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4218U -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4218U
CN212614218U CN202020906054.5U CN202020906054U CN212614218U CN 212614218 U CN212614218 U CN 212614218U CN 202020906054 U CN202020906054 U CN 202020906054U CN 212614218 U CN212614218 U CN 212614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nlocking
vehicle
guide block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60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炜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60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4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4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4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把手底座,把手主体安装在把手底座中;解锁装置,其活动设置在把手底座上,该解锁装置与把手主体传动连接并与汽车门锁连接;电动推出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拉杆、推杆和翘杆;轨迹凸台,其固设在把手底座上,且具有电动开启轨迹面和机械开启轨迹面;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第一导向块与轨迹凸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第二导向块与轨迹凸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本发明通过轨迹凸台和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配合实现导向功能,形成两个独立的运动轨迹,同时具有电动推出把手与机械推出把手两种操作方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汽车的汽车门拉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设计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汽车门拉手的造型需要与车身侧面相匹配,以保证有良好的外观,因此造成诸多局限;而另一方面,由于门外拉手整体外露,门外拉手内外侧很容易被污染,驾驶人员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并且,门外拉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同时造成了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增大了风噪。为此,许多厂商改进拉手结构,制造出了可伸缩的隐藏式拉手。
由于隐藏式拉手的位置要变化,且涉及到电动和机械的双路结构,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拉手,零部件增多,结构要复杂许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隐藏式拉手还是存在不少的缺陷,例如:1、电动推出拉手与机械推出拉手两种操作方式共用同一运动轨迹,换言之,受限于现有设计缺陷,即电动部分和机械部分存在大量的联动效应,使得两种操作方式过程中内部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路径相同,而实际机械推出拉手的方式在需求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零部件参与运动,这就导致现有结构中机械推出拉手时的操作就显得过于麻烦,机械按压时手感过于沉重,尤其是水平推出的伸缩式把手中;2、目前的可伸缩的隐藏式拉手,由于开孔较多,导致把手气密性较差;3、目前可伸缩的隐藏式拉手由于零件数量较多,制造成本较高,产品可靠性较低且在结构的限制下,造成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包括:
把手主体,其与车门外表面齐平设置,该把手主体至少具有缩回至车门内的隐藏状态、伸出至该车门外的电动式预展开状态、以及打开车门时的电动式解锁状态和机械式解锁状态,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把手底座,其安装在车门内,所述的把手主体安装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中;
解锁装置,其活动设置在把手底座上,该解锁装置与所述的把手主体传动连接并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把手主体带动解锁装置运转并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还包括:
电动推出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拉杆、推杆和翘杆;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行车电路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的把手主体;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可接触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翘杆与所述的把手底座铰接,且所述的翘杆分别与所述的推杆和第一安装部传动连接;
轨迹凸台,其固设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上,且具有电动开启轨迹面和机械开启轨迹面;
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所述的把手主体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与所述轨迹凸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二导向块与所述轨迹凸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装置中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拉杆的一端滑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中,所述的导向滑槽至少具有上锁位置、预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拉杆与导向滑槽连接的一端能够在上锁位置、预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装置中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的拉杆上设有轴销,所述的轴销穿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装置包括与把手底座铰接的解锁块、以及与解锁块传动连接的解锁套筒,所述的解锁块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导向滑槽位于所述的所述的解锁套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块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解锁套筒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凸筋,所述的凸筋卡入至所述的限位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上设有导向面,所述的翘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的导向凸起,所述的导向凸起与所述的导向面形成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上的导向面从后至前逐渐下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之间形成有供轨迹凸台通过的通道,所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的前端,所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的端部与所述拉杆的端部形成可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远离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接并实现传动,所述的翘杆与所述的第一安装部铰接并实现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同时具有电动推出把手与机械推出把手两种操作方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2、通过轨迹凸台和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配合实现导向功能,形成两个独立的运动轨迹(电动开启运动轨迹和机械开启运动轨迹),即单个轨迹凸台实现两个功能,大大节省了零部件数量,优化了连接关系,减少空间占用,十分有利于整体的设计需求,实用性强,使用稳定且可靠,成本也更低。
3、推杆的端部与拉杆的端部形成可接触连接,提高把手主体在展开过程和保持在电动式预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机械推出把手方式下,把手主体的机械传动部分与电动传动部分分离,能够轻松地将把手主体起翘弹出并解锁。
4、电动推出把手的模式下,通过所述轨迹凸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与第一导向块的接触配合、以及轴销与导向滑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同时向外推出,进而实现把手主体的水平推出功能,提高把手主体水平推出时的平稳性。
5、机械推出把手的模式下,按压把手前端实现把手的其中一个端部伸出,进而实现把手主体的摆出功能,继续拉动把手尾端实现开门动作。
6、把手主体处于隐藏状态下,隐藏于车门内部,和外钣金表面平齐,不凸出于外钣金,提高外拉手和整车的配合协调性,整体开孔少,气密性好,有效减小风阻及风噪。
7、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有效减小风阻及风噪,提高整车的高端科技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隐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电动式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电动式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机械式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隐藏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电动式预展开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电动式解锁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主体处于机械式解锁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把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把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解锁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是解锁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2,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包括:
把手主体1,其与车门外表面齐平设置,该把手主体1至少具有缩回至车门内的隐藏状态、伸出至该车门外的预展开状态、以及打开车门时的电动式解锁状态和机械式解锁状态,所述的把手主体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
把手底座4,其安装在车门内,所述的把手主体1安装在所述的把手底座4中;
解锁装置,其活动设置在把手底座4上,该解锁装置与所述的把手主体1传动连接并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把手主体1带动解锁装置运转并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还包括:
电动推出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5、拉杆6、推杆7和翘杆8;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5与行车电路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的把手主体1;所述拉杆6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7可接触连接,所述推杆7远离拉杆6的一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所述的翘杆8与所述的把手底座4铰接,且所述的翘杆8分别与所述的推杆7和第一安装部2传动连接;
轨迹凸台9,其固设在所述的把手底座4上,且具有电动开启轨迹面10和机械开启轨迹面11。优选的,轨迹凸台9的形状与刀面近似;
第一导向块12和第二导向块13,均设置在所述的把手主体1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12与所述轨迹凸台9的电动开启轨迹面10形成可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二导向块13与所述轨迹凸台9的机械开启轨迹面11形成可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7远离拉杆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固接并实现传动,所述的翘杆8与所述的第一安装部2铰接并实现传动。
本实用新型中依靠电动推出装置、轨迹凸台、以及第一导向块之间的配合,即可将把手主体从隐藏状态切换至电动式预展开状态时。简而言之,电动推出装置通过翘杆对把手主体的第一安装部2提供朝向车外的推力,第二安装部在不受其它力量的情况下随着整个把手主体一并带出,推出时借助轨迹凸台与第一导向块的抵接限位关系,即能够使得把手主体整体地按照既定轨迹向外水平推出。同理,依靠轨迹凸台和第二导向块之间的配合,即能够使得把手主体整体地安装既定轨迹倾斜摆出。
需要指出的是,把手主体从隐藏状态切换至电动式预展开状态过程中,推杆与拉杆之间可以是不接触的关系,也不影响把手主体正常地推出和展开。当然,此过程中推杆也可以设置为与拉杆形成接触关系,以提高第二安装部在展开过程中稳定性,减少晃动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当把手主体处于电动式预展开状态时,推杆优选设置为与拉杆形成接触关系,以提高把手主体在电动式预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锁装置中设有导向滑槽17,所述拉杆6的一端滑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17中,具体是所述的拉杆6上设有轴销18,所述的轴销18穿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17中,所述的导向滑槽17至少具有上锁位置20、预展开位置27和解锁位置19,所述的轴销18能够在上锁位置20、预展开位置27和解锁位置19之间切换。当轴销18处于导向滑槽17的预展开位置27时,继续拉动把手主体1即可通过轴销18将解锁装置带动,使得轴销运动至解锁位置19,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其中,还需要指出的是,单从导向滑槽17本身结构而言,解锁位置19与预展开位置27处于同一处,但是解锁位置19只在解锁车门时(即解锁套筒22转动后)的情况下存在。
为了更好的展示解锁装置的运行原理,在此提供出一种优选的解锁装置的具体结构,其包括与把手底座4铰接的解锁块21、以及与解锁块21传动连接的解锁套筒22,所述的解锁块21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导向滑槽17位于所述的所述的解锁套筒22上。
解锁块21与解锁套筒22之间需要实现传动连接,其优选结构可以为:在所述的解锁块21上设有连接轴23,所述连接轴23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24,所述解锁套筒22上开设有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内壁上设有凸筋26,所述的凸筋26卡入至所述的限位卡槽24中。该优选的结构组成中解锁块21与解锁套筒22为分体式的两个部件,能够降低生产制造的难度和成本,再通过凸筋26与限位卡槽24、以及连接轴23与连接孔25的配合,将两者稳固的组装在一起,能够实现解锁套筒22与解锁块21之间的传动功能,并实现两者的转动运转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杆7上设有导向面14,所述的翘杆8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面14相适配的导向凸起15,所述的导向凸起15与所述的导向面14形成抵接,所述推杆7上的导向面14从后至前逐渐下降。采用本实施例的优化结构,使推杆7通过导向面14与导向凸起15的配合实现与翘杆8之间的传动连接。使用的过程如下,当把手主体1处于隐藏状态时,导向凸起15位于导向面14的低位,因此翘杆8与把手主体1的连接点也处于低位,使得把手主体1持续处于缩回位置中;当把手主体1从隐藏状态切换至电动式预展开状态时,启动驱动装置5带动推杆7向前移动,导向面14也随着推杆7同时前移,导向凸起15与导向面14的接触点发生变化,逐渐从低位移动至高位,促使翘杆8以其与把手底座4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发生转动,该过程中翘杆8与把手主体1的连接点也逐渐抬高,进而将把手主体1向外推出。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导向块12和第二导向块13均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2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12与第二导向块13之间形成有供轨迹凸台9通过的通道16,所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10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9的前端,所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11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9的下端。通过通道16的设置,确保轨迹凸台9能够在其中按序移动,且第一导向块12和第二导向块13分别位于通道16两侧,使得轨迹凸台9同一时间点只能与其中一者产生导向配合的关系,有效地将电动部分和机械部分地运行独立区分开来,消除两者的联动效应,进而使得整个运行更加合理、稳定,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推杆7的端部与所述拉杆6的端部形成可接触连接。当电动部分运行时,推杆7的端部与拉杆6的端部直接接触并推动拉杆6移动,实现把手主体1的推出功能;当电动部分将把手主体1推出至电动式预展开状态后,需要手动拉动把手主体1使得车门解锁,该过程中推杆7的端部与拉杆6的端部分离,即解锁汽车门锁时推杆7、驱动装置5等不会发生联动,使得把手主体1打开更加轻松;当电动部分发生故障并需要机械部分弹出把手主体1时,按压把手主体1后端使得把手主体1前端起翘并弹出,该过程中推杆7的端部与拉杆6的端部分离,即手动机械开启时推杆7、驱动装置5等不会发生联动,也就减小了很多阻力,使得操作更加简单、轻松且方便,开启的手感也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动推出把手与机械推出把手两种操作方式,说明书附图5~8中将把手底座的主体部分隐藏了,以将工作原理展示更加清楚。
其中,电动推出把手的工作原理为:驱动装置5得到信号启动并驱动推杆7在把手底座4中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推杆7上的导向面14也随着推杆7同时前移,使得导向面14与翘杆8上导向凸起15的接触点发生变化,逐渐从低位移动至高位,促使翘杆8以其与把手底座4连接处为转动中心发生转动,转动过程中翘杆8与把手主体1的连接点逐渐抬高,进而将把手主体1的第一安装部2向车门外推出,第二安装部在不受其它力量的情况下随着整个把手主体一并带出;特殊的,在电动推出把手主体1的过程中,通过所述轨迹凸台9的电动开启轨迹面10与第一导向块12的接触配合、以及轴销18与导向滑槽17的配合,实现把手主体1更加平顺的水平推出功能,并提高把手主体1水平推出时的可靠性。最后,用户握住水平推出的把手主体1并拉动把手主体1,即可通过解锁装置将汽车门锁解锁,将车门打开。
机械推出把手的工作原理为:一般在电动推出装置缺电或发生故障时使用。用户手动向车内方向按压把手主体1靠近翘杆8一侧的端部,使得把手主体1倾斜起翘,此时所述轨迹凸台9的机械开启轨迹面11与第二导向块13的接触配合并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再拉动把手主体1的另一端直到把手主体1的端部可以提供足够空间以伸入钥匙,最后插入钥匙进行解锁,并实现开门动作。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包括:
把手主体,其与车门外表面齐平设置,该把手主体至少具有缩回至车门内的隐藏状态、伸出至该车门外的电动式预展开状态、以及打开车门时的电动式解锁状态和机械式解锁状态,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把手底座,其安装在车门内,所述的把手主体安装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中;
解锁装置,其活动设置在把手底座上,该解锁装置与所述的把手主体传动连接并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把手主体带动解锁装置运转并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动推出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拉杆、推杆和翘杆;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行车电路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的把手主体;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杆可接触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翘杆与所述的把手底座铰接,且所述的翘杆分别与所述的推杆和第一安装部传动连接;
轨迹凸台,其固设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上,且具有电动开启轨迹面和机械开启轨迹面;
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所述的把手主体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与所述轨迹凸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二导向块与所述轨迹凸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形成可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装置中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拉杆的一端滑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中,所述的导向滑槽至少具有上锁位置、预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拉杆与导向滑槽连接的一端能够在上锁位置、预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上设有轴销,所述的轴销穿设在所述的导向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装置包括与把手底座铰接的解锁块、以及与解锁块传动连接的解锁套筒,所述的解锁块与汽车门锁连接,所述的导向滑槽位于所述的所述的解锁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块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解锁套筒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凸筋,所述的凸筋卡入至所述的限位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上设有导向面,所述的翘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的导向凸起,所述的导向凸起与所述的导向面形成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的导向面从后至前逐渐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的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之间形成有供轨迹凸台通过的通道,所述的电动开启轨迹面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的前端,所述的机械开启轨迹面设置在所述轨迹凸台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端部与所述拉杆的端部形成可接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远离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接并实现传动,所述的翘杆与所述的第一安装部铰接并实现传动。
CN202020906054.5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Active CN212614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6054.5U CN21261421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6054.5U CN21261421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4218U true CN21261421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6054.5U Active CN21261421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4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3977A (zh)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CN111608505A (zh) 一种隐藏式机械回摆把手
CN113756666B (zh) 一种机械式隐藏门把手及车辆
CN110130754A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收缩隐藏式车门把手及其控制方法
US6283531B1 (en) Vehicle including electric folding roof
CN210622543U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收缩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04161223U (zh)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12614218U (zh) 一种新型车用电动伸缩把手
CN211422208U (zh)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CN112046620A (zh) 一种内隐藏式充电小门
CN212359418U (zh) 一种隐藏式机械回摆把手
CN112031564A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把手
CN208669144U (zh) 电动车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057314U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US11396341B2 (en) Electric folding mechanism and a motorbicycle thereof
CN113323523A (zh) 一种具有push机构的机械摆出式把手
CN212423300U (zh) 一种内隐藏式充电小门
CN21142220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回摆外把手结构
CN212614219U (zh) 一种可自锁的机械回摆把手
CN211038221U (zh)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CN109018156B (zh) 便于控制的隐藏式驻车控制机构
CN212359419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把手
CN215565181U (zh) 一种具有push机构的机械摆出式把手
CN112324263A (zh) 一种可自锁的机械回摆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