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2417U -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2417U
CN212612417U CN202021057082.0U CN202021057082U CN212612417U CN 212612417 U CN212612417 U CN 212612417U CN 202021057082 U CN202021057082 U CN 202021057082U CN 212612417 U CN212612417 U CN 212612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le
bearing
pile
guide pos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70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满奎
徐平
曹月泽
韩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0570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2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2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24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础桩、承载桩、承载座、定位套、导向滑槽、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承载桩位于基础桩正上方,承载座嵌于基础桩上端面,定位套包括连接盘及导向柱,连接盘包覆在承载桩下端面,连接盘下端面与导向柱连接,导向柱嵌于承载座内,导向柱下端面设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与连接盘下端面连接,包覆在导向柱外并与基础桩上端面及承载座上端面相抵。本新型一方面具有施工简单,连接作业定位精度高且操作灵活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结构强度大,抗压抗扭曲作用力能力强,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外部震动作用力的抵御、防护能力及定位承载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桩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背景技术
基桩是当前各类建筑物重要的承载定位结构,对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能力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建筑物设计及施工中,当前所采用的基桩往往均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多段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通过法兰、焊接等方式连接构成,虽然可以满足对建筑物承载定位的需要,但抗形变能力及抗震动冲击能力差,从而导致在外力冲击震动作用下,如地震、地质形变、爆炸冲击等作用力,极易导致基桩因形变不足而发生断裂等情况,从而造成建筑物墙壁开裂、坍塌等严重影响建筑物使用安全性的情况发生;
此外,当前采用的多级连接的预制基桩结构,由于各段预制基桩自重较大,因此造成其在后续焊接、法兰连接等作业过程中的施工难度及劳动强度大,同轴度调整精度也相对较差,从而进一步造成了基桩设备承载能力及抗震能力收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具备一定缓冲能力的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该新型一方面较传统基桩连接定位作业时,具有施工简单,连接作业定位精度高且操作灵活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结构强度大,抗压抗扭曲作用力能力强,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外部震动作用力的抵御、防护能力及定位承载稳定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础桩、承载桩、承载座、定位套、导向滑槽、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及导向滑槽,其中基础桩、承载桩均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柱状结构,且承载桩位于基础桩正上方并与基础桩同轴分布,承载座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嵌于基础桩上端面并与基础桩同轴分布,定位套包括连接盘及导向柱,其中连接盘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包覆在承载桩下端面并与承载桩同轴分布,连接盘下端面与导向柱连接并同轴分布,导向柱嵌于承载座内,与承载座同轴并与承载座侧壁滑动连接,导向柱下端面设与导向柱同轴分布的弹性垫块,并通过弹性垫块与承载座底部相抵,弹性密封环与连接盘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包覆在导向柱外并与基础桩上端面及承载座上端面相抵,导向滑槽至少三条,环绕基础桩轴线均布并与基础桩外侧面连接,导向滑槽下半部分与基础桩侧表面连接并与基础桩轴线平行分布,上半部分与定位套外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础桩直径为承载桩直径的至1.5倍,所述承载座内径为承载桩直径的1/3—2/3,且定位套深度不小于20厘米,所述承载座外表面均布若干横断面呈“十”字形定位翅板,所述定位翅板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5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套的连接盘下端面均布至少三条环绕连接盘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桩轴线平行分布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长度为导向柱长度的0.8—2.5倍,且导向柱对应的基础桩上端面设与限位柱同轴分布的限位套管,对应的弹性密封环上设与限位柱同轴分布的导向孔,所述限位柱通过导向孔嵌入在限位套管内并与限位套管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导向柱同轴分布的密封圈,所述密封环外侧面与承载座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套的连接盘上端面槽体内径与承载桩外径相同,包覆在承载桩外并通过至少三条环绕承载桩轴线均布的连接螺栓与承载桩连接,且所述连接螺栓轴线与承载桩轴线垂直并相交,长度为承载桩半径的1/4—3/4,所述连接盘上端面槽体深度为连接螺栓直径的至少10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滑槽横断面为与基础桩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其有效长度的60%—80%部分与基础桩外侧面连接,且导向滑槽与定位套侧表面间通过至少一个滑块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长度为定位套连接盘高度的至1/3。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垫块包括弹性橡胶套及碟形弹簧,其中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与承载桩同轴分布的柱状结构,其内部设若干与承载桩同轴分布的形变腔,各形变腔沿弹性橡胶套轴线方向均布,且每个形变腔内均设至少一个与形变腔同轴分布的碟形弹簧。
本新型一方面较传统基桩连接定位作业时,具有施工简单,连接作业定位精度高且操作灵活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结构强度大,抗压抗扭曲作用力能力强,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外部震动作用力的抵御、防护能力及定位承载稳定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础桩1、承载桩2、承载座3、定位套4、弹性垫块5、弹性密封环6及导向滑槽7,其中基础桩1、承载桩2均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柱状结构,且承载桩2位于基础桩1正上方并与基础桩1同轴分布,承载座3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嵌于基础桩1上端面并与基础桩1同轴分布,定位套4包括连接盘41及导向柱42,其中连接盘41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包覆在承载桩2下端面并与承载桩2同轴分布,连接盘41下端面与导向柱42连接并同轴分布,导向柱42嵌于承载座3内,与承载座3同轴并与承载座3侧壁滑动连接,导向柱42下端面设与导向柱42同轴分布的弹性垫块5,并通过弹性垫块5与承载座3底部相抵,弹性密封环6与连接盘41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包覆在导向柱42外并与基础桩1上端面及承载座3上端面相抵,导向滑槽7至少三条,环绕基础桩1轴线均布并与基础桩1外侧面连接,导向滑槽7下半部分与基础桩1侧表面连接并与基础桩1轴线平行分布,上半部分与定位套4外侧面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的基础桩1直径为承载桩2直径的至1.5倍,所述承载座3内径为承载桩2直径的1/3—2/3,且定位套4深度不小于20厘米,所述承载座3外表面均布若干横断面呈“十”字形定位翅板8,所述定位翅板8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5厘米。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定位套4的连接盘下端面均布至少三条环绕连接盘4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桩2轴线平行分布的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长度为导向柱42长度的0.8—2.5倍,且导向柱42对应的基础桩1上端面设与限位柱9同轴分布的限位套管10,对应的弹性密封环6上设与限位柱9同轴分布的导向孔11,所述限位柱9通过导向孔11嵌入在限位套管10内并与限位套管10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42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导向柱42同轴分布的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外侧面与承载座3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定位套4的连接盘41上端面槽体内径与承载桩2外径相同,包覆在承载桩2外并通过至少三条环绕承载桩2轴线均布的连接螺栓13与承载桩2连接,且所述连接螺栓13轴线与承载桩2轴线垂直并相交,长度为承载桩2半径的1/4—3/4,所述连接盘41上端面槽体深度为连接螺栓13直径的至少10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滑槽7横断面为与基础桩1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其有效长度的60%—80%部分与基础桩1外侧面连接,且导向滑槽7与定位套4侧表面间通过至少一个滑块14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14长度为定位套4连接盘高度的至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垫块5包括弹性橡胶套51及碟形弹簧52,其中所述弹性橡胶套51为与承载桩2同轴分布的柱状结构,其内部设若干与承载桩2同轴分布的形变腔53,各形变腔53沿弹性橡胶套51轴线方向均布,且每个形变腔53内均设至少一个与形变腔53同轴分布的碟形弹簧52。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分别对构成本新型的基础桩、承载桩进行生产预制,并对基础桩、承载桩分别与承载座、定位套、导向滑槽、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及导向滑槽进行组装,然后将基础桩建安装在指定工作位置并使基础桩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将承载桩下端面通过定位套嵌入到承载座内,实现基础桩、承载桩连接,并使基础桩通过导向滑槽与承载桩下端面的定位套外侧面滑动连接,使定位套下段通过弹性垫块与承载座底部相抵并同时使限位柱与基础桩连接并滑动连接,从而完成本新型装配。
完成本新型装配并正常运行时,当本新型收到轴向震动作业用力时,基础桩、承载桩间,承载桩沿基础桩轴向方向上下滑动位移,在轴向位移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导向滑槽、承载座、限位柱及限位套管对轴向窜动方向进行约束导向,防止震动过程中导致基础桩、承载桩间因同轴度下降而导致基础桩、承载桩损毁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及密封圈对轴向震动作用力进行弹性吸附并缓慢释放,从而降低震动作用力对本新型结构造成的损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当本新型受到扭曲作用力时,通过导向滑槽、限位柱及限位套管提高本新型对扭曲作用力的抵御能力,同时通过弹性密封环、弹性垫块和密封圈对扭曲作用力进行弹性吸附及缓慢释放,从而降低扭曲作用力对本新型结构造成的损毁情况发生。
因此本新型在运行中,一方通过基础桩、承载桩、承载座、定位套、导向滑槽、限位柱及限位套管为本习性提供有效承载强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及密封圈对本新型运行中收到的冲击作用力进行弹性吸收及缓慢释放。
此外,本新型另可通过弹性密封环及密封圈对承载座、定位套连接作业面进行密封防护,防止外部固体及液体污染物进入到承载座、定位套接触面内而造成本新型结构受损情况发生。
本新型一方面较传统基桩连接定位作业时,具有施工简单,连接作业定位精度高且操作灵活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结构强度大,抗压抗扭曲作用力能力强,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外部震动作用力的抵御、防护能力及定位承载稳定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础桩、承载桩、承载座、定位套、导向滑槽、弹性垫块、弹性密封环及导向滑槽,其中所述基础桩、承载桩均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柱状结构,且承载桩位于基础桩正上方并与基础桩同轴分布,所述承载座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嵌于基础桩上端面并与基础桩同轴分布,所述定位套包括连接盘及导向柱,其中所述连接盘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包覆在承载桩下端面并与承载桩同轴分布,所述连接盘下端面与导向柱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导向柱嵌于承载座内,与承载座同轴并与承载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下端面设与导向柱同轴分布的弹性垫块,并通过弹性垫块与承载座底部相抵,所述弹性密封环与连接盘下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包覆在导向柱外并与基础桩上端面及承载座上端面相抵,所述导向滑槽至少三条,环绕基础桩轴线均布并与基础桩外侧面连接,且所述导向滑槽下半部分与基础桩侧表面连接并与基础桩轴线平行分布,上半部分与定位套外侧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桩直径为承载桩直径的至1.5倍,所述承载座内径为承载桩直径的1/3—2/3,且定位套深度不小于20厘米,所述承载座外表面均布若干横断面呈“十”字形定位翅板,所述定位翅板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套的连接盘下端面均布至少三条环绕连接盘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桩轴线平行分布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长度为导向柱长度的0.8—2.5倍,且导向柱对应的基础桩上端面设与限位柱同轴分布的限位套管,对应的弹性密封环上设与限位柱同轴分布的导向孔,所述限位柱通过导向孔嵌入在限位套管内并与限位套管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导向柱同轴分布的密封圈,所述密封环外侧面与承载座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套的连接盘上端面槽体内径与承载桩外径相同,包覆在承载桩外并通过至少三条环绕承载桩轴线均布的连接螺栓与承载桩连接,且所述连接螺栓轴线与承载桩轴线垂直并相交,长度为承载桩半径的1/4—3/4,所述连接盘上端面槽体深度为连接螺栓直径的至少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滑槽横断面为与基础桩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其有效长度的60%—80%部分与基础桩外侧面连接,且导向滑槽与定位套侧表面间通过至少一个滑块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长度为定位套连接盘高度的至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垫块包括弹性橡胶套及碟形弹簧,其中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与承载桩同轴分布的柱状结构,其内部设若干与承载桩同轴分布的形变腔,各形变腔沿弹性橡胶套轴线方向均布,且每个形变腔内均设至少一个与形变腔同轴分布的碟形弹簧。
CN202021057082.0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2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7082.0U CN21261241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7082.0U CN21261241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2417U true CN21261241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708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241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2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3076B (zh) 一种带有阻尼颗粒的装配式智能框架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2612417U (zh) 一种缓冲减震建筑基桩结构
CN112282472B (zh) 一种高抗震性的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
CN214497484U (zh) 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
JP2592514B2 (ja) 地震から建物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流体緩衝装置
CN114412260A (zh) 一种高阻尼多方向宽频域抗拉拔隔减震装置及隔减震方法
CN218643546U (zh)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CN105840725B (zh) 螺钉减振隔震器
CN109594673B (zh) 一种连系双向隔震支座系统
CN213773920U (zh)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CN211523259U (zh) 组合式桩基础结构
JP3823244B2 (ja) 免震構造架構
CN21050788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座
CN112376398A (zh) 一种桥梁多级防震抗倾覆联动装置防护方法
CN214219351U (zh) 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吸能的减震桥墩
CN219011509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JP2007085068A (ja) 耐震装置
CN21015193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弹性抗震柱脚座
CN216130170U (zh) 一种铁塔隔震基座
CN219973568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20247173U (zh) 一种提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
CN221095092U (zh) 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
CN220538938U (zh) 一种建筑结构减震装置
CN217379954U (zh) 一种高阻尼多方向宽频域抗拉拔隔减震装置
CN215214542U (zh) 一种机电自动化设备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