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9566U -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9566U
CN212549566U CN202021551727.6U CN202021551727U CN212549566U CN 212549566 U CN212549566 U CN 212549566U CN 202021551727 U CN202021551727 U CN 202021551727U CN 212549566 U CN212549566 U CN 212549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nitre
saltpeter
inlet
c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1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婷婷
朱刘
邢娜
王权
石静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Forerunn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1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9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9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9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赶硝装置,其包括赶硝釜以及设置在赶硝釜釜内的内套桶,内套桶的下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赶硝釜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赶硝釜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的管道之间还设置有泵组件,赶硝釜釜内还设置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抵近内套桶上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泵组件将溶液进行流动循环,使溶液与金属粉粒充分接触进而提高赶硝速率,且溶液循环起到搅拌作用,避免了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使金属产生剧烈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金属导致金属与设备摩擦引入新杂质以及赶硝速率慢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赶硝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硝酸银溶液中多余的硝酸,提高溶液pH,从而生产出高纯度的硝酸银,在使用银粉或银锭制备硝酸银晶体过程中,除去游离硝基的赶硝操作是一道十分重要的生产工序,特别是应用在电子行业中作为感光材料的硝酸银,该材料对硝酸银的纯度有非常高的要求,硝酸银中的杂质含量直接影响材料性能,因此,赶硝操作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序。
现有技术的赶硝操作普遍采用持续加热蒸发、不断补加纯水、持续热沸硝酸银溶液的方法来除去多余的硝酸,虽然可提高溶液pH,进而提高硝酸银的溶液纯度,但是用加热蒸发除去溶液中多余硝酸的方式,其赶硝效率低,不仅造成了蒸汽或其它热源的浪费,而且也会产生大量的含硝酸根的酸性冷凝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废水处理成本,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现有技术的赶硝操作中还会采用金属粉粒与含酸溶液接触,金属粉粒与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完成赶硝操作,为了让金属粉粒与含酸溶液充分接触,加快赶硝进程,往往会使用搅拌装置对金属粉粒进行搅拌,这种赶硝操作虽然可以使金属粉粒与含酸溶液充分接触,加快赶硝进程,但是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金属粉粒会产生剧烈运动,金属粉粒很容易与设备发生摩擦,从而造成设备磨损,更严重的是,摩擦设备过程中会导致溶液引入新的杂质,使后续除杂更加麻烦,并带来了新的杂质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能提高赶硝效率且节约生产成本的赶硝装置是本行业内急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赶硝装置,其包括赶硝釜以及设置在赶硝釜釜内的内套桶,所述内套桶的下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赶硝釜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的管道之间还设置有泵组件,所述赶硝釜釜内还设置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抵近所述内套桶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冷凝器、喷淋塔、风机以及排气管,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冷凝器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淋塔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风机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喷淋塔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管程入口与所述风机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喷淋塔处理达标后的废气导入所述排气管后进行高空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液桶,所述赶硝釜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储液桶用于存储完成赶硝操作后的溶液,其管程入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第二储液桶,所述第二储液桶用于存储并提供赶硝操作所需的溶液,其管程出口与泵组件的管程入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釜的侧壁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用于冷热交换来控制赶硝釜釜内反应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向内套桶中添加反应原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用于观察赶硝釜釜内的反应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桶的数量为3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硝釜釜内还设置有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接形成四通结构,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的另一端分别抵近3个内套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赶硝系统,用于制备硝酸银的工艺中,包含上述任意一项的所述的赶硝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泵组件将溶液进行流动循环,使溶液与金属粉粒充分接触进而提高赶硝速率,且溶液循环起到搅拌作用,避免了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使金属产生剧烈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金属导致金属与设备摩擦引入新杂质以及赶硝速率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赶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赶硝釜;2-内套桶;3-第一进液口;4-出气口;5-第一出液口;6-第二出液口;7-泵组件;8-第一出液管;9-第二出液管;10-第三出液管;11-第四出液管;12-冷凝器;13-喷淋塔;14-风机;15-排气管;16-第一储液桶;17-第二储液桶;18-盘管;19-进料口;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赶硝装置,其包括赶硝釜1以及设置在赶硝釜1釜内的内套桶2,内套桶2的下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优选地,内套桶2下1/2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内套桶2中有金属粉粒,内套桶2的下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可以让溶液与金属粉粒的充分接触,使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可以通过通孔流出,又可以防止溶液从内套桶2的上部溢出,通孔直径大小取决于金属粉粒颗粒大小,本实用新型使用银粉生产优级纯硝酸银,其通孔直径设置为0.5mm。
赶硝釜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3,赶硝釜1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口5,第一进液口3与第一出液口5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一进液口3与第一出液口5连通的管道之间还设置有泵组件7,赶硝釜1的釜内还设置第一出液管8,第一出液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液口3,第一出液管8的另一端抵近内套桶2上部,溶液在泵组件7的作用下,先通过第一出液口5流出赶硝釜1,再从第一进液口3流入赶硝釜1,最后通过第一出液管8进入内套桶2与金属粉粒发生反应,与金属粉粒发生反应后的溶液通过通孔流出到赶硝釜1底部,再通过第一出液口5流出赶硝釜1,以此类推使溶液完成流动循环,通过泵组件7将溶液进行流动循环,加快溶液与金属粉粒的接触,提高赶硝速率,避免了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使金属粉粒产生剧烈运动,在保证不与设备摩擦引入新杂质的前提下,提高了赶硝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赶硝装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套桶2的数量为3个,赶硝釜1的釜内还设置有第二出液管9、第三出液管10、第四出液管11,第二出液管9、第三出液管10、第四出液管11的一端与第一出液管8形成四通结构,第二出液管9、第三出液管10、第四出液管11的另一端分别抵近3个内套桶2上部,溶液通过第一进液口3进入第一出液管8后,四通结构将溶液分流至第二出液管9、第三出液管10、第四出液管11,最后通过第二出液管9、第三出液管10、第四出液管11分别流入3个内套桶2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内套桶2以及出液管的数量,对此本申请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赶硝装置,还包括冷凝器12、喷淋塔13、风机14以及排气管15,赶硝釜1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4,冷凝器12的管程入口与出气口4通过管道相连通,喷淋塔13的管程入口与冷凝器12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风机14的管程入口与喷淋塔13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排气管15的管程入口与风机14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风机14用于将喷淋塔13处理后的废气导入排气管15后进行高空排放。反应产生废气和水蒸汽通过出气口4排出,水蒸汽进入冷凝器12后被冷凝,冷凝后的水蒸汽可用于后续进一步回收,提取水蒸汽中夹杂少量的金属副产品,提高了产品回收率,废气进入喷淋塔13处理达标后导入排气管15进行高空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赶硝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液桶16和第二储液桶17,赶硝釜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出液口6,第一储液桶16用于存储完成赶硝操作后的溶液,其管程入口与第二出液口6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储液桶17用于存储并提供赶硝操作所需的溶液,其管程出口与泵组件7的管程入口相连通,赶硝开始前,通过第二储液桶17向装置中注入原溶液,赶硝进行时,第二储液桶17与第一储液桶16与装置都不相通,赶硝结束后,打开第二出液口6向第一储液桶16中输送完成赶硝操作后的溶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赶硝装置,还包括盘管18、进料口19以及观察窗20,盘管18可以通蒸汽加热,也可以通冷却水降温,通过在盘管18中进行冷热交换来控制赶硝釜1釜内反应温度,本实用新型使用银粉生产优级纯硝酸银,其反应温度为70±5℃,进料口19用于向内套桶2内添加反应原料,观察窗20用于观察赶硝釜1内的反应情况,通过观察窗20可以观察到内套桶2内金属粉粒的消耗情况,当内套桶2内金属粉粒需要补充时了,可通过进料口19用于向内套桶2内添加金属粉粒,一个内套桶2至少对应设置一个进料口19,本实用新型中内套桶2的数量为3个,对应进料口19的数量也为3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赶硝系统,用于制备硝酸银的工艺中,包含上述的赶硝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泵组件将溶液进行流动循环,使溶液与金属粉粒充分接触进而提高赶硝速率,且溶液循环起到搅拌作用,避免了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使金属产生剧烈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金属导致金属与设备摩擦引入新杂质以及赶硝速率慢的技术问题。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赶硝釜以及设置在赶硝釜釜内的内套桶,所述内套桶的下桶壁和底部均匀分布通孔,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赶硝釜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的管道之间还设置有泵组件,所述赶硝釜釜内还设置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抵近所述内套桶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冷凝器、喷淋塔、风机以及排气管,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冷凝器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淋塔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风机的管程入口与所述喷淋塔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管程入口与所述风机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喷淋塔处理达标后的废气导入所述排气管后进行高空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液桶,所述赶硝釜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储液桶用于存储完成赶硝操作后的溶液,其管程入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装置还包括第二储液桶,所述第二储液桶用于存储并提供赶硝操作所需的溶液,其管程出口与泵组件的管程入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釜的侧壁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用于冷热交换来控制赶硝釜釜内反应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向内套桶中添加反应原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釜的顶部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用于观察赶硝釜釜内的反应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桶的数量为3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赶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赶硝釜釜内还设置有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接形成四通结构,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四出液管的另一端分别抵近3个内套桶。
10.一种赶硝系统,用于制备硝酸银的工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所述的赶硝装置。
CN202021551727.6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2549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727.6U CN21254956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727.6U CN21254956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9566U true CN212549566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1727.6U Active CN21254956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9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0307B (zh) 一种高纯五氧化二钒制备方法
CN109704295B (zh) 一种制取精碲的方法
CN101338365B (zh) 钼镍矿综合处理的方法
CN102701263B (zh) 一种含锡铜渣选择性浸出免蒸发制备硫酸铜的方法
CN102923776B (zh) 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CN108328642A (zh) 一种从锌氨溶液中免蒸发制备碱式碳酸锌的方法
CN102703905A (zh) 废退锡水综合利用工艺
WO2023020041A1 (zh) 一种提纯硫酸镍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67890B (zh) 一种含钒物料提钒的方法
CN102060872A (zh) 一种乙酰甲胺磷连续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CN108557901A (zh) 一种钢厂废酸生产聚合硫酸铁的生产工艺
CN212549566U (zh) 一种赶硝装置及系统
CN102634668A (zh) 一种湿法炼锌酸洗铜渣免焙烧免蒸发生产硫酸铜的方法
US3719451A (en) Production of copper oxides and zinc oxide
CN101982419A (zh) 用氮氧化物气体浸取软锰矿制取硝酸锰溶液的方法
US4057423A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mercury free sulfuric acid
CN217780770U (zh) 一种生产硫酸镍溶液的系统
CN105600758B (zh) 一种提纯硒的湿法精炼工艺
CN109112597B (zh) 改造氧化线回收氧化液和保护单镍盐着色槽的配置与方法
CN104775033B (zh) 利用废杂铜循环强化提取高纯铜粉的工艺
CN108640162B (zh) 一种碱循环含铁固废生产氧化铁颜料设备系统
CN112121751A (zh) 一种赶硝装置、系统及赶硝方法
CN109137034B (zh) 改造现有氧化槽回收阳极氧化液的配置与方法
CN106397289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福美钠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6379869A (zh) 一种电极箔腐蚀废酸液中提取硫酸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Address after: No. 1116-1, building 1, Dianzhong Business Plaza, Dianzhong new area, Kunming, Yunnan 650212

Patentee after: Kunming forerunner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500 Heyun Town Industrial Zone, Qingxin District,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eside Yuba highway)

Patentee before: FIRST RARE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