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4117U -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4117U
CN212584117U CN202021248758.4U CN202021248758U CN212584117U CN 212584117 U CN212584117 U CN 212584117U CN 202021248758 U CN202021248758 U CN 202021248758U CN 212584117 U CN212584117 U CN 212584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reducing
hole
crankshaft
lighte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87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第云
沈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rine and Genset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87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4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4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4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重曲轴,涉及发动机,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曲轴重量大、惯量大,导致发动机运动件的机械效率损失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曲轴本体,所述曲轴本体的连杆轴颈内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曲轴本体的主轴颈内设有第二减重孔,所述曲轴本体的平衡块内设有第三减重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减重曲轴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第三减重孔,曲轴减重后,惯量较小,运动件旋转惯量大大降低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做得更高,机械效率提高,机油耗减小。

Description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
目前的曲轴一般为实心曲轴,重量大,惯量大,导致发动机的运动件的机械效率损失大,机油耗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机械效率损失的减重曲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机械效率损失的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重曲轴,包括曲轴本体,所述曲轴本体的连杆轴颈内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曲轴本体的主轴颈内设有第二减重孔,所述曲轴本体的平衡块内设有第三减重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减重孔贯穿所述连杆轴颈的两端,所述第一减重孔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重孔的两端通过第一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重孔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连杆轴颈直径的0.4~0.5倍,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为所述第一减重孔最大直径的3~5倍,所述第一减重孔中部的中心线到所述第一减重孔端部靠近所述主轴颈的一侧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减重孔最大直径的0.2~0.3倍,所述第一减重孔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一倒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重孔贯穿所述主轴颈的两端,所述第二减重孔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重孔的两端通过第二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重孔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主轴颈直径的0.4~0.5倍,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为所述第二减重孔最大直径的3~5倍,所述第二减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轴颈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减重孔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二倒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重孔贯穿所述平衡块的两端,所述第三减重孔为圆弧孔的结构,所述圆弧孔的内半径大于所述主轴颈的加工凸台半径,所述圆弧孔的外半径减去内半径的差为所述平衡块的半径减去内半径的0.3~0.6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重孔内设有加强套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减重曲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轴颈设置第一减重孔、在主轴颈设置第二减重孔、在平衡块设置第三减重孔,曲轴减重后,惯量较小,运动件旋转惯量大大降低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做得更高,机械效率提高,机油耗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减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减重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曲轴本体、2-连杆轴颈、3-第一减重孔、4-主轴颈、5-第二减重孔、6-平衡块、7-第三减重孔、8-第一倒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5,一种减重曲轴,包括曲轴本体1,曲轴本体1的连杆轴颈2内设有第一减重孔3,曲轴本体1的主轴颈4内设有第二减重孔5,曲轴本体1的平衡块6内设有第三减重孔7。
第一减重孔3贯穿连杆轴颈2的两端,第一减重孔3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第一减重孔3的两端通过第一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有利于连杆轴颈2受力的均匀。第一减重孔3的最大直径D1小于连杆轴颈2直径的0.4~0.5倍,即D1<0.4~0.5*连杆轴颈2直径;第一圆弧的半径R2为第一减重孔3最大直径D1的3~5倍,即R2=3~5*D1;第一减重孔3中部的中心线到第一减重孔3端部靠近主轴颈4的一侧的距离H为第一减重孔3最大直径D1的0.2~0.3倍,即H=0.2~0.3*D1;可以在保证连杆轴颈2的工作强度的同时能够充分减重。第一减重孔3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一倒圆8,可以减少应力集中,第一倒圆8的半径R1为5~10mm。第一减重孔3与连杆轴颈2的轴心线之间为偏心布置的结构,第一减重孔3位于远离主轴颈4的一侧,可以保证连杆轴颈2与主轴颈4之间的连接强度。
第二减重孔5的结构与第一减重孔3结构类似,第二减重孔5贯穿主轴颈4的两端,第二减重孔5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第二减重孔5的两端通过第二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有利于主轴颈4受力的均匀。第二减重孔5的最大直径小于主轴颈4直径的0.4~0.5倍,第二圆弧的半径为第二减重孔5最大直径的3~5倍,第二减重孔5的中心线与主轴颈4的轴心线重合,第二减重孔5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二倒圆,第二倒圆的半径为5~10mm。
第三减重孔7贯穿平衡块6的两端,第三减重孔7为圆弧孔的结构,圆弧孔的内半径R3大于主轴颈4的加工凸台半径,圆弧孔的外半径R4减去内半径R3的差为平衡块6的半径R0减去内半径R3的0.3~0.6倍,即R4-R3=0.3~0.6*(R0-R3),具体需要根据曲轴平衡率来调整,圆弧孔的圆心角为100°~120°。
所述减重曲轴为铸铁材料制成,第二减重孔5内设有加强套管,可以加强主轴颈4的刚度和强度,在铸造的时候将冲压好的加强套管和砂芯做好,铸造的时候就可以保留加强套管在第二减重孔5内,加强套管可以是钢质套筒。
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减重曲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减重曲轴,包括曲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本体(1)的连杆轴颈(2)内设有第一减重孔(3),所述曲轴本体(1)的主轴颈(4)内设有第二减重孔(5),所述曲轴本体(1)的平衡块(6)内设有第三减重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3)贯穿所述连杆轴颈(2)的两端,所述第一减重孔(3)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3)的两端通过第一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3)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连杆轴颈(2)直径的0.4~0.5倍,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为所述第一减重孔(3)最大直径的3~5倍,所述第一减重孔(3)中部的中心线到所述第一减重孔(3)端部靠近所述主轴颈(4)的一侧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减重孔(3)最大直径的0.2~0.3倍,所述第一减重孔(3)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一倒圆(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孔(5)贯穿所述主轴颈(4)的两端,所述第二减重孔(5)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孔(5)的两端通过第二圆弧圆滑过渡到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孔(5)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主轴颈(4)直径的0.4~0.5倍,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为所述第二减重孔(5)最大直径的3~5倍,所述第二减重孔(5)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轴颈(4)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减重孔(5)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第二倒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重孔(7)贯穿所述平衡块(6)的两端,所述第三减重孔(7)为圆弧孔的结构,所述圆弧孔的内半径大于所述主轴颈(4)的加工凸台半径,所述圆弧孔的外半径减去内半径的差为所述平衡块(6)的半径减去内半径的0.3~0.6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孔(5)内设有加强套管。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减重曲轴。
CN202021248758.4U 2020-06-30 2020-06-30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Active CN212584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8758.4U CN21258411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8758.4U CN21258411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4117U true CN212584117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3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8758.4U Active CN212584117U (zh) 2020-06-30 2020-06-30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4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4117U (zh)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US4465029A (en) Reinforced crankcas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balancer shaft
CN212584116U (zh) 减重铸铁曲轴
CN201531516U (zh) 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
CN111637146A (zh) 减重曲轴及其发动机
CN110617268A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及车辆
CN111637145A (zh) 减重铸铁曲轴及铸造方法
CN215762230U (zh) 一种高能效比电动涡旋压缩机结构
CN207131796U (zh) 一种降噪型发动机平衡轴
CN109630536A (zh) V型20缸柴油机曲轴
CN201420794Y (zh) 多缸柴油机曲轴
CN208057670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及发动机
CN209523989U (zh) V型20缸柴油机曲轴
CN209781440U (zh) 曲轴
CN218151971U (zh) 空气压缩机曲轴
CN212272804U (zh) 一种装配式曲轴
CN111561511A (zh) 一种装配式曲轴
CN214007758U (zh) 一种发动机及曲轴
CN215805700U (zh) 高速经编机曲轴
CN217328074U (zh) 一种轻量化曲轴
CN215567210U (zh) 一种新型滚花阶梯微型轴
CN219317416U (zh) 清洗机曲轴机构
CN211343166U (zh) 一种egr阀偏心轮改进结构
CN214742075U (zh) 电机及压缩机
JP2006057665A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6

Address after: No.88 Tianqiao West Road,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uchai Ship Electric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Tianqiao West Road,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