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5895U -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5895U
CN212615895U CN202021193051.8U CN202021193051U CN212615895U CN 212615895 U CN212615895 U CN 212615895U CN 202021193051 U CN202021193051 U CN 202021193051U CN 212615895 U CN212615895 U CN 212615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earing
lip
sealing lip
bearing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3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洋
胡春群
龚如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i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3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5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5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5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以及密封单元,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所述密封单元密封密封通道,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圈本体、沿密封圈本体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密封唇以及沿密封圈本体下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密封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第二密封唇抵触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可以避免目前密封单元安装易翻唇,接触防水能力下降的不良情况,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密封圈本体作用产生离心力,使得第二密封唇紧贴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同时减压腔内的水压对第二密封唇有向下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双重作用的密封效果,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为了保证轴承自身能够顺畅转动,往往需要对轴承上暴露其内部结构的开口部分利用轴承密封结构进行封堵,即在轴承的两端进行封堵。
现有的轴承密封结构,一般是通过覆盖与整个轴承两端的轴承端盖进行密封,该密封结构体积大,需要额外的连接结构进行与轴承和轴之间的装配,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成本高;还有的是如图1所示,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两端设置简单的盖体,其盖体接触的密封点b处易产生磨损,安装后容易翻唇,接触防水能力下降,使得轴承的密封效果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进水或进灰,不利于提高密封结构的防护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能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的轴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以及密封单元,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所述密封单元密封密封通道,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圈本体、沿密封圈本体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密封唇以及沿密封圈本体下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密封唇,所述第一密封唇与第二密封唇之间形成有减压腔,所述减压腔内产生的水压将第二密封唇抵压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
作为改进,所述所述第二密封唇的唇端形成有限定角度,所述限定角度的范围设定30度到75度。
再改进,所述第一密封唇与轴承外圈内壁之间设定有水回路空腔,所述水回路空腔与减压腔连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第二密封唇抵触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可以避免密封单元安装易翻唇,使得接触防水能力下降的不良情况,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密封圈本体作用产生离心力,使得第二密封唇紧贴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同时减压腔内的水压对第二密封唇有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双作用力的密封效果,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密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P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5、密封单元;6、密封通道;50、密封圈本体;51、第一密封唇;52、第二密封唇;53、水回路空腔;54、减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动体3、保持架4以及密封单元5,所述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6,所述密封单元5密封密封通道6,所述密封单元5包括密封圈本体50、沿密封圈本体50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密封唇51以及沿密封圈本体50下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密封唇52,所述第一密封唇51与第二密封唇52之间形成有减压腔54,所述减压腔54内产生的水压将第二密封唇52抵压在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密封唇51与第二密封唇52之间形成的减压腔54,同时配合轴承内圈2外壁形成减压腔54,能够减轻轴承转动时对密封圈本体50的压力,而且在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有水进入减压腔54时,水自身的重力及转动产生的压力会同时作用于抵压第二密封唇52,可以有效增强第二密封唇52与轴承内圈2外壁的密封性能;
通过将第二密封唇52抵触在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可以避免密封单元5安装易翻唇,接触防水能力下降的不良情况,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密封圈本体50作用产生离心力,使得第二密封唇52紧贴在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同时减压腔54内的水压对第二密封唇52有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双作用力的密封效果,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二密封唇52的唇端形成有限定角度,所述限定角度的范围设定30度到75度,所述第二密封唇52的上唇端为垂直设定,第二密封唇52的下唇端形成有限定角度,且下唇端抵触在对应的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优选地将所述第二密封唇52的下唇端的限定角度a设为70度,而且限定角度越小,密封单元5在轴承转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越大,密封性会进一步增强,而且扭力轻,可以实现低扭矩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唇51与轴承外圈1内壁之间设定有水回路空腔53,所述水回路空腔53与减压腔54连通设置,所述水回路空腔53的设定能够方便密封单元5的安装,而且水会经过水回路空腔53进入减压腔54内,在轴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将部分的水从水回路空腔53被带出减压腔54,使得水在减压腔54内形成回路,增强第二密封唇52的密封性能,从而提升轴承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密封圈本体50上的第一密封唇51与轴承外圈1内壁形成的水回路空腔53配合减压腔54的设定,可以将第二密封唇52密封在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避免密封单元5安装时易翻唇,接触防水能力下降的不良情况,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密封圈本体50作用产生离心力,使得第二密封唇52紧贴在轴承内圈2的外壁上,同时减压腔54内的水压对第二密封唇52有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产生双作用力的密封效果,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以及密封单元,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形成有密封通道,所述密封单元密封密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圈本体、沿密封圈本体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密封唇以及沿密封圈本体下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密封唇,所述第一密封唇与第二密封唇之间形成有减压腔,所述减压腔内产生的水压将第二密封唇抵压在轴承内圈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唇的唇端形成有限定角度,所述限定角度的范围设定30度到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与轴承外圈内壁之间设定有水回路空腔,所述水回路空腔与减压腔连通设置。
CN202021193051.8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Active CN212615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3051.8U CN21261589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3051.8U CN21261589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5895U true CN21261589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3051.8U Active CN21261589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5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26096U (zh)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CN202026185U (zh) 一种电机的防水防尘结构
CN207457706U (zh) 手表按键结构及手表
CN212615895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轴承结构
CN211082841U (zh) 一种用于差速器的油封
CN215673216U (zh) 一种防尘深沟球轴承
CN211175029U (zh) 一种密封防尘组合式轴承密封结构
CN214742752U (zh) 一种防水轴承
CN212337869U (zh) 用于盾构隧道管片螺栓孔防水的螺栓垫圈
CN212518628U (zh) 一种电机法兰及其密封机构
CN212928731U (zh) 一种船用电动机轴端密封结构
CN110886782A (zh) 密封防尘组合式轴承密封结构
CN207795874U (zh)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
CN215257372U (zh) 带密封结构的推力球轴承
CN208106986U (zh)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
CN217301312U (zh) 一种防水防尘轴承座
CN216279376U (zh) 轴端密封结构
CN211574054U (zh) 一种高压密封防水轴承
CN209856241U (zh) 一种用于圆柱滚子轴承的密封机构
CN215059450U (zh) 采煤机滚筒轴密封结构
CN216112068U (zh) 一种增氧机减速箱排气阀的防水结构
CN218267154U (zh) 一种分动器输出轴密封防尘结构
CN214788623U (zh) 一种复合密封型不锈钢轴承
CN204878380U (zh) 具有特殊密封圈的分离式轴承座
CN217977362U (zh) 一种防泥水车桥油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