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9648U -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9648U
CN212609648U CN202020505754.3U CN202020505754U CN212609648U CN 212609648 U CN212609648 U CN 212609648U CN 202020505754 U CN202020505754 U CN 202020505754U CN 212609648 U CN212609648 U CN 212609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mp
box
nano bubbl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7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鸿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57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9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涉及纳米气泡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外的配电箱,配电箱内设置有气泵,箱体内设置有潜水泵、压力溶气罐,配电箱通过电线给箱体内的设备供电,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通潜水泵,且潜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折叠软管。借助气泵将空气通过气管混入进入潜水泵内的水体中,通过潜水泵把气、液混合体泵入压力溶气罐内,利用压力溶气罐内特有的结构使气、液充分的混合。借助潜水泵的压力将气、液混合体输送到曝气装置,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Description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气泡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水是指含有大量50um以下的微小气泡的水体。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气体(如空气)溶入水中,形成气水混合溶液,再通过膨胀释放压力,使溶在水中的气体突然聚合形成细小微气泡而呈乳白色,是零添加,纯物理,高密度、高均匀性、环保型的能源。
现有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主要采取水上发泡方式,需要在岸边做安放基础或采用浮体安放,对河岸及水面的景观造成影响,另外,设备安装到位后,由于体积大且设备多,不能灵活的移动。如果需要变换增氧曝气的位置,势必需要土建工程的配合,费时费力不经济,增加业主的经济负担,现有水下式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设备,采用的是负压吸气技术,需要根据设备安放位置在水体中的深度,调整进气量。当水位发生变化时,会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外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气泵,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潜水泵、压力溶气罐,所述配电箱通过电线给所述箱体内的设备供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潜水泵,且潜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折叠软管,所述折叠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压力溶气罐,所述压力溶气罐另一端连通有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壁上的曝气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箱子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子本体上方的箱盖,所述箱子本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箱盖背向所述箱子本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拉手环,所述箱子本体靠近进水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把手。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表面安装在气泵的输入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端口和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表面套有罩筒,所述罩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罩筒的侧壁插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表面和罩筒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罩筒借助螺栓和限位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和压力溶气罐输出端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包括八个出气嘴。
优选的,所述曝气头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气管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潜水泵、压力溶气罐设置在箱体内,曝气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外侧壁上,使气泡水发生器为一体,整个装置体积小且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把手和拉手环,达到方便携带的作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绳子绑在拉手环上将整个箱体根据需要放入水中,还能调整箱体在水下的深度,借助气泵将空气通过气管混入进入潜水泵内的水体中,通过潜水泵把气、液混合体泵入压力溶气罐内,利用罐内特有的结构使气、液充分的混合。借助潜水泵的压力将气、液混合体输送到曝气装置,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水。解决了现有采用负压吸气技术,需要根据设备安放位置在水体中的深度,调整进气量,当水位发生变化时,会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中曝气装置的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气泵;2、箱体;21、箱子本体;211、把手;212、进水孔; 22、箱盖;221、拉手环;3、第一导管;4、折叠软管;5、压力溶气罐;6、潜水泵;7、配电箱;8、曝气装置;81、出气管;82、曝气头;83、出气嘴; 9、进气装置;91、进气管;92、限位槽;93、罩筒;94、螺栓;95、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包括箱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2外的配电箱7,配电箱7内设置有气泵1,箱体2 内设置有潜水泵6、压力溶气罐5,配电箱7通过电线给箱体2内的设备供电,包括气泵1,气泵1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通潜水泵6,且潜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导管3,进气装置9表面安装在气泵1的输入端表面,气泵1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导管3,第一导管3远离气泵1的一端连通有折叠软管4,折叠软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压力溶气罐5,压力溶气罐5另一端连通有设置在箱体 2外侧壁上的曝气装置8,箱体2包括箱子本体21、通过螺栓固定在箱子本体 21上方的箱盖22,箱子本体2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212,箱盖22 背向箱子本体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拉手环221,箱子本体21靠近进水孔2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把手211。
进气装置9包括进气管91,进气管91的端口和气泵1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91的另一端表面套有罩筒93,罩筒93的侧壁插设有螺栓94,螺栓94 的表面和罩筒93螺纹连接,进气管91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2,罩筒93借助螺栓94和限位槽92卡接,罩筒9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气孔95。
曝气装置8包括出气管81,出气管81的一端和压力溶气罐5输出端连通,出气管81的另一端连通有曝气头82,曝气头82包括八个出气嘴8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潜水泵6、压力溶气罐5设置在箱体2内,曝气装置8设置在箱体2的外侧壁上,使气泡水发生器为一体,整个装置体积小且在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把手211和拉手环221,达到方便携带的作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绳子绑在拉手环221上将整个箱体2根据需要放入水中,借助气泵1将空气通过气管混入进入潜水泵6内的水体中,通过潜水泵6把气、液混合体泵入压力溶气罐5内,利用压力溶气罐5内特有的结构使气、液充分的混合。借助潜水泵6的压力将气、液混合体输送到曝气装置8,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水。解决了现有采用负压吸气技术,需要根据设备安放位置在水体中的深度,调整进气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外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气泵(1),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潜水泵(6)、压力溶气罐(5),所述配电箱(7)通过电线给所述箱体(2)内的设备供电,所述气泵(1)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潜水泵(6),且潜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导管(3),所述第一导管(3)远离气泵(1)的一端连通有折叠软管(4),所述折叠软管(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压力溶气罐(5),所述压力溶气罐(5)另一端连通有设置在所述箱体(2)外侧壁上的曝气装置(8),所述箱体(2)包括箱子本体(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子本体(21)上方的箱盖(22),所述箱子本体(2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212),所述箱盖(22)背向所述箱子本体(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拉手环(221),所述箱子本体(21)靠近进水孔(2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把手(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的输入端设有进气装置(9),所述进气装置(9)表面安装在气泵(1)的输入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9)包括进气管(91),所述进气管(91)的端口和气泵(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91)的另一端表面套有罩筒(93),所述罩筒(9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气孔(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筒(93)的侧壁插设有螺栓(94),所述螺栓(94)的表面和罩筒(93)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91)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2),所述罩筒(93)借助螺栓(94)和限位槽(9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8)包括出气管(81),所述出气管(81)的一端和压力溶气罐(5)输出端连通,所述出气管(81)的另一端连通有曝气头(82),所述曝气头(82)包括八个出气嘴(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82)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气管(81)上。
CN202020505754.3U 2020-04-09 2020-04-09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Active CN212609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754.3U CN21260964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754.3U CN21260964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9648U true CN21260964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754.3U Active CN21260964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9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9078U (zh) 一种用于射流曝气机的多喷管式曝气器
CN201962116U (zh) 一种高效曝气器
CN212609648U (zh) 便携式水下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CN105417743B (zh) 间歇式机械混合‑表层充氧一体化中试装置
CN206372708U (zh) 一种制造高含气水的装置
CN207957920U (zh) 一种漂浮式纳米微气泡河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67909U (zh) 一种水上移动式纯氧气泡机
CN108383253A (zh) 一种管式膜气泡发生装置
CN206901886U (zh) 可提升曝气器及深水曝气池
CN203683165U (zh) 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气浮装置
CN207153493U (zh) 微细气泡产生系统
JP5978452B2 (ja) 気泡上昇水流発生器
CN115385440B (zh) 一种水流自流产生负压充氧的装置
CN204803099U (zh) 一种射流曝气机
CN204803102U (zh) 一种射流曝气机的曝气器
CN206298409U (zh) 一种臭氧潜水曝气装置
CN106745869B (zh) 脉冲垂流曝气混合装置
CN204803094U (zh) 一种适用于射流曝气机的曝气器
CN204803103U (zh) 射流曝气机
CN217077157U (zh) 一种水下推流增氧设备
CN204198502U (zh) 船载式气泡发生器
CN204803098U (zh) 一种螺旋式射流曝气机
US20090206497A1 (en) Liquid waste a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4528340U (zh) 一种大容量高效一体化空气充氧平台
CN220308152U (zh) 一种潜水式鱼池推水曝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