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7112U -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7112U
CN212577112U CN202020118078.4U CN202020118078U CN212577112U CN 212577112 U CN212577112 U CN 212577112U CN 202020118078 U CN202020118078 U CN 202020118078U CN 212577112 U CN212577112 U CN 212577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luminium alloy
exhaust
channe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80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红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sh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sh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sh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sh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80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7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7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7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风柜用底柜,所述底柜位于所述排风柜的工作腔的下方,所述底柜具有铝型材框架,所述铝型材框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板材件以构成存储腔。本实用新型的底柜的板材件可实现个性化要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风柜。

Description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设备一般可以被描述为将一个工作空间内的废气、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等气体排除至工作空间外(通常为室外)的设备,该种设备在工业和生活中均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有毒有害或颗粒物气体的厂房,研发机构的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烹饪时产生油烟的厨房等场合,均需要通风设备将一定工作空间内的毒害气体和颗粒物与使用人员相隔离,防止使用人员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将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出室外。
现有的排风柜的底柜的板材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底柜的功能多样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排风柜底柜的板材件功能单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风柜用底柜,所述底柜位于所述排风柜的工作腔的下方,所述底柜具有铝型材框架,所述铝型材框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板材件以构成存储腔。
可选地,所述铝型材框架包括由铝型材围成的:顶部铝型材框、底部铝型材框、左铝型材框、右铝型材框、后铝型材框、前铝型材框。
可选地,所述板材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铝型材框的顶部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底部铝型材框的底部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左铝型材框的左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右铝型材框的右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后铝型材框的后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前铝型材框的前板材件,其中,所述前板材件与所述前铝型材框转动连接以构成底柜门。
可选地,所述前铝型材框包括沿所述排风柜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前铝型材,所述前铝型材包括:
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位于所述存储腔之外;
第二安装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存储腔内;
第一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所述底柜门通过活页与所述前铝型材转动连接,所述活页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转轴孔;
所述底柜门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三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后,转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排风柜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面。
可选地,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轴孔。
可选地,所述铝型材框架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通过在相应的区域的安装槽内安装相应功能的板材件形成。
可选地,多个功能区沿所述排风柜的宽度方向和/或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风柜,包括:柜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工作腔;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柜,所述底柜位于所述排风柜的工作腔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柜体具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所述左侧板的部分内表面和所述右侧板的部分内表面,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且分别由所述排风柜的顶部延伸至底部。
可选地,还包括:
左侧铝型材,沿所述排风柜的高度方向由所述排风柜的顶部延伸至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的左前壁,所述左侧铝型材安装有左侧板;和/或
右侧铝型材,沿所述高度方向由所述顶部延伸至所述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的右前壁,所述右侧铝型材安装有右侧板。
可选地,所述工作腔的后壁和/或顶壁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
可选地,还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构成所述工作腔的底壁,所述工作台面为理化板或陶瓷。
可选地,还包括:
进风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进风通道上设有进风口;
调整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调整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调整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任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
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整通道内和/或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孔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之间呈设定角度。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整通道和第二调整通道,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所述出口设于第二调整通道;
所述孔板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及第三孔板;其中,
所述第一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和所述第二调整通道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孔板设于所述第二调整通道内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的连接处;
所述第三孔板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覆盖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调整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分别通过铝型材挤压成型或塑料挤压成型。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柜采用的是铝型材框架,铝型材框架是由多个切割下来的铝型材连接所形成,铝型材加工精度高,易产量化,适合组装;且铝型材上设有安装槽,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在铝型材上安装具有相应功能的板材件,例如根据防腐、防潮、防火等要求,选用具有这些功能的板材件安装在铝型材框架的安装槽上,实现了个性化要求,不像传统底柜的板材件功能单一;且随着用户功能需求变化后,可在铝型材框架上更换安装相应功能的板材件,用户体验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立体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立体图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的立体图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补风结构的立体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补风结构的立体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补风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底柜的立体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底柜的立体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底柜的立体图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底柜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柜中底柜的局部放大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风柜6,包括:柜体60,具有内腔60a,所述内腔60a构成工作腔,沿所述排风柜6的宽度方向(图1中Z方向所示),所述柜体60具有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所述内腔60a的腔壁包括所述左侧板61的部分内表面和所述右侧板62的部分内表面,也即,左侧板61的部分内表面为工作腔的左壁,右侧板62的部分内表面为工作腔的右壁;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61和所述右侧板62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且分别由所述排风柜6的顶部延伸至底部,则工作腔的左壁和工作腔的右壁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61和所述右侧板62其中之一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且由所述排风柜6的顶部延伸至底部。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风柜6的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至少其中之一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且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是分别由排风柜6的顶部延伸至底部,并构成了排风柜6的工作腔的腔壁,即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是整体加工成型方式,不再是拼接式加工方式,使得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加工简单。且由于排风柜6的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至少其中之一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这提升了排风柜6的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的强度,且易于防腐蚀和防潮,延长了排风柜6在复杂实验室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另外,排风柜6还包括左侧铝型材63,沿所述排风柜6的高度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由所述顶部延伸至所述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6的左前壁,所述左侧铝型材63安装有所述左侧板61;和右侧铝型材64,沿所述高度方向由所述顶部延伸至所述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6的右前壁,所述右侧铝型材64安装有所述右侧板6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设置左侧铝型材63或右侧铝型材64。
由于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是分别安装在左侧铝型材63和右侧铝型材64上,使用铝型材+理化板/抗倍特板的组装方式,铝型材加工精度高,易产量化,适合组装,可以直接运输铝型材和理化板/抗倍特板,在现场完成排风柜6的组装,无需再整体运输排风柜6,这降低了排风柜6整体运输过程中损坏现象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工作腔的后壁和/或顶壁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这样设置后,工作腔的腔壁强度提升,且易于防腐蚀和防潮,延长了排风柜6在复杂实验室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其中,工作腔左壁和右壁沿排风柜6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工作腔的顶壁和后述的底壁沿排风柜6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工作腔的后壁和排风柜6的后述的前开口沿排风柜6的厚度方向(图1中Y方向所示)相对设置。
参考图2,排风柜6还包括:工作台面60b,所述工作台面60b构成所述工作腔的底壁,所述工作台面60b为理化板或陶瓷。这样设置后,工作台面60b的底壁强度提升,且易于防腐蚀和防潮,延长了排风柜6在复杂实验室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左侧板61的厚度为10mm至20mm,包括10mm和20mm;所述右侧板62的厚度(图3中T所示)为10mm至20mm,包括10mm和20mm。进一步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左侧板61的厚度为12.7mm,所述右侧板62的厚度为12.7mm。即,本实用新型的左侧板61和右侧板62变窄了,相应的,左侧铝型材63和右侧铝型材64的厚度也变窄了,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柜6使用窄边框,相较传统排风柜6,每台柜子的侧板可以减少宽度空间。
这样,可以多放其他实验设备(增加研发效益)或者减少所需使用面积(降低场地成本)。因为可实现窄边框设计,也可以保留原有排风柜每台的总宽度,扩大工作腔内部的使用空间。这样每台柜子里,科研人员可以操作更多实验,从而增加实验效率和科研产出。
参考图1和图4,排风柜6还包括:视窗65,设于所述柜体60的前壁,所述视窗65整体能够沿所述高度方向打开以形成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前开口作为操作口,视窗65沿高度方向向下运动至最低位置关闭前开口;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视窗65上的玻璃能够沿所述宽度方向打开以形成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这样设置后,用户无需上拉整个视窗65,便于操作。
参考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工作腔的后壁上设有插座66,所述柜体60的前壁上设有控制开关67,所述控制开关67和所述插座66通过火线连接,所述控制开关67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火线,以控制所述插座66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其中,插座66可以是三相插座,也可以是两相插座,并与地线、零线连接。这样设置后,工作腔内的电器件与插座66连接后,无需经常插拔,直接通过控制开关67控制插座66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继而控制电器件通电或断电,避免了经常插拔所带来的不便以及对电器件使用寿命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工作腔的后壁上设有多个插座66,每个插座66对应一个控制开关67;其中,多个插座66的分布形式与多个对应的控制开关67的分布形式相同,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67准确控制所对应的插座66的通电或断电。例如,参考图5,工作腔的后壁上设有四个插座66,柜体60的前壁上设有四个控制开关67,左上角的控制开关67控制左上角的插座66的通电或断电,右上角的控制开关67控制右上角的插座66的通电或断电,左下角的控制开关67控制左下角的插座66的通电或断电,右下角的控制开关67控制右下角的插座66的通电或断电。
可选的,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控制开关67为旋钮,所述旋钮能够旋转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旋钮导通所述火线;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旋钮切断所述火线。其中,控制开关67的周围标识OFF/ON,所述旋钮旋转到ON处,所述旋钮导通所述火线;所述旋钮旋转到OFF处,所述旋钮切断所述火线。
需说明的是,控制开关67的类型不限于是旋钮,能够实现切断或导通火线即可,例如是按压式的控制开关67。
此外,参考图1和图2,所述工作腔的后壁上以可打开地方式设有第一保护罩68,所述第一保护罩68用于遮盖所述插座66;所述柜体60的前壁上以可打开地方式设有第二保护罩69,所述第二保护罩69用于遮盖所述控制开关67。第一保护罩68起到保护插座66的作用,第二保护罩69起到保护控制开关67的作用,避免环境或外界因素对插座66和控制开关67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罩68和工作腔的后壁转动连接,第二保护罩69和柜体60的前壁转动连接。
参考图6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柜6还包括补风结构1,补风结构1包括:进风通道10,沿第一方向(图7中X方向所示)延伸,所述进风通道10上设有进风口11;调整通道20,沿第二方向延伸(图7中Y方向所示),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20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调整通道20的入口与所述进风通道10的出口连通,所述调整通道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任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通道10的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出风通道30,所述出风通道30上设有出风口31,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所述调整通道20内和/或所述出风口31处设有沿第三方向(图7中Z方向所示)延伸的孔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之间呈设定角度。
这样设置后,由进风通道10下来的外界空气进入调整通道20,相当于是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外界空气经过孔板后,减少了射流对流场不均的影响,并将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降低外界空气的速度,最终出风口31的出风风速均匀,从而可由出风口31向排风柜6的工作腔均匀送风,起到稳压降噪的作用。
图8中黑色虚线箭头示出了外界空气在补风结构1上的流通方向,由补风结构1的进风口11进入进风通道10的外界空气的初始速度较大,外界空气经过调整通道20后,经孔板的均流后,外界空气的速度得以调整,最终出风口31的出风风速均匀,速度小。
另外,由于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出风通道30和调整通道20模块化,分别加工后再完成组装,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这也方便了补风结构1的运输,无需完成组装后整体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对补风结构1的损坏。
可选地,所述调整通道20和所述出风通道30分别通过铝型材挤压成型,实现调整通道20和出风通道30的模块化加工。且铝型材挤压成型具有精度高,加工简单,可散件运输降低运输难度,模块化结构安装简单等特点。但调整通道20和出风通道30模块化加工不限于是挤压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塑料挤压成型或其它能够模块化加工的方式。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之间的设定角度根据补风结构1的实际需求做相应选择。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在80°至90°,包括80°和90°;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之间的角度在80°至90°,包括80°和90°;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之间的角度在80°至90°,包括80°和90°。可选地,第一方向为排风柜6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排风柜6的厚度方向,第三方向为排风柜6的宽度方向。
参考图9,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整通道201和第二调整通道202,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201,调整通道20的所述出口设于第二调整通道202,第二调整通道202和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可拆卸连接。即,将调整通道20模块化,分成两部分分别加工,分别加工后再完成组装,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可选地,第一调整通道201和第二调整通道202分别通过铝型材挤压成型或塑料挤压成型。
需说明的是,调整通道20不限于分成两部分,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改变,例如是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三部分等。
参考图7和图9,所述孔板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第一孔板21、第二孔板22及第三孔板32;其中,所述第一孔板21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201和所述第二调整通道20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孔板22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孔板22设于所述第二调整通道202内和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孔板32设于所述出风口31处,且覆盖所述出风口31。
即,补风结构1包括第一孔板21或第二孔板22或第三孔板32;或者第一孔板21和第二孔板22;或者,第二孔板22和第三孔板32;或者,第一孔板21和第三孔板32;或者,第一孔板21、第二孔板22及第三孔板32的组合。补风结构1根据进风口11的风量选择设置相应形式的孔板。
本实施例中,补风结构1包括第一孔板21、第二孔板22以及第三孔板32。由补风结构1的进风口11进入进风通道10的外界空气的初始速度较大,外界空气经过调整通道20后,经第一孔板21一次均流后,经第二孔板22二次均流后,经第三孔板32三次均流后,最终出风口31的出风风速均匀,速度小。
可选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工作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0和所述出风口31之间,所述出风口31设于所述柜体60的下方,所述出风口31朝向所述内腔60a设置,以向所述工作腔内送风。相当于,本实施例中,补风结构1后置于排风柜6。补风结构1的进风通道10位于排风柜6的后侧,并非位于排风柜6的宽度方向(也即第三方向)的两侧。这样设置,可以缩减排风柜6两侧立柱厚度。
由于现有排风柜的排风口位于顶部中间,现有排风柜的进风通道位于柜体宽度方向的两侧,而且两侧立柱比较厚(例如立柱宽度为11.5cm),这导致排风柜工作腔内两侧负压最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补风结构1,可以在实现补风的同时,让排风柜6实现使用窄边框结构,厚度薄了即可大幅降低两侧湍流和风阻导致负压过低、不稳定,从而降低让柜内有害气体泄漏的隐患,提高排风柜6本身的安全性能。
此外,背后进风通道的结构不再需要像很多现有补风结构,用一个体积很大、重量很大的结构“挂”在排风柜的基础结构上。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补风结构1重心往后拉,自平衡,不再是从上往下的沉重,原有为了支撑传统补风结构1的排风柜6龙骨材料和钢筋也可以减少。排风柜6的整体重量可以大幅降低。由于排风柜6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很多环节需要人工去搬运,大幅减轻重量后可以同步大幅降低很多安装人员的安全和工伤隐患。
另外,参考图9,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通过凹部和凸部的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设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凸部,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设有与凸部相对应的凹部,调整通道20沿第三方向插入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使得凸部和凹部相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调整通道20和出风通道30在第二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但,所述出风通道30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20的出口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例如卡接的方式。
此外,所述第一调整通道201和所述第二调整通道202通过凹部和凸部的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调整通道201和所述第二调整通道202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通道201设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凸部,第二调整通道202设有与凸部相对应的凹部,第二调整通道202沿第三方向插入第一调整通道201,使得凸部和凹部相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第一调整通道201和第二调整通道202在第二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但,第一调整通道201和第二调整通道20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例如卡接的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风通道10具有沿第三方向(图7中Z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风通道10的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二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之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二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孔板21的开孔率为30%至80%,包括30%和80%。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孔板21的开孔率为52%。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孔板21的开孔率为55%。第一孔板21上的开孔形状不做限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孔板21采用外接圆直径6mm的六边形孔板。第一孔板21的开孔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规格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孔板22的开孔率为30%至80%,包括30%和80%。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孔板22的开孔率为52%。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孔板22的开孔率为55%。第二孔板22上的开孔形状不做限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孔板22采用外接圆直径6mm的六边形孔板。第二孔板22的开孔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规格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孔板32的开孔率为30%至80%,包括30%和80%。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孔板32的开孔率为52%。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孔板32的开孔率为55%。第三孔板32上的开孔形状不做限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孔板32采用外接圆直径6mm的六边形孔板。第三孔板32的开孔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规格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依次流过所述进风通道10、所述调整通道20及所述出风通道30后,由所述出风口31均匀送风,所述均匀送风定义如下:(Vmax-Vav)/Vav≤30%,或者,(Vav-Vmin)/Vav≤30%,其中,Vmax是所述出风口31处风速测量最大值,Vav是所述出风口31处风速测量平均值,Vmin是所述出风口31处风速测量最小值。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均匀送风定义如下:(Vmax-Vav)/Vav≤10%,或者,(Vav-Vmin)/Vav≤10%。本实用新型的补风结构1设置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孔板21、第二孔板22及第三孔板32后,出风口31均匀送风,满足均匀送风的定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通道10的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所述调整通道20的任一横截面的面积为S2,0.04≤S1/S2≤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0.045≤S1/S2≤0.056。
参考图1和图2、图10至图12,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柜6还包括:底柜7,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工作腔的下方,所述底柜7具有铝型材框架70,所述铝型材框架70具有安装槽71,所述安装槽71用于安装板材件以构成存储腔70a。
由于底柜7采用的是铝型材框架70,铝型材框架70是由多个切割下来的铝型材连接所形成,铝型材加工精度高,易产量化,适合组装;且铝型材上设有安装槽71,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在铝型材上安装具有相应功能的板材件,例如根据防腐、防潮、防火等要求,选用具有这些功能的板材件安装在铝型材框架70的安装槽71上,实现了个性化要求,不像传统底柜的板材件功能单一,只能通过定制不同功能的柜子;且随着用户功能需求变化后,可在铝型材框架70上更换安装相应功能的板材件,用户体验好。
并且可以在一个底柜7上实现多种用途,例如底柜7的左边可以做成耐腐蚀底柜,右边可以做成防火柜等,或者,底柜7的上边可以做成耐腐蚀底柜,下边可以做成防火柜等。即可将铝型材框架70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通过在相应的区域的安装槽71内安装相应功能的板材件形成,多个功能区沿所述排风柜的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或者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都间隔分布有功能区。并且后续安装槽71内的板材件更换很方便,坏了哪里换哪里,减少维护成本。
参考图1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铝型材框架70包括由铝型材围成的:顶部铝型材框72、底部铝型材框73、左铝型材框74、右铝型材框75、后铝型材框76、前铝型材框77;铝型材框呈四边形状,但铝型材框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做相应的改变。其中,顶部铝型材框72和底部铝型材框73分别由四根铝型材围成,并沿高度方向(图11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左铝型材框74和右铝型材框75分别由四根铝型材围成,并沿宽度方向(图11中Z方向所示)间隔设置;前铝型材框77和后铝型材框76分别由四根铝型材围成,并沿厚度方向(图11中Y方向所示)间隔设置。
图11中示出,后铝型材框76包括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个子后铝型材框,前铝型材框77包括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三个子前铝型材框,也即本实施例中,底柜7具有三个底柜门。但各铝型材框的数量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的改变。
可选地,参考图11,铝型材框架70分隔成四个功能区,左侧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功能区A和下功能区B,右侧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上功能区C和下功能区D,左侧的两个功能区和右侧的两个功能区通过中间的安装槽71内的板材件在宽度方向间隔开。
相应的,所述板材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铝型材框72的安装槽71内的顶部板材件81、安装于所述底部铝型材框73的安装槽71内的底部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左铝型材框74的安装槽71内的左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右铝型材框75的安装槽71内的右板材件83、安装于所述后铝型材框76的安装槽71内的后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前铝型材框77的安装槽71内的前板材件82。其中,所述前板材件82与所述前铝型材框77转动连接以构成底柜门。
再参考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前铝型材框77包括沿所述高度方向(图11中X方向所示)延伸的前铝型材771,所述前铝型材771包括:第一安装面772,所述第一安装面772位于所述存储腔70a之外;第二安装面773,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772,所述第二安装面773位于所述存储腔70a内,即第二安装面773和第一安装面772相邻;第一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772。
所述底柜门通过活页9与所述前铝型材77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底柜门通过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活页9与所述前铝型材771转动连接,但活页9的数量不限于此。
可选地,活页9采用的是PPS材质,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且安装简单的特点。但活页9的材质不限于此,能够使得底柜门通过活页9与所述前铝型材771转动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活页9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91、第二部分92及第三部分93,所述第一部分91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面773,所述第二部分9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部分93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部分93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部分93的第一转轴孔;所述底柜7门上设有第二安装槽821和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孔822,所述第三部分9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821内后,第三部分93不会凸出第二安装槽821,相当于被“隐藏”在底柜7门内,转轴94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孔822,以实现转动连接。
这样设置后,在安装底柜7门后,活页9的大部分被遮挡,一方面,起到保护活页9的作用,防止对活页9造成损坏,例如腐蚀液腐蚀活页9;另一方面,底柜7呈现一体化,美观。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宽度方向(图13中Z方向所示)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面772,这便于在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活页9。
可选地,参考图14,沿所述高度方向(图14中X方向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槽821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轴孔822。这便于底柜7门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转轴94与活页9实现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6)

1.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位于所述排风柜的工作腔的下方,所述底柜具有铝型材框架,所述铝型材框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板材件以构成存储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框架包括由铝型材围成的:顶部铝型材框、底部铝型材框、左铝型材框、右铝型材框、后铝型材框、前铝型材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顶部铝型材框的顶部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底部铝型材框的底部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左铝型材框的左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右铝型材框的右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后铝型材框的后板材件、安装于所述前铝型材框的前板材件,其中,所述前板材件与所述前铝型材框转动连接以构成底柜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铝型材框包括沿所述排风柜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前铝型材,所述前铝型材包括:
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位于所述存储腔之外;
第二安装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存储腔内;
第一安装槽,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所述底柜门通过活页与所述前铝型材转动连接,所述活页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转轴孔;
所述底柜门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和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三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后,转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排风柜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轴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框架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通过在相应的区域的安装槽内安装相应功能的板材件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柜,其特征在于,多个功能区沿所述排风柜的宽度方向和/ 或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9.一种排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工作腔;
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底柜,所述底柜位于所述排风柜的工作腔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具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所述左侧板的部分内表面和所述右侧板的部分内表面,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且分别由所述排风柜的顶部延伸至底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侧铝型材,沿所述排风柜的高度方向由所述排风柜的顶部延伸至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的左前壁,所述左侧铝型材安装有左侧板;和/或
右侧铝型材,沿所述高度方向由所述顶部延伸至所述底部,至少部分构成所述排风柜的右前壁,所述右侧铝型材安装有右侧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的后壁和/或顶壁分别为理化板或抗倍特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构成所述工作腔的底壁,所述工作台面为理化板或陶瓷。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进风通道上设有进风口;
调整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调整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调整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任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面积;
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处与所述调整通道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整通道内和/或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孔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之间呈设定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调整通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整通道和第二调整通道,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所述出口设于第二调整通道;
所述孔板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及第三孔板;其中,
所述第一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调整通道和所述第二调整通道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孔板设于所述第二调整通道内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的连接处;
所述第三孔板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覆盖所述出风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分别通过铝型材挤压成型或塑料挤压成型。
CN202020118078.4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Active CN212577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8078.4U CN212577112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8078.4U CN212577112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7112U true CN212577112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5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8078.4U Active CN212577112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7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773A (zh) * 2022-02-18 2022-05-27 杰斯瑞特安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柜体结构及防火安全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773A (zh) * 2022-02-18 2022-05-27 杰斯瑞特安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柜体结构及防火安全柜
CN114532773B (zh) * 2022-02-18 2023-08-29 杰斯瑞特安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柜体结构及防火安全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2536B (zh) 电动扩散器
CN212577112U (zh) 一种排风柜用底柜及排风柜
CN203368972U (zh) 一种idc网络机柜
CN212384245U (zh) 一种排风柜
CN212018876U (zh) 一种排风柜
CN211888362U (zh) 一种排风柜用补风结构及排风柜
CN212018877U (zh) 一种排风柜用活页组件、底柜及排风柜
CN110715387A (zh) 一种切换阀及厨房新风系统
CN205657968U (zh) 一种可单独调节机柜散热的组合机柜
CN205717445U (zh) 一种被动式住宅厨房排油烟自然补风系统
CN113134500A (zh) 一种排风柜
CN217726587U (zh) 一种侧补风组件和通风柜
CN217726586U (zh) 一种导流结构和通风柜
KR200452346Y1 (ko) 라인 디퓨저
CN217857912U (zh) 一种通风柜
CN115007590B (zh) 一种通风柜
CN215089651U (zh) 一种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KR20200113529A (ko) 실내 환기 및 공기정화 창문
CN210980249U (zh) 一种切换阀及厨房新风系统
CN219766329U (zh) 一种排风柜
CN215267105U (zh) 无功补偿装置
CN216114510U (zh) 一种双向全热型新风壁挂机
CN218955150U (zh) 一种导风装置
CN217109881U (zh) 全热交换器
CN218265690U (zh) 一种新风功能的风扇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