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6708U -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6708U
CN212596708U CN202020854103.5U CN202020854103U CN212596708U CN 212596708 U CN212596708 U CN 212596708U CN 202020854103 U CN202020854103 U CN 202020854103U CN 212596708 U CN212596708 U CN 212596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main body
moisture
seal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41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平
王双华
程毅
梁健燊
吴太荣
陈云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41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6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6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6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消毒器领域,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其中雾化组件包括主体、电解部件和雾化片。电解部件容纳于容纳腔,用于电解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雾化片形成有多个雾化孔,水分经雾化后从雾化孔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900微米,该雾化水滴的颗粒较小,降低流道的限制,并且便于在空气中扩散,从而提高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便携式消毒器的喷淋效果和对周围环境的消毒,另外,该雾化水滴带有水分经电解后的有效成分。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消毒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消毒器经按压喷出水分,该水分主要成为还原氢,其中,便携式消毒器上设有水道,该水道供水分在压力作用下喷出,然而,水分的颗粒较大,并受水道的出水口限制,使得水分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便携式消毒器的喷淋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已有的便携式消毒器的喷淋效果较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包括:主体,其上设有用于容纳水分的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流道;电解部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用于电解所述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雾化片,用于雾化所述有效成分的水分,该雾化片设置在所述流道的出水口,所述雾化片形成有多个雾化孔,所述水分经雾化后从所述雾化孔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900微米。
可选的,所述电解部件包括:至少第一电极片,该第一电极片设置有供所述水分通过的孔或者间隙,该间隙形成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容纳腔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片靠近所述流道的入口,且经过所述第一电极片电解生成有效成分的所述水分,从所述流道的入口进入流道。
可选的,所述电解部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片,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以间隔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两连接件,分别贯穿并固定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两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接触并电连接,以形成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密封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上,并插接于所述容纳腔内;压块,设置于所述雾化片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所述压块上设有出雾口,该出雾口连通所述雾化片和所述流道的出水口;密封垫,穿设于各所述连接件超出所述主体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螺母,螺接于所述连接件超出所述主体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夹设所述密封垫,而使所述密封垫固设于所述主体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柱;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导电材质;所述连接件的端部凸设有压台,该压台抵接所述电极片上,而使两所述电极片、所述隔垫固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隔垫的厚度为0.25mm~30mm;所述主体能够一体成型;所述隔垫上设有卡扣,该卡扣设置于所述电极片的外周侧,并与所述主体扣合固定;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隔垫的表面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定位孔布置,并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
可选的,所述雾化片上设有多个雾化孔,多个所述雾化孔间隔布置;各所述雾化孔连通所述流道的出水口和所述出雾口,并与所述流道的出水口对应布置;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流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主体的容纳腔,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片的雾化孔;所述出雾口的横截面呈喇叭状。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凸伸出所述电解部件上;所述雾化组件上安装有透明上壳体,该透明上壳体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并罩设所述发光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保护罩,该保护罩采用透明材料,罩设于所述发光体,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凸设有凸台,该凸台支撑所述透明上壳体;所述透明上壳体的内壁与所述主体的第一密封面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透明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侧,所述雾化片及雾化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雾化孔朝向所述主体外侧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所述透明上壳体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密封地连接所述进水口;密封塞扣合于所述透明上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供气体进出,且所述水分不易流出。
可选的,所述透明上壳体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密封地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密封塞扣合于所述透明上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所述雾化组件运行时在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正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消毒器,包括上述雾化组件和底座,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
可选的,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充放电的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有把握面,该把握面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出雾口下;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的第二密封面密封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雾化组件,电解部件容纳于容纳腔,用于电解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雾化片形成有多个雾化孔,水分经雾化后从雾化孔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100微米,该雾化水滴的颗粒较小,降低流道的限制,并且便于在空气中扩散,从而提高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便携式消毒器的喷淋效果和对周围环境的消毒,另外,该雾化水滴带有水分经电解后的有效成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消毒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携式消毒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携式消毒器中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消毒器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消毒器的侧视图;
图8为图7的C-C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雾化组件100,便携式消毒器200,底座300,电池组件310,把握面320,主体1,容纳腔11,流道12,发光体13,保护罩14,凸台15,第一密封面16,第二密封面17,电解部件2,第一电极片21a,第二电极片21b,定位孔211,隔垫22,卡扣221,定位柱222,连接件23,压台231,密封垫24,螺母25,雾化片3,雾化孔31,压块4,出雾口41,透明上壳体5,进水口51,密封塞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美容的需求设计和制造一种美容仪器,该仪器方便携带,且通过形成带有氢离子的还原性的水雾,而在人体皮肤上中和其上的自由基,从而实现对于皮肤的美容和保养。而该带有氢离子的还原性的水雾无法杀菌,且在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氧气的氛围下,很快被中和掉。而本申请提出的雾化组件中电解水利用的是氧化成分,可以是氧原子,氧原子的水合物,臭氧分子;再水分中有负离子成分,比如氯离子时,氧化成为还可以为次氯酸离子,具有高的电位化合能,可以用于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的杀菌,同时,由于其氧化性需要使用者避免大量接触含有有效成分的水雾,从而减少氧化性的成分对于粘膜的刺激和对于皮肤的不良影响。本专利中的水分指的是主体为水的纯水体或者水溶液,其为水溶液时,溶剂可以是盐或者酸,例如氯化钠,次氯酸。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组件100,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主体1、电解部件2、雾化片3和压块4。
主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水分的容纳腔11和连通容纳腔11的流道12,该流道12用于供水分流动,电解部件2容纳于容纳腔11,用于电解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
雾化片3用于雾化有效成分的水分,该雾化片3设置在流道12的出水口,雾化片3形成有多个雾化微孔31,水分经雾化后从雾化微孔31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900微米,该雾化水滴的颗粒较小,降低流道12的限制,并且便于在空气中扩散,从而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便携式消毒器100的雾化效果和对周围环境的消毒,另外,该雾化水滴带有水分经电解后的有效成分,其中,另外,有效成分为氧化因子,该氧化因子不宜直接与皮肤直接接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水分为液态水,其充注在容纳腔内,且覆盖第一电极。
雾化片3对接流道12的出水口,雾化片3用于雾化经流道12的出水口所排出的水分,压块4设置于雾化片3的一侧,压块4上设有出雾口41,该出雾口41连通雾化片3和流道12的出水口,其中主体一体成型有固定第一电极片的设置位,并形成流道12用于流出含有有效成分的水分,以及与底座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面,及与所述上壳体的第一密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解部件包括至少第一电极片21a,该第一电极片21a设置有供水分通过的孔或者间隙,该间隙形成与第一电极片21a 与容纳腔11内壁面之间;第一电极片21a靠近流道12的入口,且经过第一电极片21a电解生成含有效成分的水分,从流道12的入口进入流道,通过第一电极片21a对水分电解以便于水分分解出有效成分,另外,通过第一电极片21a和流道12的连接提高水分的电解效率,其中第一电极片21a通过连接件23与电源连接。
电解部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片21b、隔垫22和两连接件23,第二电极片21b 间隔地设置于容纳腔11内,并设置于第一电极片21a的一侧。隔垫22设置于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之间,以间隔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避免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直接接触,从而提高电解部件 2的安全性。
两连接件23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两连接件 23分别与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接触并电连接,以形成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密封地安装于主体1上,并插接于容纳腔11内,通过正极或负极对水分进行电解,从而将部分水分电解成氧化性的有效成分,该有效成分能够溶于水分中,使得水分富含有氧化性,其中,含有氧化性的水分在雾化片3的雾化作用下形成气雾,使得该气雾具有氧化因子,通过气雾的扩散以便于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消毒。
压块4设置于雾化片3的一侧,并与主体1密封连接;压块4上设有出雾口,该出雾口连通雾化片3和流道12的出水口,通过压块4的出雾口实现经雾化片3雾化的水分的喷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电解部件还包括密封垫24和螺母25,密封垫24穿设于各连接件23超出主体1的端部,并与主体1密封连接,螺母25螺接于连接件23超出主体1的端部,并与主体1夹设密封垫24,而使密封垫24固设于主体1上,使得密封垫24在连接件23和对应的螺母25的连接作用下密封连接主体1,从而提高主体1的密封性,避免水分沿连接件23流出主体1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件23为螺柱,连接件23的材质为导电材质,通过连接件23与对应电极片21的电连接使得连接件23形成正极或负极,从而便于通过连接件23对水分进行电解。连接件23的端部凸设有压台231,该压台231抵接电极片21上,而使两电极片 21、隔垫22固设于主体上,通过压台231和主体1的夹紧实现两电极片21、隔垫22的固定,以便于两电极片21相对固定,保证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隔垫22的厚度为0.25mm~30mm,优选的,隔垫22的厚度为 1mm,通过隔垫22对两电极片21的支撑实现两电极片21的间隔布置,并且两电极片21在隔垫22的支撑作用下提高自身的刚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主体1能够一体成型,从而提高主体1的强度和生产效率。隔垫22上设有卡扣221,该卡扣221 设置于电极片21的外周侧,并与主体1扣合固定,通过卡扣221与主体1的扣合实现隔垫22和主体1的固定,从而提高隔垫22对两电极片21的支撑力,进而提高两电极片21的稳定性。
第一电极片21a和第二电极片21b上均设上设有定位孔211,隔垫22的表面凸设有定位柱222,该定位柱222相对于定位孔211布置,并与定位孔 211定位连接,通过定位柱222与定位孔211的定位连接实现隔垫22与电极片21的快速安装,从而提高隔垫22与电极片21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雾化片3上设有多个雾化微孔31,多个雾化微孔31间隔布置,各雾化微孔31连通流道12的出水口和出雾口41,并与流道12的出水口对应布置,通过雾化微孔31对水分进行雾化,以便于经雾化的水分流通至出雾口41,从而提高气雾的扩散效率,进而雾化组件100的工作效率。
其中,出雾口41的横截面呈喇叭状,出雾口41中内径较小的端部对接雾化微孔31,出雾口41中内径较大的端部对接外部环境,使得气雾在出雾口 41处具有负压作用,以便于气雾向外喷出和提高气雾的喷出量。
另外,流道12设置于主体1内,流道12的进水口连通主体1的容纳腔 11,出水口连通雾化片3的雾化微孔31,通过流道12对置于容纳腔11内的水分形成导流作用,以便于水分高效地输送至雾化微孔31处,从而提高雾化微孔31对水分的雾化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主体1上设有发光体13,该发光体13凸伸出电解部件2上,雾化组件100上安装有透明上壳体 5,该透明上壳体5与主体1密封连接,形成容置水分的容置腔,上壳体5罩设发光体13,使得发光体13经透明上壳体5能够呈现出发光体13的发光情况,以便于人们对雾化组件100的状态的识别,从而提高雾化组件100的安全性和用户辨识性。
进一步地,主体1上设有保护罩14,该保护罩14采用透明材料,罩设于发光体13,并保护罩的上侧为容置腔,其与水分接触,其下侧为设置电路板及发光体的空间,与容置腔密封隔开,通过保护罩14实现发光体13的外围保护,并且不影响发光体13的发光效果。发光体29优选为LED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的外周面凸设有凸台15,该凸台15支撑透明上壳体5,并形成第一密封面,以便于提高透明上壳体5与主体1的连接强度。透明上壳体5的内壁与主体1的第一密封面16密封连接,避免透明上壳体5 内的水分向外漏出。该第一密封面可以是在主体的外壁面与上壳体5内壁面形成螺接结构,并通过密封圈挤压在两接触面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得知需要实现密封面的情况下,会有非常多的方式形成该第一密封面,比如采用高温熔接塑料等,属于常规的技术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上壳体5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雾化片3的雾化微孔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雾化微孔朝向主体1外侧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透明上壳体5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51,该进水口51连通容纳腔11;雾化组件100上设有密封塞6,该密封塞6覆盖和连接进水口 51,通过密封塞6与进水口51的盖合实现进水口51的启闭,避免水分从密封塞流出。其中,水分在电解部件2的电解下会产生向上的正压,密封塞6 扣合于透明上壳体5上,并与进水口5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供气体进出,且水分不易流出,以便于将正压向外排出,从而保证透明上壳体5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实现动态平衡,进而提高雾化组件1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上壳体5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容纳腔11;雾化组件100上设有密封塞6,该密封塞6密封地连接进水口,密封塞6扣合于透明上壳体5上,并与进水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雾化组件工作时,水分部分分解成氢气会造成体积的膨胀,当喷雾片喷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体积膨胀情况下,在雾化组件100运行时在透明上壳体内形成正压,由于气压的传递,使得雾化片两侧的气压压差增大,从而以利于雾化片提高喷雾效率,扩大喷雾量,而形成动态的平衡。有效的扩大喷雾的数量,以及喷雾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便携式消毒器200包括雾化组件100和底座300,雾化组件100安装于底座300上;雾化组件100设置于底座300的上侧;底座300与主体1的第二密封面17密封连接,通过主体1 的第二密封面17和底座300的密封连接,避免主体1上的水分朝向底座300 流出,并且结合主体1的第一密封面16和透明上壳体5的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主体1对底座300和透明上壳体5的分别密封。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得知需要实现密封面的情况下,会有非常多的方式形成该第二密封面,比如采用高温熔接塑料等,属于常规的技术手段。
雾化组件100安装于底座300上,底座300内设有用于充放电的电池组件310,该电池组件310与雾化组件100电连接,通过电池组件310储存电量,以便于便携式消毒器200在户外环境长期使用。
另外,底座300的外周面设有把握面320,该把握面320设置于雾化组件 100的出雾口41下,避免人们遮盖出雾口41。
在雾化组件100中,主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水分的容纳腔11和连通容纳腔11的流道12,该流道12用于供水分流动,电解部件2容纳于容纳腔11,用于电解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雾化片3用于雾化有效成分的水分,该雾化片3设置在流道12的出水口,雾化片3形成有多个雾化微孔31,水分经雾化后从雾化微孔31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 0.001-100微米,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900微米,该雾化水滴的颗粒较小,降低流道12的限制,并且便于在空气中扩散,从而提高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便携式消毒器100的喷淋效果和对周围环境的消毒,另外,该雾化水滴带有水分经电解后的有效成分,其中,另外,有效成分为氧化因子,该氧化因子不宜直接与皮肤直接接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另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上设有用于容纳水分的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流道;
电解部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用于电解所述水分,以生成有效成分的水分;
雾化片,用于雾化所述有效成分的水分,该雾化片设置在所述流道的出水口,所述雾化片形成有多个雾化孔,所述水分从所述雾化孔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该雾化水滴的粒径为0.001-90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部件包括:
至少第一电极片,该第一电极片设置有供所述水分通过的孔或者间隙,该间隙形成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容纳腔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片靠近所述流道的入口,且经过所述第一电极片电解生成有效成分的所述水分,从所述流道的入口进入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部件还包括:
第二电极片,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隔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以间隔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
两连接件,分别贯穿并固定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两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接触并电连接,以形成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密封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上,并插接于所述容纳腔内;
压块,设置于所述雾化片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所述压块上设有出雾口,该出雾口连通所述雾化片和所述流道的出水口;
密封垫,穿设于各所述连接件超出所述主体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
螺母,螺接于所述连接件超出所述主体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夹设所述密封垫,而使所述密封垫固设于所述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柱;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导电材质;所述连接件的端部凸设有压台,该压台抵接所述电极片上,而使两所述电极片、所述隔垫固设于所述主体上;
所述隔垫的厚度为0.25mm~30mm;所述主体能够一体成型;
所述隔垫上设有卡扣,该卡扣设置于所述电极片的外周侧,并与所述主体扣合固定;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隔垫的表面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相对于所述定位孔布置,并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上设有多个雾化孔,多个所述雾化孔间隔布置;
各所述雾化孔连通所述流道的出水口和所述出雾口,并与所述流道的出水口对应布置;
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流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主体的容纳腔,出水口连通所述雾化片的雾化孔;
所述出雾口的横截面呈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凸伸出所述电解部件上;
所述雾化组件上安装有透明上壳体,该透明上壳体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并罩设所述发光体;
所述主体上设有保护罩,该保护罩采用透明材料,罩设于所述发光体,并与所述主体密封连接;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凸设有凸台,该凸台支撑所述透明上壳体;所述透明上壳体的内壁与所述主体的第一密封面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侧,所述雾化片及雾化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雾化孔朝向所述主体外侧喷出含有有效成分的雾化水滴;所述透明上壳体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密封地连接所述进水口;
密封塞扣合于所述透明上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供气体进出,且所述水分不易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上壳体的顶端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密封地连接所述进水口;
所述密封塞扣合于所述透明上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所述雾化组件运行时在所述透明上壳体内形成正压。
9.一种便携式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所述雾化组件和底座,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充放电的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有把握面,该把握面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出雾口下;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的第二密封面密封连接。
CN202020854103.5U 2020-05-20 2020-05-20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Active CN212596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4103.5U CN212596708U (zh) 2020-05-20 2020-05-20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4103.5U CN212596708U (zh) 2020-05-20 2020-05-20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6708U true CN21259670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4103.5U Active CN212596708U (zh) 2020-05-20 2020-05-20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6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821A (zh) * 2022-04-07 2022-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液制造机和消毒液制造机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821A (zh) * 2022-04-07 2022-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液制造机和消毒液制造机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4684B (zh) 一种臭氧水消毒喷瓶
KR101875023B1 (ko) 휴대용 수소수 분무기
CN111318405A (zh) 臭氧水超声波雾化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臭氧水喷雾瓶
CN107177861B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
CN212596708U (zh) 雾化组件和便携式消毒器
KR102057886B1 (ko) 살균수 생성장치
CN215490121U (zh) 一种带电解功能的加湿器
CN213964501U (zh) 一种雾化型环境消毒器
KR101867370B1 (ko) 휴대형 수소수 제조 장치
CN207477792U (zh) 水素水手持补水器
CN213146826U (zh) 一种具有多个雾化孔的加湿器
CN212756577U (zh) 消毒喷雾瓶
CN218944071U (zh) 一种富氢喷雾仪
CN214004166U (zh) 消毒机
US20210394223A1 (en) Portable hydrogen-containing ozone water humidifier
CN220406113U (zh) 循环式雾化模块及电器
CN215275146U (zh) 一种电子口腔喷雾器
CN217432025U (zh) 一种电动消毒喷壶
CN219424665U (zh) 喷雾装置
CN212777738U (zh) 电解水组件、电解模块和加湿器
CN212157471U (zh) 出风装置
KR101828513B1 (ko) 미스트 장치
CN216522242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12679688U (zh) 一种消毒喷雾器
CN212842000U (zh) 便携式含氢臭氧水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