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0680U - 电转仪 - Google Patents

电转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0680U
CN212610680U CN202020872226.1U CN202020872226U CN212610680U CN 212610680 U CN212610680 U CN 212610680U CN 202020872226 U CN202020872226 U CN 202020872226U CN 212610680 U CN212610680 U CN 212610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shock
clamping box
cavity
conductive plate
condu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22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隽
仲志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01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01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01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01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208722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0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0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0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转仪,包括壳体和夹持箱,壳体具有电击腔,电击腔在壳体的一侧形成敞口,电击腔的顶部安装有上导电板,电击腔的底部安装有下导电板,夹持箱的顶部开有多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的底部均与夹持箱的底部通过规格相同的螺纹孔连通,放置腔内设置有电击管,每个电击管的上端均安装有上导电片,上导电片与电击管的上端的电极抵触,每个电击管的下端均安装有连接环和下导电片,连接环具有能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下导电片位于连接环内、且与电击管的下端的电击抵触,电击管的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分别与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抵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转仪,通用性较好。

Description

电转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转仪。
背景技术
细胞电转染技术是利用电脉冲向细胞内引入无法穿透细胞膜的大分子的技术。在施加强电场时,细胞膜暂时变成多孔性质,从而可以让外部液体内的大分子材料透过细胞膜并进入细胞。细胞电转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治疗与转基因动物等研究。目前用于细胞电转染技术的主要设备是电转仪。
现有的电转仪往往只能与一种直径的电击管配套使用,而遇到其它不同直径的电击管时就无法配套使用,因此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转仪,使其通用性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转仪,包括壳体和夹持箱,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电击腔,所述电击腔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击腔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敞口,所述电击腔的腔壁的顶部安装有上导电板,所述电击腔的腔壁的底部安装有下导电板,所述上导电板和所述下导电板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夹持箱设置在所述敞口处、且可穿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电击腔内,所述夹持箱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箱的顶部开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放置腔,每个所述放置腔的底部均与所述夹持箱的底部通过规格相同的螺纹孔连通,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电击管,
每个所述电击管的上端均安装有上导电片,所述上导电片与所述电击管的上端的电极抵触,每个所述电击管的下端均安装有连接环和下导电片,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具有能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下导电片位于所述连接环内、且与所述电击管的下端的电击抵触,
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具有弹性,所述夹持箱进入所述电击腔后,所述电击管的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分别与所述上导电板和所述下导电板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包括固定段、连接段、抵触段和弹簧,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电击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的一端铰接,所述接触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触段连接,所述夹持箱进入所述电击腔后,所述弹簧使所述抵触段与所述上导电板或所述下导电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箱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箱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可穿过所述夹持箱的所述一侧后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转仪,电击管放置在夹持箱的放置腔内。每个放置腔的底部均与夹持箱的底部通过规格相同的螺纹孔连通,每个电击管的下端均通过规格相同的连接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从而将电击管固定在夹持箱上。由于连接环和螺纹孔的规格相同,这样即使放置腔内的电击管的直径不同,也都能被固定在夹持箱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与多种直径的电击管配套使用,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持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击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壳体、11-敞口、12-上导电板、13-下导电板、20-控制屏、30-夹持箱、31-放置腔、32-螺纹孔、33-把手、40-电击管、41-上导电片、42-连接环、43-下导电片、44-固定段、45-连接段、46-抵触段、47-弹簧、5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水平”、“顶”、“底”、“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转仪,包括壳体10、控制屏20、控制组件和夹持箱30。壳体10的内部具有电击腔,电击腔内设置有电源,电击腔在壳体10的一侧敞口设置、并形成敞口11,电击腔的腔壁的顶部安装有上导电板12,电击腔的腔壁的底部安装有下导电板13。控制屏20安装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上,方便用户进行控制操作。控制组件安装在电击腔内、且与控制屏20电连接。上导电板12和下导电板13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夹持箱30设置在壳体10的敞口11处、且可穿过敞口11进入电击腔内。夹持箱3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夹持箱30的顶部开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放置腔31,每个放置腔31的底部均与夹持箱30的底部通过规格相同的螺纹孔32连通,放置腔31内设置有电击管40。具体地,电击管40是一种内部能够盛装液体样本的管状器件。电击管4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电极,当两个电极与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时,就能在电击管40的内部形成电场,使得液体样本内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此时大分子材料就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每个电击管40的上端均安装有上导电片41,上导电片41与电击管40的上端的电极抵触。每个电击管40的下端均安装有规格相同的连接环42和下导电片43,连接环42的外壁上具有能与螺纹孔32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连接环42与螺纹孔32的配合实现对电击管40的固定。下导电片43位于连接环42内、且与电击管40的下端的电击抵触。
上导电片41和下导电片4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电击管40被固定在夹持箱30上后,其上导电片41和下导电片43均伸出夹持箱30一部分。夹持箱30进入电击腔后,电击管40的上导电片41和下导电片43分别受到上导电板12和下导电板13的挤压,从而与上导电板12和下导电板13形成抵触、实现供电。
由于连接环42和螺纹孔32的规格都相同,这样即使放置腔31内的电击管40的直径不同,也都能被固定在夹持箱30上。因此,本电转仪能够同时与多种直径的电击管40配套使用,通用性较好。电击管40的直径大小不同就能够盛装不同体积的液体样本,从而能对不同体积的液体样本内的细胞膜进行转染处理,满足了实验人员的不同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导电片41和下导电片43均包括固定段44、连接段45、抵触段46和弹簧47。固定段44与电击管40固定连接,连接段45的一端与固定段44的一端铰接,接触段的一端与连接段45的另一端铰接。弹簧47由铜材料制成、导电性能好。弹簧47的一端与固定段44连接、另一端与抵触段46连接。夹持箱30进入电击腔后,连接段45和抵触段46会受到挤压,此时弹簧47能够使抵触段46的表面与上导电板12或下导电板13紧密贴合。
这种结构的导电片使得夹持箱30进入电击腔后,导电片上的抵触段46分别与上导电板12或下导电板13的接触为面接触。相较于传统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导电片与上导电板12或下导电板13的点接触,面接触的导电效果更好,避免了点接触容易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箱30的远离壳体10的一侧上安装有把手33,从而方便实验人员拉出或塞进夹持箱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箱30的远离壳体10的一侧上设置有螺钉50,螺钉50可穿过夹持箱30的上述一侧后与壳体10螺纹连接。通过螺钉50将夹持箱30与壳体10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电转仪,包括壳体和夹持箱,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电击腔,所述电击腔内设置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击腔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敞口,所述电击腔的腔壁的顶部安装有上导电板,所述电击腔的腔壁的底部安装有下导电板,所述上导电板和所述下导电板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夹持箱设置在所述敞口处、且可穿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电击腔内,所述夹持箱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箱的顶部开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放置腔,每个所述放置腔的底部均与所述夹持箱的底部通过规格相同的螺纹孔连通,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电击管,
每个所述电击管的上端均安装有上导电片,所述上导电片与所述电击管的上端的电极抵触,每个所述电击管的下端均安装有连接环和下导电片,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具有能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下导电片位于所述连接环内、且与所述电击管的下端的电击抵触,
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具有弹性,所述夹持箱进入所述电击腔后,所述电击管的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分别与所述上导电板和所述下导电板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包括固定段、连接段、抵触段和弹簧,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电击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的一端铰接,所述抵触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触段连接,所述夹持箱进入所述电击腔后,所述弹簧使所述抵触段与所述上导电板或所述下导电板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箱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箱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可穿过所述夹持箱的所述一侧后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CN202020872226.1U 2020-05-20 2020-05-20 电转仪 Active CN212610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226.1U CN212610680U (zh) 2020-05-20 2020-05-20 电转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226.1U CN212610680U (zh) 2020-05-20 2020-05-20 电转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0680U true CN21261068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2226.1U Active CN212610680U (zh) 2020-05-20 2020-05-20 电转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0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0680U (zh) 电转仪
CN212697677U (zh) 电子雾化器
CN209477507U (zh) 一种热电偶焊接装置
CN116526226A (zh) 一种快速锁线电连接器
US20170335269A1 (en) A Shock Tube and Cell Electroporation Device with the Shock Tube
CN214893957U (zh) 一种电池冲击试验装置
CN210449283U (zh) 一种血液检测用可旋转试管盒
CN112666029A (zh) 一种电池性能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1627440U (zh) 一种旋转拔插式电极装置
CN209957902U (zh) 制氢棒与制氢系统
CN207992110U (zh) 琼脂糖凝胶电泳装置
CN215640029U (zh) 一种电池跌落测试装置
CN219915460U (zh) 一种原位xrd电池测试池
CN215180143U (zh) 一种水质监测仪用可拆卸式反应器
CN209822877U (zh) 一种电学设备与导线连接方式的改进机构
CN214097540U (zh) 一种电池质量检测用固定装置
CN214505802U (zh) 一种蓄电池两用夹
CN214121940U (zh) 一种流式细胞仪灵敏度测量装置
CN217459441U (zh) 一种电转管
CN214703840U (zh) 一种化成分容柜柜点电性检测装置
CN213803814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基因扩增仪反应试管的基座
CN215318595U (zh) 一种保温焊条筒
CN213023241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测试装置
CN218511620U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成品打包尺寸检测装置
CN220893844U (zh) 一种粉状食品检测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