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3702U -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3702U
CN212593702U CN202020866037.3U CN202020866037U CN212593702U CN 212593702 U CN212593702 U CN 212593702U CN 202020866037 U CN202020866037 U CN 202020866037U CN 212593702 U CN212593702 U CN 21259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tective cylinder
connecting block
base
thick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6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建军
王�华
张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866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37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和所述第二护筒的两侧设有绑带和卡扣,所述第二护筒靠所述第一护筒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护筒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两侧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上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夹板下方活动连接有加长板,所述加长板一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上方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块上的通孔之间设有弹性阻尼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提高患者自主活动上肢安全性,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上肢收缩、伸展锻炼时工作量大,被动锻炼效果一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科室有很多病人因为意外或自身状况导致脑部、脊柱等其他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尽管及时采取手术措施进行治疗,但在仍需要在术后躺在病床上进行后续治疗,很多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受到限制,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其中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神经受损后只能活动一侧的上肢或下肢,其他肢体需要后续长期进行康复锻炼。在病患躺在病床治疗期间,经过我科室护理人员发现,该类病患在康复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该类患者随之意识的逐渐恢复,开始自主活动,但是由于部分肢体功能受限再加上个人大脑认知还未完全恢复,在活动肢体时大脑不能完全正确控制肢体活动的准确性,在临床表现为乱挥动、乱抓东西,存在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风险,需要对患者能自主活动的患肢采取一定的固定保护措施;其次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缺乏运动,上肢长时间不活动不利于血液循环,肌肉力量会下降,上肢的肘部、肩部的关节活动度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后期的康复,因此为提高患者后期康复质量,护理人员或者家属一般会协助患者对其上肢进行收缩、伸展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但该方式增加了家属或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被动锻炼效果一般。因此需要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以解决提高患者自主活动上肢安全性,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上肢收缩、伸展锻炼时工作量大,被动锻炼效果一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以解决提高患者自主活动上肢安全性,协助患者上肢收缩、伸展锻炼时工作量大,被动锻炼效果一般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和所述第二护筒的一侧都设有绑带,所述第一护筒和所述第二护筒的另一侧与所述绑带对应处都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护筒靠所述第一护筒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护筒相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护筒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两侧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上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夹板下方活动连接有加长板,所述加长板一侧设有与所述加长板相配合有卡板,所述卡板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上方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块上的通孔之间设有弹性阻尼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有加重块,所述底座与所述加长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筒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筒内表面上设有护垫,所述护垫采用医用塑性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筒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护筒靠所述连接块的端部,所述缓冲装置选用海绵。
优选的,所述加长板的长度与所述卡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加长板与所述夹板活动连接,所述夹板侧面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卡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加长板上螺孔相对应,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阻尼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两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分别与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块上的圆孔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夹板等装置,在使用时把上肢的后臂放入第一护筒内,把前臂放入第二护筒内,然后用绑带和卡扣把上肢限位于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内,通过连接块和夹板,把第二护筒固定在底座上,进而可实现对能自主活动的上肢的固定和保护,防止患者在无意识下活动上肢时上肢受到伤害,提高了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的安全性。
2.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加长板、卡板、支撑板、弹性阻尼装置等,当患者的上肢需要进行主动锻炼时,可解开夹板对第二护筒的固定,把加长板和卡板固定在一起,使支撑板和底座连为一体,再把弹性阻尼装置分别固定在连接块和支撑板的套环上,患肢自主收缩、伸展前臂的过程中,通过带动第二护筒拉伸弹性阻尼装置,通过前臂反复拉伸弹性阻尼装置,对上肢进行锻炼,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根据患者康复锻炼的情况,可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性阻尼装置,以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进而解决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上肢收缩、伸展锻炼时工作量大,被动锻炼效果一般的问题。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块、夹板等装置,在患者需要固定上肢,以达到防止上肢无意识活动受伤,提高保护患肢安全性时,使用夹板夹住第二护筒,使第二护筒和底座连为一体,起到固定并保护患肢的作用;在患者需要主动锻炼上肢时,解开夹板对第二护筒的固定,并在第二护筒的连接块和支撑板上的套环之间连接弹性阻尼装置,患者可通过拉伸弹性阻尼装置进行主动锻炼,进而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整体装置功能更加丰富,能满足患者临床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弹性阻尼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弹性阻尼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及夹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及夹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及夹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1、底座;2、第一护筒;3、第二护筒;4、绑带;5、卡扣;6、固定板;7、连接板;8、连接块;9、夹板;10、加长板;11、卡板;12、支撑板;13、套环;14、弹性阻尼装置;15、加重块;16、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用于支撑第一护筒2、第二护筒3及上肢重量,底座1两侧对称设有加重块15,用于增加底座1的重量,防止患者上肢力量过大把整个装置抬起,加重块15与底座活动连接,可根据需要进行拆除或安装;底座1与加长板10相固定连接,便于使用夹板9把第二护筒2固定在加长板10上时,使底座1、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连为一体,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底座1两侧设有支撑腿,在使用该装置时,支腿能增加底座1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支撑腿通过螺栓与底座1活动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或拆卸,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底座1上设有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其中第一护筒2用于固定上肢的后臂,第二护筒3用于固定上肢的前臂,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的一侧都设有绑带4,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的另一侧与绑带4对应处都设有卡扣5,在后臂放入第一护筒2,前臂放入第二护筒3后,使用绑带4放穿过卡扣5并固定在卡扣5内,进而可以把上肢限位在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内,且上肢能在第一护筒2和第二护筒3内小范围自由活动;第一护筒2与底座1相固定连接,防止上肢的前臂在收缩和伸展的过程中后臂活动,不利于肘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的锻炼;第一护筒2内表面上设有护垫16,可提高上肢在第二护筒2内的舒适性;第二护筒3的内表面上也设有护垫16,可提高上肢在第护筒3内的舒适性;护垫16采用医用塑性硅胶材质,便于清理和消毒。第二护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缓冲装置,可减缓锻炼时抬升第二护筒3后放下第二护筒3时的速度,减少弹性阻尼装置14恢复时对上肢的牵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肢锻炼时进行保护;缓冲装置位于第二护筒3靠连接块8的端部,弹性阻尼装置和第二护筒3相互独立,使用弹性阻尼装饰14时垫在第二护筒3的端部,防止影响第二护筒3的活动范围;缓冲装置选用海绵,能有效起到缓冲作用。第二护筒3靠第一护筒2侧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通过连接板7与第一护筒2相活动连接,第二护筒3能在连接板7的连接下绕第一护筒2旋转,以实现上肢的收缩、伸展锻炼;第二护筒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8,连接块8上设有通孔,连接块8两侧对称设有夹板9,夹板9上设有与连接块8上通孔相对应的圆孔,通过螺丝和螺母,可把夹板9与连接块8固定在一起,夹板9下方活动连接有加长板10,加长板10的长度与卡板11的长度相等,能通过螺丝把两者紧紧固定在一起;加长板10与夹板9活动连接,夹板9的底部有通孔且该通孔和下方加长板10的螺孔相对应,通过螺丝可把夹板9固定在下方的加长板10,进而把第一护筒2、第二护筒3及底座1固定在一起,用以对上肢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夹板9侧面设有加强筋,可增强夹板9的强度,增强夹板9对第二护筒3固定的稳定性。加长板10一侧设有与加长板10相配合有卡板11,卡板11用以和加长板10相固定,使底座1和支撑板12连为一体;卡板11上设有通孔,卡板11上的通孔与加长板10上螺孔相对应,通过螺丝可把卡板11和加长板10相连接,实现底座1和支撑板12的连接;卡板11与支撑板12相固定连接,提高底座1和支撑板12连接的紧固性。卡板11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12,用于支撑弹性阻尼装置14;支撑板12一端上方设有套环13,套环13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12相连接,套环13和连接块8上的通孔之间设有弹性阻尼装置14。弹性阻尼装置14为弹簧,弹簧两端设有挂钩,挂钩分别与套环13和连接块8上的圆孔相连接,在自主锻炼上肢时,通过收缩、伸展上肢的前臂,以带动第二护筒3的绕第一护筒2旋转,第二护筒3的旋转过程中拉伸、释放弹性阻尼装置14,在拉伸、释放弹性阻尼装置14的过程中能有效锻炼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肘关节的力量,促进上肢血液循环,促进上肢的康复;同时可根据患者康复的情况,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性阻尼装置14,以改变拉伸、释放弹性阻尼装置14所需要的力量,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满足患者上肢锻炼的不同需求。
实施例2
在使用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对上肢固定保护时:使用螺栓和螺母把连接块8和夹板9相固定连接,再通过螺丝把夹板9固定在加长板10上,从而把第一护筒2、第二护筒3及底座1固定为一体,把上肢的后臂放入第一护筒2内,把上肢的后臂放入第二护筒3内,再把绑带4穿过卡扣5并固定在卡扣5上,进而实现对上肢的固定,可防止能自主活动的上肢在无意识乱活动时造成上肢受伤的风险,能提高患者自主活动上肢安全性。
实施例3
在使用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进行上肢主动锻炼时:拆开夹板9和连接块8的固定螺栓,拆除夹板9和加长板10的固定螺丝,把卡板11放到加长板10上方,使卡板11的通孔和加长板10的螺孔相对应,用螺丝把卡板11和加长板10固定,进而使支撑板12和底座1连为一体,拉伸弹性阻尼装置14使其一端的挂钩挂入连接块8的圆孔内,另一端的挂钩挂入套环13内,把上肢的后臂通过绑带4和卡扣5固定在第一护筒2内,把上肢的前臂通过绑带4和卡扣5固定在第二护筒3内,完成上肢固定后,可通过伸展、收缩上肢的前臂带动第二护筒3绕第一护筒2旋转,进而拉伸、释放弹性阻尼装置14,实现对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肘关节等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锻炼,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加快康复速度;同时可根据患者康复的情况,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性阻尼装置14,以改变拉伸、释放弹性阻尼装置14所需要的力量,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满足患者上肢锻炼的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护筒、第二护筒、连接块、夹板等装置,在使用时把上肢的后臂放入第一护筒内,把前臂放入第二护筒内,然后用绑带和卡扣把上肢限位于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内,通过连接块和夹板,把第二护筒固定在底座上,进而可实现对能自主活动的上肢的固定和保护,防止患者在无意识下活动上肢时上肢受到伤害,提高了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的安全性;设置的加长板、卡板、支撑板、弹性阻尼装置等,当患者的上肢需要进行主动锻炼时,可解开夹板对第二护筒的固定,把加长板和卡板固定在一起,使支撑板和底座连为一体,再把弹性阻尼装置分别固定在连接块和支撑板的套环上,患肢自主收缩、伸展前臂的过程中,通过带动第二护筒拉伸弹性阻尼装置,通过前臂反复拉伸弹性阻尼装置,对上肢进行锻炼,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根据患者康复锻炼的情况,可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性阻尼装置,以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进而解决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上肢收缩、伸展锻炼时工作量大,被动锻炼效果一般的问题;同时设置连接块、夹板等装置,在患者需要固定上肢,以达到防止上肢无意识活动受伤,提高保护患肢安全性时,使用夹板夹住第二护筒,使第二护筒和底座连为一体,起到固定并保护患肢的作用;在患者需要主动锻炼上肢时,解开夹板对第二护筒的固定,并在第二护筒的连接块和支撑板上的套环之间连接弹性阻尼装置,患者可通过拉伸弹性阻尼装置进行主动锻炼,进而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整体装置功能更加丰富,能满足患者临床不同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和所述第二护筒的一侧都设有绑带,所述第一护筒和所述第二护筒的另一侧与所述绑带对应处都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护筒靠所述第一护筒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护筒相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护筒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两侧对称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上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夹板下方活动连接有加长板,
所述加长板一侧设有与所述加长板相配合有卡板,所述卡板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上方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块上的通孔之间设有弹性阻尼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有加重块,所述底座与所述加长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支撑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筒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筒内表面上设有护垫,所述护垫采用医用塑性硅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筒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护筒靠所述连接块的端部,所述缓冲装置选用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板的长度与所述卡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加长板与所述夹板活动连接,所述夹板侧面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卡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加长板上螺孔相对应,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两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分别与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块上的圆孔相连接。
CN202020866037.3U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6037.3U CN21259370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6037.3U CN21259370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3702U true CN21259370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1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60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9370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3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6402U (zh) 一种髋关节内收外展主被动、牵伸训练仪
US20180256433A1 (en) Kne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device
CN110882132A (zh) 一种脚踝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112791352A (zh) 一种骨科患者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3431239U (zh) 上肢复健装置
CN212593702U (zh)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CN201968975U (zh) 脑卒中病人上肢训练装置
CN211935428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锻炼器
CN111494163A (zh)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
CN211962297U (zh) 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CN111530017B (zh)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主动锻炼装置
CN209347550U (zh) 上下肢运动训练康健器
CN211097339U (zh) 一种下肢训练装置
CN210021010U (zh) 腿部康复训练器
CN113476796A (zh) 髋关节矫形训练器
US20140083437A1 (en) Arm board device
CN216258950U (zh) 一种医院康复锻炼装置
CN206463444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腕关节锻炼器
CN218774014U (zh) 一种精神病用保护床
CN220918062U (zh) 一种上肢肌力训练器
CN215535129U (zh) 一种偏瘫病人上肢功能保护用具
WO2019169463A1 (pt) Órtese com tensionamento ativo para membros superiores
CN212700250U (zh) 上肢锻炼器
CN211835293U (zh) 自助式骨科功能锻炼辅助器
CN217511092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关节恢复拉伸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