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1875U -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1875U
CN212561875U CN202020728923.XU CN202020728923U CN212561875U CN 212561875 U CN212561875 U CN 212561875U CN 202020728923 U CN202020728923 U CN 202020728923U CN 212561875 U CN212561875 U CN 212561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einforcement
autoclaved aerated
aerated concret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89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连玉
蔡文章
高璐
王鑫
Original Assignee
Zhenghe New Material Da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he New Material Da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he New Material Da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89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1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1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1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包括承重型内墙、承重型外墙、楼面板、屋面板以及构造柱和圈梁,承重型内墙和承重型外墙由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拼接而成,其配筋包括两层钢筋网片和设置于墙板厚度方向的短向分布筋。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将仅能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提供围护墙或隔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进行技术改进,使之成为既能用于多层承重,又可实现建筑节能、体轻、抗裂、防火、抗震且可恢复的新型装配式结构部品,通过现场拼装而成为装配板构式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又一种全新的建筑体系。同时又把传统的仅仅用作建筑围护墙或隔墙的自承重板材变为装配式建筑的承重构件,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推广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装配板构式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层房屋的建设基本都是砌体结构房屋,由于我国幅源广阔,建房所用的砌体材料良莠不分、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劣质材料被大量应用。一些地区尤其是村镇、乡村、牧区,没有正规设计与施工,建造多层砌体房屋都是用手工砌筑,费力耗时,建造的房屋不满足我国相关规范要求且存有较大安全隐患。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基本被应用于各类建筑的自承重外围护墙以及建筑内隔墙,还没有将这类板材横向装配使之形成承重墙建筑的多层建筑案例,不利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应用领域的拓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包括承重型内墙、承重型外墙、楼面板、屋面板以及构造柱和圈梁,所述承重型内墙和承重型外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拼接而成的装配式墙体,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内的配筋,所述配筋包括两层钢筋网片,每层钢筋网片包括正交焊接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配筋还包括设置于墙板厚度方向且连接两层钢筋网片的短向分布筋。
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厚度方向的短向分布筋与板内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焊接固定,所述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相互正交焊接,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小于5mm,所述纵向钢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0mm,所述短向分布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所述短向分布筋的间距与横向钢筋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宽度为600mm,每层钢筋网片包括至少4根纵向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横向拼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端部竖向加工可用于埋设线管的内凹型布线槽,所述布线槽的深度不大于200mm,宽度不大于200mm。
进一步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横向拼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端部的上侧面设有长度不大于2000mm的置筋凹槽,所述置筋凹槽内放置长度不大于2000mm的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所述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从所述置筋凹槽内伸出并锚入构造柱内。
进一步地,建筑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四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设有与墙拉结的现浇构造柱,所述屋面板和楼面板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或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所述圈梁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圈梁均为高位圈梁。
进一步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叠合的后浇筑混凝土层,所述底板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预制底板,所述底板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内的配筋,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内设有焊接钢筋网片,所述底板的板侧面预设企口,相邻底板的企口拼接为板缝槽,所述板缝槽内设有板缝构造钢筋,所述底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000mm,厚度小于或等于250mm,宽度为小于或等于600mm,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mm,所述板缝槽深度不大于板厚度的2/3。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受拉区的钢筋数量大于受压区的钢筋数量。
进一步地,建筑的所有预制建筑部品上均设有编号信息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编号信息标识为二维码标识。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具有以下优点:
1、将仅能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提供围护墙(隔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进行技术改进,使之成为既能承重,又可实现保温、抗裂、节能、抗震且可恢复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部品;承重墙板内按设计要求配置双层钢筋网以及钢筋网之间的短向拉结分布筋;钢筋网的设置使板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自应力,自应力对加气混凝土形成有效约束从而提高墙板的抗裂性能,墙板厚度方向的短向拉结分布筋的设置又改善了板材的抗劈裂能力,所以板内配筋能够有效增加墙体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提高墙体的延性;
2、对建筑图纸进行墙体拆分、编号,利用建筑信息化技术对部品进行编码、列表,实现信息与加工的两化融合;
3、易于施工,大幅度节省原材料、降低工作量、提高了施工速度;
4、墙板端部竖向加工可用于埋设线管的内凹型布线槽,当两侧墙板拼装时形成可以敷设线管的竖向通道,此举避免了在拼装好的墙面再进行剔凿的习惯,方便施工,保证了墙体质量,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5、装配板构式建筑自重轻,可大幅降低地震作用(约为同方案砖混建筑的1/2),配筋墙板又增加了墙体的延性,建筑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四角、纵横墙交界处及局部需要加强的部位设有与墙有拉结的现浇构造柱,每层均设置了混凝土圈梁(外墙为高位圈梁),墙板拼缝中设置了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所设的构造安全到位,抗震设防烈度可达9度;
6、房屋装配施工时,只需将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用专用粘结剂粘好拼实,在构造柱、圈梁等位置现场浇筑少量混凝土,可比传统砌体结构施工方式省时1/2以上,比传统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节省大量砌筑砂浆,所用施工设备简单,装配式施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工时,建房速度快,最大幅度地提高了建筑的性价比;
7、可大量利用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墙材革新以及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导向;
8、引导建立新材装配建筑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新型材料→信息化处理→部品加工→技术配套→现场拼装→网络销售,促使新材装配式建筑向着科学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平面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配筋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布线槽在两侧墙板拼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布线槽竖向穿线管做法示意图(两侧墙板拼接)。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布线槽竖向穿线管做法示意图(墙板与构造柱拼接)。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楼面板/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部圈梁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部圈梁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楼面板/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预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与构造柱之间拉结筋的设置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包括承重型内墙2、承重型外墙1、楼面板3、屋面板6以及构造柱4和圈梁5,所述承重型内墙2和承重型外墙1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拼接而成的装配式墙体,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7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7内的配筋8,所述配筋8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片9,每层钢筋网片9包括正交焊接的横向钢筋10和纵向钢筋11,所述配筋8还包括设置于墙板厚度方向且连接两层钢筋网片9的短向分布筋12。本实施例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为不高于六层的装配板构整体式房屋,本实施例将传统的仅能用作建筑隔墙的自承重板材变为装配式建筑的承重构件。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通过横向拼装,通过专用粘结剂形成承重外墙和承重内墙。在建筑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四角处、纵横墙交界处及局部需要加强的部位设有与墙有拉结的现浇构造柱4。
在每道承重墙体层高处设置混凝土圈梁5(外墙的圈梁均为高位圈梁),楼面板3或屋面板6设在各层圈梁5上,所述楼面板3和屋面板6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或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通过浇筑混凝土层(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楼面板和屋面板,该混凝土层则为作为叠合层的后浇筑混凝土层)与圈梁5、构造柱4和梁13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梁13可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本实施例的楼面板3和屋面板6为叠合板的情况下,包括底板18和后浇筑混凝土叠合层19,所述底板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预制底板,所述底板的板侧面预设企口,相邻底板的企口拼接为板缝槽20,底板铺设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按混凝土现浇板的制作方法制作浇筑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板,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6和楼面板3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底板18和与底板18叠合的后浇筑混凝土层19,所述底板18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预制底板,所述底板18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内的配筋,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19内设有焊接钢筋网片23,所述底板18的板侧面预设企口25,相邻底板的企口25拼接为板缝槽20,所述板缝槽20内设有板缝构造钢筋24,所述底板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000mm,厚度小于或等于250mm,宽度为小于或等于600mm,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19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mm,所述板缝槽20深度不大于板厚度的2/3,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底板18的受拉区的钢筋数量大于受压区的钢筋数量。对于本实施例的底板18,受拉区指底板18的底部区域,也就是远离后浇筑混凝土层19的一侧的区域,受压区是指靠近后浇筑混凝土层19的一侧的区域。利用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板材作为叠合板的底板可减轻板的自重,进而降低整个建筑自重,有效降低建筑的地震作用,板内非对称配置的钢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应力会使板材形成一定的反拱,从而会大幅提高了板的抗裂能力,在施工时可减少板底部支顶,节约大量支顶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底板热工性能优越,热阻大,有着优越的保温性能,将防止室内热量向竖向相邻房间的传递,利用铺设的钢筋网片及后浇注混凝土可以实现楼(屋面)板整体性,承载能力、板材刚度达到结构设计要求,有利于建筑抗震,可以在叠合层内穿越设备线管,不减少楼层的净空,这种叠合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可计入装配率。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横向钢筋10与纵向钢筋11相互正交焊接成钢筋网片9,所述短向分布筋12与板内上、下两层钢筋网片9焊接固定。所述横向钢筋10和纵向钢筋11的直径不小于5mm,所述纵向钢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0mm,所述短向分布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对于宽度为600mm的墙板,每层钢筋网片9包括至少4根纵向钢筋11,对于宽度为300mm的墙板,每层钢筋网片9包括至少2根纵向钢筋11。
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横向拼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端部竖向加工可用于埋设线管的内凹型布线槽14,如图5所示,所述布线槽14的深度不大于200mm,宽度不大于200mm。此举避免了在拼装好的墙面再进行剔凿的习惯,方便施工,保证了墙体质量,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施工时,当两侧墙板拼装时或者墙板与构造柱4等结构拼接时(具体可以设置于内承重墙板或外承重墙板与构造柱之间),形成可以敷设线管22的竖向通道15,用于布设设备管线,并用轻质砂浆灌实。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布线槽14的深度不大于100mm,宽度不大于200mm或者深度不大于200mm,宽度也不大于200mm,在拼接时形成槽口尺寸不大于200mm×200mm的布线通道15,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布线槽14的深度是指内凹的深度,宽度是指布线槽14在墙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5、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端部的上侧面留有长度不大于2000mm的置筋凹槽16,用于放置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17。此置筋凹槽16应由部品加工部按设计图纸专门加工,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所述建筑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四角、纵横墙交界处及局部需要加强的部位设有与墙有拉结的现浇构造柱4。楼梯21可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所述的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置于所述的置筋凹槽16内且伸出、锚入构造柱4内,增加了墙体抗震能力,用专用粘结剂将墙板粘结完成,拼装成承重板材墙体。专用粘结剂由水泥、砂、外加剂、掺和料和水等组成,按一定比例机械拌和而成,其与基材的拉伸粘结剂强度不应低于0.4MPa,墙体水平拼装后浇注构造柱。
各层圈梁5上铺设楼面板或屋面板,外墙的圈梁5为高位圈梁。建筑的所有预制建筑部品上均设有编号信息标识,所述编号信息标识优选为二维码标识。所述圈梁5、构造柱4均为混凝土构件,在圈梁5、楼面板3和屋面板6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楼面板3、屋面板6和圈梁5上均设有编号信息,具体可以为二维码标识的形式。在楼面板3和屋面板6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情况下,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底板上设置编号信息。对已加工好的成品件粘贴二维码标识,并按墙号顺序堆放,做到:一墙一图、一图一明细、一板一编码、一墙一包装、施工时只需按照编码顺序拼装即可。编码形式如下方的编码表示例所示:
表1编码表示例
Figure BDA0002479389190000071
则本实施例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建筑设计结果制定墙体拆分和编号方案;
S2:对所有预制建筑部品进行加工,根据步骤S1的方案进行编号;
S3:对预制建筑部品粘贴编号信息标识,并按墙号顺序堆放,每个墙体集中堆放一垛;
S4:将步骤S3得到的成品件运至施工现场,识别编号信息标识并进行拼装。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的主要施工过程有:基础施工(同常规砖混结构)、绑扎构造柱钢筋、基础圈梁顶面超平并清洗干净、安装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并设置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17、支设构造柱模板、浇筑构造柱混凝土、绑扎圈梁钢筋并支设圈梁侧模板(或安装预制圈梁)、铺装叠合板的底板、绑扎叠合板的后浇筑混凝土层(叠合层)的钢筋网并设置圈梁与叠合层钢筋间的拉结筋及楼(屋)面板板缝构造钢筋、浇筑圈梁及叠合板的浇筑混凝土层,形成首层主体结构;上部楼层除不用进行基础施工外,其他工序同首层。本实施例的系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与楼面板及屋面板设计;(2)、房屋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构造;(3)、墙体拆分、墙体排板、部品加工与编码列表;(4)、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与构造柱拉结筋的设置;(5)、板材拼缝粘结剂;(6)、承重墙体内敷设设备线管技术;(7)、房屋装配施工等。在部品加工部按照所传来的排板图、板型图、编码表进行板构式建筑部品加工,对成品件粘贴二维码标识,并实行一墙一堆放。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施工,包括板材拼装、叠合板安装就位、管线设置、构造柱、楼板叠合层、圈梁浇注混凝土以及墙体辅助保温等。具体地,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设计供该体系应用的内外承重墙板、混凝土叠合板的底板;2、选择达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板构式构件生产及部品加工技术指导、培训、按照特殊要求生产、加工成建筑所需的部品;3、选择专门机构对建筑图纸进行墙体拆分、编号,利用建筑信息化技术对部品进行编码、列表并将信息传送给相应的部品加工工段;4、部品加工工段按照上一工序提供的信息,将所有建筑部品进行加工、编码;5、对成品件粘贴二维码标识并按墙号顺序堆放,一墙一垛;6、用专业运输、吊装队伍将建筑部品运至施工现场,扫码识别并进行板材拼装;7、部品加工工段需在墙板端部竖向加工一个不大于200mm×200mm,可用于埋设线管的内凹型布线槽,使墙板相对拼接时形成可以敷设线管的竖向通道;8、承重墙板与混凝土构造柱连接部位设置了特殊的拉结钢筋,将其置于承重墙板端部上侧面、长度不大于2000mm的置筋凹槽内且伸出、锚入构造柱内,采用专用粘结剂将墙板粘结完成,拼装成承重板材墙体,墙体水平拼装后浇注构造柱;9、在圈梁上浇筑或铺设混凝土楼板;10、所有外墙圈梁均为高位圈梁;11、建筑装饰装修及辅助保温部品安装。
鉴于本实施例适用房屋层数不高于六层,竖向荷载不大,传统的砌块墙体的承载能力已绰绰有余,而装配式板构式建筑的墙板又配置的钢筋又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故竖向承载足够安全,本实施例重点验证了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延性),即通过对传统砌体承重墙与装配式板构式墙体的恢复力特性(低周往复荷载)的对比试验,通过其开裂荷载、开裂位移、破坏荷载、破坏位移来验证本专利对改善墙体延性的效果。
传统墙体的开裂无明显预兆,水平承载力在开裂后很快就进入极限状态并快速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裂缝宽而疏,为脆性破坏;而本实施例拼接成的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在达到极限荷载后下降较为缓慢,板内配筋进入工作状态,分担了大部分剪力,使墙体应力分布更均匀,表现为在主裂缝附近产生许多细密的斜裂缝。表1为墙体恢复力特性试验结果。
表2墙体恢复力特性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479389190000081
Figure BDA0002479389190000091
由表可知:对比传统墙及装配式板构式墙体试验可知,变量为板墙内有无配筋。板内配筋试件较板内无筋试件开裂荷载提高了38.5%,极限荷载提高33.9%,说明板内配筋的装配式板构墙体的抗震承载力提升作用明显,能使墙体应力分布的更均匀,耗能能力更大。
本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C30,现浇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鉴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所限,本实施例建造高度定为不高于六层房屋,将会使房屋有足够多的安全度,是以经过特殊配筋设计、加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承重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为装配式墙体,并配以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外墙为高位圈梁)、楼(屋)面板等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在不高于9度抗震设防区域建造的不高于六层的装配板构整体式房屋。较大尺寸的板材在现场拼装节省了大量砌筑砂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速度,又由于所有部品是在部品加工部按照标准加工制作,其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很适合在广大城镇、乡村、牧区推广建造。该建筑体系的建筑、结构设计与建造不同于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充分发挥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自重轻、热工性能优、抗裂性能好、耐久性强及施工方便等特点,用其作为竖向受力构件,建造高宽比较小、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墙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剪切变形为主(第一振型贡献率达80%以上)的不高于六层的建筑,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所规定的“用底部剪力法确定地震水平作用”的范畴,从而可以简化计算,方便设计,建立了不同于传统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全新、完整的装配板构式建筑设计原则与规定。引导建立新材装配建筑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新型材料→信息化处理→部品加工→技术配套→现场拼装→网络销售,促使新材装配式建筑向着科学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型内墙、承重型外墙、楼面板、屋面板以及构造柱和圈梁,所述承重型内墙和承重型外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拼接而成的装配式墙体,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内的配筋,所述配筋包括两层钢筋网片,每层钢筋网片包括正交焊接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配筋还包括设置于墙板厚度方向且连接两层钢筋网片的短向分布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厚度方向的短向分布筋与板内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焊接固定,所述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相互正交焊接,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小于5mm,所述纵向钢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0mm,所述短向分布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所述短向分布筋的间距与横向钢筋的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宽度为600mm,每层钢筋网片包括至少4根纵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横向拼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端部竖向加工可用于埋设线管的内凹型布线槽,所述布线槽的深度不大于200mm,宽度不大于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横向拼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的端部的上侧面设有长度不大于2000mm的置筋凹槽,所述置筋凹槽内放置长度不大于2000mm的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所述与构造柱拉结的钢筋从所述置筋凹槽内伸出并锚入构造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建筑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四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设有与墙拉结的现浇构造柱,所述屋面板和楼面板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或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所述圈梁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圈梁均为高位圈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叠合的后浇筑混凝土层,所述底板为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预制底板,所述底板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和设置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主体内的配筋,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内设有焊接钢筋网片,所述底板的板侧面预设企口,相邻底板的企口拼接为板缝槽,所述板缝槽内设有板缝构造钢筋,所述底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000mm,厚度小于或等于250mm,宽度为小于或等于600mm,所述后浇筑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mm,所述板缝槽深度不大于板厚度的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受拉区的钢筋数量大于受压区的钢筋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或8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建筑的所有预制建筑部品上均设有编号信息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板构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信息标识为二维码标识。
CN202020728923.XU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Active CN212561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8923.XU CN212561875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8923.XU CN212561875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1875U true CN21256187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7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8923.XU Active CN212561875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1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0293B2 (en) Multiple layer polymer foam and concrete system for forming concrete walls, panels, floors, and decks
CN100416010C (zh) 预制复合承重墙结构的节点构造施工方法
EP2021555B1 (en) Concrete beam
CN10778057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层组合楼板及其连接方式
WO20110211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itu construction of civil structures
CN211473051U (zh) 一种预应力桁架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墙体
CN111456227A (zh)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39291B (zh) 一种适用于低层建筑的装配式生产施工方法
CN215106121U (zh)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
CN112538915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2561875U (zh) 一种装配板构式建筑
US7700024B1 (en) Corrugated concrete wall panel for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216475803U (zh) 一种应用于剪力墙体体系的新型预制楼板构造
CN205444514U (zh) 一种承重轻质保温一体板
CN211200692U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
AU2009100582A4 (en) Panel construction
CN112982692A (zh)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CN100351474C (zh)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29928U (zh) 一种框架结构用预制钢筋砼凸形支座体
CN113374171A (zh)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圈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93397A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
CN205857488U (zh) 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
CN218541038U (zh) 一体化施工的柔性连接拼装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大板系统
CN216239125U (zh) 真空绝热板复合预制墙板及其墙体
CN212376074U (zh) 一种横向拼装蒸压加气混凝土配筋承重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9

Address after: 110000 1-4-1, No. 11, Yuguang lane, Wanghu Road, Hepi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o Lu

Address before: 116000 1-4-2, No.45 Lianhuashan Road, Xigang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he new material (Dal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