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8946U -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8946U
CN212578946U CN202020857268.8U CN202020857268U CN212578946U CN 212578946 U CN212578946 U CN 212578946U CN 202020857268 U CN202020857268 U CN 202020857268U CN 212578946 U CN212578946 U CN 212578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compounding
support frame
drive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72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润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yuan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yuan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yuan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yuan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72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8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8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8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端面的三个混料电机,所述混料电机均匀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端面周围,所述混料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三个导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改进搅拌装置,避免混料筒边缘地方搅拌不到的情况出现,可以全方位地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混料均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目前,对于改性塑料的加工通常在塑料中添加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或者添加高分子有机物,来提高塑料质量。其加工方式是对于粉末状的物料进行搅拌来使之混合均匀,搅拌装置通常只是一个搅拌轮来搅拌所有的物料,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在混料筒边缘地方通常不能搅拌到,因此使得混合不均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改进搅拌装置,避免混料筒边缘地方搅拌不到的情况出现,可以全方位地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混料均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混料组件。
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端面的三个混料电机,所述混料电机均匀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端面周围,所述混料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三个导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中间安装有搅拌构件。
所述搅拌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中间的搅拌盒,所述搅拌盒上端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盒盖并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盒盖的那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所述第二转轴上靠近所述从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
所述搅拌盒内壁安装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且高度平齐,所述内齿盘与所述主动齿轮之间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内齿盘、主动齿轮互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架上端面相连接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下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减震筒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架下端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下端面连接有主动搅拌扇,所述从动齿轮下端面连接有从动搅拌扇,所述主动搅拌扇与所述从动搅拌扇互不影响。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端面中间。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上端一侧连有进料斗,所述混料筒下端一侧靠近所述安装架位置设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改进搅拌装置,避免混料筒边缘地方搅拌不到的情况出现,可以全方位地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混料均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中混料组件中的混料电机、导杆和连接架互相配合,使得搅拌构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转,从而使混料筒内边缘的物料都能被搅拌到,从而使得物料搅拌均匀。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中搅拌构件中的第二转轴、从动盘、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内轮盘和搅拌扇互相配合,使得搅拌构件内的从动搅拌扇既能绕主动齿轮进行公转,又能够自转,从而对物料进行更加全面地搅拌,增加搅拌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架、2减震件、21减震筒、22减震杆、23减震弹簧、3支撑架、31通孔、32混料筒、33进料斗、34出料口、4混料组件、41混料电机、42第一转轴、43导杆、44连接架、45搅拌构件、451搅拌盒、452盒盖、453搅拌电机、454第二转轴、455从动盘、456主动齿轮、4560主动搅拌扇、457内齿盘、458从动齿轮、4580从动搅拌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减震件2,减震件2上端安装有支撑架3。
支撑架3中间设有通孔31,通孔31内放置有混料筒32,混料筒32放置在安装架1上端面中间,混料筒32上端一侧连有进料斗33,混料筒32下端一侧靠近安装架1位置设有出料口34,出料口34与混料筒32连接处设有阀门,当混料筒32内的物料搅拌均匀后,打开阀门用抽气泵将混料筒32中搅拌好的物料抽出。
支撑架3上端安装有混料组件4,混料组件4包括安装在支撑架3上端面的三个混料电机41,混料电机41均匀安装在支撑架3上端面周围,混料电机41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43,三个导杆43远离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44,连接架44中间安装有搅拌构件45;同时打开混料电机41时,三个导杆43同时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架44绕着安装架1中轴进行旋转,连接架44转动时,搅拌构件45跟着连接架44进行公转,搅拌构件45公转范围与混料筒32的内圆周相匹配。
在具体工作时,先将各种需要的物料通过进料斗33放进混料筒32中,然后同时打开混料电机41开始进行搅拌,其中混料电机41、第一转轴42、导杆43和连接架44互相配合,使得搅拌构件45在一定范围内绕着安装架1中轴进行公转,搅拌构件45公转范围与混料筒32的内圆周相匹配,从而使混料筒32内边缘的物料都能被搅拌到,从而使得物料搅拌均匀,当混料筒32内的物料搅拌均匀后,打开阀门用抽气泵将混料筒32中搅拌好的物料抽出。
参阅图2,搅拌构件45包括安装在连接架44中间的搅拌盒451,搅拌盒451上端连接有盒盖452,盒盖452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453,搅拌电机453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454,第二转轴454穿过盒盖452并与盒盖452转动连接,第二转轴454穿过盒盖452的那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455,第二转轴454上靠近从动盘455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56。
搅拌盒451内壁安装有内齿盘457,内齿盘457固定安装在搅拌盒451内壁,内齿盘457与主动齿轮456同轴且高度平齐,内齿盘457与主动齿轮456之间安装有从动齿轮458,从动齿轮458至少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内齿盘457与主动齿轮456之间,从动齿轮458与内齿盘457、主动齿轮456互相齿合,从动齿轮458与从动盘455转动连接。
主动齿轮456下端面连接有主动搅拌扇4560,从动齿轮458下端面连接有从动搅拌扇4580,主动搅拌扇4560与从动搅拌扇4580互不影响。
在具体工作时,打开搅拌电机453,搅拌电机453通过第二转轴454带动从动盘455和主动齿轮456转动,主动齿轮456带动主动搅拌扇4560自转,从动盘455和从动齿轮458转动连接,从动齿轮458分布在内齿盘457与主动齿轮456之间且与内齿盘457和主动齿轮456互相啮合,使得第二转轴454转动时,从动齿轮458既被从动盘455带动绕第二转轴454进行公转,又被主动齿轮456和内齿盘457带动进行自转,从而带动从动搅拌扇4580既绕第二转轴454公转又自转,第二转轴454、从动盘455、主动齿轮456、从动齿轮458、内轮盘和搅拌扇互相配合,使得主动搅拌扇4560和从动搅拌扇4580进行多方面的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更加全面地搅拌,增加搅拌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阅图3,减震件2包括与安装架1上端面相连接的减震筒21,减震筒2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减震杆22,减震杆22下端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减震筒21之间过盈连接,限位板与减震筒21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23,减震杆22上端与支撑架3下端面相连接。
在具体工作时,混料组件4会发生震动,该震动不均匀从而也影响混料效果,减震件2能够很好地综合吸收震动,虽然不能完全使混料装置不震动,但是能够将混料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减轻并且使得减轻后的震动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有助于物料的搅拌混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减震件(2),所述减震件(2)上端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端安装有混料组件(4);
所述混料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上端面的三个混料电机(41),所述混料电机(41)均匀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上端面周围,所述混料电机(41)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42),所述第一转轴(42)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43),三个导杆(43)远离所述第一转轴(42)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44),所述连接架(44)中间安装有搅拌构件(45);
所述搅拌构件(45)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架(44)中间的搅拌盒(451),所述搅拌盒(451)上端连接有盒盖(452),所述盒盖(452)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453),所述搅拌电机(453)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454),所述第二转轴(454)穿过所述盒盖(452)并与所述盒盖(45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54)穿过所述盒盖(452)的那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455),所述第二转轴(454)上靠近所述从动盘(455)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56);
所述搅拌盒(451)内壁安装有内齿盘(457),所述内齿盘(457)与所述主动齿轮(456)同轴且高度平齐,所述内齿盘(457)与所述主动齿轮(456)之间安装有从动齿轮(458),所述从动齿轮(458)与所述内齿盘(457)、主动齿轮(456)互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458)与所述从动盘(455)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2)包括与所述安装架(1)上端面相连接的减震筒(21),所述减震筒(2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减震杆(22),所述减震杆(22)下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减震筒(21)内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23),所述减震杆(22)上端与所述支撑架(3)下端面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456)下端面连接有主动搅拌扇(4560),所述从动齿轮(458)下端面连接有从动搅拌扇(4580),所述主动搅拌扇(4560)与所述从动搅拌扇(4580)互不影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中间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放置有混料筒(32),所述混料筒(32)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端面中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32)上端一侧连有进料斗(33),所述混料筒(32)下端一侧靠近所述安装架(1)位置设有出料口(34)。
CN202020857268.8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Active CN212578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7268.8U CN212578946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7268.8U CN212578946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8946U true CN212578946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7268.8U Active CN212578946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8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8083A (zh) 一种物料搅拌机
CN212578946U (zh) 一种改性塑料高效混料装置
CN213674906U (zh) 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用的原料快速混合装置
CN210552266U (zh) 一种塑料生产搅拌装置
CN219463059U (zh) 一种物料混合搅拌设备
CN216230177U (zh) 一种塑料颗粒用混合装置
CN212119613U (zh) 一种搅拌效果好的料浆搅拌装置
CN213376232U (zh) 一种粉末涂料混合机搅拌筒
CN214233787U (zh) 一种造纸、毛毯清洗用清洗剂制备装置
CN220677560U (zh) 一种回转式混合桶的混料机
CN216910004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9942565U (zh) V型混合机
CN220389873U (zh) 一种砂浆配料装置
CN219359905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均化搅拌锅
CN219291212U (zh) 一种预混合饲料用混合机
CN220610057U (zh) 一种液体酱料振动混合搅拌器
CN215920891U (zh) 一种干粉搅拌机
CN220940214U (zh) 一种吡蚜酮颗粒水分散剂生产用物料混合装置
CN219445699U (zh) 一种塑料混合装置
CN220194594U (zh) 一种真石漆分散机
CN219836379U (zh) 一种气动均匀混料机
CN215963378U (zh) 一种非晶态耐腐蚀材料制备装置
CN217164114U (zh) 防物料架空的搅拌装置
CN214345878U (zh) 异形树脂纽扣的生产设备
CN109046113A (zh) 一种建筑涂料的粉碎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