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9329U -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9329U
CN212589329U CN201922469171.XU CN201922469171U CN212589329U CN 212589329 U CN212589329 U CN 212589329U CN 201922469171 U CN201922469171 U CN 201922469171U CN 212589329 U CN212589329 U CN 21258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ring
guide plate
bottle
mushroo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91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益晗
唐志鹏
力振惠
刘用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91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9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9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所述撕套夹具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撕套夹具包括撕片导板组和放置有培养瓶的夹持旋转机构;所述包菇片通过粘合边在粘合位置粘合呈筒状;所述包菇片套设在所述培养瓶上部;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能够带动所述培养瓶转动,将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导向所述撕片导板组;所述撕片导板组末端能够正对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所述撕片导板组末端敞开设置,形成供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驱动培养瓶转动,将包菇片的粘合边导向伸入并卡合在撕片导板组末端的敞开端内,培养瓶继续转动,筒状的包菇片从粘合位置被撕开,完成撕套。

Description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属于农业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的主要品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金针菇主要以鲜货供应市场。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金针菇栽培逐渐出现工厂化生产,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特别是改变了夏季市场的消费和需求。现在金针菇的大型工厂基本采用瓶栽技术,相对于袋栽,瓶栽具有抗污染、生长期短、品质高、用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培养瓶中接完菌种后,需要把培养瓶放入温室培养,且为了保证金针菇的生长环境和条件,通常在培养瓶的开口处围拢包菇片,以通过包菇片围构成的塑形腔为金针菇提供所需的生长环境以及完成对金针菇的定型。但是,在金针菇成熟后,从培养瓶中取出成熟的金针菇时,就需要先将包菇片撕开,方可取出金针菇。目前,金针菇的大型工厂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撕片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也有工人操作不慎,损伤金针菇菇帽的风险,降低了金针菇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该自动撕套夹具自动对培养瓶上的包菇片进行去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损伤金针菇菇帽的风险,保证金针菇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所述撕套夹具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撕套夹具包括撕片导板组和放置有培养瓶的夹持旋转机构;所述包菇片通过粘合边在粘合位置粘合呈筒状;所述包菇片套设在所述培养瓶上部;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能够带动所述培养瓶转动,将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导向所述撕片导板组;所述撕片导板组末端能够正对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所述撕片导板组末端敞开设置,形成供所述包菇片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驱动培养瓶转动,将包菇片的粘合边导向伸入并卡合在撕片导板组末端的敞开端内,培养瓶继续转动,筒状的包菇片从粘合位置被撕开,完成撕套。
进一步的,所述撕片导板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的外导板和内导板;所述外导板设置在所述内导板外侧;所述外导板末端与所述内导板末端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末端与所述内导板末端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导板和所述内导板均呈J字形;J字形的所述外导板末端的钩部的曲率大于J字形的所述内导板末端的钩部的曲率;所述外导板钩部与所述内导板钩部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钩部与所述内导板钩部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撕片导向组件;所述撕片导向组件包括撕片胶轮、驱动胶轮以及连接轴;所述撕片胶轮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所述驱动胶轮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下部;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所述连接轴上端向上延伸,与所述撕片胶轮固定;所述连接轴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驱动胶轮固定;所述撕片胶轮外周面能够紧贴所述培养瓶外侧;所述驱动胶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驱动胶轮带动撕片胶轮转动,撕片胶轮带动培养瓶转动,将包菇片的粘合边导入夹片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还包括抱瓶爪;所述抱瓶爪包括底座、卡爪、固定杆以及拉伸弹簧;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两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所述固定杆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的中部;同一抱瓶爪的两卡爪,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的相邻的两卡爪后端;拉伸弹簧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上相邻的两卡爪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放置在底座上,卡爪前端抵靠在培养瓶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板末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内导板末端;所述夹持旋转机构上端外侧容纳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撕片导向组件还包括支座;两所述支座分别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两所述支座分别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底座内侧上端;挡块紧贴培养瓶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还包括凸轮轴承;所述卡爪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卡爪前端的凸轮轴承紧贴培养瓶外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撕套夹具自动对培养瓶上的包菇片进行去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损伤金针菇菇帽的风险,保证金针菇成品的品质。
2、通过撕片胶轮的带动,即可自动将包菇片导入外导板和内导板之间的夹片部,实现包菇片的夹取。
3、拉伸弹簧为卡爪提供弹力,使卡爪能够更好的抱住培养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撕片导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撕片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瓶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撕片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曲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撕片导板组;11、外导板;12、内导板;13、缺口;2、撕片导向组件;21、撕片胶轮;22、驱动胶轮;23、连接轴;24、支座;3、抱瓶爪;31、底座;32、卡爪;33、固定杆;34、挡块;35、凸轮轴承;36、拉伸弹簧;4、培养瓶;41、包菇片;5、撕片盘;51、上板; 52、下板;53、支撑杆;54、驱动电机;6、曲线导轨;61、导向导轨;62、驱动导轨;63、抱瓶导轨;64、出瓶轨道;65、退片导轨;7、固定座;71、支架;72、滑块;73、滑轨;74、气缸;75、从动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撕片盘5的转动方向;A区表示培养瓶4的进料区;B区表示培养瓶 4的出料区。
参见图1-10,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所述撕套夹具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撕套夹具包括撕片导板组1和放置有培养瓶4的夹持旋转机构;所述包菇片41通过粘合边在粘合位置粘合呈筒状;所述包菇片41套设在所述培养瓶4上部;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能够带动所述培养瓶4转动,将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向所述撕片导板组1;所述撕片导板组1末端能够正对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撕片导板组1末端敞开设置,形成供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驱动培养瓶4转动,将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向伸入并卡合在撕片导板组1末端的敞开端内,培养瓶4继续转动,筒状的包菇片 41从粘合位置被撕开,完成撕套。培养瓶4上端外侧包有卷起的包菇片41,卷起的包菇片41在粘合位置会有一侧边(即粘合边)凸出,则包菇片41的粘合边将会在培养瓶4转动的同时被导向并导入夹片部,使原本卷起的筒状的包菇片41从粘合位置撕开,并卡合在夹片部上,实现包菇片41的撕片工作。
特别的,为保证金针菇的品质,防止在包菇片41的撕片过程中对金针菇的菇帽产生损害,包菇片41将与培养瓶4一起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撕片导板组1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的外导板11和内导板12;所述外导板11设置在所述内导板12外侧;所述外导板11末端与所述内导板12末端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11末端与所述内导板12末端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导板11和所述内导板12均呈J字形;J字形的所述外导板11末端的钩部的曲率大于J字形的所述内导板12末端的钩部的曲率;所述外导板11钩部与所述内导板12钩部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11钩部与所述内导板12钩部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通过外导板11钩部的钩合、导向作用,能够使原本卷起的包菇片41更轻易地从粘合位置撕开,并卡合在夹片部,实现包菇片41的撕片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撕片导向组件2;所述撕片导向组件2包括撕片胶轮 21、驱动胶轮22以及连接轴23;所述撕片胶轮21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所述驱动胶轮 22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下部;所述连接轴23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所述连接轴23上端向上延伸,与所述撕片胶轮21固定;所述连接轴23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驱动胶轮22固定;所述撕片胶轮21外周面能够紧贴所述培养瓶4外侧;所述驱动胶轮22 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23转动;驱动胶轮22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撕片胶轮21带动培养瓶4转动,将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入夹片部。驱动胶轮2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通过连接轴23与撕片胶轮21联动,从而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还包括抱瓶爪3;所述抱瓶爪3包括底座31、卡爪32、固定杆33以及拉伸弹簧36;所述底座31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两所述固定杆3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两侧;所述固定杆33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所述固定杆33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32的中部;同一抱瓶爪3的两卡爪32,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拉伸弹簧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3的相邻的两卡爪32后端;拉伸弹簧36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3上相邻的两卡爪32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4放置在底座31上,卡爪32前端抵靠在培养瓶4外周面。底座31用于放置培养瓶4;卡爪32中部转动固定在固定杆33上,能够根据培养瓶4的大小,来调整两卡爪32前端的间距;拉伸弹簧36提供拉力,使得卡爪32前端能够夹紧培养瓶4。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板12末端开设有缺口13;所述缺口13延伸至所述内导板12末端;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即撕片导向组件2的撕片胶轮21)上端外侧容纳于所述缺口13内。开设供撕片胶轮21外侧容纳的缺口13,能够更加充分地使撕片导向组件2带动包菇片41进入夹片部,以达到更好的撕片、夹片效果,更彻底地将包菇片41从培养瓶4上撕下来,且更好地夹持包菇片41。
进一步的,所述撕片导向组件2还包括支座24;两所述支座24分别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3上;两所述支座24分别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3还包括挡块34;所述挡块34固定在所述底座31内侧上端;挡块34紧贴培养瓶4外周面。挡块34用于防止培养瓶4进入抱瓶爪3的位置过深。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3还包括凸轮轴承35;所述卡爪32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35;卡爪32前端的凸轮轴承35紧贴培养瓶4外周面。凸轮轴承35紧贴培养瓶4 外周面,使得培养瓶4在被抱瓶爪3抱住的同时,也能够旋转,从而能够让包菇片41侧边导向夹片部。
特别的,该自动撕套夹具运用在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装置上,所述自动撕套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撕片盘5(即所述固定基座)和曲线导轨6;撕片盘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板51、环形的下板52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的转轴与上板 51同轴固定;上板51和下板52之间以驱动电机54转轴为轴心,均匀圆形阵列固定有若干组竖直的支撑杆53;每组支撑杆53的数量为两个;自动撕套夹具即设置在同组的两支撑杆 53之间。撕片导板组1中,呈J字形的外导板11和内导板12均固定在上板51上。撕片导向组件2中,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支座24与上板51、下板52转动固定;连接轴23 上端向上延伸,与撕片胶轮21固定,连接轴23下端向下延伸,与驱动胶轮22固定;抱瓶爪 3中,底座31固定在下板52上,固定杆33下端固定在下板52上。
曲线导轨6包括均呈弧形的导向导轨61、驱动导轨62、抱瓶导轨63、出瓶轨道64以及退片导轨65。导向导轨61和驱动导轨62均固定在工作台上;驱动导轨62与导向导轨61分别对应设置在下板52的内外两侧;沿撕片盘5转动方向,在驱动导轨62之前的为进料区,在驱动导轨62之后的为出料区;导向导轨61内周面紧贴培养瓶4上端外侧;驱动导轨62外周面能够与驱动胶轮22下端接触并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驱动电机54带动撕片盘5转动,培养瓶4由进料区进入抱瓶爪3,驱动胶轮22与驱动导轨62接触,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能够将包菇片41侧边导向夹片部。导向导轨61设置在培养瓶4的外侧,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防止撕片胶轮21带动培养瓶4转动时,培养瓶4向外倾倒;驱动导轨62能够与驱动胶轮22配合,起到带动培养瓶4转动,将包菇片41侧边导向夹片部的作用。
抱瓶导轨63固定在驱动导轨62上端;抱瓶导轨63能够与设置在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接触,使同一抱瓶爪3上的两卡爪32后端相互远离;驱动电机54带动撕片盘5转动,抱瓶导轨63与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接触,能够使抱瓶爪3前端抱紧培养瓶4。设置抱瓶导轨63,抱瓶导轨63能够随着撕片盘5的转动与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接触,且由于同一抱瓶爪3上两卡爪32前端间距小于后端间距,将会使同一抱瓶爪3上的两卡爪32后端相互远离,则抱瓶爪3前端能够抱紧培养瓶4,这样培养瓶4就不易从抱瓶爪3上脱落,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
出瓶轨道64沿出料区固定在工作台上;出瓶轨道64前端伸入撕片盘5且位于抱瓶爪3 上方,出瓶轨道64末端位于撕片盘5外;驱动电机54带动撕片盘5转动,培养瓶4内侧与出瓶轨道64前端接触,培养瓶4能够沿出瓶轨道64从抱瓶爪3中脱出。
退片导轨65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位于下板52下端外侧;退片导轨65位于出料区;驱动胶轮22外周面能够紧贴退片导轨65内周面;驱动电机54带动撕片盘5转动,驱动胶轮22与退片导轨65接触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撕片胶轮21反转将夹片部内的包菇片41带出夹片部外。设置退片导轨65,能够在出料区,在撕片盘5转动的同时,通过退片导轨65与驱动胶轮22的配合带动撕片胶轮21反转,将原本从培养瓶4上被撕下卡合在夹片部的包菇片41 带出夹片部,实现包菇片41的退料。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8,该自动撕套夹具工作时,首先在进料区,培养瓶4撑开两卡爪32前端后,被抱瓶爪3抱住。然后随着撕片盘5的转动,抱瓶导轨63外周面与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接触,撑开同一抱瓶爪3上的两卡爪32后端而使抱瓶爪3前端能够对培养瓶4起到更好的抱紧效果,防止培养瓶4脱出。接着驱动导轨62外周面与撕片导向组件2下端的驱动胶轮 22接触,驱动胶轮22转动并通过连接轴23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从而带动与撕片胶轮21 紧贴的培养瓶4转动。随着培养瓶4的转动,包在培养瓶4上端的卷起的包菇片41的侧边将会被导向撕片导板组1,通过外导板11钩部的导向与钩合,原本卷起的包菇片41从粘合位置被撕开,进入内导板12和外导板11之间的夹片部,并通过撕片胶轮21的继续转动和开设在内导板12钩部的缺口13,使包菇片41暂时被卡合在夹片部。撕片盘5继续转动,驱动导轨62与驱动胶轮22脱离,撕片胶轮21停止转动。接着在出料区,抱瓶导轨63与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脱离,则卡爪32前端可自由活动,培养瓶4内侧与出瓶轨道64前端接触,培养瓶4能够沿出瓶轨道64从抱瓶爪3中脱出,抱瓶爪3上的卡爪32通过拉伸弹簧36的弹力作用复位。撕片盘5继续转动,退片导轨65内周面与驱动胶轮22接触,则驱动胶轮22转动带动撕片胶轮21反转,将原本卡合在夹片部的包菇片41带出夹片部,实现包菇片41的退料。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自动撕套夹具是用在采用圆形循环的行进方式的撕片盘5上。本实施例则是将自动撕套夹具设置在直线型运动结构上。
参见图9-10,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撕套夹具固定在支架71(即实施例一中的撕片盘5)上,支架71能够在固定座7(即实施例一中的工作台)上滑动。固定座7上固定有直线型的滑轨73,支架71下端固定有能够在滑轨73上自由滑动的滑块72。固定座7上还固定有气缸74,气缸74的活塞杆与支架71固定,使得气缸74的活塞杆在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支架71沿滑轨73在固定座7上往复运动。
撕套夹具包括撕片导板组1、撕片导向组件2、抱瓶爪3、培养瓶4。其中,撕片导板组1、撕片导向组件2、抱瓶爪3、培养瓶4中各部件的结构,仍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中,撕片导向组件2的敞开端朝向远离气缸74一侧设置,撕片导板组1的外导板11、内导板12均固定在支架71上;撕片导向组件2中,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支座24与支架71转动固定;连接轴23上端向上延伸,与撕片胶轮21固定,连接轴23下端向下延伸,与驱动胶轮 22固定;抱瓶爪3中,底座31固定在支架71上,固定杆33下端固定在支架71上。特别的,为确保撕片导向组件2能够带动培养瓶4转动,可以在连接轴23中部追加固定一个从动胶轮 75,从动胶轮75外周面能够贴于培养瓶4外周面,在连接轴23转动时转动,带动培养瓶4 转动,加强培养瓶4的转动效果。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导轨包括均呈直线型的驱动导轨62、抱瓶导轨63,驱动导轨62、抱瓶导轨63均与滑轨73平行设置。驱动导轨62固定在固定座7上,抱瓶导轨63固定在驱动导轨62上端中部,且抱瓶导轨63长度应小于驱动导轨62。其中,驱动导轨62外周面能够与驱动胶轮22下端接触并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抱瓶导轨63能够与设置在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接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9-10,该自动撕套夹具工作时,首先气缸74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支架71靠近气缸74,此时,可以将培养瓶4放置在抱瓶爪3上。然后,驱动气缸74探出活塞杆,支架71沿滑轨73直线运动,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与抱瓶导轨63接触,撑开抱瓶爪3上的两卡爪32后端而使抱瓶爪3前端能够对培养瓶4起到更好的抱紧效果,防止培养瓶4脱出。然后,支架71继续运动,驱动胶轮22与驱动导轨62接触,驱动胶轮22转动并通过连接轴 23带动撕片胶轮21(以及从动胶轮75)转动,而带动培养瓶4转动,随着培养瓶4的转动,套设在培养瓶4上端的包菇片41的粘合边将会被导向撕片导板组1,并通过外导板11钩部的导向与钩合,原本筒状的包菇片41从粘合位置被撕开,进入内导板12和外导板11之间的夹片部,并通过撕片胶轮21的继续转动和开设在内导板12钩部的缺口13,使包菇片41暂时被卡合在夹片部,完成撕套工作。然后,驱动气缸74收缩活塞杆,驱动胶轮22与驱动导轨62接触,驱动胶轮22转动带动撕片胶轮21反转,将原本卡合在夹片部的包菇片41带出夹片部,实现包菇片41的退料。然后,支架71继续运动,卡爪32后端的凸轮轴承35与抱瓶导轨63分离,在支架71靠近气缸74时,即可将培养瓶4取出,放上需撕片的培养瓶4即可,如此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套夹具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撕套夹具包括撕片导板组(1)和放置有培养瓶(4)的夹持旋转机构;包菇片(41)通过粘合边在粘合位置粘合呈筒状;所述包菇片(41)套设在所述培养瓶(4)上部;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能够带动所述培养瓶(4)转动,将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向所述撕片导板组(1);所述撕片导板组(1)末端能够正对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撕片导板组(1)末端敞开设置,形成供所述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夹持旋转机构夹持并驱动培养瓶(4)转动,将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向伸入并卡合在撕片导板组(1)末端的敞开端内,培养瓶(4)继续转动,筒状的包菇片(41)从粘合位置被撕开,完成撕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撕片导板组(1)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的外导板(11)和内导板(12);所述外导板(11)设置在所述内导板(12)外侧;所述外导板(11)末端与所述内导板(12)末端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11)末端与所述内导板(12)末端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板(11)和所述内导板(12)均呈J字形;J字形的所述外导板(11)末端的钩部的曲率大于J字形的所述内导板(12)末端的钩部的曲率;所述外导板(11)钩部与所述内导板(12)钩部均朝向筒状的包菇片(41)的粘合边;所述外导板(11)钩部与所述内导板(12)钩部存在间隙,形成供包菇片(41)的粘合边进入的夹片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撕片导向组件(2);所述撕片导向组件(2)包括撕片胶轮(21)、驱动胶轮(22)以及连接轴(23);所述撕片胶轮(21)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上部;所述驱动胶轮(22)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下部;所述连接轴(23)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所述连接轴(23)上端向上延伸,与所述撕片胶轮(21)固定;所述连接轴(23)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驱动胶轮(22)固定;所述撕片胶轮(21)外周面能够紧贴所述培养瓶(4)外侧;所述驱动胶轮(22)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23)转动;驱动胶轮(22)带动撕片胶轮(21)转动,撕片胶轮(21)带动培养瓶(4)转动,将包菇片(41)的粘合边导入夹片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旋转机构还包括抱瓶爪(3);所述抱瓶爪(3)包括底座(31)、卡爪(32)、固定杆(33)以及拉伸弹簧(36);所述底座(31)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两所述固定杆(3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两侧;所述固定杆(33)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下部固定,所述固定杆(33)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32)的中部;同一抱瓶爪(3)的两卡爪(32),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拉伸弹簧(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3)的相邻的两卡爪(32)后端;拉伸弹簧(36)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3)上相邻的两卡爪(32)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4)放置在底座(31)上,卡爪(32)前端抵靠在培养瓶(4)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板(12)末端开设有缺口(13);所述缺口(13)延伸至所述内导板(12)末端;所述夹持旋转机构上端外侧容纳于所述缺口(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撕片导向组件(2)还包括支座(24);两所述支座(24)分别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3)上;两所述支座(24)分别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下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瓶爪(3)还包括挡块(34);所述挡块(34)固定在所述底座(31)内侧上端;挡块(34)紧贴培养瓶(4)外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瓶爪(3)还包括凸轮轴承(35);所述卡爪(32)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35);卡爪(32)前端的凸轮轴承(35)紧贴培养瓶(4)外周面。
CN201922469171.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Active CN212589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9171.XU CN21258932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9171.XU CN21258932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9329U true CN21258932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9171.XU Active CN21258932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9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620A (zh) * 2021-06-02 2021-09-21 山东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拆除栽培套筒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620A (zh) * 2021-06-02 2021-09-21 山东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拆除栽培套筒的装置及方法
CN113415620B (zh) * 2021-06-02 2022-07-15 山东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拆除栽培套筒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9329U (zh)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CN211631148U (zh)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装置
CN208561208U (zh) 一种全自动绕丝生产线
CN111052991A (zh)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装置
CN205129843U (zh) 一种四自由度夹取机构
CN211510151U (zh) 一种海带同时多点夹苗机
CN103797945B (zh) 穴盘苗移栽机定位取苗装置
CN210589451U (zh) 蔬菜自动收切机
CN209242087U (zh) 杆体上料机构
CN202496650U (zh) 平毛开花一体机
CN207139243U (zh) 一种有骨雨刮器自动装配系统
CN112400616B (zh) 一种便于采摘的金针菇培育架
CN205575272U (zh) 一种钢丝圈接取装置
CN112093128A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穿杆打捆装置及方法
CN106718428B (zh) 一种手持式果实专用套袋装置
CN212193398U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CN113597880A (zh) 一种切根采收装置
CN208451773U (zh) 一种仿真花瓣、叶片截断装置
CN203171647U (zh) 一种能自动打开锁扣搬运产品机械手臂机构
CN207446758U (zh) 一种牙刷刷毛自动化检测设备
CN110972819A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夹持装置
CN111055327A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CN215380000U (zh) 一种单人手持式冬枣采摘机
CN215898491U (zh) 一种营养杯取杯插杯装置
CN218711312U (zh) 一种温室大棚吊秧绳打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