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8134U - 一种新型输送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输送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8134U
CN212558134U CN202020742554.XU CN202020742554U CN212558134U CN 212558134 U CN212558134 U CN 212558134U CN 202020742554 U CN202020742554 U CN 202020742554U CN 212558134 U CN212558134 U CN 212558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uffer
wheel
wearing layer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2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aise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aise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aise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aise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2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8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8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8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轮毂外的弹性耐磨层,由于在弹性耐磨层的侧面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沉槽型缓冲槽,使弹性耐磨层在受到物料沿径向的压力时,在受力点处可以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弹性变形,所以在受力瞬间减少了对轮毂的冲击,同时局部加大了弹性耐磨层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物料的输送更平稳。同时由于缓冲槽采用沉槽结构而非通孔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弹性耐磨层除缓冲槽外的部位保持实心结构,从而保证弹性耐磨层依然保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输送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输送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传输用滚轮一般是由轮毂、包覆在轮毂外圆面上的弹性耐磨层、分别封装在轮毂两端面的防尘用内端盖、外端盖组成。现有的传输用滚轮上的弹性耐磨层均为实心体结构,用于输送物料时起到的缓冲作用有限,当输送轮受到较大冲击时,往往冲击力会较直接传递至轮毂上,容易使轮毂发生难以恢复的变形,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缓冲作用,所以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产生较大噪音和不规则偏移,严重影响输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缓冲作用、输送物料更平稳且可有效防止轮毂发生变形的新型输送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所述轮毂外周的弹性耐磨层,在所述弹性耐磨层侧面的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为沉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耐磨层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缓冲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有多个,所述多个缓冲槽沿所述弹性耐磨层中部呈圆周分布,所述缓冲槽沿径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为长槽,且其距离所述轮毂中心较远一端的槽宽大于较近一端的槽宽。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缓冲槽的倾斜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缓冲槽为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为沿圆周方向连通形成的闭合槽,在所述闭合的缓冲槽中部设有距离所述轮毂中心较远的槽峰部和较近的槽谷部,所述槽峰部和槽谷部之间圆滑过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的缓冲槽沿圆周方向的径向槽宽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轮毂外的弹性耐磨层,由于在弹性耐磨层的侧面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沉槽型缓冲槽,使弹性耐磨层在受到物料沿径向的压力时,在受力点处可以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弹性变形,所以在受力瞬间减少了对轮毂的冲击,同时局部加大了弹性耐磨层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物料的输送更平稳。同时由于缓冲槽采用沉槽结构而非通孔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弹性耐磨层除缓冲槽外的部位保持实心结构,从而保证弹性耐磨层依然保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弹性耐磨层,21缓冲槽,211槽峰部,212槽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案及其说明仅用于解析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1和包覆在所述轮毂1外周的弹性耐磨层2,在所述弹性耐磨层2侧面的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缓冲槽21,所述缓冲槽21为沉槽。
轮毂1呈圆柱形,弹性耐磨层2具有一定的厚度,缓冲槽21位于弹性耐磨层2的中部,使缓冲槽21距离弹性耐磨层2外周的壁厚和距离轮毂1的距离相当,当位于缓冲槽21外的弹性耐磨层2在受到物料沿径向施加的压力时,接触点的缓冲槽21外壁被局部压平或者压凹,与物料的局部接触面加大,起到局部吸音和减振的效果,而缓冲槽21的侧壁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弹性耐磨层2,在输送过程中,随着输送轮的转动,这种吸音和减振的效果更明显。
所述弹性耐磨层2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缓冲槽21。可使弹性耐磨层2在受径向压力时保证输送轮两边的变形量一致。
所述缓冲槽21有多个,所述多个缓冲槽21沿所述弹性耐磨层2中部呈圆周分布,所述缓冲槽21沿径向倾斜设置,所述多个缓冲槽21的倾斜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多个缓冲槽21沿圆周呈间隔均匀分布状,而且缓冲槽21是倾斜设置的,而且倾斜方向一致,使这些缓冲槽21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还能使转动的输送轮从缓冲槽21外边缘过渡至没有缓冲槽的实体时可实现圆滑过渡,进一步保证输送的平稳性,而且相邻两缓冲槽21间的实体部分能保证输送轮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于相邻两缓冲槽21间的实体部分能保证输送轮具有足够的强度,所以所述多个缓冲槽21还可以为通槽。
所述缓冲槽21为长槽,且其距离所述轮毂1中心较远一端的槽宽大于较近一端的槽宽,同时相邻两缓冲槽21间实体部分壁厚基本保持一致,保证其在变形缓冲的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
如附图2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所述缓冲槽21为沿圆周方向连通形成的闭合槽,在所述闭合的缓冲槽21中部设有距离所述轮毂1中心较远的槽峰部211和较近的槽谷部212,所述槽峰部211和槽谷部212之间圆滑过渡相连,所述闭合的缓冲槽21沿圆周方向的径向槽宽一致。
从输送轮侧面看,所述槽峰部211和槽谷部212间隔设置有两组,使所述闭合的缓冲槽21形成波浪形通槽。其中槽峰部211外壁距离弹性耐磨层2的外周较近,受力发生的变形量较大,而槽谷部212的外壁距离弹性耐磨层2的外周较远,受力发生的变形量相对较小,同理这些缓冲槽21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从槽峰部211过渡至槽谷部212时可实现圆滑过渡,保证输送的平稳性。
如附图3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所述槽峰部211和槽谷部212间隔设置有三组,整个闭合缓冲槽21呈梅花形状。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1)和包覆在所述轮毂(1)外周的弹性耐磨层(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耐磨层(2)侧面的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缓冲槽(21),所述缓冲槽(21)为沉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耐磨层(2)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缓冲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1)有多个,所述多个缓冲槽(21)沿所述弹性耐磨层(2)中部呈圆周分布,所述缓冲槽(21)沿径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1)为长槽,且其距离所述轮毂(1)中心较远一端的槽宽大于较近一端的槽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槽(21)的倾斜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槽(21)为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1)为沿圆周方向连通形成的闭合槽,在所述闭合的缓冲槽(21)中部设有距离所述轮毂(1)中心较远的槽峰部(211)和较近的槽谷部(212),所述槽峰部(211)和槽谷部(212)之间圆滑过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的缓冲槽(21)沿圆周方向的径向槽宽一致。
CN202020742554.X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新型输送轮 Active CN212558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554.XU CN212558134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新型输送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554.XU CN212558134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新型输送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8134U true CN212558134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8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2554.XU Active CN212558134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新型输送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8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79501A (en) Ventilated disk brake
WO2017150396A1 (ja) 機能部品取付部材
JP2006517161A (ja) 空力的表面を備えた自転車用車輪
CA2422883A1 (en) Multiple directional wheel
US11434964B2 (en) Brake lining for a railway vehicle and disk brak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212558134U (zh) 一种新型输送轮
US20030178265A1 (en) Brake disk for a vehicle wheel
US3194293A (en) Shock absorbing caster wheel
JPS60119231A (ja) 支持円板軸受
CN113734309B (zh) 一种履带系统及履带加工工艺
US4519204A (en) Yarn false twisting apparatus
CN215657491U (zh) 一种橡胶滚轮结构
TWM628988U (zh) 自行車輪轂結構
TW202124183A (zh) 自行車輪框
JPH1182521A (ja) ベアリング
CN215745524U (zh)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CN213291882U (zh) 一种脚轮的保护盖
JPS6311402A (ja) タイヤのパンク防止部材
JP3177212U (ja) 研磨輪
JPS61276499A (ja) スピ−カ用振動板
WO2001036160A3 (de) Verbrauchbare rotationsscheibe zur bearbeitung von materialoberflächen mit einem grundkörper aus spritzgegossenem material, insbesondere kunststoff
KR102245464B1 (ko) 모듈형 탄성롤
TWI635226B (zh) 碟式煞車系統
JP4780192B2 (ja) ディスクロ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継目無管の製造方法
CN210318169U (zh) 减小摩擦力的滚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