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5323U -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5323U
CN212565323U CN202021672567.0U CN202021672567U CN212565323U CN 212565323 U CN212565323 U CN 212565323U CN 202021672567 U CN202021672567 U CN 202021672567U CN 212565323 U CN212565323 U CN 212565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oil
pump
tank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25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宝
迟国起
王飞
孙庆峰
马宏伟
许庆言
杨曾
候萍萍
马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ted Energ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ted Energ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ted Energ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ted Energ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25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5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5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5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属于原油混输技术领域,其包括至少一个混卸罐、至少两个储油罐、至少一个混调罐和PLC控制系统;储油罐上设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出油管道的一端连接出油支管A和出油支管B;出油支管A分别与混调罐连接;出油支管B分别与混输管道连接;出油支管B上分别设有流量计和泵调节阀;混卸罐上设有混卸罐出油管道;混卸罐出油管道与混输管道连接;混调罐上设有混调罐进油口和混调罐出油管道;混调罐进油口与出油支管A连接;混调罐出油管道与混输管道连接;混输管道与用油方连接;PLC控制系统与流量计和泵调节阀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油品物性选择不同的储存输送方式,油品混合均匀,混输比例稳定准确。

Description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属于原油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油开采后,通过运输船运输到港口进行卸货、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油方。用油方在使用原油时,一般不是仅仅需要单一油品,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油品质量、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等目的,往往需要将两种或者多种油品混合使用,但是用油方一般不会额外购置原油混合的设备,因此不具备混合原油的能力,所以通常是由原油输送方在原油输送到用油方之前将油品混合,原油输送至用油方后可以直接使用。在实际原油输送过程中,原油运输至港口后,不一定能马上进行混合输送,需要根据用油方的需求,按照需求进行原油的混合输送,所以原油运输到港口后还涉及到原油的储存,如果油品之间物性相近,混合效果好,可以将原油从运输船直接混卸到储罐中储存;如果油品之间物性存在差异,长时间静置会出现油品分层,所以物性存在差异的油品不可以混合后储存,需要单独储存,待需要外输时再进行混合;如果油品之间物性的差异较大,通过油罐混合比较困难,则还需要通过混输的方式,将油品在输送管道中混合均匀。由于原油混合的比例根据不同的用油方的需求不一,这就涉及到在原油混输的同时如何精确调整原油比例的问题。目前的原油混输系统仅仅能够混输特定比例的混油产品,而且无法根据混输的实际情况调整混输比例,容易造成原油混输比例差异,也不能根据油品之间物性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不同的混合、储存手段,给原油运输、卸装、混合、储存和输送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具有可以根据油品的不同物性进行不同的储存和混合,并且可以调整原油混输比例,和监控原油混输比例是否出现差异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原油储存混输系统,根据不同的油品选择不同的储存和输送方式,保证油品混合均匀、实时调整混输比例、油品混输比例稳定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混卸罐、至少两个储油罐、至少一个混调罐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储油罐上设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连接出油支管A和出油支管B;所述出油支管A分别与混调罐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分别与混输管道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上分别设有流量计和泵调节阀;所述混卸罐上设有混卸罐出油管道;所述混卸罐出油管道与混输管道连接;所述混调罐上设有混调罐进油口和混调罐出油管道;所述混调罐进油口与所述出油支管A连接;所述混调罐出油管道与混输管道连接;所述混输管道与用油方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流量计和泵调节阀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一、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相近时,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同时卸装到混卸罐中,在卸装的过程中通过混卸罐实现多种原油的混兑,混合均匀后,由于油品物性相同,几种原油混合储存在混卸罐内不会发生油品分层,待需要外输时再通过混卸罐出油管道输出,再通过混输管道输送至用油方;
二、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有差异时,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分别卸装入各自的储油罐单独储存,待需要混合外输原油时,将几种原油分别按照比例通过出油支管A输送至混调罐中,在混调罐内几种原油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混调罐出油管道输出,再通过混输管道输送至用油方;
三、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差异很大时,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分别卸装入各自的储油罐单独储存,待需要混合外输原油时,原油通过出油支管B输出,通过控制泵调节阀的开度,实现几种原油的不同比例输出混合,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测各种原油的输出比例是否准确,如果有差异,通过泵调节阀调节,几种原油通过出油支管B输出分别进入混输管道,在混输管道内实现混合,最后输送至用油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混卸罐、储油罐实现不同原油的储存,不易发生分层的原油在混卸罐混合储存;会发生分层的原油分别通过储油罐储存,需要外输时再混合;适用于不同种类原油的混合外输需求;
二、油品物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的几种原油通过储油罐储存,并通过混调罐实现混合并且外输,避免原油混合后在储存过程中分层,混合效果好;
三、油品物性存在差异较大的几种原油通过储油罐储存,并通过出油支管 B按比例外输至混输管道,几种原油的混输的过程中混合,避免了因油品差异较大而混合不均的情况;
四、PLC控制系统通过流量计监控几种原油输出的比例,通过泵调节阀调节原油的输出比例,实现原油混输的比例监控和调节,保证原油混输比例的准确和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出油支管B上分别设有混输泵A,所述混输泵A设于靠近所述流量计的出口一端;所述泵调节阀设于所述混输泵A的出口处。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种原油通过对应的混输泵A控制输出,混输泵A的运行稳定,不会出现甩泵现象;根据流量计检测的流量数据,调节泵调节阀的开度,从而调节混输泵A的输出流量,保证输出原油的混合比例的准确。
进一步,所述的出油支管道B通过混合管道与所述混输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管道上设有混输泵B;所述泵调节阀设于所述流量计的出口与所述混输泵B 的入口之间。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几种原油通过出油支管B输送至混合管道,通过在混输泵B的入口之前设置泵调节阀调节原油的输出比例,在泵调节阀和泵前之间实现原油的按比例混合,单泵实现原油的混输,减少泵的数量,节省能源。
进一步,所述的混输泵B的出口和/或入口处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混输泵B的出入口处设置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实时显示混输泵B的出入口压力值并实时向PLC控制系统输送压力值数据,可实时监测混输泵B的运行状态,如出现混输泵B运行异常,可以及时调整泵调节阀的开度,避免出现甩泵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的混输泵B的出口处设有泵后调节阀,泵后调节阀与所述PLC 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混输泵B的出入口压力异常时,调节泵后调节阀的开度配合调节泵调节阀的开度,共同调节混输泵B的出入口压力,避免混输泵B运行异常出现甩泵的情况,调节效果更好,反应更迅速及时。
进一步,所述的储油罐上分别设有雷达液位计;所述雷达液位计与所述PLC 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雷达液位计实时监测储油罐内的液位,并将结果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结合流量计监测的流量数据和雷达液位计监测的液位数据,印证储油罐各种原油输出流量的准确度,提高实时监测原油输出流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的出油支管A上分别设有混调泵A和混调泵A控制阀;所述混调泵A控制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混调泵A控制储油罐向混调罐输送原油,通过控制混调泵A控制阀的开闭,调整原油的输出流量,从而调节多种原油混合的比例。
进一步,所述的混调罐出油管道上设有混调泵B和混调泵B控制阀;所述混调泵B控制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种原油在混调罐混合均匀后,通过混调泵B向混输管道输送混合的原油。
进一步,所述的混卸罐出油管道上设有混卸泵和混卸泵控制阀;所述混卸泵控制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种原油在混卸罐混合均匀后,通过混卸泵向混输管道输送混合的原油。
进一步,所述的流量计为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方便,监测精度高、量程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主要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原油混输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主要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原油混输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混卸罐,1.1混卸罐出油管道,2-储油罐,2.1-出油支管A,2.2-出油支管B,3-混调罐,3.1-混调罐出油管道,4-混输管道,5-流量计,6-泵调节阀,7-混输泵A,8-混输泵B,9-混合管道,10-雷达液位计,11- 混调泵A,12-混调泵B,13-混调泵A控制阀,14-混调泵B控制阀,15-混卸泵, 16-混卸泵控制阀,17-泵后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包括混卸罐1、储油罐2、混调罐3 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储油罐2设有3个,3个储油罐2上分别设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连接出油支管A2.1和出油支管B2.2;所述出油支管A2.1 分别与混调罐3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2.2分别与混输管道4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2.2上分别设有流量计5和泵调节阀6;所述的流量计5为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所述混输管道4与用油方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流量计5和泵调节阀6信号连接;所述混卸罐1上设有混卸罐进油管道和混卸罐出油管道 1.1;所述混卸罐出油管道1.1与混输管道4连接;所述混调罐3上设有混调罐进油口和混调罐出油管道3.1;所述混调罐进油口与所述出油支管A2.1连接;所述混调罐出油管道3.1与混输管道4连接。
所述的出油支管B2.2上分别设有混输泵A7,所述混输泵A7设于靠近所述流量计5的出口一端;所述泵调节阀6设于所述混输泵A7的出口处,PLC控制系统接收每一个出油支管2.2上的流量计5检测到的流量数据信号,如果流量计5的信号与预设的原油输出比例存在差异,PLC控制系统输出调节信号至对应的出油支管2.2上的泵调节阀6,相应的调节对应的泵调节阀6的开度,从而调整对应的原油输出比例。
所述的储油罐2上分别设有雷达液位计10;所述雷达液位计10与所述PLC 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雷达液位计10向PLC控制系统输送对应的储油罐2内的液位,便于PLC控制系统与储油罐2对应的流量计5测得的流量数据相印证,检验流量计5测得的数据是否准确,以便更准确地实时修正泵调节阀6的开度。
所述的出油支管A2.1上分别设有混调泵A11和混调泵A控制阀13;所述混调泵A控制阀13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的混调罐出油管道3.1上设有混调泵B12和混调泵B控制阀14;所述混调泵B控制阀14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的混卸罐出油管道1.1上设有混卸泵15和混卸泵控制阀16;所述混卸泵控制阀16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运输船停靠到港口时,考查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的油品物性,确定油品物性差异,并对PLC控制系统输入相应的指令;
①原油混卸:当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相近时,在PLC控制系统输入混卸指令,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同时卸装到混卸罐1中,几种原油混合储存在混卸罐1内,待需要外输原油时,PLC控制系统控制混卸泵控制阀16开启,混卸泵15将混卸罐1内的原油泵出,通过混输管道4输送至用油方;
②原油混调:当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有较小差异时,在PLC控制系统输入混调指令并且预设混调比例,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分别卸装入各自的储油罐2单独储存,待需要混合外输原油时,PLC控制系统控制混调泵A控制阀 13开启,将几种原油分别通过出油支管A2.1输送至混调罐2中,PLC控制系统按照预设的混调比例,控制各个混调泵A控制阀13的关闭时间,保证混调比例的准确,几种原油在混调罐2内混合均匀;PLC控制系统控制混调泵B控制阀 14的开启,混调泵B12将混调罐2内的原油泵出,然后通过混调罐出油管道3.1 输出,通过混输管道4输送至用油方;
③原油混输(如图3所示):当需要混输的几种原油油品物性差异很大时,在PLC控制系统输入混输指令并且预设混输比例,运输船将几种原油分别卸装入各自的储油罐2单独储存,待需要混合外输原油时,原油通过出油支管B2.2 输出,PLC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混输比例控制泵调节阀6的开度,实现几种原油的不同比例输出混合,流量计5实时向PLC控制系统输送每个储油罐2的输出流量,监测各种原油的输出比例是否准确,如果有差异,PLC控制系统通过泵调节阀6的开度调节与预设混输比例存在差异的原油输出比例;雷达液位计10实时向PLC控制系统输送每个储油罐2的实时液位,印证流量计5的数据准确性;几种原油通过出油支管B2.2输出分别进入混输管道4,在混输管道4内实现混合,最后输送至用油方。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原油储存混输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出油支管B2.2上不设泵,出油支管B2.2均通过混合管道9与所述混输管道4连接,所述混合管道9上设有混输泵B8;所述泵调节阀6设于所述流量计5的出口与所述混输泵B8的入口之间;所述的混输泵B8的出口处设有泵后调节阀17,泵后调节阀17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单个混输泵B8实现原油的混合输出,为了避免甩泵,所述的混输泵B8的出入口处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压力变送器实时向PLC 控制系统输送混输泵B8的出入口压力值,实时监测混输泵B8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泵的运行状况异常,调节泵后调节阀17的开度并且根据混输比例调整泵调节阀6的开度,降低混输泵B8的运行压力。为了保护混输泵B8,系统预设泵入口压力保护值,如-0.03MPa,当混输泵B8的入口压力值低于保护值会引起联锁保护使泵停车,在储油罐2液位逐渐降低时,混输泵B8入口压力会逐渐降低,为了避免压力值低于-0.03Mpa时会引起连锁保护使泵停车,可以在压力变送器监测到混输泵B8的入口压力偏低时,如入口压力值达到0.1Mpa时,调节泵后调节阀17的开度,然后根据混输比例调整泵前调节阀6的开度,保证泵的入口压力不低于-0.03Mpa,能有效防止泵出口超压引起泵机组联锁保护停车,造成原油混输的停滞。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混卸罐(1)、至少两个储油罐(2)、至少一个混调罐(3)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储油罐(2)上分别设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连接出油支管A(2.1)和出油支管B(2.2);所述出油支管A(2.1)分别与混调罐(3)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2.2)分别与混输管道(4)连接;所述出油支管B(2.2)上分别设有流量计(5)和泵调节阀(6);
所述混卸罐(1)上设有混卸罐出油管道(1.1);所述混卸罐出油管道(1.1)与混输管道(4)连接;
所述混调罐(3)上设有混调罐进油口和混调罐出油管道(3.1);所述混调罐进油口与所述出油支管A(2.1)连接;所述混调罐出油管道(3.1)与混输管道(4)连接;
所述混输管道(4)与用油方连接;
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流量计(5)和泵调节阀(6)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支管B(2.2)上分别设有混输泵A(7),所述混输泵A(7)设于靠近所述流量计(5)的出口一端;所述泵调节阀(6)设于所述混输泵A(7)的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支管B(2.2)通过混合管道(9)与所述混输管道(4)连接,所述混合管道(9)上设有混输泵B(8);所述泵调节阀(6)设于所述流量计(5)的出口与所述混输泵B(8)的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输泵B(8)的出口和/或入口处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输泵B(8)的出口处设有泵后调节阀(17),泵后调节阀(17)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罐(2)上分别设有雷达液位计(10);所述雷达液位计(10)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支管A(2.1)上分别设有混调泵A(11)和混调泵A控制阀(13);所述混调泵A控制阀(13)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调罐出油管道(3.1)上设有混调泵B(12)和混调泵B控制阀(14);所述混调泵B控制阀(14)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卸罐出油管道(1.1)上设有混卸泵(15)和混卸泵控制阀(16);所述混卸泵控制阀(16)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储存混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计(5)为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
CN202021672567.0U 2020-08-12 2020-08-12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Active CN212565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2567.0U CN212565323U (zh) 2020-08-12 2020-08-12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2567.0U CN212565323U (zh) 2020-08-12 2020-08-12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5323U true CN212565323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2567.0U Active CN212565323U (zh) 2020-08-12 2020-08-12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5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7341B2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with additive injector
CN106523916A (zh) 一种大流量液体介质组合供应系统
CN101549193A (zh) 正压式自动泡沫比例混合系统
CN212565323U (zh) 原油储存混输系统
CN109166638B (zh) 一种用于小型堆的冷却剂加氢系统及方法
CN105909220A (zh) 一种集成化调驱注入系统
CN104313931B (zh) 废纸脱墨用液碱的稀释和添加装置
CN109459535B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浆高压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
CN107890786A (zh) 一种多液体在线高精度混合系统
CN216149464U (zh) 乳液混合系统
CN210739983U (zh) 一种稀释剂加注系统
CN206474113U (zh) 酒精定量供应装置
CN207054307U (zh) 一种水肥一体机
CN111925454B (zh) 反浮选用赤铁矿抑制剂玉米淀粉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11562590U (zh) 尼龙盐液自动调配备料装置
CN108201798A (zh) 一种高精度在线比例混合多液体的方法
CN209810022U (zh) 配氨装置及具有其的发电机组
CN112742299A (zh) 溶液配比装置
CN204176335U (zh) 空分内压缩氧气管网调节装置
CN209910117U (zh)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RU217880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ввода противотурбулентной присадки в трубопровод
US20190246674A1 (en) Blending System for Amino Acid Nitrogen Value Adjustment for Soy Sauce
CN205714142U (zh) 一种集成化调驱注入系统
CN216896774U (zh) Lng装车系统
CN214064581U (zh) 一种抑制聚合反应的装置和聚合反应成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