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4072U -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4072U
CN212564072U CN202022045821.0U CN202022045821U CN212564072U CN 212564072 U CN212564072 U CN 212564072U CN 202022045821 U CN202022045821 U CN 202022045821U CN 212564072 U CN212564072 U CN 212564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adial
core
radial stator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5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倩云
朱为国
陈杰
杜思亮
张涛
吴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ngy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045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4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4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40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械接触磁轴承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转子。外定子包括左、右外径向定子铁心与外定子永磁环,内定子包括左、右内径向定子铁心与内定子永磁环;内外径向定子铁心位置相对;内外径向定子铁心上均绕制径向控制绕组;转子包括隔磁铝环以及通过隔磁铝环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内外转子铁心,外转子铁心与外定子铁心形成外径向气隙,内转子铁心与内径向定子铁心形成内径向气隙。本实用新型由内外定子永磁环共同作用提供静态偏置磁通,内外径向定子上的控制绕组通电产生控制磁通,内外定子共同作用在外转子铁心外表面和内转子铁心的内表面产生径向悬浮力,提高了悬浮力密度与径向承载力。

Description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械接触磁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可作为飞轮系统、机床电主轴、离心机等高速传动部件的无接触悬浮支承。
背景技术
磁轴承是利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电磁力将转子悬浮于空间,使定、转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轴承。目前,磁轴承按照磁力提供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种:(1)主动磁轴承,由偏置电流产生偏置磁场,控制电流产生的控制磁通与偏置磁通相互叠加,从而产生可控的悬浮力,该种磁轴承体积、重量和功耗都比较大;(2)被动磁轴承,悬浮力完全由永磁体提供,所需的控制器简单,悬浮功耗小,但是刚度和阻尼都较小,一般运用于仅在一个方向上支撑物体或者是减轻作用在传统轴承上的负荷;(3)混合磁轴承,是采用永磁材料替代主动磁轴承中的电磁铁来产生偏置磁场,控制电流仅提供平衡负载或干扰的控制磁通,大大降低了磁轴承的功率损耗,缩小了磁轴承的体积,减轻其重量,并提高了承载能力。
现有的混合磁轴承结构共性都是单转子与单定子结构,只是在转子内侧或外侧产生径向悬浮力,悬浮力密度较低,径向承载力小,难以满足一些特殊应用场合的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该结构的混合磁轴承内外定子绕制两组控制绕组,在转子外侧和内侧都产生同一方向的径向悬浮力,有效增大了径向承载力,结构紧凑、功耗低、悬浮力密度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转子,所述外定子包括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外定子永磁环,所述内定子包括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和内定子永磁环;所述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分别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位置相对,所述外定子永磁环位于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之间;所述内定子永磁环位于所述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之间;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上均绕制集中式径向控制绕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心、隔磁铝环,所述转子铁心被隔磁铝环分为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外转子铁心、内转子铁心,所述外转子铁心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之间形成外径向气隙,所述内转子铁心与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之间形成内径向气隙。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铁心沿径向剖面为上下“H”形结构,所述外转子铁心、内转子铁心分别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永磁环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和右外径向定子铁心内圆周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极,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和右内径向定子铁心外圆周也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极,所述径向控制绕组均绕制于所述悬浮极上。
进一步地,左径向定子铁心上位于Y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处于X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右径向定子铁心上位于Y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处于X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且左径向定子铁心和右径向定子铁心上相对应的绕组绕向相反,然后所有的X极上的绕组串联,Y极上的绕组串联,分别由两个开关功放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右外径向定子铁心、左内径向定子铁心、右内径向定子铁心、外转子铁心、内转子铁心由整块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外定子永磁环和内定子永磁环为稀土永磁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剖分与悬浮磁通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径向悬浮磁通图。
其中,1-左外径向定子铁心,2-右外径向定子铁心,3-左内径向定子铁心,4-右内径向定子铁心,5-外转子铁心,6-内转子铁心,7-外定子永磁环,8-内定子永磁环,9-隔磁铝环,10-径向控制绕组A,11-径向控制绕组B,12-径向控制绕组C,13-径向控制绕组D,14-外径向气隙,15-内径向气隙,16-静态偏置磁通一,17-静态偏置磁通二,18-外径向悬浮控制磁通,19-内径向悬浮控制磁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转子。外定子包括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以及外定子永磁环7,内定子包括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和内定子永磁体8。转子包括转子铁心、隔磁铝环9。
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分别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位置相对,外定子永磁环7位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之间,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通过外定子永磁环7固定。内定子永磁环8位于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之间,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通过内定子永磁环8固定。本实施方式中,外定子永磁环7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的外径相同。
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上均绕制集中式径向控制绕组,参见附图1,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上绕制径向控制绕组A10,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上绕制径向控制绕组B11,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上绕制径向控制绕组C12,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上绕制径向控制绕组D13。本实施方式中,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和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内圆周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齿,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和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外圆周也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齿,径向控制绕组(径向控制绕组A、径向控制绕组B、径向控制绕组C、径向控制绕组D)均绕制于悬浮齿上。
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心被隔磁铝环9分为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外转子铁心5、内转子铁心6,而且转子铁心沿径向剖面为“H”形结构,被隔磁铝环9从中间分为内外两部分,外转子铁心5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位置相对,内转子铁心6与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位置相对。
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控制隔磁铝环9外的外转子铁心5,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控制隔磁铝环9内侧的内转子铁心6,外转子铁心5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形成外径向气隙14,内转子铁心6与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形成内径向气隙15。
径向控制绕组A10、径向控制绕组B11、径向控制绕组C12和径向控制绕组D13用于悬浮控制,且径向控制绕组A10、径向控制绕组B11、径向控制绕组C12和径向控制绕组D13分别包含位移X和Y方向的四个绕组,X方向与Y方向参见附图2中所示。径向控制绕组A10和径向控制绕组C12位于X方向的绕组绕线相同,位于Y方向绕组绕线相同。径向控制绕组B11和径向控制绕组D13位于X方向的绕组绕线相同,位于Y方向绕组绕线相同。径向控制绕组A10、径向控制绕组C12和径向控制绕组B11、径向控制绕组D13上相对应的绕组绕向相反,径向控制绕组A10、径向控制绕组B11、径向控制绕组C12和径向控制绕组D13位于X方向和Y方向绕组分别串联为X和Y方向控制绕组。即所有的X极上的绕组串联,Y极上的绕组串联,分别由两个开关功放驱动。
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外转子铁心5、内转子铁心6由整块导磁材料制成。外定子永磁环7和内定子永磁环8为稀土永磁材料制成。
外定子永磁环7提供静态偏置磁通一16,静态偏置磁通一16的磁路为:磁通从外定子永磁环7的N极出发,通过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外径向气隙14、外转子铁心5、外径向气隙14、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回到外定子永磁环7的S极。
内定子永磁环8提供静态偏置磁通二17,态偏置磁通二17的磁路为:磁通从内定子永磁环8的N极出发,通过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内径向气隙15、内转子铁心6、内径向气隙15、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回到内定子永磁环8的S极。
径向控制绕组A、径向控制绕组B通电产生的外径向悬浮控制磁通18,其磁路为: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外径向气隙14、外转子铁心5、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形成闭合回路。
径向控制绕组C和径向控制绕组D通电产生的内径向悬浮控制磁通19,其磁路为: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内径向气隙15、内转子铁心6、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形成闭合回路。
悬浮原理:径向由静态偏置磁通一16、静态偏置磁通二17与外径向悬浮控制磁通18、内径向悬浮控制磁通19相互作用,使得与转子径向偏心方向相同的转子外侧气隙磁场叠加减弱,而相反方向的转子外侧气隙磁场叠加增强,相同的转子内侧气隙磁场叠加增强,而相反方向的转子内侧气隙叠加减弱,在转子内侧和外侧上分别产生与转子偏移方向相反的力,将转子拉回径向平衡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包括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外定子永磁环(7),所述内定子包括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和内定子永磁环(8);所述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分别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位置相对,所述外定子永磁环(7)位于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之间;所述内定子永磁环(8)位于所述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之间;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上均绕制集中式径向控制绕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心、隔磁铝环(9),所述转子铁心被隔磁铝环(9)分为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外转子铁心(5)、内转子铁心(6),所述外转子铁心(5)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之间形成外径向气隙(14),所述内转子铁心(6)与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之间形成内径向气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心沿径向剖面为上下“H”形结构,所述外转子铁心(5)、内转子铁心(6)分别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位置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永磁环(7)与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和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内圆周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极,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和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外圆周也均间隔设置有4个悬浮极,所述径向控制绕组均绕制于所述悬浮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其特征在于,左径向定子铁心(1、3)上位于Y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处于X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右径向定子铁心(2、4)上位于Y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处于X方向的悬浮极上的绕组绕向相同;且左径向定子铁心(1、3)和右径向定子铁心(2、4)上相对应的绕组绕向相反,然后所有的X极上的绕组串联,Y极上的绕组串联,分别由两个开关功放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径向定子铁心(1)、右外径向定子铁心(2)、左内径向定子铁心(3)、右内径向定子铁心(4)、外转子铁心(5)、内转子铁心(6)由整块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外定子永磁环(7)和内定子永磁环(8)为稀土永磁材料制成。
CN202022045821.0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64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5821.0U CN21256407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5821.0U CN21256407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4072U true CN21256407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58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6407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40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7815A (zh) * 2021-07-05 2021-07-30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解耦混合磁轴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7815A (zh) * 2021-07-05 2021-07-30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解耦混合磁轴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2131A (zh) 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
CN101149077B (zh) 永磁偏置轴向径向磁轴承
CN104214216B (zh) 一种四自由度内转子磁轴承
CN204186802U (zh) 一种新型轴-径向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
CN102072249B (zh) 一种大承载力径向磁轴承
CN104265761A (zh) 一种新型轴-径向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
CN106812797B (zh) 一种双层定子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
CN101761574A (zh) 一种永磁上吸下斥结构的低功耗外转子径向磁轴承
CN108539914A (zh) 一种三相四自由度轴向分相磁悬浮飞轮电机
CN104141685A (zh) 一种主被动内转子磁轴承
CN114198403B (zh) 一种五自由度混合磁轴承
CN212564072U (zh) 一种内外双定子无接触混合磁轴承
CN110932466A (zh) 一种集成了径向磁轴承的径向磁通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11927885B (zh) 一种永磁偏置轴向磁轴承
CN111173838B (zh) 径向无耦合三自由度直流混合磁轴承
CN108825655A (zh) 一种带隔磁环的径向轴向三自由度磁轴承
CN112065856B (zh) 四极内外双转子混合磁轴承
CN104121288A (zh) 一种主被动外转子磁轴承
CN208209713U (zh) 一种三相四自由度轴向分相磁悬浮飞轮电机
CN214534059U (zh) 一种圆盘定子型交/直流混合磁轴承
CN206221508U (zh) 一种二自由度永磁偏置径向混合磁轴承
CN101832335A (zh) 永磁偏置轴向径向磁轴承
CN211574038U (zh) 径向无耦合四极混合磁轴承
CN211574037U (zh) 新结构交叉齿四极混合磁轴承
CN112065857A (zh) 四极内外双定子混合磁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223100 east of provincial highway 328 and north of metallurgical Avenue, Hongze Development Zone,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ingy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3005 Jiangsu Hua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1 East Road.

Patentee befor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