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1554U -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1554U
CN212571554U CN202021422625.4U CN202021422625U CN212571554U CN 212571554 U CN212571554 U CN 212571554U CN 202021422625 U CN202021422625 U CN 202021422625U CN 212571554 U CN212571554 U CN 212571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ductive wire
shell
hou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26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河万
梁德新
向啟平
李辉
古超基
阮建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26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1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1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1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头以及充电适配器。上述的插头用于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插头包括壳体以及第一导电部,壳体开设有容纳槽、第一限位槽和卡槽,容纳槽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卡槽连通;容纳槽用于滑动设置导电线,卡槽用于在壳体相对于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导电线卡接;卡槽用于在导电线朝与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导电线;第一导电部位于容纳槽内并与壳体连接,第一导电部用于与导电线抵接。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仅将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操作不至于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情形,避免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提高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可靠性,充电适配器的插头和导电线的外壳一般一体成型,使插头和导电线可靠连接。当导电线断裂时,如被老鼠咬断,充电适配器的整体结构报废,需要更换全新的充电适配器,进而使充电适配器的使用成本较高。
为降低充电适配器的使用成本,传统的充电适配器的插头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如插头与导电线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实现插拔连接,使插头与导电线各自可以单独更换使用,大大降低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成本。然而,传统的充电适配器的插头与导电线的连接处容易分离,如意外触碰导致插头与导电线的连接处分离,使插头与导电线的连接部位处于裸露状态,容易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尤其是当插头接入导电线的电流较大时,导致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安全性较低,同时降低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可靠性较好、成本较低及安全性较好的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头,用于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纳槽、第一限位槽和卡槽,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容纳槽用于滑动设置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
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还包括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正极抵触台和负极抵触台,所述正极抵触台通过所述止挡板与所述负极抵触台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板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板与所述壳体胶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锁紧件和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导电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锁紧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锁紧件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导电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状的槽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用于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所述预定位置时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以限定所述导电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的位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还包括导电插脚,所述导电插脚凸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导电插脚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
一种充电适配器,包括导电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插头,所述容纳槽容纳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导电线位于容纳槽内并与壳体滑动连接,导电线还沿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壳体的卡槽内,当导电线朝与卡槽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导电线,使得导电线与壳体卡接的部位分离,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即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方向与拔出的方向不同,以免意外拉扯导电线使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滑动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仅将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操作不至于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情形,避免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提高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安全性;
2、由于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未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不能拔出导电线,也仅将导电线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操作也不能拔出导电线,使导电线与壳体不易出现卡接意外分离的情形,只有将导电线朝与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使用者才能沿与第一方向存在夹角的第二方向拔出导电线,进而使得导电线与壳体卡接的部位分离,这样,使导电线与壳体之间的卡接拆卸过程较巧妙,提高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安全性;
3、由于导电线与壳体卡接处能够分离,使插头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导电线或壳体进行维护或更换,不仅提高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方便性,而且降低了充电适配器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充电适配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充电适配器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充电适配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导电线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导电线的卡壳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充电适配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头,用于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包括壳体以及第一导电部,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纳槽、第一限位槽和卡槽,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容纳槽用于滑动设置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适配器,包括导电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插头,所述容纳槽容纳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充电适配器10包括插头100以及导电线200,插头100与导电线200可拆卸连接。如图4所示,插头100包括壳体110以及第一导电部120。壳体110开设有容纳槽112、第一限位槽113和卡槽114,容纳槽11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113和卡槽114连通。容纳槽112用于滑动设置导电线200。第一导电部12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连接,即第一导电部120裸露于容纳槽112内。第一导电部120用于与导电线200抵接,使得第一导电部120与导电线200电连接,以便第一导电部120与导电线200抵触导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槽114用于在壳体110相对于导电线200滑动的方向与导电线200卡接。卡槽114用于在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导电线200。即,当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此时导电线200的部分与壳体110卡接,拔出导电线200,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将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深度较浅,这样使用者能够拔出导电线200,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分离。当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此时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无法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再进一步滑动,避免仅将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问题。
再次参见图1,其中,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1所示的X轴方向。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1所示的Y轴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即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共线。在本实施例中,充电适配器10用于通过市电对电子器件如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其中,插头100插接至与市电连接的排插或插座上,导电线200分别与插头100和电子器件连接,使插头100通过导电线200电连接于电子器件。
上述的插头100及充电适配器10,由于导电线20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滑动连接,导电线200还沿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壳体110的卡槽114内,当导电线200朝与卡槽114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导电线200,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即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与拔出的方向不同,以免意外拉扯导电线200使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仅将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不至于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情形,避免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未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不能拔出导电线200,也仅将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也不能拔出导电线200,使导电线200与壳体110不易出现卡接意外分离的情形,只有将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使用者才能沿与第一方向存在夹角的第二方向拔出导电线200,进而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这样,使导电线200与壳体110之间的卡接拆卸过程较巧妙,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处能够分离,使插头100与导电线200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导电线200或壳体110进行维护或更换,不仅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方便性,而且降低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成本。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线200包括导电线主体210、第二导电部220和卡壳230,导电线主体210和第二导电部220均与卡壳230连接。导电线主体210与第二导电部220电连接,卡壳23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滑动连接。卡壳230还沿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壳体110,使卡壳230与壳体110相对滑动过程中,卡壳230与壳体110卡接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220抵接,使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2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卡壳230与壳体110卡接到位时,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220抵接,使第一导电部120与第二导电部220电连接。
由于卡壳23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滑动连接,卡壳230还沿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壳体110,当卡壳23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卡壳230,使得卡壳23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即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与拔出的方向不同,以免意外拉扯导电线主体210使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仅将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不至于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情形,避免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未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不能拔出卡壳230,也仅将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也不能拔出卡壳230,使卡壳230与壳体110不易出现卡接意外分离的情形,只有将卡壳23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使用者才能拔出卡壳230,进而使得卡壳23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这样,使卡壳230与壳体110之间的卡接拆卸过程较巧妙,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卡壳230与壳体110卡接处能够分离,使插头100与导电线200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卡壳230或壳体110进行维护或更换,不仅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方便性,而且降低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成本。
再次参见图1,为使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拔出的方向所受的阻力较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使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拔出的方向所受的阻力较小,进而使卡壳230快速拔出于壳体110。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壳230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一限位台232和卡接凸起234,第一限位台232位于第一限位槽113内并相对于壳体110运动,使第一限位台232在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时活动于第一限位槽113内,由于第一限位台232位于第一限位槽113内相对于壳体110运动,以免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过度,起到限位作用。卡接凸起234沿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卡槽114内。当卡壳230朝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限位台232与第一限位槽113的内壁抵接,卡接凸起234部分位于卡槽114内,拔出卡壳230,使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卡接分离。由于当卡壳230朝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限位台232与第一限位槽113的内壁抵接,避免卡壳230朝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分离的方向进一步地滑动的问题,这样,仅将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不能拔出卡壳230。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提高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台232的横截面呈扁圆形状,使第一限位台232的结构较简单,并使第一限位台232容易插入第一限位槽113内并相对于壳体110运动,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6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槽114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状的槽体。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相适配,当卡壳23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使卡接凸起234相对于卡槽114沿第二方向拔出,减少了卡壳230相对于壳体110拔出所受的阻力,进而使得卡壳230与壳体110快速卡接分离。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壳230包括相连接的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导电线主体210位于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之间,且导电线主体210分别与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连接,使导电线主体210与卡壳230连接。第一限位台232设于底座230a,卡接凸起234设于卡壳主体230b,使第一限位台232和卡接凸起234分别凸设于卡壳230上不同的位置处。第二导电部220与底座230a连接,使第二导电部220与卡壳230连接。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可拆卸连接,以便对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进行维护或更换。此外,由于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导电线主体210的拆装,以便导电线主体210的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卡扣连接,实现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快速拆装,提高了卡壳230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3和图7所示,具体地,底座230a凸设有卡勾231,卡壳主体230b开设有相连通的插接槽231和避位槽233,卡勾231卡入插接槽231内,使卡勾231与卡壳主体230b卡扣连接。导电线主体210穿设于避位槽233,且导电线主体210压紧于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之间,使导电线主体210分别与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连接。底座230a开设有与插接槽231连通的穿设孔236,第二导电部220通过穿设孔236与导电线主体210位于插接槽231内的端部电连接,使第二导电部220与导电线主体210电连接,同时使导电线主体210的一端能够收容于卡壳230内,从而使充电适配器10的结构较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30a的相对两侧均凸设有卡勾231,使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可靠地卡扣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使底座230a牢固地卡接于插接槽231的内壁,同时减轻卡壳主体230b的重量,进一步地,卡壳主体230b还开设有与插接槽231相连通的卡口槽231b,当卡勾231卡扣入插接槽231到位时,卡勾231滑入卡口槽内,使卡勾231限位于卡口槽内,避免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容易分离的问题,进而使底座230a牢固地卡接于插接槽231的内壁,同时减轻卡壳主体230b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卡口槽贯穿卡壳主体230b,使卡勾231通过卡口槽裸露,以便使用者通过卡口槽拆卸分离底座230a和卡壳主体230b,提高了卡壳230拆装的方便性。
如图3所示,由于卡勾231在卡扣于插接槽231内发生变形,使卡勾231与卡壳主体230b连接处出现断裂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勾231邻近底座230a的位置形成有防裂槽口231a,避免卡勾231与卡壳主体230b连接处出现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卡勾231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导电部220穿设于穿设孔236内并与底座230a连接,使第二导电部220可靠地安装于底座230a上,同时减少第二导电部220与底座230a连接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220为弯曲状的导电弹片,使第二导电部220穿设于穿设孔236内与底座230a可靠地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底座230a内开设有与穿设孔236连通的插槽232a,第二导电部220还卡入插槽232a内,使第二导电部220牢固连接于底座230a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220为弯曲状的导电弹片,使第二导电部220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部120。具体地,第二导电部220的横截面呈U型状。为使第二导电部220更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部120,进一步地,第二导电部220与第一导电部120抵接的部位为倾斜状的面片结构,使第二导电部220更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部120。
由于插槽232a为狭小的槽体结构,且底座230a内腔的空间较小,加上空气气流不易进入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卡接围成的腔体内,使第二导电部220与导电线主体210连接处在插接槽231内容易发热升温,不利于充电适配器10进行较好地散热,如图3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底座230a开设有与插槽232a连通的通风孔234a,使插入插槽232a内的第二导电部220部分通过通风孔234a裸露,容纳槽112内的空气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234a对第二导电部220进行散热,提高了第二导电部220的散热性能。
如图3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底座230a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一滑轨235,第一滑轨235沿卡勾231卡入插接槽231内的方向延伸。卡壳主体230b内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31b,第一滑轨235位于第一滑动槽231b内并与卡壳主体230b滑动连接,有利于卡勾231快速准确地卡入插接槽231内,实现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快速拆装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槽231b与插接槽231连通,使第一滑动槽231b的加工难度较低,降低了卡壳主体230b的加工成本。
如图9所示,可以理解,第一滑动槽231b还可以与避位槽233连通,也可以不与避位槽23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槽231b与避位槽233连通,进一步降低了第一滑动槽231b的加工难度,同时可以较好地确保卡壳主体230b的结构强度。相应地,有利于降低第一滑轨235的设置难度。
如图6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底座230a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36a,卡壳主体230b内凸设有第二滑轨232b,第二滑轨232b位于第二滑动槽236a内并与底座230a滑动连接,加上第一滑轨235与第一滑动槽231b的滑动配合,更有利于卡勾231快速准确地卡入插接槽23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232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35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滑轨232b位于插接槽231内,增强了卡壳主体230b的插接槽231内壁的强度。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导电线主体210凸设有定位柱212,底座230a上开设有与插接槽231连通的定位槽237,定位柱212位于定位槽237内,使导电线主体210定位于定位槽237内,避免导电线主体210受外力拉扯时分离于卡壳230,有利于导电线主体210可靠地压紧于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12凸设于导电线主体210朝靠近底座230a的一侧。定位柱212与定位槽237过盈配合,使定位柱212弹性抵接于定位槽237,进而使定位柱212与底座230a牢固连接。进一步地,定位柱212为弹性胶柱结构,使定位柱212过盈配合于定位槽237内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使定位柱212与底座230a的连接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定位柱212的各个部位的软硬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12的各个部位的软硬度相同,有利于定位柱212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定位柱212与底座230a连接的紧密性及可靠性,忽略定位柱212的成型难度,将定位柱212的各个部位的软硬度做成不一致,例如,定位柱212包括定位柱212主体和多个定位凸球,多个定位凸球均与定位柱212主体连接,多个定位凸球沿定位柱212主体的周向呈螺旋状分布,使定位柱212的外表面为不平整的表面结构。定位柱212主体与定位槽237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凸球胶接于定位柱212主体。定位柱212主体为柔软弹性体,每一定位凸球为硬弹性凸球,即定位凸球的硬度大于定位柱212主体的硬度,当定位柱212卡入定位槽237内时,定位凸球挤压定位柱212主体变形,使定位柱212过盈配合于定位槽237内,进而使定位凸球弹性抵接于定位槽237的内壁。
如图6所示,为增加底座230a的结构强度,并缩小底座230a的外形体积,同时降低底座230a的成型难度,进一步地,定位槽237开设于底座230a凸设有第一限位台232的部位,如此定位槽237和第一限位台232均可与底座230a的主体结构一体注塑成型,大大降低了底座230a的成型难度,同时增加了底座230a的结构强度。将定位槽237和第一限位台232设于底座230a邻近的位置,使底座230a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大大缩小了底座230a的外形体积。为进一步地增加底座230a的结构强度,具体地,第一滑轨235设于底座230a开设有定位槽237的外壁上,避免底座230a因开设有定位槽237而存在容易在定位槽237的内周壁上出现开裂的情形。
如图3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导电线主体210位于插接槽231内的外壁上凸设有环形凸边214,环形凸边214邻近定位柱212设置,增加了导电线主体210的抗拉扯强度。环形凸边214抵接于插接槽231的内壁上,由于定位柱212位于定位槽237内并与底座230a抵接定位,使导电线主体210更可靠地压紧定位于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之间。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112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限位台112a,第二限位台112a用于在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与导电线200抵接,以限定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位移。同时参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200的卡壳主体230b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5b,第二限位台112a位于第二限位槽235b内并相对于卡壳主体230b滑动。当卡壳230朝卡接凸起234与卡槽114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限位台232与第一限位槽113的内壁抵接,第二限位台112a与第二限位槽235b的内壁抵接,第一限位台232与第二限位台112a共同作用,更好地避免卡接凸起234完全离开卡槽114内,起到更好地防滑过度的限位作用。此外,在卡壳主体230b与壳体110卡接配合时,将第二限位台112a与第二限位槽235b对位,有利于卡壳主体230b与壳体110快速卡接,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组装的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不仅限于卡扣连接,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还可以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当然,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例如,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一体注塑成型,使底座230a与卡壳主体230b牢固连接。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120包括正极抵触台122和负极抵触台124,正极抵触台122和负极抵触台124均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连接。插头100还包括止挡板130,止挡板13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连接。正极抵触台122通过止挡板130与负极抵触台124隔开,以免正极抵触台122与负极抵触台124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故障,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220包括正极抵触片222和负极抵触片224,正极抵触片222和负极抵触片224均与卡壳230连接。正极抵触片222与正极抵触台122抵接,负极抵触片224与负极抵触台124抵接。将止挡板130设于壳体110上,有利于提高壳体110的刚度。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组装充电适配器10过程中,由于容纳槽112内设置止挡板130,不利于卡接台与卡槽114快速卡接配合,及第一凸台232与凹槽113对位,在对位过程中,止档板与第二抵触部之间容易出现机械干涉的情形。为使卡接台与卡槽114快速卡接配合,及第一凸台232与凹槽113快速对位,同时避免在对位过程中止档板与第二抵触部之间容易出现机械干涉的情形,进一步地,卡壳主体230b还开设有与插接槽231相连通的对位槽口233b,对位槽口与止挡板对应设置,且对位槽口与止挡板相适配,使卡接台与卡槽114快速卡接配合,及第一凸台232与凹槽113快速对位,同时避免在对位过程中止档板与第二抵触部之间容易出现机械干涉的情形。
如图11所示,为使止挡板130与壳体110牢固连接,使插头100的制造难度较低,同时使插头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止挡板130与壳体110一体成型,使止挡板130与壳体110牢固连接,使插头100的制造难度较低,同时使插头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止挡板130与壳体110不仅限于各自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止挡板130与壳体110各自成型,并使止挡板130与壳体110连接于一体。具体地,止挡板130与壳体110胶接,使止挡板130与壳体110牢固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止档板不仅限于设于壳体110,还可以设于卡壳主体230b上,使正极抵触台122与负极抵触台124隔开。在本实施例中,将止档板设于卡壳主体230b,会增加卡壳主体230b的刚度,不利于卡壳主体230b快速拆装于壳体110。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正极导电台122包括第一导电锁紧件122a和第一导电板122b,第一导电板位于容纳槽112内。第一导电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壳体110还开设有与容纳槽112连通的第一锁紧孔,第一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一锁紧孔内,使第一导电板通过第一导电锁紧件固定于壳体110。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极导电台222包括第二导电锁紧件222a和第二导电板222b,第二导电板位于容纳槽112内。第二导电板开设有第二通孔,壳体110还开设有与容纳槽112连通的第二锁紧孔,第二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二锁紧孔内,使第二导电板通过第二导电锁紧件固定于壳体110。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头100还包括导电插脚140,导电插脚140凸设于壳体110。导电插脚140与第一导电部1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插脚140分别与正极抵触台122和负极抵触台124电连接。具体地,导电插脚140的数目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为正导电插脚140,另外一个为负导电插脚140,正导电插脚140与正极抵触台122电连接,负导电插脚140与负极抵触台124电连接。当然,导电插接的数目还可以为三个,分别为正导电插脚140、负导电插脚140及接地插脚,正导电插脚140与正极抵触台122电连接,负导电插脚140与负极抵触台124电连接,接地插脚与接地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导电线200位于容纳槽112内并与壳体110滑动连接,导电线200还沿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卡接于壳体110的卡槽114内,当导电线200朝与卡槽114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导电线200,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即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方向与拔出的方向不同,以免意外拉扯导电线200使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过程中出现分离的问题,也就是说,仅将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不至于出现二者卡接分离的情形,避免出现意外触电的情形,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
2、由于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未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不能拔出导电线200,也仅将导电线20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的操作也不能拔出导电线200,使导电线200与壳体110不易出现卡接意外分离的情形,只有将导电线200朝与壳体110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使用者才能沿与第一方向存在夹角的第二方向拔出导电线200,进而使得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的部位分离,这样,使导电线200与壳体110之间的卡接拆卸过程较巧妙,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安全性;
3、由于导电线200与壳体110卡接处能够分离,使插头100与导电线200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导电线200或壳体110进行维护或更换,不仅提高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方便性,而且降低了充电适配器10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头,用于与导电线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纳槽、第一限位槽和卡槽,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容纳槽用于滑动设置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
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用于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正极抵触台和负极抵触台,所述正极抵触台通过所述止挡板与所述负极抵触台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板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板与所述壳体胶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锁紧件和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导电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锁紧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锁紧件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导电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导电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状的槽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用于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所述预定位置时与所述导电线抵接,以限定所述导电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导电插脚,所述导电插脚凸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导电插脚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
10.一种充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线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头,所述容纳槽容纳所述导电线,所述卡槽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电线卡接;所述卡槽在所述导电线朝与所述壳体卡接分离的方向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拔出分离于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线抵接;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导电线拔出分离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CN202021422625.4U 2020-07-17 2020-07-17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Active CN212571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625.4U CN212571554U (zh) 2020-07-17 2020-07-17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625.4U CN212571554U (zh) 2020-07-17 2020-07-17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1554U true CN212571554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2625.4U Active CN212571554U (zh) 2020-07-17 2020-07-17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1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450B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CN111224263A (zh)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17410748B (zh) 线缆连接器
CN212571554U (zh) 插头及充电适配器
CN2102244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WO2006053496A1 (en) A removable plug
CN111864489B (zh) 充电适配器
CN212571483U (zh) 导电线及充电适配器
CN113131257A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CN21656363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495744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14754335U (zh) 转接头
CN2103262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0838191U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CN108565603B (zh) 连接器锁扣结构
CN214957447U (zh) 一种定位胶芯
CN106921070B (zh) 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CN214542653U (zh) 转换插头、插头连接结构及装置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5221107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壳体组件
CN220108090U (zh) 一种插拔式摄像头模组
CN214313737U (zh) 电连接器
CN216055253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20107080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接止退结构
CN214542633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