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7096U -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7096U
CN212567096U CN202020514949.4U CN202020514949U CN212567096U CN 212567096 U CN212567096 U CN 212567096U CN 202020514949 U CN202020514949 U CN 202020514949U CN 212567096 U CN212567096 U CN 212567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leaning
pipeline
medium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49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伟
洪耀
范明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aozhuang Ru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aozhuang Ru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aozhuang Ru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aozhuang Ru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49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7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7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7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换热清洁装置包括:换热管路、流通管路、清洗管路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流通管路内流通有换热介质,与流通管路串联连通;清洗管路内流通有清洁介质,清洗管路与流通管路串联连通;控制机构的一端与换热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流通管路或与清洗管路连通;以控制换热管路内流通换热介质或清洁介质。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换热管路与清洗管路连通,或者换热管路与流通管路连通,进而实现当流通管路进行流通过程中,若换热管路出现结垢等问题时,通过清洁介质对换热管路内壁面的结垢进行清洁,即可实现对换热管路的及时清洗。保证换热过程中介质流通不受结垢的影响,避免设备停机造成的生产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正在使用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进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性能的正常发挥。而散热方法有多重,如风扇散热或通过其他散热器进行散热。通过实际使用中得出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的方式效率低,因此目前多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
现有的水冷散热方式,由于水冷散热的过程中,散热管路内流通有散热介质多采用水,而随着散热次数的增多,管道壁面内将多次结垢,导致原本较细的散热管路由于结垢问题造成流通的散热介质流速降低,致使散热器无法进行散热。而实际为了清洁管道,只能通过操作人员将设备停机,将结垢的管路拆下并通过药剂进行浸泡并清洗,但也将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水冷散热的过程中,管道壁面内将多次结垢,造成流通的散热介质流速降低,致使散热器无法进行散热。若通过操作人员将设备停机,将结垢的管路拆下并通过药剂进行浸泡并清洗,但也将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包括:
换热管路;
流通管路,其内流通有换热介质,与所述流通管路串联连通;
清洗管路,其内流通有清洁介质,所述清洗管路与所述流通管路串联连通;
控制机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通管路或与所述清洗管路连通;以控制所述换热管路内流通换热介质或清洁介质。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清洗管路包括:
管体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清洗液补充进口和至少一个废液排出口;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输入所述管体本体内;
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用以驱动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向所述废液排出口方向流通;
至少一个补液控温结构,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具有容纳所述清洁介质的容纳腔体,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补入所述管体本体内。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管体本体具有浸入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冷却部。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补液控温结构具有安装槽,所述冷却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补液控温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安装板,所述管体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内。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洗液补液结构,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包括:
清洗液补液箱,其内具有所述清洁介质;
清洗液补液阀门,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连通所述补液控温结构和所述清洗液补液箱,以控制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向所述容纳腔体内补充所述清洁介质。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还包括酸碱监控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用以检测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所述清洁介质的酸碱性。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中和液补液结构,所述中和液补液结构包括:
中和液补液箱,其内设有中和液;
中和液补液阀门,所述中和液补液阀门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以控制所述中和液向所述管体本体内补充,中和所述换热管路内的所述清洁介质。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上的温度监控机构,所述温度监控机构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内流通的介质的温度;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上的流量监控机构,所述流量监控机构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内流通的介质的流量。
可选地,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流通管路连通的流通控制组件;
以及控制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清洗管路连通的清洗控制组件。
一种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
还包括上述的换热清洁装置,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设有待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通过间接换热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清洁装置连通;所述待换热管路与所述间接换热管路热交换连接,所述间接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管路热交换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包括:换热管路、流通管路、清洗管路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流通管路内流通有换热介质,与所述流通管路串联连通;清洗管路内流通有清洁介质,所述清洗管路与所述流通管路串联连通;控制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通管路或与所述清洗管路连通;以控制所述换热管路内流通换热介质或清洁介质。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换热管路与清洗管路连通,或者换热管路与流通管路连通,进而实现当流通管路进行流通过程中,若换热管路出现结垢等问题时,通过与清洗管路连通,清洁介质对换热管路内壁面的结垢进行清洁,即可实现对换热管路的及时清洗。保证换热过程中介质流通不受结垢的影响,避免设备停机造成的生产损耗。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清洗管路包括:管体本体、驱动器以及至少一个补液控温结构。其中,管体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清洗液补充进口和至少一个废液排出口;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输入所述管体本体内;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用以驱动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向所述废液排出口方向流通;至少一个补液控温结构,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具有容纳所述清洁介质的容纳腔体,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补入所述管体本体内。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通过补液控温结构向管体本体内补充清洁介质,并在驱动器的驱动下流通,从而对换热管路进行清洁,清洁后的介质沿废液排出口输出,进而保证清洁管路的顺畅流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管体本体具有浸入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冷却部。通过保证容纳腔体内的清洁介质的温度,进而可以实现对容纳腔体内冷却部的降温,换热管路的温度由其内流通的介质温度决定,因此可以保证换热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由于换热管路温度过高造成停机等缺陷。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所述补液控温结构具有安装槽,所述冷却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补液控温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安装板,所述管体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内。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提供了两种不同可以实现冷却部的设置形式,均可以通过增加与管体本体外的清洁介质的接触面积,实现对管路内的清洁介质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保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对换热管路的清洁,提高换热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洗液补液结构,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包括:清洗液补液箱,其内具有所述清洁介质;清洗液补液阀门,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连通所述补液控温结构和所述清洗液补液箱,以控制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向所述容纳腔体内补充所述清洁介质。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还包括酸碱监控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用以检测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所述清洁介质的酸碱性。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通过清洗液补液箱、清洗液补液阀门以及酸碱监控机构的设置,从而实现对清洁介质的补充,并保证清洁介质的酸碱度符合实际需求。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中和液补液结构,所述中和液补液结构包括:中和液补液箱,其内设有中和液;中和液补液阀门,所述中和液补液阀门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以控制所述中和液向所述管体本体内补充,中和所述换热管路内的所述清洁介质。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中和液补液结构的设置,从而保证依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切换管路前,实现对管路内的清洁介质进行充分中和,从而保证后续使用流通管路进行换热时,换热进行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上的温度监控机构,所述温度监控机构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的内流通的介质的温度;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上的流量监控机构,所述流量监控机构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的内流通的介质的流量。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通过温度监控机构对换热管路内流通的介质温度进行监控,以及通过流量监控机构对换热管路内流通的介质流量进行监控,保证在具体实际进行换热操作时,依据流量以及温度的变化进行切换流通管路或是清洁管路的连通,进一步保证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换热管路;11-温度监控机构;12-流量监控机构;
2-流通管路;21-水塔;
3-清洗管路;31-废液排出口;
32-驱动器;33-补液控温结构;34-冷却部;351-清洗液补液箱;352- 清洗液补液阀门;353-酸碱监控机构;36-中和液补液结构;
411-第一流通阀门;412-第二流通阀门;421-第一清洁阀门;422-第二清洁阀门;
5-第二换热装置;
6-间接换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并实现对空压机进行冷却降温,包括: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5以及换热清洁装置,其中,第一换热装置内设有待换热管路;第一换热装置通过间接换热管路6与第二换热装置5 连通,第二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路1与换热清洁装置连通;待换热管路与间接换热管路6热交换连接,间接换热管路6与换热清洁装置的换热管路1 热交换连通。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间接换热管路6内流通冷却油。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清洁装置,包括:换热管路1、流通管路 2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流通管路2内流通有换热介质,与流通管路2串联连通;清洗管路3内流通有清洁介质,清洗管路3与流通管路2串联连通;控制机构的一端与换热管路1连通,另一端与流通管路2或与清洗管路3 连通;以控制换热管路1内流通换热介质或清洁介质。具体而言,换热介质为水,清洁介质为酸性药剂,通常来说酸性药剂的PH≤1,清洁介质可与水垢进行反应清除。
如图所示,流通管路2中还包括若干控制阀门以及水塔21,从而保证流通管路2与换热管路1连通时,内部的换热介质循环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换热管路1与流通管路2连通的流通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换热管路1与清洗管路3连通的清洗控制组件。具体而言,流通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流通管路2上的第一流通阀门411和第二流通阀门412。清洗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清洗管路3上的第一清洁阀门 421和第二清洁阀门422。
如图所示,清洗管路3包括:管体本体、驱动器32以及并联设置的两组补液控温结构33。管体本体具有一个清洗液补充进口和一个废液排出口 31;清洁介质由清洗液补充进口输入管体本体内;驱动器32设置在管体本体上,用以驱动清洁介质由清洗液补充进口向废液排出口31方向流通;补液控温结构33与管体本体连通,具有容纳清洁介质的容纳腔体,清洁介质由清洗液补充进口补入管体本体内。
此结构的换热清洁装置,通过补液控温结构33向管体本体内补充清洁介质,并在驱动器32的驱动下流通,从而对换热管路1进行清洁,清洁后的介质沿废液排出口31输出,进而保证清洁管路的顺畅流通。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清洗液补充进口和废液排出口 31可以设有多个,只要保证清洗液补充进口可以补充清洁介质,废液排出口31可以排除废液即可。
本实施例中,驱动器32为水泵,补液控温结构33可以为箱体结构。两组补液控温结构33的设置,可以通过其两端设置的控制阀门实现补液控温结构33的切换连通,从而实现在流通清洁介质过程中,若出现清洁介质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进行补液控温结构33的切换,进一步避免换热进行中的停机;此外,两组补液控温结构33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保证在需要切换为流通管路2前,对换热管路1内的残存清洁介质进行清水中和,进一步配合中和液补液结构36(后文提及)实现对清洁介质的中和,提高中和效率。
如图所示,管体本体具有浸入于容纳腔体内的冷却部34。通过保证容纳腔体内的清洁介质的温度,进而可以实现对容纳腔体内冷却部34的降温,换热管路1的温度由其内流通的介质温度决定,因此可以保证换热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由于换热管路1温度过高造成停机等缺陷。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补液控温结构33具有若干排设在箱体底部的安装槽,冷却部34安装于安装槽内。例如,安装槽呈蛇形排布,或呈“回”字形排布。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补液控温结构33还包括安装在容纳腔体内的安装板,管体本体安装在安装板内。具体而言,安装板可以为铝板或其他导热性高的板材结构,一则可以保证安装可靠性高,二则还具有导热性优良、冷却部34降温速度快的优点。
上述两种不同可以实现冷却部34的设置形式,均可以通过增加与管体本体外的清洁介质的接触面积,实现对管路内的清洁介质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保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对换热管路1的清洁,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洗液补液结构,清洗液补液结构包括:清洗液补液箱351、清洗液补液阀门352以及酸碱监控机构353。其中,清洗液补液箱351内容纳清洁介质;清洗液补液阀门352连通补液控温结构33和清洗液补液箱351,以控制清洗液补液阀门352向容纳腔体内补充清洁介质。酸碱监控机构353设置在容纳腔体内,用以检测容纳腔体内的清洁介质的酸碱性。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中和液补液结构36,中和液补液结构36包括:中和液补液箱以及中和液补液阀门。其中,中和液补液箱,其内设有中和液;中和液补液阀门,中和液补液阀门与管体本体连通,以控制中和液向管体本体内补充,中和换热管路1内的清洁介质。本实施例中,中和液为介质水。中和液补液结构36的设置,从而保证依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切换管路前,实现对管路内的清洁介质进行充分中和,从而保证后续使用流通管路2进行换热时,换热进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清洁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其中,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均设置在换热管路1 上,温度监控机构11用以监控换热管路1的内流通的介质的温度;流量监控机构12用以监控换热管路1的内流通的介质的流量。如流量监测机构为流量计,温度监测机构为温度计,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 均靠近换热管路1的出口侧设置。通过温度监控机构11对换热管路1内流通的介质温度进行监控,以及通过流量监控机构12对换热管路1内流通的介质流量进行监控,保证在具体实际进行换热操作时,依据流量以及温度的变化进行切换流通管路2或是清洁管路的连通,进一步保证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中换热清洁装置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当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监测温度以及流速均为正常情况下,第一流通阀门411和第二流通阀门412打开,第一清洁阀门421 和第二清洁阀门422关闭。通过水塔21驱动换热管路1与流通管路2内的换热介质流通,实现换热系统的换热正常进行。
当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监测温度较高以及流速较小的情况下,第一流通阀门411和第二流通阀门412关闭,第一清洁阀门421 和第二清洁阀门422关打开。从而清洁管路内与换热管路1连通,清洁介质在管路内流通。同时通过开启清洗液补液阀门352,从而将清洗液补液箱 351内的清洁介质不断向补液控温结构33内补入,并通过酸碱检测机构保证补入的清洁介质处于适宜的酸碱度;在此过程中,若温度逐渐变高时,可以开启阀门连通其他的补液控温结构33,实现清洁介质的降温。
当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监测温度和流速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开启中和补液结构,向管体本体内流通介质水,进行中和换热管路1内的清洁介质。并当温度监控机构11以及流量监控机构12监测温度和流速为正常水平时,再次打开第一流通阀门411和第二流通阀门 412,关闭第一清洁阀门421和第二清洁阀门422,重复上述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换热管路1与清洗管路3 连通,或者换热管路1与流通管路2连通,进而实现当流通管路2进行流通过程中,若换热管路1出现结垢等问题时,通过与清洗管路3连通,清洁介质对换热管路1内壁面的结垢进行清洁,即可实现对换热管路1的及时清洗。保证换热过程中介质流通不受结垢的影响,避免设备停机造成的生产损耗。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管路(1);
流通管路(2),其内流通有换热介质,与所述流通管路(2)串联连通;
清洗管路(3),其内流通有清洁介质,所述清洗管路(3)与所述流通管路(2)串联连通;
控制机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路(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通管路(2)或与所述清洗管路(3)连通;以控制所述换热管路(1)内流通换热介质或清洁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路(3)包括:
管体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清洗液补充进口和至少一个废液排出口(31);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输入所述管体本体内;
驱动器(32),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用以驱动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向所述废液排出口(31)方向流通;
至少一个补液控温结构(33),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具有容纳所述清洁介质的容纳腔体,所述清洁介质由所述清洗液补充进口补入所述管体本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本体具有浸入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冷却部(34)。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控温结构(33)具有安装槽,所述冷却部(3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或
所述补液控温结构(3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安装板,所述管体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液补液结构,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包括:
清洗液补液箱(351),其内具有所述清洁介质;
清洗液补液阀门(352),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352)连通所述补液控温结构(33)和所述清洗液补液箱(351),以控制所述清洗液补液阀门(352)向所述容纳腔体内补充所述清洁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补液结构还包括酸碱监控机构(35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用以检测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所述清洁介质的酸碱性。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和液补液结构(36),所述中和液补液结构(36)包括:
中和液补液箱,其内设有中和液;
中和液补液阀门,所述中和液补液阀门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以控制所述中和液向所述管体本体内补充,中和所述换热管路(1)内的所述清洁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1)上的温度监控机构(11),所述温度监控机构(11)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1)内流通的介质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路(1)上的流量监控机构(12),所述流量监控机构(12)用以监控所述换热管路(1)内流通的介质的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所述换热管路(1)与所述流通管路(2)连通的流通控制组件;
以及控制所述换热管路(1)与所述清洗管路(3)连通的清洗控制组件。
11.一种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清洁装置,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设有待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通过间接换热管路(6)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5)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5)通过换热管路(1)与所述换热清洁装置连通;所述待换热管路与所述间接换热管路(6)热交换连接,所述间接换热管路(6)与所述换热管路(1)热交换连通。
CN202020514949.4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Active CN212567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4949.4U CN21256709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4949.4U CN21256709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7096U true CN212567096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4949.4U Active CN21256709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7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8777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TWI687639B (zh) 使用改進空氣淨化機構之耐洩漏液體冷卻系統
CN112911905B (zh) 一种机柜式服务器间接冷板式液冷防漏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819890B1 (ko) 세정기능을 갖는 열교환기
CN212567096U (zh) 一种换热清洁装置及换热系统
CN110131248B (zh) 液压传动系统的冷却加热装置和液压传动系统
CN110657703A (zh) 板式散热器在线清洗装置
CN214582681U (zh) 一种机械密封冷却液循环供给装置
CN106059323A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102917837B (zh) 油冷却装置
CN210805962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JP6064166B2 (ja) 熱交換システム
CN216323702U (zh) 一种基板喷淋装置
CN217442380U (zh) 盘管的循环溶液清洗系统
CN217064362U (zh) 边缘端网络设备的冷却系统
JP2013210143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US11683910B2 (en) Hot plug redundant pump for cooling system
CN213938723U (zh) 一种用于4g通信柜的散热器
JP5951979B2 (ja) 流体温度調整装置
CN208860194U (zh) 一种循环式水垢清洗设备
CN215277200U (zh) 高压釜冷却器除垢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CN110985185B (zh) 一种多介质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5637623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8352965U (zh) 液冷换热系统
CN110993539A (zh) 温控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