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4728U - 软管夹 - Google Patents

软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4728U
CN212564728U CN202020695621.7U CN202020695621U CN212564728U CN 212564728 U CN212564728 U CN 212564728U CN 202020695621 U CN202020695621 U CN 202020695621U CN 212564728 U CN212564728 U CN 212564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hose
main body
piece
h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56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巽亮太
堤直毅
小宫山雄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6956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4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4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4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用于将多个软管保持并安装于规定的安装对象物上,具备主体部、延出片、突出部、及安装片,主体部被构成为可弹性变形的筒体,该筒体的筒壁的一部分被切除而形成沿该筒体的轴向贯通的切口,该切口的宽度比软管的内径小规定尺寸;延出片被构成为板状,从切口的一端向外侧倾斜地延伸;突出部被构成为从切口的另一端向外侧突出,并具有与延出片倾斜相对的膨出面,该膨出面与延出片之间形成V字形空间;安装片被设置在主体部的外表面上,用于与安装对象物固定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简化软管的组装作业,并能牢固地保持软管。

Description

软管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夹。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上配置有清洗软管之类的多个软管,这些软管由软管夹并列保持并安装在车体等安装对象物上。现有技术中,作为软管夹,广泛采用将两块夹持板重叠在一起并用螺栓、螺帽等紧固件固定连接的结构。
上述各挟持板被构成为,以在软管的径向施加压力的方式夹持多个软管。在两个挟持板的相向而对的面上,分别形成有使软管沿径向嵌合的多个并列配置的凹部,各凹部被构成为圆弧形状。
然而,使用上述软管夹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将多个软管一个一个地依次嵌入到上述凹部中的组装作业、及在两个挟持板夹持着多个软管的状态下用紧固件将两个挟持板固定连接的作业,因此,组装作业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软管的组装作业并能牢固地保持软管的软管夹。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用于将多个软管保持并安装于规定的安装对象物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延出片、突出部、及安装片,所述主体部被构成为可弹性变形的筒体,该筒体的筒壁的一部分被切除而形成在该筒体的轴向上贯通的切口,该切口的宽度比所述软管的内径小规定尺寸;所述延出片被构成为板状,从所述切口的一端向外侧倾斜地延伸;所述突出部被构成为从所述切口的另一端向外侧突出,并具有与所述延出片倾斜相对的膨出面,该膨出面与所述延出片之间形成V字形空间;所述安装片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用于与所述安装对象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软管夹的优点在于,能使软管的组装作业简化,并能将软管牢固地保持在主体部内。具体而言,由于可弹性变形的筒体的筒壁上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的切口,切口的两端设置有倾斜相对而形成V字形空间的延出片和突出部,所以,将软管放入V字形空间内朝切口方向施加压力,切口便会因主体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宽度增大使软管进入主体部内。因而,只需将多个软管一个一个地从V字形空间压入到主体部内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大幅简化软管的组装作业。另外,当软管进入主体部内之后,切口的宽度会恢复到原状,即,恢复到切口的宽度小于软管的内径规定尺寸的状态,因而,主体部内的软管难以从切口移动到外部,能被牢固地保持在主体部内。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夹采用单一构件结构,利用主体部的弹性变形使切口的宽度改变,来实现软管夹的装入和保持。因而,与现有技术的由两块挟持板组合而成的软管夹相比,不需要将软管一个一个地嵌入,也不需要进行用紧固件紧固挟持板的作业等,从而能大幅简化软管的组装作业。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软管夹中,较佳为,所述主体部被构成为,截面形状为长圆形,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直壁部和第二平直壁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直壁部的一端之间的第一半圆形壁、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直壁部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半圆形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所述切口从所述第一平直壁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圆形壁部,所述延出片形成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上,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壁部上。
基于上述结构,只要将多个软管依次从切口压入到主体部内,多个软管便能在主体部中并列配置,从而能将多个软管并列地保持在主体部内,并能进一步提高软管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软管夹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软管夹的前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软管夹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软管夹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2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2用于将车辆上配置的诸如清洗软管等多个软管(本实施方式是三根,即,软管1a、软管1b、软管1c)并列保持并安装到未图示的安装对象物(例如车体等)上。
图2是表示软管夹2的前视图,图3是表示软管夹2的仰视图。如图1~3所示,软管夹2具备主体部3、延出片4、突出部5、及安装片6。
主体部3由可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等构成为截面为长园形的筒体。该主体部3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直壁部3a和第二平直壁部3b、及将第一平直壁部3a的一端与第二平直壁部3b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半圆形壁部3c、和将第一平直壁部3a的另一端与第二平直壁部3b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半圆形壁部3d。
第一平直壁部3a与第二平直壁部3b之间的相向间隔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直径尺寸相同,或略大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直径尺寸。第一半圆形壁部3c和第二半圆形壁部3d各自的曲率半径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半径相同,或略大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半径。
另外,主体部3的筒壁的一部分被切除而形成在该筒体的轴向上贯通的切口。在主体部3的周向上,该切口从第一平直壁部3a延伸至第一半圆形壁部3c。在此,切口的宽度尺寸小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内径尺寸。
延出片4被构成为板状,从切口的一端,即,第一平直壁部3a侧的第一切口端7向主体部3的外侧倾斜地延伸。突出部5被构成为,从切口的另一端,即,第一半圆形壁部3c侧的第二切口端8向主体部3的外侧突出。
另外,突出部5具有在主体部3的圆周方向上与延出片4倾斜相对的膨出面5a。延出片4的延伸方向与膨出面5a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从而,在突出部5的膨出面5a与延出片4之间形成近似V字形的空间。换言之,膨出面5a与延出片4之间的相向间隔为,从主体部3的径向内侧朝着主体部3的径向外侧逐渐增大。其中,膨出面5a与延出片4之间的夹角θ的大小可相应于软管夹2的保持对象,即,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直径尺寸等来设定。
安装片6设置在主体部3的第一平直壁部3a的外表面上,与第一平直壁部3a连接成一体,用于将软管夹2固定连接在未图示的安装对象物上。如图2所示,该安装片6由长条形板构成,从第一平直壁部3a的一侧朝着与第一平直壁部3a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安装片6的前端部,形成有长圆形的凸部6a。该凸部6a用于与未图示的安装对象物上的凹部可拆卸地卡扣。
此外,为了提高强度,在主体部3及安装片6上还设置有凸筋3e和凸筋6b。更具体而言,在主体部3的从第一半圆形壁部3c经由第二平直壁部3b延伸到第二半圆形壁部3d为止的区域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朝着主体部3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筋3e;同时,在安装片6的外表面上的相向而对的两个长边的端缘部设置有朝着安装片6的板厚方向的一方突出的凸筋6b。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2,能在主体部3的内部并列地保持规定个数的软管(本实施方式中是,软管1a、软管1b、软管1c)。
将软管1a、软管1b、软管1c装入主体部3中时,只需将软管1a、软管1b、软管1c一个一个地依次从主体部3的切口压入即可。由于延出片4与突出部5的膨出面5a之间形成有V字形空间,当软管1a、软管1b、软管1c沿着该V字形空间被压向主体部3的切口时,延出片4朝着离开突出部5的方向弹性变形,而使主体部3的切口的宽度增大,从而,软管1a、软管1b、软管1c能容易地从切口通过而进入到主体部3的内部。
当软管1a、软管1b、软管1c从切口通过而进入到主体部3内之后,延出片4会弹性复原而使主体部3的切口的宽度恢复到原状(即,小于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半径的状态),因而,主体部3内的软管1a、软管1b、软管1c难以从切口移动到主体部3的外部,能被牢固地保持在主体部3的内部。
图4是表示软管夹2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软管1a、软管1b、软管1c排成一列地被保持在软管夹2的主体部3内。
如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软管夹2,采用单一构件结构,利用主体部3的弹性变形改变供软管进入用的切口的宽度,从而实现多个软管(1a、1b、1c)的装入和保持,因而,与现有技术的由两块挟持板组合而成的软管夹相比,不需要将软管一个一个地嵌入,也不需要进行用紧固件紧固挟持板的作业等,从而大幅简化了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组装作业,并能将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牢固地保持在软管夹2的主体部3内。
另外,由于软管夹2的主体部3被构成为截面为长圆形的筒体,从主体部3的切口依次将多个软管(1a、1b、1c)压入主体部3内后,多个软管(1a、1b、1c)会在主体部3的内部并列配置。因而,能将多个软管(1a、1b、1c)并列地保持在主体部3的内部,并能提高软管1a、软管1b、软管1c的组装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应用。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软管夹2的保持对象,列举了清洗软管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用于各种场所使用的软管的固定和安装等。

Claims (2)

1.一种软管夹,用于将多个软管保持并安装于规定的安装对象物上,其特征在于:
具备主体部、延出片、突出部、及安装片,
所述主体部被构成为可弹性变形的筒体,该筒体的筒壁的一部分被切除而形成在该筒体的轴向上贯通的切口,该切口的宽度比所述软管的内径小规定尺寸;
所述延出片被构成为板状,从所述切口的一端向外侧倾斜地延伸;
所述突出部被构成为从所述切口的另一端向外侧突出,并具有与所述延出片倾斜相对的膨出面,该膨出面与所述延出片之间形成V字形空间;
所述安装片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用于与所述安装对象物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被构成为,截面形状为长圆形,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直壁部和第二平直壁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直壁部的一端之间的第一半圆形壁、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直壁部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半圆形壁部,
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所述切口从所述第一平直壁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圆形壁部,
所述延出片形成在所述第一平直壁部上,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壁部上。
CN202020695621.7U 2020-04-29 2020-04-29 软管夹 Active CN212564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5621.7U CN212564728U (zh) 2020-04-29 2020-04-29 软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5621.7U CN212564728U (zh) 2020-04-29 2020-04-29 软管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4728U true CN21256472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8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5621.7U Active CN212564728U (zh) 2020-04-29 2020-04-29 软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4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785B2 (en) Rolling-lobe air spring having a drop base ring clamp contour
JP6790033B2 (ja) シール部材を有するプロファイルクランプ
US7108291B2 (en) Clip coupling
CN110603401A (zh) 弹簧夹的定位装置
JP5558524B2 (ja) ホース用クランプ
KR101064847B1 (ko) 호스 체결용 클램프의 지지구조체
CN212564728U (zh) 软管夹
JP2008514873A (ja) ガス発生器カートリッジ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クランプリング
KR101300824B1 (ko) 호스용 클램프
EP2980444B1 (en) Torque rod
CN217382098U (zh) 一种弹片式宽行程的夹紧适配器
JP4296882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
CN113864417A (zh) 一种固定支架
KR100321614B1 (ko) 호스 체결용 클램프
KR20220152400A (ko) 칼라와 시일을 포함하는, 튜브들을 연결하기 위한 클램핑 시스템
JP3556620B2 (ja) 油圧ホース接続用金具の締結構造
CN115126763B (zh) 垫片
WO2019035257A1 (ja) クランプ
CN210890409U (zh) 管夹
CN211735676U (zh) 一种柔性密封锁环连接套及连接结构
CN214928931U (zh) 动力总成系统及汽车
CN210135321U (zh) 高通用性卡扣
CN211821159U (zh) 管夹结构以及管路组件
KR200431505Y1 (ko) 자동차용 호스 클램프
CN210739097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底部隔热垫的固定机构及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