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3398U -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3398U
CN212193398U CN201922479697.6U CN201922479697U CN212193398U CN 212193398 U CN212193398 U CN 212193398U CN 201922479697 U CN201922479697 U CN 201922479697U CN 212193398 U CN212193398 U CN 21219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guide rail
pulling
claw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96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益晗
唐志鹏
力振惠
刘用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yuan 3d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96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拔菇盘和曲线导轨;曲线导轨上端起伏;拔菇盘包括上板、下板和驱动电机;上板和下板以驱动电机转轴为轴心,设有若干组导向杆;每组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同组两导向杆间设有拔菇结构;拔菇结构包括拔菇爪和抱瓶爪;抱瓶爪固定在下板上,放置有培养瓶;拔菇爪包括拔菇基座和顶杆;拔菇基座套设在导向杆外;顶杆能够与曲线导轨接触;万向座套设在顶杆上;万向座下端紧贴曲线导轨上端;万向座上端设有软爪;顶杆与软爪配合控制软爪的开合;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顶杆与曲线导轨配合控制软爪夹紧培养瓶内的金针菇,万向座下端与曲线导轨配合摆动,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

Description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属于农业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的主要品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金针菇主要以鲜货供应市场。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金针菇栽培逐渐出现工厂化生产,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特别是改变了夏季市场的消费和需求。现在金针菇的大型工厂基本采用瓶栽技术,相对于袋栽,瓶栽具有抗污染、生长期短、品质高、用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培养瓶中接完菌种后,需要把培养瓶放入温室培养。在金针菇成熟后,还需从培养瓶中取出成熟的金针菇,切掉根部后进行包装。目前,金针菇的大型工厂基本都是采用人工取菇、切根的方法,鲜有采用机械方式取菇、切根。并且,这些取菇机械的机械手在拔菇时,往往因夹持力过大,会夹扁金针菇导致金针菇变形,降低了金针菇的品质,从而使金针菇的商品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该自动拔根切割装置采用自动化结构,能够自动将金针菇中培养瓶上取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的软爪也能够减小对金针菇的损害,降低损伤金针菇的风险,保证金针菇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拔菇盘和曲线导轨;所述曲线导轨上端起伏设置;所述拔菇盘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板、环形的下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上板同轴固定;上板和下板之间以驱动电机转轴为轴心,均匀圆形阵列固定有若干组竖直的导向杆;每组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导向杆之间设有一拔菇结构;所述拔菇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拔菇爪和抱瓶爪;所述抱瓶爪固定在所述下板上;所述抱瓶爪上放置有培养瓶;所述拔菇爪包括水平的拔菇基座和沿拔菇盘径向滑动套设在所述拔菇基座的顶杆;所述拔菇基座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外;所述顶杆后端穿出所述拔菇基座,能够与所述曲线导轨接触;一容纳于所述拔菇基座内的万向座滑动套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万向座下端紧贴所述曲线导轨上端;所述万向座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金针菇的软爪;顶杆能够与软爪配合并控制软爪的开合;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培养瓶进入抱瓶爪,顶杆与曲线导轨配合,控制软爪夹紧培养瓶内的金针菇,万向座下端与曲线导轨起伏的上端配合摆动,能够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包括环形的导轨基座、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上端外侧呈弧形的拔菇导轨以及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上端内侧呈弧形的夹菇导轨;所述导轨基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导轨基座位于所述拔菇爪与所述抱瓶爪之间;沿拔菇盘转动方向,所述拔菇导轨前端高度从所述导轨基座逐渐上升形成上坡段,所述拔菇导轨末端高度逐渐降低至所述导轨基座形成下坡段;沿拔菇盘转动方向,所述夹菇导轨设置于所述下坡段与所述上坡段之间;所述万向座下端紧贴所述导轨基座上端;所述顶杆后端能够与所述夹菇导轨外沿接触;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顶杆后端与夹菇导轨外沿配合,控制软爪夹紧培养瓶内的金针菇;万向座由导轨基座经上坡段导向倾斜上升,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座上还设置有固定轴、调节齿轮、下万向球以及复位弹簧;两固定在所述万向座下端的下万向球分置于所述顶杆两侧;所述下万向球紧贴所述导轨基座上端;所述软爪包括主动爪和从动爪;所述主动爪与所述从动爪分置于所述顶杆两侧;所述从动爪转动固定在所述万向座上端;所述固定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位于所述万向座上端的主动爪和位于所述万向座内腔的调节齿轮后,下端与所述万向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爪、所述调节齿轮均与所述固定轴固定;所述顶杆外周开设有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的卡齿;所述主动爪、所述从动爪能够通过开设在各自外周上的卡齿相互啮合,实现软爪的开合;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主动爪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从动爪固定;复位弹簧提供拉力,使主动爪与从动爪相互靠近;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顶杆后端与夹菇导轨外沿接触,顶杆前顶带动调节齿轮转动,主动爪与从动爪张开,容纳金针菇;顶杆脱离夹菇导轨外沿,主动爪与从动爪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夹紧金针菇;下万向球由导轨基座经上坡段导向带动万向座倾斜上升,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包括底座、卡爪、固定杆、挡块、凸轮轴承以及拉伸弹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下板上;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底座内侧上端;两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杆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板上,所述固定杆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的中部;同一抱瓶爪的两卡爪,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卡爪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的相邻的两卡爪后端;拉伸弹簧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上相邻的两卡爪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放置在底座上,挡块和两卡爪前端的凸轮轴承均紧贴培养瓶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还包括呈弧形的抱瓶导轨;所述抱瓶导轨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下端;抱瓶导轨能够与设置在卡爪后端的凸轮轴承接触,使同一抱瓶爪上的两卡爪后端相互远离;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抱瓶导轨与卡爪后端的凸轮轴承接触,能够使抱瓶爪前端抱紧培养瓶。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后端固定有后万向球;所述后万向球能够与所述拔菇导轨外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还包括一进料导轨;所述进料导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进料导轨沿所述拔菇盘转动方向位于所述拔菇导轨之前;所述进料导轨位于所述拔菇盘外侧;所述进料导轨内周面紧贴所述培养瓶上端外侧;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培养瓶能够沿进料导轨导向进入抱瓶爪。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还包括一出瓶轨道;所述出瓶轨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出瓶轨道位于所述拔菇导轨中部;所述出瓶轨道前端伸入所述拔菇盘且位于所述抱瓶爪上方,所述出瓶轨道末端位于所述拔菇盘外;驱动电机带动拔菇盘转动,培养瓶内侧与出瓶轨道前端接触,培养瓶能够沿出瓶轨道从抱瓶爪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拔菇基座与所述导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拔根切割装置采用自动化结构,能够自动将金针菇中培养瓶上取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的软爪也能够减小对金针菇的损害,降低损伤金针菇的风险,保证金针菇成品的品质。
2、拔菇盘采用圆形结构,且以圆形为轨迹循环工作,能够大大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节约空间。
3、该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只需一个驱动电机,通过曲线导轨和拔菇结构的配合,即可实现夹紧与松开金针菇,以及通过摆动动作将将金针菇中培养瓶上取出,简单、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拔菇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曲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拔菇过程演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拔菇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拔菇爪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万向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工作台;11、培养瓶;2、拔菇盘;21、上板;22、下板;23、导向杆;24、驱动电机;3、拔菇爪;31、拔菇基座;32、导套;33、顶杆;34、后万向球;4、万向座;41、主动爪;42、从动爪;43、固定轴;44、调节齿轮;45、下万向球;46、复位弹簧;5、抱瓶爪;51、底座;52、卡爪;53、固定杆;54、挡块;55、凸轮轴承;56、拉伸弹簧;6、曲线导轨;61、导轨基座;62、拔菇导轨;621、上坡段;622、下坡段;63、夹菇导轨;64、进料导轨;65、出瓶轨道;66、抱瓶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拔菇盘2的转动方向;A区表示培养瓶11的进料区;B区表示培养瓶11的出料区。
参见图1-10,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拔菇盘2和曲线导轨6;所述曲线导轨6上端起伏设置;所述拔菇盘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板21、环形的下板22以及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转轴与所述上板21同轴固定;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以驱动电机24转轴为轴心,均匀圆形阵列固定有若干组竖直的导向杆23;每组导向杆23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导向杆23之间设有一拔菇结构;所述拔菇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拔菇爪3和抱瓶爪5;所述抱瓶爪5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抱瓶爪5上放置有培养瓶11;所述拔菇爪3包括水平的拔菇基座31和沿拔菇盘2径向滑动套设在所述拔菇基座31的顶杆33;所述拔菇基座31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3外;所述顶杆33后端穿出所述拔菇基座31,能够与所述曲线导轨6接触;一容纳于所述拔菇基座31内的万向座4滑动套设在所述顶杆33上;所述万向座4下端紧贴所述曲线导轨6上端;所述万向座4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金针菇的软爪;顶杆33能够与软爪配合并控制软爪的开合;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培养瓶11进入抱瓶爪5,顶杆33与曲线导轨6配合,控制软爪夹紧培养瓶11内的金针菇,万向座4下端与曲线导轨6起伏的上端配合摆动,能够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11。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6包括环形的导轨基座61、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外侧呈弧形的拔菇导轨62以及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内侧呈弧形的夹菇导轨63;所述导轨基座6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导轨基座61位于所述拔菇爪3与所述抱瓶爪5之间;沿拔菇盘2转动方向,所述拔菇导轨62前端高度从所述导轨基座61逐渐上升形成上坡段621,所述拔菇导轨62末端高度逐渐降低至所述导轨基座61形成下坡段622;沿拔菇盘2转动方向,所述夹菇导轨63设置于所述下坡段622与所述上坡段621之间;所述万向座4下端紧贴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所述顶杆33后端能够与所述夹菇导轨63外沿接触;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顶杆33后端与夹菇导轨63外沿配合,控制软爪夹紧培养瓶11内的金针菇;万向座4由导轨基座61经上坡段621导向倾斜上升,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11。夹菇导轨63设置在拔菇爪3内侧;万向座4下端能够与导轨基座61、拔菇导轨62分别进行接触,再通过拔菇导轨62的上坡段621、下坡段622的导向作用,能够实现万向座4的升降。拔菇盘2转动,万向座4下端与导轨基座61接触,当顶杆33后端与夹菇导轨63外沿接触时,顶杆33被夹菇导轨63向前顶开,则与顶杆33配合的软爪张开,供金针菇进入拔菇爪3;拔菇盘2继续转动,顶杆33与夹菇导轨63外沿分离,则软爪闭合,夹紧金针菇。拔菇盘2继续转动,万向座4下端与上坡段621接触,则万向座4在上坡段621的导向作用下倾斜上升,金针菇夹出培养瓶11;万向座4下端与下坡段622接触,则万向座4在自身重力作用以及下坡段622的导向作用下下降,直至与导轨基座61接触,如此反复。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座4上还设置有固定轴43、调节齿轮44、下万向球45以及复位弹簧46;两固定在所述万向座4下端的下万向球45分置于所述顶杆33两侧;所述下万向球45紧贴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所述软爪包括主动爪41和从动爪42;所述主动爪41与所述从动爪42分置于所述顶杆33两侧;所述从动爪42转动固定在所述万向座4上端;所述固定轴4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位于所述万向座4上端的主动爪41和位于所述万向座4内腔的调节齿轮44后,下端与所述万向座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爪41、所述调节齿轮44均与所述固定轴43固定;所述顶杆33外周开设有与所述调节齿轮44啮合的卡齿;所述主动爪41、所述从动爪42能够通过开设在各自外周上的卡齿相互啮合,实现软爪的开合;所述复位弹簧46一端与所述主动爪4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从动爪42固定;复位弹簧46提供拉力,使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相互靠近;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顶杆33后端与夹菇导轨63外沿接触,顶杆33前顶带动调节齿轮44转动,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张开,容纳金针菇;顶杆33脱离夹菇导轨63外沿,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在复位弹簧46作用下复位,夹紧金针菇;下万向球45由导轨基座61经上坡段621导向带动万向座4倾斜上升,将金针菇夹出培养瓶11。万向座4下端设有两下万向球45,下万向球45与上坡段621接触,能够实现万向座4的倾斜上升;下万向球45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和下坡段622的导向,能够下降至导轨基座61。顶杆33设有与调节齿轮44啮合的卡齿,主动爪41和从动爪42的外周上均设置有卡齿,使主动爪41和从动爪42能够啮合,则通过顶杆33与夹菇导轨63的配合,顶杆33再带动调节齿轮44转动,通过固定轴43带动主动爪41转动,能够实现软爪的开合。
特别的,拔菇爪3也可以通过气缸来实现其升降、开合以及摇摆的动作。例如,主动爪41和从动爪42可以用Y型气缸夹爪来进行替换,实现软爪的开合;软爪的升降,则通过一普通直线型气缸升降即可实现;软爪的摇摆,则可以通过将万向座4替换为旋转气缸,并随着拔菇盘2的转动过程在指定位置让气缸导通(或断开)气源,实现软爪相应的摆动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抱瓶爪5包括底座51、卡爪52、固定杆53、挡块54、凸轮轴承55以及拉伸弹簧56;所述底座51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挡块54固定在所述底座51内侧上端;两所述固定杆5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两侧;所述固定杆53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固定杆53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52的中部;同一抱瓶爪5的两卡爪52,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卡爪52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55;所述拉伸弹簧5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5的相邻的两卡爪52后端;拉伸弹簧56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5上相邻的两卡爪52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11放置在底座51上,挡块54和两卡爪52前端的凸轮轴承55均紧贴培养瓶11外周面。底座51用于放置培养瓶11;挡块54用于防止培养瓶11进入抱瓶爪5的位置过深;卡爪52中部转动固定在固定杆53上,能够根据培养瓶11的大小,来调整两卡爪52前端的间距;凸轮轴承55紧贴培养瓶11外周面,使得培养瓶11在被抱瓶爪5抱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呈弧形的抱瓶导轨66;所述抱瓶导轨66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下端;抱瓶导轨66能够与设置在卡爪52后端的凸轮轴承55接触,使同一抱瓶爪5上的两卡爪52后端相互远离;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抱瓶导轨66与卡爪52后端的凸轮轴承55接触,能够使抱瓶爪5前端抱紧培养瓶11。设置抱瓶导轨66,抱瓶导轨66能够随着拔菇盘2的转动与卡爪52后端的凸轮轴承55接触,且由于同一抱瓶爪5上两卡爪52前端间距小于后端间距,将会使同一抱瓶爪5上的两卡爪52后端相互远离,则抱瓶爪5前端能够抱紧培养瓶11,这样培养瓶11就不易从抱瓶爪5上脱落,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33后端固定有后万向球34;所述后万向球34能够与所述拔菇导轨62外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一进料导轨64;所述进料导轨6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进料导轨64沿所述拔菇盘2转动方向位于所述拔菇导轨62之前;所述进料导轨64位于所述拔菇盘2外侧;所述进料导轨64内周面紧贴所述培养瓶11上端外侧;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培养瓶11能够沿进料导轨64导向进入抱瓶爪5。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一出瓶轨道65;所述出瓶轨道65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出瓶轨道65位于所述拔菇导轨62中部;所述出瓶轨道65前端伸入所述拔菇盘2且位于所述抱瓶爪5上方,所述出瓶轨道65末端位于所述拔菇盘2外;驱动电机24带动拔菇盘2转动,培养瓶11内侧与出瓶轨道65前端接触,培养瓶11能够沿出瓶轨道65从抱瓶爪5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拔菇基座31与所述导向杆2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套32。
特别的,抱瓶导轨66位于进料导轨64与出瓶轨道65之间,以确保培养瓶11能够正常进出抱瓶爪5。
特别的,该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只需一个驱动电机24,通过曲线导轨6和拔菇结构的配合,即可实现夹紧与松开金针菇,以及通过摆动动作将将金针菇中培养瓶11上取出,简单、便捷、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10,该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工作时,首先在进料区,拔菇爪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万向座4下端的下万向球45与导轨基座61上端接触;顶杆33后端的后万向球34与拔菇导轨62外沿接触,顶杆33前顶带动调节齿轮44转动,调节齿轮44在固定轴43作用下带动主动爪41转动,通过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的啮合,实现软爪的张开。然后,培养瓶11经进料导轨64被导向抱瓶爪5,培养瓶11撑开两卡爪52前端后,被抱瓶爪5抱住,此时培养瓶11上的金针菇位于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之间。然后,随着拔菇盘2的转动,抱瓶导轨66外周面与卡爪52后端的凸轮轴承55接触,撑开同一抱瓶爪5上的两卡爪52后端而使抱瓶爪5前端能够对培养瓶11起到更好的抱紧效果,防止培养瓶11脱出。然后,顶杆33后端的后万向球34与拔菇导轨62外沿分离,则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在复位弹簧46的作用下紧闭,夹紧金针菇,同时带动顶杆33复位。然后,万向座4下端的下万向球45与拔菇导轨62的上坡段621接触,万向座4在上坡段621的导向作用下,沿导向杆23倾斜上升,并通过倾斜上升时的摆动作用,将金针菇从培养瓶11中夹出。然后,在拔菇导轨62的中段,培养瓶11内侧与出瓶轨道65前端接触,培养瓶11沿出瓶轨道65从抱瓶爪5中脱出,抱瓶爪5上的卡爪52通过拉伸弹簧56的弹力作用复位。然后,拔菇爪3上的金针菇通过切根区(图上未示出),金针菇的根部被切除。然后,万向座4下端的下万向球45与拔菇导轨62的下坡段622接触,通过万向座4自身重力以及下坡段622的导向作用下,沿导向杆23下降至导轨基座61。最后,在出料区,顶杆33后端的后万向球34再次与拔菇导轨62外沿接触,软爪张开,切根完毕的金针菇被放开并收集。拔菇爪3保持张开状态,开始下一轮拔菇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拔菇盘(2)和曲线导轨(6);所述曲线导轨(6)上端起伏设置;所述拔菇盘(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板(21)、环形的下板(22)以及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转轴与所述上板(21)同轴固定;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以驱动电机(24)转轴为轴心,均匀圆形阵列固定有若干组竖直的导向杆(23);每组导向杆(23)的数量为两个;同组的两导向杆(23)之间设有一拔菇结构;所述拔菇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拔菇爪(3)和抱瓶爪(5);所述抱瓶爪(5)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抱瓶爪(5)上放置有培养瓶(11);所述拔菇爪(3)包括水平的拔菇基座(31)和沿拔菇盘(2)径向滑动套设在所述拔菇基座(31)的顶杆(33);所述拔菇基座(31)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3)外;所述顶杆(33)后端穿出所述拔菇基座(31),能够与所述曲线导轨(6)接触;一容纳于所述拔菇基座(31)内的万向座(4)滑动套设在所述顶杆(33)上;所述万向座(4)下端紧贴所述曲线导轨(6)上端;所述万向座(4)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金针菇的软爪;顶杆(33)能够与软爪配合并控制软爪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导轨(6)包括环形的导轨基座(61)、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外侧呈弧形的拔菇导轨(62)以及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内侧呈弧形的夹菇导轨(63);所述导轨基座(6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导轨基座(61)位于所述拔菇爪(3)与所述抱瓶爪(5)之间;沿拔菇盘(2)转动方向,所述拔菇导轨(62)前端高度从所述导轨基座(61)逐渐上升形成上坡段(621),所述拔菇导轨(62)末端高度逐渐降低至所述导轨基座(61)形成下坡段(622);沿拔菇盘(2)转动方向,所述夹菇导轨(63)设置于所述下坡段(622)与所述上坡段(621)之间;所述万向座(4)下端紧贴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所述顶杆(33)后端能够与所述夹菇导轨(63)外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座(4)上还设置有固定轴(43)、调节齿轮(44)、下万向球(45)以及复位弹簧(46);两固定在所述万向座(4)下端的下万向球(45)分置于所述顶杆(33)两侧;所述下万向球(45)紧贴所述导轨基座(61)上端;所述软爪包括主动爪(41)和从动爪(42);所述主动爪(41)与所述从动爪(42)分置于所述顶杆(33)两侧;所述从动爪(42)转动固定在所述万向座(4)上端;所述固定轴(4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位于所述万向座(4)上端的主动爪(41)和位于所述万向座(4)内腔的调节齿轮(44)后,下端与所述万向座(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爪(41)、所述调节齿轮(44)均与所述固定轴(43)固定;所述顶杆(33)外周开设有与所述调节齿轮(44)啮合的卡齿;所述主动爪(41)、所述从动爪(42)能够通过开设在各自外周上的卡齿相互啮合,实现软爪的开合;所述复位弹簧(46)一端与所述主动爪(4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从动爪(42)固定;复位弹簧(46)提供拉力,使主动爪(41)与从动爪(42)相互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瓶爪(5)包括底座(51)、卡爪(52)、固定杆(53)、挡块(54)、凸轮轴承(55)以及拉伸弹簧(56);所述底座(51)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挡块(54)固定在所述底座(51)内侧上端;两所述固定杆(5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两侧;所述固定杆(53)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板(22)上,所述固定杆(53)上端转动固定有所述卡爪(52)的中部;同一抱瓶爪(5)的两卡爪(52),其前端的间距小于后端的间距;所述卡爪(52)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有所述凸轮轴承(55);所述拉伸弹簧(5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抱瓶爪(5)的相邻的两卡爪(52)后端;拉伸弹簧(56)提供拉力,使相邻两抱瓶爪(5)上相邻的两卡爪(52)后端相互靠近;培养瓶(11)放置在底座(51)上,挡块(54)和两卡爪(52)前端的凸轮轴承(55)均紧贴培养瓶(11)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呈弧形的抱瓶导轨(66);所述抱瓶导轨(66)固定在所述导轨基座(61)下端;抱瓶导轨(66)能够与设置在卡爪(52)后端的凸轮轴承(55)接触,使同一抱瓶爪(5)上的两卡爪(52)后端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3)后端固定有后万向球(34);所述后万向球(34)能够与所述拔菇导轨(62)外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一进料导轨(64);所述进料导轨(6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进料导轨(64)沿所述拔菇盘(2)转动方向位于所述拔菇导轨(62)之前;所述进料导轨(64)位于所述拔菇盘(2)外侧;所述进料导轨(64)内周面紧贴所述培养瓶(11)上端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导轨(6)还包括一出瓶轨道(65);所述出瓶轨道(65)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出瓶轨道(65)位于所述拔菇导轨(62)中部;所述出瓶轨道(65)前端伸入所述拔菇盘(2)且位于所述抱瓶爪(5)上方,所述出瓶轨道(65)末端位于所述拔菇盘(2)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菇基座(31)与所述导向杆(2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套(32)。
CN201922479697.6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Active CN21219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9697.6U CN21219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9697.6U CN21219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3398U true CN21219339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9697.6U Active CN21219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3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8686B (zh) 一种串番茄采摘末端执行器、机器人及其采摘方法
CN109197060A (zh) 具有低损伤仿形快速取苗装置的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及方法
CN211631147U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夹持装置
CN212193398U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CN205082278U (zh) 一种适用于窝口菌包液体接种前的取棒机及液体接种机
JP4598101B2 (ja) きのこ種菌接種装置
CN111055327A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切割装置
CN106379745B (zh) 一种自动穴盘供给装置
CN105230339B (zh) 适用于窝口菌包接种的液体接种机及塞海绵装置
CN110972819A (zh) 一种瓶栽菌菇自动拔根夹持装置
CN108934792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瓶栽的采收及废料回收系统
CN203691963U (zh) 一种皮带往复式驱动桑叶收割机的剪叶装置
CN110786523A (zh) 一种用于糖葫芦制作的山楂去核成串装置
CN110558164A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瓶的搔菌机
CN114313955A (zh) 一种定植杯自动摆杯装置及定植杯夹具
CN212589329U (zh) 一种瓶栽菌菇保护套自动撕套夹具
CN202640417U (zh) 一种食用菌培育瓶瓶颈切割装置
CN111300540B (zh) 一种蚝壳穿线用自动上料打孔装置
CN201238494Y (zh) 脚踏式菌袋切口机
CN212910755U (zh) 一种幼苗栽苗机
CN212232209U (zh) 一种可防水果损伤的水果种植用辅助采摘装置
CN103609255A (zh) 一种皮带往复式驱动桑叶收割机
CN113330876A (zh) 一种适用于温室大棚的移苗栽种一体机
CN211931744U (zh) 金针菇栽培瓶的搔菌机
CN103688661B (zh) 一种皮带往复式驱动桑叶收割机的剪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