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5479U - 防坠安全工作服 - Google Patents

防坠安全工作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5479U
CN212575479U CN202021024273.7U CN202021024273U CN212575479U CN 212575479 U CN212575479 U CN 212575479U CN 202021024273 U CN202021024273 U CN 202021024273U CN 212575479 U CN212575479 U CN 21257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lothes
buckle
waistband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42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昌军
谭星辰
卢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42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坠安全工作服,包括衣服。腰带位于衣服腰部且两端设有左、右腰带扣。第一、第二束带与同一联结带扣贯穿连接呈交叉状态,第一束带一端向上延伸绕过右肩后继续向下延伸穿过右腰带扣与母锁扣连接,第二束带一端向上延伸绕过左肩后继续向下延伸穿过左腰带扣与子锁扣连接,第一束带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左腋下后继续延伸与第二束带连接,第二束带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右腋下后继续延伸与第一束带连接。防坠吊带一端穿过联结带扣与腰带连接而另一端与防坠挂钩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安全带与衣服融为一体,轻盈可靠,穿戴与使用简单便捷,具有临边、高空等危险作业时防坠安全保护的功能。

Description

防坠安全工作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坠安全工作服,属于施工安全防护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因工人未系挂安全带造成临边、高空等危险作业时坠落伤亡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未系挂安全带大多是因为工人存在侥幸心理不愿佩戴,进而冒险违规作业。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高空作业安全带主要是由几根背带通过五金件连接组成,粗、笨、硬、重,佩戴繁琐。这就使得工人需要作业时不得不佩戴在身上,但不作业时便不会自觉佩戴在身上,因此,这种被动式佩戴安全带的方式会造成后续进行危险作业时不愿佩戴安全带,从而发生坠落伤亡安全事故。由此可见,改变传统安全带的粗、笨、硬、重等缺点,使工人更加愿意佩戴安全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安全工作服,其将安全带与衣服融为一体,轻盈可靠,穿戴与使用简单便捷,具有临边、高空等危险作业时防坠安全保护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衣服,衣服上设有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第一束带、第二束带、腰带和防坠吊带,其中:腰带位于衣服的腰部,腰带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腰带扣、右腰带扣;第一束带、第二束带与设于衣服的后片上的同一联结带扣贯穿连接呈交叉状态后,第一束带的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的右肩后继续沿衣服的右前片向下延伸、穿过右腰带扣与一母锁扣连接,第二束带的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的左肩后继续沿衣服的左前片向下延伸、穿过左腰带扣与一子锁扣连接,第一束带的另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的左腋下部位后继续沿左前片延伸而与位于左前片胸部位置的第二束带部分连接,第二束带的另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的右腋下部位后继续沿右前片延伸而与位于右前片胸部位置的第一束带部分连接;防坠吊带的一端竖向穿过联结带扣后与位于衣服后腰部位的腰带部分连接,防坠吊带的另一端与一防坠挂钩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将安全带与衣服融为一体,轻盈可靠,穿戴与使用简单便捷,穿戴舒适性好,安全带便于拆卸洗涤,大大提高了工人佩戴安全带的主动性,具有防坠安全保护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临边、高空(跌落基准面大于2米)等危险作业发生坠落伤亡安全事故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的背面示意图(未示出防坠挂钩)。
图3是联结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右腰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b型扣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穿戴在工人身上后,安全带的正面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穿戴在工人身上后,安全带的背面透视示意图(未示出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包括衣服10,衣服10包括右前片101、左前片102和后片103,衣服10上设有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腰带40和防坠吊带80,其中:腰带40位于衣服10的腰部,腰带4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腰带扣50’、右腰带扣50;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与设于衣服10的后片103上的同一联结带扣60贯穿连接呈交叉状态后,第一束带20的一端沿衣服10后片103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10的右肩后继续沿衣服10的右前片101向下延伸、穿过位于衣服10前面的腰带40的右腰带扣50与一母锁扣41连接,第二束带30的一端同样沿衣服10后片103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10的左肩后继续沿衣服10的左前片102向下延伸、穿过位于衣服10前面的腰带40的左腰带扣50’与一子锁扣42连接,第一束带20的另一端沿衣服10后片103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10的左腋下部位后继续沿衣服10的左前片102水平或略微向上倾斜延伸而与位于衣服10的左前片102胸部位置的第二束带30部分连接,第二束带30的另一端沿衣服10后片103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10的右腋下部位后继续沿衣服10的右前片101水平或略微向上倾斜延伸而与位于衣服10右前片101胸部位置的第一束带20部分连接;防坠吊带80的一端竖向穿过联结带扣60后与位于衣服10后腰部位的腰带40部分连接,防坠吊带80的另一端与一防坠挂钩10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腰带40和防坠吊带80均为涤纶等高强度材质的扁平织带。
在实际设计中,如图1和图2,以及图6和图7,第一束带20的端部与位于衣服10的左前片102胸部位置的第二束带30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第二束带30的端部与位于衣服10的右前片101胸部位置的第一束带20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防坠吊带80的端部与位于衣服10后腰部位的腰带40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防坠吊带80的另一端部与防坠挂钩100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
如图1、图2、图6和图7,图中标号70所指部位即采用了b型扣方式来连接。
如图5,b型扣方式是通过缝合线71将织带端头缝出一个闭环72,这个闭环72与织带自身形成b状,闭环72用于穿入锁固在其它织带上,但不与其它织带固定住。
参考图4来理解,左腰带扣50’上设有用于与腰带40的左端连接的条型竖直扣眼52以及用于使第二束带30沿衣服10的左前片102从向下延伸变成水平延伸的条型斜扣眼51,同样地,右腰带扣50上设有用于与腰带40的右端连接的条型竖直扣眼52以及用于使第一束带20沿衣服10的右前片101从向下延伸变成水平延伸的条型斜扣眼51。
参考图3来理解,联结带扣60上设有用于第一束带20沿衣服10的后片103倾斜穿过的一对条型第一斜扣眼61、用于第二束带30沿衣服10的后片103倾斜穿过的一对条型第二斜扣眼62,以及用于防坠吊带80竖直穿过的一条型吊带扣眼63。
另外,在实际设计中,母锁扣41与第一束带20可拆卸地连接,子锁扣42与第二束带30可拆卸地连接。当然,母锁扣41与子锁扣42的安装位置可互相,不受局限。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是目前已有的一种成熟的连接方式,它既可在清洗安全带时,使母锁扣41、子锁扣42分别与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脱离开来,以便卸下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又可在使用安全带时确保母锁扣41、子锁扣42分别与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可靠连接,不发生脱离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右腰带扣50’、50、联结带扣60、母锁扣41、子锁扣42均为不锈钢材质的金属配件。
如图1和图2,进一步地,右前片101上设有右侧带环11、右前带口12、右肩前带口13和右腰带带口15,其中:位于右前片101的外侧边的右侧带环11处于衣服10内的右腋下部位,右前带口12位于右前片101的腰部部位上面,右肩前带口13位于右前片101的右肩部位下面,右腰带带口15位于右前片101的腰部部位的外侧边。
进一步地,左前片102上设有左侧带环11’、左前带口12’、左肩前带口13’和左腰带带口15’,其中:位于左前片102的外侧边的左侧带环11’处于衣服10内的左腋下部位,左前带口12’位于左前片102的腰部部位上面,左肩前带口13’位于左前片102的左肩部位下面,左腰带带口15’位于左前片102的腰部部位的外侧边。
进一步地,后片103上设有左肩顶带口14’、右肩顶带口14、左腰带环16’、右腰带环16和后背带口17,其中:左肩顶带口14’、右肩顶带口14分别位于后片103的左肩部位、右肩部位,左腰带环16’、右腰带环16分别位于后片103的腰部部位的左、右侧边,后背带口17位于后片103的联结带扣60的上面。
进一步地,腰带40通过左腰带环16’、右腰带环16置于衣服10内,并且腰带4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腰带带口15’、右腰带带口15从衣服10内穿出外露而分别与左腰带扣50’、右腰带扣50连接。
如图1和图2,第一束带20与第二束带30经由联结带扣60呈交叉状态的部分处于衣服10内。第一束带20的一端通过右肩顶带口14从衣服10内穿出外露后经由右肩前带口13又穿入衣服10内,继而通过右前带口12再次从衣服10内穿出外露,从而穿过右腰带扣50与母锁扣41连接。第一束带20的另一端在衣服10内穿过左侧带环11’后与处于衣服10内、位于胸部位置的第二束带30部分连接。第二束带30的一端通过左肩顶带口14’从衣服10内穿出外露后经由左肩前带口13’又穿入衣服10内,继而通过左前带口12’再次从衣服10内穿出外露,从而穿过左腰带扣50’与子锁扣42连接。第二束带30的另一端在衣服10内穿过右侧带环11后与处于衣服10内、位于胸部位置的第一束带20部分连接。
如图2,防坠吊带80通过后背带口17从外部穿入衣服10内后穿过联结带扣60并与处于衣服10内的后腰部位的腰带40部分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右腰带带口15、右腰带环16设计成可以使右腰带扣50自由穿过的尺寸,左腰带带口15’、左腰带环16’设计成可以使左腰带扣50’自由穿过的尺寸,以及后背带口17设计成可以使防坠挂钩100自由穿过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侧带环11’、右侧带环11、左腰带环16’、右腰带环16为环形圈,而左肩顶带口14’、右肩顶带口14、右前带口12、右肩前带口13、右腰带带口15、左前带口12’、左肩前带口13’、左腰带带口15’和后背带口17为开设在衣服10上的条状开口,且在各条状开口上也可缝制环形圈来增加强度和衣服坚实性。
如图1、图2,图中具有图案填充的织带部分表示露在衣服10外面,其它通过虚线示出、没有图案填充的织带部分表示处于衣服10内部。
如图2,衣服10外还设有收纳袋90,收纳袋90通过拉链91连接在后片103上。这样,平时不需要危险作业时,将防坠吊带80的外露部分及其端部连接的防坠挂钩100收纳在收纳袋90内,拉上拉链91即可,便于携带。当需要进行危险作业时,只需拉开拉链91,取出防坠挂钩100,将防坠挂钩100挂在一个可靠的结构上即可开始作业。这种收纳的方式摆脱了传统的将安全带的防坠绳盘系在腰间或拖在地面上携带的不安全行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坠吊带80和防坠挂钩100可为单绳单钩结构或双绳双钩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衣服10为长袖衣服、短袖衣服或马甲,不受局限。图1示出了衣服10为开身衣服的情形,当然不受局限。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左”、“右”描述以人体自身的左、右为准。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安全带与衣服10完美结合,轻盈便捷,因此,工人在施工现场便一直穿戴着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
穿戴本实用新型防坠安全工作服时,将衣服10穿在身上后,将母锁扣41与子锁扣42互相扣在一起即可,如图6和图7所示,方便快捷,整个安全带对人体实现了可靠的束缚效果,其中的金属配件(左、右腰带扣50’、50、联结带扣60、子、母锁扣42、41)可将人体重量及冲击力传递给防坠吊带80、防坠挂钩100,确保坠落时人体的安全。
当需要进行临边、高空(跌落基准面大于2米)等危险作业时,拉开拉链91,取出防坠挂钩100,将防坠挂钩100挂在一个可靠的结构上即可开始作业,有效避免了因失误等原因发生坠落对工人造成伤害。
清洗时,将母锁扣41、子锁扣42分别从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上卸下,腰带40从左、右腰带带口15’、15、左、右腰带环16’、16退出并与防坠吊带80分离,第一束带20与第二束带30分离并从左侧带环11’、联结带扣60退出,第二束带30与第一束带20分离并从右侧带环11、联结带扣60退出,防坠吊带80从联结带扣60退出,从而将腰带40、第一束带20、第二束带30和防坠吊带80从衣服10上卸下进行洗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工人进入施工场地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安全带与衣服完美结合,将传统安全带的被动式佩戴变成主动式穿戴,大大提高了安全保护力度,大大降低了临边、高空等危险作业发生坠落伤亡安全事故的几率。
2、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主要由四根扁平织带及几个金属配件(联结带扣、子母锁扣、左右腰带扣)组成,涤纶等材质的织带具有弹性好、强度高、重量轻、柔韧、耐磨、耐腐蚀、耐老化等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穿戴起来轻盈便捷、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工作服可为长袖衣服,也可为短袖衣服,还可为马甲等,并配设有收纳防坠挂钩的收纳袋,穿戴与使用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人佩戴安全带的主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便于从衣服上拆卸下来洗涤,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衣服,衣服上设有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第一束带、第二束带、腰带和防坠吊带,其中:腰带位于衣服的腰部,腰带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腰带扣、右腰带扣;第一束带、第二束带与设于衣服的后片上的同一联结带扣贯穿连接呈交叉状态后,第一束带的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的右肩后继续沿衣服的右前片向下延伸、穿过右腰带扣与一母锁扣连接,第二束带的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上延伸绕过衣服的左肩后继续沿衣服的左前片向下延伸、穿过左腰带扣与一子锁扣连接,第一束带的另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的左腋下部位后继续沿左前片延伸而与位于左前片胸部位置的第二束带部分连接,第二束带的另一端沿后片倾斜向下延伸绕过衣服的右腋下部位后继续沿右前片延伸而与位于右前片胸部位置的第一束带部分连接;防坠吊带的一端竖向穿过联结带扣后与位于衣服后腰部位的腰带部分连接,防坠吊带的另一端与一防坠挂钩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束带、所述第二束带、所述腰带和所述防坠吊带均为扁平织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束带的端部与位于所述左前片胸部位置的所述第二束带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束带的端部与位于所述右前片胸部位置的所述第一束带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
所述防坠吊带的端部与位于所述衣服后腰部位的所述腰带部分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所述防坠吊带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防坠挂钩通过b型扣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腰带扣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腰带的左端连接的条型竖直扣眼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二束带沿所述左前片从向下延伸变成水平延伸的条型斜扣眼;
所述右腰带扣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腰带的右端连接的条型竖直扣眼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一束带沿所述右前片从向下延伸变成水平延伸的条型斜扣眼;
所述联结带扣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束带沿所述后片倾斜穿过的一对条型第一斜扣眼、用于所述第二束带沿所述后片倾斜穿过的一对条型第二斜扣眼,以及用于所述防坠吊带竖直穿过的一条型吊带扣眼;
所述母锁扣与所述第一束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子锁扣与所述第二束带可拆卸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前片上设有右侧带环、右前带口、右肩前带口和右腰带带口,其中:位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边的右侧带环处于所述衣服内的右腋下部位,右前带口位于所述右前片的腰部部位上面,右肩前带口位于所述右前片的右肩部位下面,右腰带带口位于所述右前片的腰部部位的外侧边;
所述左前片上设有左侧带环、左前带口、左肩前带口和左腰带带口,其中:位于所述左前片的外侧边的左侧带环处于所述衣服内的左腋下部位,左前带口位于所述左前片的腰部部位上面,左肩前带口位于所述左前片的左肩部位下面,左腰带带口位于所述左前片的腰部部位的外侧边;
所述后片上设有左肩顶带口、右肩顶带口、左腰带环、右腰带环和后背带口,其中:左肩顶带口、右肩顶带口分别位于所述后片的左肩部位、右肩部位,左腰带环、右腰带环分别位于所述后片的腰部部位的左、右侧边,后背带口位于所述后片的所述联结带扣的上面;
所述腰带通过左腰带环、右腰带环置于所述衣服内,并且所述腰带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腰带带口、右腰带带口从所述衣服内穿出外露而分别与所述左腰带扣、所述右腰带扣连接;
所述第一束带与所述第二束带经由所述联结带扣呈交叉状态的部分处于所述衣服内;
所述第一束带的一端通过右肩顶带口从所述衣服内穿出外露后经由右肩前带口又穿入所述衣服内,继而通过右前带口再次从所述衣服内穿出外露,以穿过所述右腰带扣与所述母锁扣连接;所述第一束带的另一端在所述衣服内穿过左侧带环后与处于所述衣服内、位于胸部位置的所述第二束带部分连接;
所述第二束带的一端通过左肩顶带口从所述衣服内穿出外露后经由左肩前带口又穿入所述衣服内,继而通过左前带口再次从所述衣服内穿出外露,以穿过所述左腰带扣与所述子锁扣连接;所述第二束带的另一端在所述衣服内穿过右侧带环后与处于所述衣服内、位于胸部位置的所述第一束带部分连接;
所述防坠吊带通过后背带口从外部穿入所述衣服内后穿过所述联结带扣并与处于所述衣服内的后腰部位的所述腰带部分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服设有收纳袋,收纳袋通过拉链连接在所述后片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坠吊带和所述防坠挂钩为单绳单钩结构或双绳双钩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安全工作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服为长袖衣服、短袖衣服或马甲。
CN202021024273.7U 2020-06-05 2020-06-05 防坠安全工作服 Active CN21257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273.7U CN212575479U (zh) 2020-06-05 2020-06-05 防坠安全工作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273.7U CN212575479U (zh) 2020-06-05 2020-06-05 防坠安全工作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5479U true CN212575479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4273.7U Active CN212575479U (zh) 2020-06-05 2020-06-05 防坠安全工作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5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28782A (en) Combination clothing/safety harness for fall arresting and rescue from confined spaces
US5960480A (en) Fall protection safety suit
KR100671167B1 (ko) 개인용 긴급 구난 벨트
US9101789B2 (en) Belt and harness assembly
US20120017360A1 (en) Safety net harness
IES20040386A2 (en) Combined garment and safety harness
US7735151B1 (en) Breakaway vest
US8281894B2 (en) Floating harness
US11974615B2 (en) Garment with openings for safety harness
CN210992704U (zh) 一种马夹式全身安全带
JP7072823B2 (ja) 安全帯付き作業服
JP7388823B2 (ja) 衣服、安全帯及び衣服本体
CN212575479U (zh) 防坠安全工作服
CN206933388U (zh) 一种高空工作服
JP3218351U (ja) 工事作業用安全具
JP2949101B1 (ja) 安全帯を具備した被服
KR20190108876A (ko) 다목적 하네스 일체형 작업복
CN201862168U (zh) 全身式坠落保护安全带
CA3036720C (en) Outerwear garment for use with a fall-arrest harness
CN210447904U (zh) 一种易穿着的高空安全带
JP3224822U (ja) 作業服
CN220308483U (zh) 一种内置全身安全吊带的消防救援连体服
CN214232461U (zh) 一种救援背带结构
CN203763703U (zh) 马甲
CN215351650U (zh) 一种带安全防护吊带的新型消防灭火救援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