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5893U -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5893U
CN212605893U CN202020763180.XU CN202020763180U CN212605893U CN 212605893 U CN212605893 U CN 212605893U CN 202020763180 U CN202020763180 U CN 202020763180U CN 212605893 U CN212605893 U CN 21260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traction screw
rail beam
small
alter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3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祎强
李金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0763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5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5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中:桨毂固定装置(7)插接在上导轨梁(1)上;桨毂固定装置(7)上有螺纹孔;上导轨梁(1)的内部通道有装有可转动的小动力杆(2);小动力杆(2)上套有小牵引螺杆(9);小牵引螺杆(9)与螺纹孔啮合;2根第二立柱的上端装有大动力杆(4);大动力杆(4)套有大牵引螺杆(10);下导轨梁(6)和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有绞盘(5);绞盘(5)与大牵引螺杆(10)啮合;桨叶固定组件(8)插接在下导轨梁(6)上。该实用新型可防止尾桨叶在拆卸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损伤,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另外,其结构稳定、可靠性高、外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Description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保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背景技术
直升机尾桨桨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力矩,保持飞机的平衡,同时利用尾桨叶的变矩作用控制直升机的航向,而尾桨叶柔性梁的作用是消除摆振弯矩、挥舞弯矩间存在的耦合效应,因此柔性梁是尾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直升机尾桨系统上的中央过渡件与复合材料尾桨叶的柔性梁之间安装配合属于过渡配合(即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在拆卸过程中,存在拆卸困难的情况。而柔性梁本身属于易伤件,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应此诞生,基本适用于所有交替式尾桨叶的拆卸。
目前所有国内外直升机上使用的尾桨叶在各项检查维护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离位检查(即拆卸尾桨叶),但没有专门的尾桨叶拆卸工装,用户在维护过程中并无有效完好的拆装方式,易造成尾桨叶柔性梁上、下表面和侧面出现划痕、内部分层等情况,从而导致尾桨叶无法达到使用标准而返厂修理或直接报废。
尾桨叶的状态是否完好直接影响了直升机的正常使用及飞行安全。因此,如何安全的拆装尾桨叶显得至关重要。目前还未出现通用型性质的交替式尾桨叶拆卸设备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用户在维护过程中并无有效完好的拆装方式,易造成尾桨叶柔性梁上、下表面和侧面出现划痕、内部分层等情况,从而导致尾桨叶无法达到使用标准而返厂修理或直接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包括:
上导轨梁1、小动力杆2、机架3、大动力杆4、绞盘5、下导轨梁6、桨毂固定装置7、桨叶固定组件8、小牵引螺杆9和大牵引螺杆10,其中:
机架3包括:底座、2根第一立柱和2根第二立柱;
2根第一立柱的上端装有上导轨梁1;
桨毂固定装置7插接在上导轨梁1上;
桨毂固定装置7上有螺纹孔;
上导轨梁1的内部通道有装有可转动的小动力杆2;
小动力杆2上套有小牵引螺杆9;
小牵引螺杆9与螺纹孔啮合;
2根第二立柱的上端装有大动力杆4;
大动力杆4套有大牵引螺杆10;
下导轨梁6和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有绞盘5;
绞盘5与大牵引螺杆10啮合;
桨叶固定组件8插接在下导轨梁6上。
可选的,2根第一立柱活动连接在底座上。
可选的,上导轨梁1和下导轨梁6活动连接在2根第一立柱上。
可选的,第一立柱比第二立柱长。
可选的,绞盘5通过法兰连接在底座上。
可选的,底座的材料为轻型钢,结构为方形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如下所示:
1)该项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式的方式,通过手摇式动力杆实现了尾桨叶的拆卸功能,针对设备中桨毂固定组件、桨叶固定组件中增加橡胶保护件进行保护措施,可防止尾桨叶在拆卸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损伤,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2)该项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性高、外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3)解决对直升机尾桨叶维护过程中难以拆卸、暴力拆卸从而导致的尾桨叶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直升机交替式尾桨叶拆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直升机交替式尾桨叶拆装设备拆装尾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导轨梁1、小动力杆2、机架3、大动力杆4、绞盘5、下导轨梁6、桨毂固定装置7、桨叶固定组件8、小牵引螺杆9和大牵引螺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意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设置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结构、方法、器件的任何改进、替换和修改。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各个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和引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可以包括:上导轨梁1、小动力杆2、机架3、大动力杆4、绞盘5、下导轨梁6、桨毂固定装置7、桨叶固定组件8、小牵引螺杆9和大牵引螺杆10。
其中:机架3包括:底座、2根第一立柱和2根第二立柱;2根第一立柱的上端装有上导轨梁1;桨毂固定装置7插接在上导轨梁1上;桨毂固定装置7上有螺纹孔;上导轨梁1的内部通道有装有可转动的小动力杆2;小动力杆2上套有小牵引螺杆9;小牵引螺杆9与螺纹孔啮合;2根第二立柱的上端装有大动力杆4;大动力杆4套有大牵引螺杆10;下导轨梁6和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有绞盘5;绞盘5与大牵引螺杆10啮合;桨叶固定组件8插接在下导轨梁6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2根第一立柱活动连接在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导轨梁1和下导轨梁6活动连接在2根第一立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比第二立柱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绞盘5通过法兰连接在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材料为轻型钢,结构为方形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关键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式符合逻辑,让使用者更为省力;
2)通过缓慢施加柔性的力,改变了以往粗暴施力的方式,能够安全的保护尾桨叶柔性梁不受损伤;
2)设备适应性强,可用于交替式尾桨叶结构形式的所有直升机;
3)设备采用榫接及螺栓连接方式,体积小,可拆卸。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直升机交替式尾桨叶拆装设备拆装尾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和图2,直升机交替式尾桨叶拆装设备的装置使用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拆装的尾桨叶柔性梁平放至桨叶固定组件上,调整桨叶固定组件左右、调整大动力杆,使中央过度件高度与桨毂固定组件适配,并调整小动力杆,固定中央过度件;
S2、拧上桨叶固定组件限位螺栓,使尾桨叶柔性梁与桨叶固定组件契合;
S3、缓慢调整大动力杆,使桨叶与中央过度件无极分离,达到安全拆卸尾桨叶的目的。
1)该项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式的方式,通过手摇式动力杆实现了尾桨叶的拆卸功能,针对设备中桨毂固定组件、桨叶固定组件中增加橡胶保护件进行保护措施,可防止尾桨叶在拆卸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损伤,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2)该项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性高、外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3)解决对直升机尾桨叶维护过程中难以拆卸、暴力拆卸从而导致的尾桨叶不必要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操作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应用,为了简明,不再赘述各种组合的实现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按实际需要将上述的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灵活调整,或者将上述步骤进行灵活组合等操作。
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3)、上导轨梁(1)、小动力杆(2)、大动力杆(4)、绞盘(5)、下导轨梁(6)、桨毂固定装置(7)、桨叶固定组件(8)、小牵引螺杆(9)和大牵引螺杆(10),其中:
机架(3)包括:底座、2根第一立柱和2根第二立柱;
2根第一立柱的上端装有上导轨梁(1);
桨毂固定装置(7)插接在上导轨梁(1)上;
桨毂固定装置(7)上有螺纹孔;
上导轨梁(1)的内部通道有装有可转动的小动力杆(2);
小动力杆(2)上套有小牵引螺杆(9);
小牵引螺杆(9)与螺纹孔啮合;
2根第二立柱的上端装有大动力杆(4);
大动力杆(4)套有大牵引螺杆(10);
下导轨梁(6)和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有绞盘(5);
绞盘(5)与大牵引螺杆(10)啮合;
桨叶固定组件(8)插接在下导轨梁(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2根第一立柱活动连接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上导轨梁(1)和下导轨梁(6)活动连接在2根第一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第一立柱比第二立柱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绞盘(5)通过法兰连接在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底座的材料为轻型钢,结构为方形空心结构。
CN202020763180.XU 2020-05-09 2020-05-09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Active CN212605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3180.XU CN21260589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3180.XU CN21260589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5893U true CN21260589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3180.XU Active CN21260589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5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6531U (zh) 一种输电塔攀爬机器人
CN205273839U (zh) 具有折叠组件的无人机
CN212605893U (zh) 交替式直升机尾桨叶拆卸设备
CN205273848U (zh) 应用于无人机的多旋翼结构
CN106492369A (zh) 一种电缆登杆防坠装置
CN216577625U (zh) 拆卸工装
CN103303483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维护用旋转机构
CN203581386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维护用旋转机构
CN206422458U (zh) 一种管型母线支柱绝缘子检修平台
CN202429847U (zh) 曳引机保护罩
CN105507647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保护装置
CN205273865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
CN102152857B (zh) 机场目视助航用易折结构组合元件及装置
CN106971795B (zh) 一种用于绝缘子串的非自然运动轨迹下的自锁紧装置
CN202781028U (zh) 泵联轴器柱销与轴承拆装工具
CN112722254A (zh) 一种用于电网督察的无人机巡检设备
CN206237048U (zh) 一种操作方便电力抢修塔导线提升装置
CN214875583U (zh) 一种用于巡检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无人机
CN204591599U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保护装置
CN212604661U (zh) 一种便于进行固定的h形支柱
CN21533189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07618822U (zh) 一种免爬器顶轮失速锁止装置
CN220465751U (zh) 一种船舶施工用脚手架
CN21742074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防装置
CN211103788U (zh) 一种真空开关储能弹簧装拆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