5的配合下,可减缓置物板22和横板27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从而为其提供缓冲力,不会使建筑模型剧烈晃动,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抗震效果。三重双向抗震可保证建筑模型不会剧烈晃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抗震效果。所以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不仅抗震效果好,而且稳定性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杆(24),两个竖杆(24)之间套接有置物板(22),所述竖杆(24)的上端部设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底部和置物板(22)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一(23)连接,所述置物板(22)的底部和底座(1)的上端部之间通过弹簧二(14)连接,所述弹簧一(23)和弹簧二(14)均套接在竖杆(24)上,所述置物板(22)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板(16),所述置物板(22)的底部竖向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底部延伸至底座(1)内部且通过横板(27)连接,所述横板(27)和底座(1)的顶面之间在位于连接杆(18)的两侧均设有减震装置一(21),所述横板(27)和底座(1)的底面之间通过减震装置二(3)连接,所述横板(2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凸起(12),所述底座(1)上在与凸起(12)相邻的侧面上均竖向设有滑槽(13),所述凸起(12)位于滑槽(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一(21)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部顶面上的腔体一(26),所述腔体一(26)的底面上竖向插接有滑动杆一(19),所述滑动杆一(19)的底部与横板(27)连接,所述滑动杆一(19)的上端部横向设有导向板一(17),所述导向板一(17)的上端部和腔体一(26)之间通过弹簧三(20)连接,所述导向板一(17)的底部和腔体一(26)之间通过弹簧四(25)连接,所述弹簧四(25)套接在滑动杆一(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二(3)包括竖向设置在横板(27)底部的滑动杆二(10),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上设有腔体二(7),所述滑动杆二(10)的底部插接在腔体二(7)中且横向设有导向板二(8),所述导向板二(8)的底部和腔体二(7)之间通过弹簧五(4)连接,所述导向板二(8)的上端部和腔体二(7)之间通过弹簧六(9)连接,所述弹簧六(9)套接在滑动杆二(10)上,所述滑动杆二(10)的左右两侧在位于腔体二(7)外部的位置铰接有转动板一(2),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上在位于腔体二(7)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二(6),所述转动板一(2)和转动板二(6)之间通过转轴(11)铰接,所述转动板一(2)和转动板二(6)之间成侧V型结构且通过弹簧七(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上套接有配合其使用的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底面上设有螺纹橡胶垫。
CN202021056214.8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6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6214.8U CN21261609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6214.8U CN21261609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6097U true CN21261609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62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609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6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005A (zh) * 2021-08-20 2021-10-22 北京星际元会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建筑测试互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005A (zh) * 2021-08-20 2021-10-22 北京星际元会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建筑测试互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5189A (zh) 一种三维隔震支座
CN206973179U (zh) 一种缓冲性好的无线测斜仪用固定装置
CN212616097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N206368450U (zh) 一种建筑阻尼器
CN210722722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降噪装置
CN215811121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CN213359001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CN207091913U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CN212779209U (zh) 一种水平仪
CN206599852U (zh) 双柱面球型网架钢支座
CN207760718U (zh) 一种桥梁阻尼支座
CN203359725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梯缓冲墩
CN207112235U (zh) 一种建筑设备的减震装置
CN203284103U (zh) 起重机配重安装导向限位装置
CN206985467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电梯轿厢升降机构
CN210857589U (zh)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
CN210561694U (zh) 一种大跨度连续梁用具有隔震装置的支座
CN210128218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显示器的悬挂装置
CN101974955A (zh) 建筑用空心砌块
CN208668619U (zh) 一种三维组合隔震橡胶支座
CN207435886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206957336U (zh) 一种抗风减震旗杆
CN20716053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延长架
CN204645451U (zh) 一种抗震耗能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
CN206349032U (zh) 一种物理摩擦力教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