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5483U -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483U
CN212555483U CN202020675079.9U CN202020675079U CN212555483U CN 212555483 U CN212555483 U CN 212555483U CN 202020675079 U CN202020675079 U CN 202020675079U CN 212555483 U CN212555483 U CN 212555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ing
device body
wall
coloured
glass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50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秀峰
喻德胜
余红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Hengtai Glass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gbu Hengtai Glass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gbu Hengtai Glass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gbu Hengtai Glass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50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5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着色机构,所述着色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与活动机构,所述电机位于活动机构的上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在工作人员需要为玻璃器皿进行着色时,通过输送带将玻璃料带入进着色机构中,输送带内部设有输送轴带动,该输送带上面设有缓震带,当玻璃料进行着色机构中时,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筒进行旋转,玻璃料通过在着色网中均匀旋转进行着色,并且当着色完毕后,玻璃料可继续通过输送带输送出出料口,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器皿着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玻璃又名吸热玻璃,指加入彩色艺术玻璃着色剂后呈现不同颜色的玻璃。在现有有色玻璃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染色剂调配,这样导致调配的比例无法做到精确,从而会导致所生产出的有色玻璃达不到预定要求,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操作,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该装置通过自动化进行染色剂调配以及玻璃器皿着色均匀,不耗时耗力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着色机构,所述着色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与活动机构,所述电机位于活动机构的上端,所述着色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输送带与缓震带,所述输送带位于缓震带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着色机构包括着色设备本体、着色网、喷洒装置与旋转筒,所述着色网位于旋转筒的内壁,所述旋转筒位于着色设备本体的内壁,所述喷洒装置位于着色设备本体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着色设备本体与喷洒装置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着色设备本体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喷洒装置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着色设备本体与旋转筒之间设有活动轴,所述着色设备本体的内壁通过活动轴与旋转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着色网与旋转筒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着色网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旋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与进料口之间设有防漏垫圈,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进料口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与出料口之间设有防漏垫圈,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出料口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设备本体、活动槽与拉伸板,所述活动槽与拉伸板均位于活动设备本体的上端,所述活动槽位于拉伸板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与缓震带之间设有固定胶,所述输送带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震带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通过装置本体、着色机构、进料口、电机、输送带、缓震带、活动卡槽与出料口,在工作人员需要为玻璃器皿进行着色时,通过着色装置中添加需要的着色剂,着色装置中的比例调控板可对着色剂进行混合,当把玻璃料通过进料口放入,通过输送带将玻璃料带入进着色机构中,输送带内部设有输送轴带动,该输送带上面设有缓震带,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导致玻璃料变脆,当玻璃料进行着色机构中时,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筒进行旋转,着色装置通过液压泵将着色染料通过喷洒装置均匀喷洒到着色网上,玻璃料通过在着色网中均匀旋转进行着色,方便着色的均匀且节省人力,并且当着色完毕后通过活动机构中的活动槽带动拉伸板拉开,该活动机构中配有感应器,可当着色成功之后,打开拉伸板玻璃料可继续通过输送带输送出出料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中着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中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着色机构;201、着色设备本体;202、着色网;203、喷洒装置;204、旋转筒;3、进料口;4、电机;5、输送带;6、缓震带;7、活动机构;701、活动设备本体;702、活动槽;703、拉伸板;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3,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8,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着色机构2,着色机构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4与活动机构7,电机4位于活动机构7的上端,着色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输送带5与缓震带6,输送带5位于缓震带6的下端。
进一步的,着色机构2包括着色设备本体201、着色网202、喷洒装置203与旋转筒204,着色网202位于旋转筒204的内壁,旋转筒204位于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内壁,喷洒装置203位于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外壁,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着色设备本体201与喷洒装置203之间设有固定槽,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喷洒装置2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着色设备本体201与旋转筒204之间设有活动轴,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内壁通过活动轴与旋转筒204的外壁活动连接,着色网202与旋转筒204之间设有固定槽,着色网202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旋转筒204的内壁固定连接,方便对玻璃料进行染色。
进一步的,装置本体1与进料口3之间设有防漏垫圈,装置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进料口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装置本体1与出料口8之间设有防漏垫圈,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出料口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方便玻璃料从进口与出口不会遗漏。
进一步的,活动机构7包括活动设备本体701、活动槽702与拉伸板703,活动槽702与拉伸板703均位于活动设备本体701的上端,活动槽702位于拉伸板703的前端,方便为玻璃料着色完成后输送出出料口8。
进一步的,输送带5与缓震带6之间设有固定胶,输送带5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震带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这样防止震动损坏玻璃料。
工作原理
本申请专利由装置本体1、着色机构2、着色设备本体201、着色网202、喷洒装置203、旋转筒204、进料口3、电机4、输送带5、缓震带6、活动机构7、活动设备本体701、活动槽702、拉伸板703、出料口8等部件组成,首先,在工作人员需要为玻璃器皿进行着色时,通过着色装置中添加需要的着色剂,着色装置中的比例调控板可对着色剂进行混合,当把玻璃料通过进料口3放入,通过输送带5将玻璃料带入进着色机构2中,输送带5内部设有输送轴带动,该输送带5上面设有缓震带6,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导致玻璃料变脆,当玻璃料进行着色机构2中时,通过电机4带动旋转筒204进行旋转,着色装置通过液压泵将着色染料通过喷洒装置203均匀喷洒到着色网202上,玻璃料通过在着色网202中均匀旋转进行着色,方便着色的均匀且节省人力,并且当着色完毕后通过活动机构7中的活动槽702带动拉伸板703拉开,该活动机构7中配有感应器,可当着色成功之后,打开拉伸板703玻璃料可继续通过输送带5输送出出料口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8),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着色机构(2),所述着色机构(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4)与活动机构(7),所述电机(4)位于活动机构(7)的上端,所述着色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输送带(5)与缓震带(6),所述输送带(5)位于缓震带(6)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机构(2)包括着色设备本体(201)、着色网(202)、喷洒装置(203)与旋转筒(204),所述着色网(202)位于旋转筒(204)的内壁,所述旋转筒(204)位于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内壁,所述喷洒装置(203)位于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设备本体(201)与喷洒装置(203)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喷洒装置(2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着色设备本体(201)与旋转筒(204)之间设有活动轴,所述着色设备本体(201)的内壁通过活动轴与旋转筒(204)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着色网(202)与旋转筒(204)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着色网(202)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旋转筒(204)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与进料口(3)之间设有防漏垫圈,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进料口(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与出料口(8)之间设有防漏垫圈,所述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漏垫圈与出料口(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7)包括活动设备本体(701)、活动槽(702)与拉伸板(703),所述活动槽(702)与拉伸板(703)均位于活动设备本体(701)的上端,所述活动槽(702)位于拉伸板(703)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与缓震带(6)之间设有固定胶,所述输送带(5)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震带(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CN202020675079.9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Active CN212555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079.9U CN21255548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079.9U CN21255548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483U true CN212555483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5079.9U Active CN21255548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54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626A (zh) * 2022-07-29 2022-09-16 安徽晶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626A (zh) * 2022-07-29 2022-09-16 安徽晶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580A (zh) 一种可自动涂刷的建筑涂料粉刷装置
CN212555483U (zh)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装置
CN210875989U (zh) 一种零部件自动化喷漆装置
CN207210263U (zh) 一种有色玻璃涂覆装置
CN206199515U (zh) 一种园林景观树树干喷涂装置
CN206154489U (zh) 一种封闭式陶瓷地拖桶喷釉装置
CN111841983A (zh) 一种轮毂生产用高效涂装装置
CN210138764U (zh) 竹席生产用喷淋装置
CN214766494U (zh) 一种制造轻质建筑材料混合喷涂设备
CN205816017U (zh) 刹车盘自动化随线涂装线
CN108970886A (zh) 一种智能喷漆房
CN207435702U (zh) 一种用于纱线上色的染色装置
CN206911604U (zh) 一种板材喷漆装置
CN21344936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涂料喷刷装置
CN213377460U (zh) 一种便于均匀涂漆的圣诞装饰加工用涂抹装置
CN208912672U (zh) 一种挂具清洁装置
CN209465253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注塑件喷漆装置
CN207914025U (zh) 一种可快速烘干的彩钢板装置
CN208105791U (zh) 集室内外墙面装饰为一体的多功能粉刷机
CN212154037U (zh) 一种外墙反射隔热涂料喷涂装置
CN220610905U (zh) 一种洋房金属装饰件喷漆机构
CN217094034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修用多面体板材喷漆装置
CN214440139U (zh) 一种胶合板喷漆装置
CN109365174A (zh) 一种油桶生产用涂料装置
CN219024846U (zh) 一种纸制品制造用涂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