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9895U -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9895U
CN212569895U CN202021280844.3U CN202021280844U CN212569895U CN 212569895 U CN212569895 U CN 212569895U CN 202021280844 U CN202021280844 U CN 202021280844U CN 212569895 U CN212569895 U CN 21256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control
parking lot
vehicle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08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芝星
贾彬
王凯
陈泽亮
韩海军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Wan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W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Wan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W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808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9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挤压板、摄像头、限位筒、机罩、龙门架、伸缩杆、控制主机、限位杆、伸缩气囊、收缩弹簧和挤压气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底座的顶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挤压板卡合在凹槽内,所述挤压板的底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挤压气囊,通过车辆碾压在挤压板的顶侧,实现对挤压板的挤压,将挤压气囊内的气体输送到伸缩气囊内,这时伸缩气囊膨胀延伸,能够实现伸缩杆的下移,在限位筒的配合下,能够将摄像头下推,使得摄像头正设在车头前侧,能够准确的记录车辆信息,避免车辆信息采集遗漏或者因视角不佳影响车辆信息采集结果,能够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采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停车场的建造与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停车场管理设备营运而生,并逐渐走向智能化,改变了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的缺点,较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方便了生活;
智能化停车场的一般只对出入口进行控制,而停车场内部则靠司机来自己找车位来完成停车,有的停车场会有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车辆驶入驶出高峰期的时候,工作人员很难有效的开展疏导工作,导致车辆堵塞,影响人们的停车体验,同时大量的工作人员投入,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和管理,也就增大了安全隐患,在进行车辆信息采集时,摄像头一般架设在车道一侧,如果车辆没有准确的进入监控区域,不易完整的采集车辆及车牌信息,还需要调整车辆位置,影响车辆信息录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解决了摄像头一般架设在车道一侧,如果车辆没有准确的进入监控区域,不易完整的采集车辆及车牌信息,还需要调整车辆位置,影响车辆信息录入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挤压板、摄像头、限位筒、机罩、龙门架、伸缩杆、控制主机、限位杆、支撑板、伸缩气囊、收缩弹簧和挤压气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底座的顶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挤压板卡合在凹槽内,所述挤压板的底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挤压气囊,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中间位置焊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内部输出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罩焊装在龙门架的顶侧,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机罩的内壁顶侧,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杆穿设在通孔内,所述伸缩气囊设置在机罩的内壁顶侧与支撑板的顶侧,所述收缩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顶端外侧,所述收缩弹簧的两端固定在机罩的内腔顶侧与支撑板的顶侧上,所述伸缩气囊与挤压气囊通过导气管连接;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固定架、收缩弹簧、活动杆、活动架、橡胶辊、提升电机和挤压辊,所述活动杆竖直穿设在固定架的顶侧壁内部,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外侧套装有收缩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接有活动架,所述橡胶辊通过辊轴配合安装在活动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提升电机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固定架的外侧,所述提升电机的转轴与橡胶辊的辊轴通过联轴器配合连接,所述挤压辊通过辊轴配合安装在固定架的两侧内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设置在龙门架的中间位置,所述挤压板的底侧四角位置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主机包括监控室、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所述监控室分别与多个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区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广播单元、监控单元、照明单元,环境控制单元和车位控制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所述出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单元设置有三种模式,分为正常控制模式、节能控制模式和灾害控制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车辆碾压在挤压板的顶侧,实现对挤压板的挤压,将挤压气囊内的气体输送到伸缩气囊内,这时伸缩气囊膨胀延伸,能够实现伸缩杆的下移,在限位筒的配合下,能够将摄像头下推,使得摄像头正设在车头前侧,能够准确的记录车辆信息,避免车辆信息采集遗漏或者因视角不佳影响车辆信息采集结果,能够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采集效率;
车辆从地下停车场驶入开始有指示灯指示相关的路径,同时车辆到达对应的停车地方之后,将车辆停到指定的地方,司机及乘坐人员下车后,系统可以自动将车辆停到指定的位置,而不需要人工操作;车辆驶离时,司机只需要在手机或者操作屏上输入车牌号码系统会将车辆自动运送至停车地点,司机上车后根据指示灯指示驶离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根据不同分区的照明模式来进行节能控制,地下停车场的环境控制更加不同的防火防烟分区来进行环境质量的监测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系统构架图;
图中:1、底座;2、挤压板;3、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4、限位筒;5、机罩;6、龙门架;7、伸缩杆;8、控制主机;9、限位杆;10、支撑板;11、伸缩气囊;12、收缩弹簧;13、挤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挤压板2、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3、限位筒4、机罩5、龙门架6、伸缩杆7、控制主机8、限位杆9、支撑板10、伸缩气囊11、收缩弹簧12和挤压气囊13,龙门架6固定在底座1的顶侧,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挤压板2卡合在凹槽内,挤压板2的底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挤压气囊13,龙门架6的横梁中间位置焊装有限位筒4,限位筒4的内部输出插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3,机罩5焊装在龙门架6的顶侧,限位杆9安装在机罩5的内壁顶侧,支撑板10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限位杆9穿设在通孔内,伸缩气囊11设置在机罩5的内壁顶侧与支撑板10的顶侧,收缩弹簧12套装在限位杆9的顶端外侧,收缩弹簧12的两端固定在机罩5的内腔顶侧与支撑板10的顶侧上,伸缩气囊11与挤压气囊13通过导气管连接,控制主机8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龙门架6的一侧;
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3设置在龙门架6的中间位置,挤压板2的底侧四角位置设置有复位弹簧;
控制主机8包括监控室、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监控室分别与多个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连接;监控室内可以接受所有系统的反馈信息并且可以给出操作控制的命令;
入、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出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地感线圈、车牌识别和闸机组成,车辆驶入或者驶出时地感线圈检测到车辆后车牌识别系统采集车牌信息,开启闸机的同时,将信息上传到监控室,监控室根据决策给出车辆的停车分区和停车车位,同时启动地下停车场的指示灯,指示车辆停到对应分区的对应地点,车辆进入对应地点后,分区控制系统开始工作;
分区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广播单元、监控单元、照明单元,环境控制单元和车位控制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有三种模式,分为正常控制模式、节能控制模式和灾害控制模式,分区环境控制主要的控制对象有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包括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到信号之后,控制器进行判断,如果环境条件变差或者低于标准值则启动对应的排风送风风机对环境进行优化;
分区照明控制采用模式控制,分为正常控制模式、节能控制模式和灾害控制模式,正常控制模式和节能控制模式都是根据不同建筑物或者不同地下停车场的使用高峰期不同而进行具体的设置,但是大多数停车场夜间的驶入驶出车辆比较少,那么夜间就可以开启30%照明,或者根据车辆要驶入的分区之开启对应分区的照明就可以,白天出入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70%和100%照明进行切换,如果有车辆要驶入或者驶出对应分区,则该分区切换到100%照明,要是没有车辆的驶入驶出也没有人员的逗留则可以使用70%照明,当开启节能模式时,可以根据闲时和忙时两种情况进行设置,同时与其他的传感器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后进行相应的照明亮度的调整,即照明亮度为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亮度调节,当灾害发生时,则开启灾害照明,启用穿透力比较强的照明灯来进行灾害模式下的照明;
分区控制模块内设置各类传感器包括: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智能感温探测器,远红外对射光速探测器,可燃其他探测器,火焰型探测器,消火栓报警开关,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口),360°云台摄像头,排烟风机和送风风机,车位移动电机,车位移动到位传感器,广播系统;车辆处于慢速或者怠速行驶的情况,故汽车尾气的排放比较严重,则地下停车场的环境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当360°云台摄像机N次检测都同一个人在地下停车场逗留后,会给监控室发送一个反馈信号,监控子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广播提醒对应分区的人员撤离地下停车场,经广播仍然不起作用的可以工作人员到现在进行劝导,从而防止人员长期滞留造成的人身伤害,停车入位需要车上所有人员下车后才移动车辆到对应的车位,这样就可以保证地下停车场的车辆内部没有人员的滞留,也避免了人员的伤亡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汽车运动到出入口时,车辆碾压在挤压板2的顶侧,实现对挤压板2的挤压,对挤压气囊13挤压,能够将挤压气囊13内的气体输送到伸缩气囊11内,这时伸缩气囊11膨胀延伸,能够推动支撑板10沿限位杆9滑动,能够实现伸缩杆7的下移,在限位筒4的配合下,能够将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3下推,使得车辆信息采集摄像头3正设在车头前侧,能够准确的记录车辆信息,避免车辆信息采集遗漏或者因视角不佳影响车辆信息采集结果,能够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采集效率,监控室内可以接受所有系统的反馈信息并且可以给出操作控制的命令,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地感线圈、车牌识别和闸机组成,车辆驶入或者驶出时地感线圈检测到车辆后,车牌识别单元获取车牌信息,开启闸机的同时,将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决策给出车辆的停车分区和停车车位,同时启动地下停车场的指示灯,指示车辆停到对应分区的对应地点,车辆进入对应地点后,分区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各分区控制系统包括:车位自动控制单元及到位控制单元、分区环境控制单元和分区照明控制单元,车位自动控制主要是实现当车辆停到对应的地点之后,待司机及车辆上的人员下车后,车位自动控制系统将车辆移动到规定的停车位置上面,当车辆要驶离时,司机在手机app或者地下停车场的操作屏幕上输入车牌号码之后,会显示车辆的停放位置,同时对应车位上面的车辆移动到司机取车的位置上面,司机将车辆驶离后,空余出的车位在系统中再次显示空车位状态,当出口控制系统地感线圈检测到车辆后开启车牌识别单元,开启闸机的同时,显示车辆从停车场驶出,并可以记录在停车场内停车和逗留的时间,分区环境控制单元主要的控制对象有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包括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到信号之后,控制器进行判断,如果环境条件变差或者低于标准值则启动对应的排风送风风机对环境进行优化,分区照明控制单元采用模式控制,分为正常控制模式、节能控制模式和灾害控制模式,正常控制模式和节能控制模式都是根据不同建筑物或者不同地下停车场的使用高峰期不同而进行具体的设置,但是大多数停车场夜间的驶入驶出车辆比较少,那么夜间就可以开启30%照明,或者根据车辆要驶入的分区之开启对应分区的照明就可以,白天出入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70%和100%照明进行切换,如果有车辆要驶入或者驶出对应分区,则该分区切换到100%照明,要是没有车辆的驶入驶出也没有人员的逗留则可以使用70%照明,当开启节能模式时,可以根据闲时和忙时两种情况进行设置,同时与其他的传感器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后进行相应的照明亮度的调整,即照明亮度为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亮度调节,当灾害发生时,则开启灾害照明,启用穿透力比较强的照明灯来进行灾害模式下的照明,在监控室中实时观看都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占用和空余的状体,可以看到人员的逗留问题,环境的质量问题,照明模式的选择情况,并且可以进行照明模式的切换,如果有异常或者灾害情况可以启动广播系统,通知救援及人员的撤离等,可以检测各类传感器及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其是否故障,分为通信故障和设备故障两类,分区控制模块内设置各类传感器包括: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智能感温探测器,远红外对射光速探测器,可燃其他探测器,火焰型探测器,消火栓报警开关,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口),360°云台摄像头,排烟风机和送风风机,车位移动电机,车位移动到位传感器,广播单元,车辆处于慢速或者怠速行驶的情况,故汽车尾气的排放比较严重,则地下停车场的环境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当360°云台摄像机N次检测都同一个人在地下停车场逗留后,会给监控室发送一个反馈信号,监控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广播提醒对应分区的人员撤离地下停车场,经广播仍然不起作用的可以工作人员到现在进行劝导,从而防止人员长期滞留造成的人身伤害,停车入位需要车上所有人员下车后才移动车辆到对应的车位,这样就可以保证地下停车场的车辆内部没有人员的滞留,也避免了人员的伤亡等,通过照明模式的切换实现节能及灾害模式下有限的开展救援工作,通过规定停车位置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统筹规划车辆的停放区域,避免堵塞及整体停车场管理的合理调配,通过对地下停车场环境的监控可以避免人员过长时间在地下停车场逗留过长时间而引发人员伤亡等事故,全自动化的管理过程,节省人员的投入,减少使用期间的劳资成本的支出。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挤压板(2)、摄像头(3)、限位筒(4)、机罩(5)、龙门架(6)、伸缩杆(7)、控制主机(8)、限位杆(9)、支撑板(10)、伸缩气囊(11)、收缩弹簧(12)和挤压气囊(13),所述龙门架(6)固定在底座(1)的顶侧,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挤压板(2)卡合在凹槽内,所述挤压板(2)的底侧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挤压气囊(13),所述龙门架(6)的横梁中间位置焊装有限位筒(4),所述限位筒(4)的内部输出插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机罩(5)焊装在龙门架(6)的顶侧,所述限位杆(9)安装在机罩(5)的内壁顶侧,所述支撑板(10)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杆(9)穿设在通孔内,所述伸缩气囊(11)设置在机罩(5)的内壁顶侧与支撑板(10)的顶侧,所述收缩弹簧(12)套装在限位杆(9)的顶端外侧,所述收缩弹簧(12)的两端固定在机罩(5)的内腔顶侧与支撑板(10)的顶侧上,所述伸缩气囊(11)与挤压气囊(13)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控制主机(8)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龙门架(6)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3)设置在龙门架(6)的中间位置,所述挤压板(2)的底侧四角位置设置有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8)包括监控室、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
所述监控室分别与多个分区控制模块、入口控制模块和出口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广播单元、监控单元、照明单元,环境控制单元和车位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所述出口控制模块由地感线圈单元、车牌识别单元和闸机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设置有三种模式,分为正常控制模式、节能控制模式和灾害控制模式。
CN202021280844.3U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Active CN21256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0844.3U CN212569895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0844.3U CN212569895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9895U true CN21256989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0844.3U Active CN212569895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98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294A (zh) * 2021-04-30 2021-07-30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加油站的安全监控及应急管理方法
CN115171369A (zh) * 2022-06-09 2022-10-11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停车管理指挥系统
CN117912293A (zh) * 2024-03-20 2024-04-19 鲁东大学 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294A (zh) * 2021-04-30 2021-07-30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加油站的安全监控及应急管理方法
CN115171369A (zh) * 2022-06-09 2022-10-11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停车管理指挥系统
CN115171369B (zh) * 2022-06-09 2023-10-20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停车管理指挥系统
CN117912293A (zh) * 2024-03-20 2024-04-19 鲁东大学 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CN117912293B (zh) * 2024-03-20 2024-05-28 鲁东大学 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69895U (zh) 一种智能地下停车场监测控制系统
KR101876557B1 (ko) IoT 융합형 집합건물 주차장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9805977U (zh) 一种智慧城市监控系统
CN110081399B (zh) 一种智慧路灯系统及智慧路灯
KR101706504B1 (ko) 터널형 졸음쉼터
KR20180057802A (ko) IoT 융합형 집합건물 주차장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915927A (zh) 一种应用在桥隧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轨道机器人装置
CN212808977U (zh) 一种工地移动监控机器人
CN213814996U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智能化弱电系统
CN206975792U (zh) 城市道路隧道智能监控系统
CN106368450A (zh) 智能公交候车亭
CN215867976U (zh) 一种基于多维传感的公路隧道智能化巡检机器人系统
CN113485324A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111637400A (zh) 一种公共智慧照明与能源物联网管理的控制系统及装置
CN116959188A (zh) 一种可移动式水电站检修区域智能提醒结构
CN211554737U (zh) 一种城区智慧巡检机器人
CN213838461U (zh) 一种智能电动伸缩门
CN112770085A (zh) 一种隧道智能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
CN112071070B (zh) 一种智能交通路口控制机
CN107608329A (zh) 自给能调控系统
CN108133684A (zh) 基于云平台交互的智能安防照明系统
CN106128157A (zh) 分区域泊车式景区综合调控系统
CN111028467A (zh) 一种全面监测的小区智能安防系统
CN112415935A (zh) 一种新型户外多功能监测箱
CN207182038U (zh) 一种隧道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