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0233U -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60233U CN212560233U CN202021032943.XU CN202021032943U CN212560233U CN 212560233 U CN212560233 U CN 212560233U CN 202021032943 U CN202021032943 U CN 202021032943U CN 212560233 U CN212560233 U CN 2125602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mentation
- fermentation tank
- conveying
- renewable energy
- gener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发酵腔室的发酵罐、安装在发酵罐上方的顶盖、甲烷排气管、废弃物投入器、曝气装置、以及污泥排出器,所述甲烷排气管与顶盖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废弃物投入器与发酵罐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都设置在发酵腔室中的空气喷射管和搅拌部件,所述污泥排出器与发酵罐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本申请在处理废弃物时,曝气装置往发酵腔室中喷射空气、同时会搅拌废弃物,发酵罐内注入空气后结合搅拌使废弃物发酵产生甲烷。因此,本申请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废弃物并生成甲烷,不仅可以提高处理效率,还可防止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物来生产再生能源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家庭或饭店等地方所发生的餐厨垃圾含有大量的水分与养分,易腐败,因此可引发恶臭与害虫,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大部分回收的餐厨垃圾进行填埋处理,但是填埋时发生恶臭与渗水,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浪费资源。
禽畜养殖场所发生的大量禽畜废弃物(粪尿)恶臭严重、病虫害繁殖的同时含有大量的水分,不但不能用作堆肥,一旦放流还会成为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而污染饮用水及周边环境,将会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往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案是,回收家庭或饭店以及禽畜养殖场所发生的有机废弃物,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好氧发酵,并生成肥料,用作农业堆肥。一方面可以防止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长久使用化学肥料后成酸性的土壤。
近年来出现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来生产氢气与甲烷的方法,其利用有机废弃物所生成的有机酸的程度与PH(表示生成氢气可能性的指标)来阶段性地进行,可同时有效地生成氢气与甲烷。利用有机废弃物来生产氢气与甲烷的装置通常包括有机酸生产池、氢气生产池、以及甲烷生产池等;有机酸生产池利用有机废弃物来生成有机酸、并盛有活性污泥;在有机酸生产池中确认生成有机酸之后,由有机酸生产池所排出的流体供应至氢气生产池;氢气生产池有多个、呈连续性连接形态,当检测到最后一个氢气生产池内流体的PH超过5.5时,最后一个氢气生产池内的流体被供应至甲烷生产池。
上述利用有机废弃物来生产氢气与甲烷的装置中,有机酸生产池与甲烷生产池中都会进行厌氧消化,在进行厌氧消化时,会利用搅拌机对有机废弃物及活性污泥进行搅拌。但是,现有的有机酸生产池与甲烷生产池存在下述问题:1、厌氧消化过程中所必须的氧气的供应不顺畅;2、有机酸生产池与甲烷生产池中所生成的废污泥并不能很好地排出到外部,由此导致整体处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能够有效地向内部注入空气、并同时搅拌废弃物,由此提高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发酵腔室的发酵罐、安装在发酵罐上方的顶盖、甲烷排气管、废弃物投入器、曝气装置、以及污泥排出器,所述甲烷排气管与顶盖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废弃物投入器与发酵罐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都设置在发酵腔室中的空气喷射管和搅拌部件,所述污泥排出器与发酵罐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发酵罐内的支撑台、固定于支撑台的传动箱壳、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壳中的转轴、安装于传动箱壳并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穿设在顶盖中的空气供应管,所述转轴内设有空气流入通道,所述空气供应管的一端位于顶盖外部、并用于和鼓风机相连,所述空气供应管的另一端位于顶盖内部、并与转轴的空气流入通道连通,所述空气喷射管固定于转轴、并与转轴的空气流入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喷射管有多根、且都水平延伸,所述转轴和多根空气喷射管构成所述搅拌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喷射管上设置有数个朝向发酵罐底部的空气喷射孔。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固定在传动箱壳上端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内具有密封内腔,所述空气供应管的另一端与密封罩相固定、并与密封内腔连通,所述转轴的上端位于密封内腔中,所述空气流入通道向上贯通转轴、与密封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发酵罐的上端,所述空气供应管为一伸缩管或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下端的外周固设有一圈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紧贴于发酵罐上端的内周面;所述发酵罐的上端设有一圈位于连接圈上端的限位部;所述顶盖的外周还固定连接有一圈雨水槽,所述雨水槽的下端延伸至发酵罐上端的外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呈圆筒状,所述顶盖为一呈半球形态的圆顶。
进一步地,所述废弃物投入器包括投入料斗和传送螺杆,所述投入料斗安装在传送螺杆上,所述传送螺杆靠近发酵罐的一端伸入发酵腔室中。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螺杆倾斜设置,所述传送螺杆远离发酵罐的另一端与发酵罐的上端齐平、或高于发酵罐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排出器包括传送线、数个沿传送线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依次相连的传送盘、以及驱动传送盘移动的传送驱动单元,所述传送线有一部分位于发酵罐的内部、其余部分位于发酵罐的外部,位于发酵罐内部的这部分传送线上开设有排出槽,位于发酵罐外部的这部分传送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污泥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传送线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数个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叶轮,所述叶轮能够位于相邻两个传送盘之间、并与传送盘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线包括位于发酵罐内部的内部传送段、位于发酵罐外部的外部传送段、以及连接在内部传送段和外部传送段之间的连接传送段,所述内部传送段呈圆形状、设置在发酵罐底部的内周测,所述外部传送段高于外部传送段,所述污泥排出口悬空设置在外部传送段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处理废弃物时,曝气装置往发酵腔室中喷射空气、同时会搅拌废弃物,发酵罐内注入空气后结合搅拌使废弃物发酵产生甲烷,甲烷由甲烷排气管被排出到发酵罐的外部,而发酵罐内经过发酵完过程的污泥由污泥排出器被排出到发酵罐的外部。因此,本申请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废弃物并生成甲烷,不仅可以提高处理效率,还可防止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再生能源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再生能源生产系统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中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中顶盖与曝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发酵罐与曝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中污泥排出器在发酵罐中的安装结构图,该图为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中污泥排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中传送盘和叶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传送线和传送盘的连接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发酵罐
20 顶盖
21 甲烷排气管
22 雨水槽
30 废弃物投入器
31 投入料斗
32 传送螺杆
40 曝气装置
41 传动箱壳
42 转轴
42a 空气流入通道
42b 轴承
43 空气喷射管
44 支撑台
45 链齿轮
45a 链条
46 第一驱动电机
47 密封罩
48 空气供应管
50 污泥排出器
51 传送线
52 排出槽
53 污泥排出口
54 第二驱动电机
54a 叶轮
55 传送盘
56 绳索
57 内部传送段
58 外部传送段
59 连接传送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利用废弃物产生再生能源,废弃物可以为禽畜废弃物、有机废弃物、餐厨垃圾等,再生能源主要为甲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发酵腔室的发酵罐10、安装在发酵罐10上方的顶盖20、甲烷排气管21、废弃物投入器30、曝气装置40、以及污泥排出器50,甲烷排气管21与顶盖2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废弃物投入器30与发酵罐1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曝气装置40包括都设置在发酵腔室中的空气喷射管43和搅拌部件,污泥排出器50与发酵罐1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
上述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利用废弃物产生甲烷时,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回收的废弃物经筛选后被分为塑料类废弃物、塑胶类废弃物、金属类废弃物等,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分别由废弃物投入器30投入发酵罐10的发酵腔室中,曝气装置40引入外部空气、并将空气通过空气喷射管43在发酵腔室中喷射出,同时,曝气装置40的搅拌部件搅拌废弃物,在曝气装置40向发酵罐10内引入外部空气、再结合搅拌发酵罐10内废弃物的作用下,发酵罐10内的废弃物在短时间内发酵产生甲烷与水蒸气等的混合物。如图1所示,甲烷与水蒸气等的混合物由甲烷排气管21被排出到发酵罐10的外部,且被排出的甲烷与水蒸气等的混合物先后经过滤装置60过滤、以及液化装置70液化后得到高纯度的甲烷,高纯度的甲烷被存储在存储罐80中;而发酵罐10内经过发酵完过程的污泥由污泥排出器50被排出到发酵罐10的外部、并由污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续可被用作农业堆肥。因此,本申请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废弃物并生成甲烷,将甲烷用作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提高处理效率,还可以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发生。
下述对再生能源生产系统中的发酵罐10、顶盖20、废弃物投入器30、曝气装置40、以及污泥排出器50的优选结构展开叙述。
发酵罐10
发酵罐10用于容纳废弃物并使废弃物进行发酵。优选地,发酵罐10呈圆筒状、上部呈敞开的形态,由此形成圆形的发酵腔室,能够提高其对废弃物的容纳率。发酵罐10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纤维强化塑料FRP,对废弃物发酵后产生的甲烷与水蒸气等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与耐久性,由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顶盖20
如图2所示,顶盖20安装在发酵罐10的上端、并覆盖发酵罐10上端的开口,由此使顶盖20用于封闭发酵罐10敞开的上部。基于圆筒状形态的发酵罐10,顶盖20优选采用呈半球形态的圆顶,即顶盖20为部分空心圆球体,圆顶的内部空间与发酵罐10内部的发酵腔室相通,甲烷排气管21固定在圆顶的上端、并与圆顶的内部空间相通。
进一步地,顶盖2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发酵罐10的上端,当发酵罐10内的废弃物发酵时会产生甲烷与水蒸气等的混合物,随着废弃物发酵的进行,发酵罐10内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此时可推动顶盖20相对于发酵罐10上移,由此降低发酵罐10的内部压力,保证利用废弃物发酵产生甲烷的顺利、安全进行,由此提高作业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顶盖20与发酵罐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顶盖20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发酵罐10支撑;顶盖20下端的外周固设有一圈连接圈,连接圈紧贴于发酵罐10上端的内周面;发酵罐10的上端设有一圈位于连接圈上端的限位部,该限位部对顶盖20的上移起到限位作用;顶盖20的外周还固定连接有一圈雨水槽22,雨水槽22的下端延伸至发酵罐10上端的外周侧。因此,顶盖20即可以封闭发酵罐10敞开的上部,又可以相对于发酵罐10的上部进行一定程度的上下移动。另外,在顶盖20上设置方向朝外的雨水槽22,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发酵罐10的内部。
较优地,顶盖20的材质为耐腐蚀性与耐久性均良好的合成纤维、或塑料、或胶膜。
废弃物投入器30
废弃物投入器30用于将被分类为塑料类、塑胶类、金属类等回收的废弃物自动投入到发酵罐10的发酵腔室中。如图2和图3所示,废弃物投入器30包括投入料斗31和传送螺杆32,传送螺杆32安装在发酵罐10的一侧、且传送螺杆32靠近发酵罐10的一端伸入发酵腔室中,投入料斗31安装在传送螺杆32上。传送螺杆32受减速电机的驱动而运转,废弃物从投入料斗31处被投入、落在传送螺杆32上,运转的传送螺杆32将废弃物投入至发酵罐10的发酵腔室中。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传送螺杆32倾斜设置,具体地,传送螺杆32以越远离发酵罐10越向上的形态倾斜设置,并且,传送螺杆32远离发酵罐10的一端与发酵罐10的上端齐平、或高于发酵罐10的上端,以防止发酵成液态的有机物通过传送螺杆32与投入料斗31溢出到外部。
曝气装置40
曝气装置40的作用为:一是将外部空气引入发酵罐10内并喷射出,二是搅拌发酵罐10中所容纳的废弃物。如图2至图6所示,曝气装置40包括空气喷射管43、搅拌部件、呈十字状的支撑台44、传动箱壳41、上下延伸的转轴42、第一驱动电机46、以及空气供应管48;其中,支撑台44的外端与发酵罐10的内壁相固定,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固定,由此将曝气装置40整体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0内;传动箱壳4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台44的上端;第一驱动电机46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箱壳41的上端、用于驱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壳41中、并从支撑台44中穿过,转轴42的内部还开设有空气流入通道42a;空气供应管48穿设在顶盖20中,空气供应管48一端位于顶盖20外部、并用于和鼓风机相连,空气供应管48的另一端位于顶盖20内部、并与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连通,故空气供应管48由顶盖20的内部向外部贯通;空气喷射管43固定于转轴42、并与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连通。较优地,空气喷射管43有多根、且都水平延伸,多根空气喷射管43呈放射状分布,转轴42和多根空气喷射管43构成搅拌部件。
上述曝气装置40运转时,一方面,鼓风机的运转使外部空气被注入空气供应管48中,空气经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注入空气喷射管43中、并被喷射出,为发酵罐10内废弃物的发酵过程提供所需的氧气;另一方面,第一驱动电机46运转,驱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多根空气喷射管43一起转动,从而搅拌发酵罐10内的废弃物。
进一步地,空气供应管48与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之间的连通结构优选为:如图5所示,曝气装置40还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箱壳41上端的密封罩47,密封罩47内具有密封内腔,空气供应管48的另一端与密封罩47相固定、并与密封内腔连通,转轴42的上端位于密封内腔中,空气流入通道42a向上贯通转轴42、与密封内腔连通。转轴42通过两个轴承42b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密封罩47和传动箱壳41中。
较优地,如图2和图3所示,每根空气喷射管43上都设置有数个朝向发酵罐10底部的空气喷射孔,故空气喷射管43向发酵罐10的底部喷射空气,其不仅可以防止污泥的沉淀,还可以防止污泥的固化。另外,空气供应管48为一伸缩管或软管,能够适应顶盖20相对于发酵罐10上部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传动箱壳41中设置有相配合的链齿轮45和链条45a,链齿轮45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46的电机轴和转轴42上,由此实现第一驱动电机46驱动转轴42转动。
污泥排出器50
污泥排出器50的功能是将发酵罐10中经过发酵完了的污泥排出到发酵罐10的外部。如图2、以及图7至图10所示,污泥排出器50包括传送线51、排出槽52、数个传送盘55、以及传送驱动单元;其中,传送线51有一部分位于发酵罐10的内部、其余部分位于发酵罐10的外部,位于发酵罐10外部的这部分传送线51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污泥排出口53;排出槽52开设在位于发酵罐10内部的这部分传送线51上、并朝向转轴42;数个传送盘55沿传送线51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依次相连,数个传送盘55都设置在传送线51内;传送驱动单元驱动传送盘55沿传送线51的延伸方向移动。
上述污泥排出器50运转时,传送驱动单元驱动传送盘55沿传送线51的延伸方向移动,污泥经排出槽52进入相邻的两个传送盘55之间,传送盘55带动污泥一起沿传送线51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将发酵罐10内的污泥移出至发酵罐10的外部,最后污泥从传送线51上的污泥排出口53处排出。
传送驱动单元的优选结构为:如图9和图9所示,传送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传送线51的第二驱动电机54、以及数个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上的叶轮54a,叶轮54a能够位于相邻两个传送盘55之间、并与传送盘55抵接。第二驱动电机54运转时,带动叶轮54a转动,叶轮54a推动传送盘55,由此驱动传送盘55沿传送线51的延伸方向移动,循环传送污泥。较优地,数个传送盘55通过绳索56进行捆扎、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传送线51包括位于发酵罐10内部的内部传送段57、位于发酵罐10外部的外部传送段58、以及连接在内部传送段57和外部传送段58之间的连接传送段59,内部传送段57呈圆形状、设置在发酵罐10底部的内周测,外部传送段58高于外部传送段58,污泥排出口53悬空设置在外部传送段58上,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污泥排出口53处自动掉落。
综上所述,本申请涉及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废弃物、并生产出用作再生能源的甲烷,由此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发生。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发酵腔室的发酵罐(10)、安装在发酵罐(10)上方的顶盖(20)、甲烷排气管(21)、废弃物投入器(30)、曝气装置(40)、以及污泥排出器(50),所述甲烷排气管(21)与顶盖(2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废弃物投入器(30)与发酵罐(1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所述曝气装置(40)包括都设置在发酵腔室中的空气喷射管(43)和搅拌部件,所述污泥排出器(50)与发酵罐(10)相连、并与发酵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0)还包括固定在发酵罐(10)内的支撑台(44)、固定于支撑台(44)的传动箱壳(41)、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壳(41)中的转轴(42)、安装于传动箱壳(41)并驱动转轴(4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6)、以及穿设在顶盖(20)中的空气供应管(48),所述转轴(42)内设有空气流入通道(42a),所述空气供应管(48)的一端位于顶盖(20)外部、并用于和鼓风机相连,所述空气供应管(48)的另一端位于顶盖(20)内部、并与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连通,所述空气喷射管(43)固定于转轴(42)、并与转轴(42)的空气流入通道(42a)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管(43)有多根、且都水平延伸,所述转轴(42)和多根空气喷射管(43)构成所述搅拌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管(43)上设置有数个朝向发酵罐(10)底部的空气喷射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0)还包括固定在传动箱壳(41)上端的密封罩(47),所述密封罩(47)内具有密封内腔,所述空气供应管(48)的另一端与密封罩(47)相固定、并与密封内腔连通,所述转轴(42)的上端位于密封内腔中,所述空气流入通道(42a)向上贯通转轴(42)、与密封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发酵罐(10)的上端,所述空气供应管(48)为一伸缩管或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下端的外周固设有一圈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紧贴于发酵罐(10)上端的内周面;所述发酵罐(10)的上端设有一圈位于连接圈上端的限位部;所述顶盖(20)的外周还固定连接有一圈雨水槽(22),所述雨水槽(22)的下端延伸至发酵罐(10)上端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0)呈圆筒状,所述顶盖(20)为一呈半球形态的圆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投入器(30)包括投入料斗(31)和传送螺杆(32),所述投入料斗(31)安装在传送螺杆(32)上,所述传送螺杆(32)靠近发酵罐(10)的一端伸入发酵腔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螺杆(32)倾斜设置,所述传送螺杆(32)远离发酵罐(10)的另一端与发酵罐(10)的上端齐平、或高于发酵罐(10)的上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出器(50)包括传送线(51)、数个沿传送线(51)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依次相连的传送盘(55)、以及驱动传送盘(55)移动的传送驱动单元,所述传送线(51)有一部分位于发酵罐(10)的内部、其余部分位于发酵罐(10)的外部,位于发酵罐(10)内部的这部分传送线(51)上开设有排出槽(52),位于发酵罐(10)外部的这部分传送线(51)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污泥排出口(5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传送线(51)的第二驱动电机(54)、以及数个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上的叶轮(54a),所述叶轮(54a)能够位于相邻两个传送盘(55)之间、并与传送盘(55)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线(51)包括位于发酵罐(10)内部的内部传送段(57)、位于发酵罐(10)外部的外部传送段(58)、以及连接在内部传送段(57)和外部传送段(58)之间的连接传送段(59),所述内部传送段(57)呈圆形状、设置在发酵罐(10)底部的内周测,所述外部传送段(58)高于外部传送段(58),所述污泥排出口(53)悬空设置在外部传送段(58)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2943.XU CN212560233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2943.XU CN212560233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60233U true CN212560233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2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32943.XU Active CN212560233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60233U (zh)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21032943.XU patent/CN2125602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75343B1 (ko) | 폐기물쓰레기를 이용한 재생에너지 생산시스템 | |
US4435188A (en) | Installation for preparing combustible gases through fermentation | |
CN106116734A (zh) |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好氧堆肥装置和好氧堆肥方法 | |
KR100852873B1 (ko) | 유기물을 함유한 폐기물 및 배설물을 자원화 하는 방법과장치 | |
CN103923821B (zh) | 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装置和消化方法 | |
CN111620733A (zh) | 一种有机肥塔式发酵设备 | |
CN105602843A (zh) | 一种连续卧式干法厌氧发酵系统 | |
CN216106657U (zh) | 一种水泡粪肥料化复合发酵装置 | |
CN111691516B (zh) | 一种生态旱厕 | |
CN212425907U (zh) | 一种有机肥塔式发酵设备 | |
CN212560233U (zh) | 一种再生能源生产系统 | |
CN111777297A (zh) | 一种禽类粪便发酵装置 | |
CN215209402U (zh) | 一种农村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 | |
CN205774176U (zh)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好氧堆肥装置 | |
CN211078844U (zh) | 简易粪污处理的装置 | |
CN214654796U (zh) | 一种层流发酵装置 | |
CN108033821A (zh) | 一种浮动型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有机肥料制造设备 | |
RU2655795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газа и удобрений из отходов свиноводческих стоков | |
RU2646873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газа и удобрений из отходов свиноводческих стоков с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ой емкостью | |
KR19990083804A (ko) | 축산폐수의 퇴비화 발효장치 | |
CN216584672U (zh) | 一种规模化猪场猪粪无害化处理装置 | |
CN2856052Y (zh) | 粪便制沼气成套装置 | |
KR200406817Y1 (ko) | 타워형 무교반 퇴비화 장치 | |
CN211847726U (zh) | 一种肉牛养殖厂粪便发酵有机肥装置 | |
KR20120021658A (ko) | 오?폐수 및 유기성 폐기물 통합처리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