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8433U -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8433U
CN212548433U CN202020932561.6U CN202020932561U CN212548433U CN 212548433 U CN212548433 U CN 212548433U CN 202020932561 U CN202020932561 U CN 202020932561U CN 212548433 U CN212548433 U CN 212548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sedimentation
turning
area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25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亮
王鹏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yao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yao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yao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yao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25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8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8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8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池体从左至右分隔为若干进水区和若干沉淀区,隔板上设有若干配水口,每个沉淀区内均设有若干水平翻板位于配水口处,沉淀区近隔板处设有转轴,转轴水平布置且和隔板平行,水平翻板位于转轴上且可沿转轴转动,水平翻板一端搁置在配水口处的隔板上、另一端为落泥端,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一端的面积且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池体内增加活动式的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的同时,又利用瞬时的“自翻转排泥”解决污泥粘结堵塞斜管填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理想沉淀理论是:悬浮颗粒的沉淀去除率与沉淀池沉淀面积相关,而与沉淀池深度无关(当然也不能太浅,以防短留、沉泥再次泛起以及表面风吹影响),增加沉淀面积即可降低对特定颗粒沉速μ0的大小。因此理论上沉淀面积越大越好,但在实际工程中,占地面积往往很紧凑,占地面积又影响工程投资,对于PPP或BOT模式的污水厂来说,将进一步影响水费的大小,直接影响运营企业的利润。因此,不增加占地面积甚至减少占地面积的措施,将是重大的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池体内增加活动式的沉淀面积而不增加本体的占地面积,增加沉淀效率的同时,又利用瞬时的“自翻转排泥”解决污泥粘结堵塞斜管填料的问题。不仅大大增强沉淀效果,同时简化了设施操作、运行管理和维护,同时在保证系统的运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工程投资,降低了运行费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池体从左至右分隔为若干进水区和若干沉淀区,进水区处设有进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配水口,每个沉淀区内均设有若干水平翻板位于配水口处,所述沉淀区近隔板处设有转轴,转轴水平布置且和隔板平行,转轴固定在隔板或池体上,水平翻板位于转轴上且可沿转轴转动,所述水平翻板一端搁置在配水口处的隔板上、另一端为落泥端,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一端的面积且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集泥斗。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底部和池体底部存在间距。使得进水区底部的污泥可以进入集泥斗。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包括两个进水区和一个沉淀区,所述进水区位于沉淀区的两侧。布水更为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排配水口,每排配水口等间距布置,每排配水口均设有若干个配水口,每排配水口内相邻两个配水口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区上方设有若干出水堰槽。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底部由进水区向集泥斗处倾斜向下。利于进水区的污泥进入泥泥斗。
进一步地,集泥斗处设有排泥口。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水平翻板的下方均设有限位导流板,所述转轴和限位导流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转轴至水平翻板落泥端端部的距离。水平翻板翻转时可以对水平翻转起限位作用,避免水平翻板翻转角度过大,对池体内起到过大的扰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为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池体内增加活动式的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的同时,又利用瞬时的“自翻转排泥”解决污泥粘结堵塞斜管填料的问题。不仅大大增强沉淀效果,同时简化了设施操作、运行管理和维护,同时在保证系统的运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运行费用。
2、本实用新型中改变传统沉淀池沉速固定、原有固定式斜板/斜管沉淀池埋深大、容易粘堵的问题,改变常规的固定式思路,设置水平翻板,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没有沉积污泥时水平翻板一端搁置在配水口处的隔板上,保持沉淀平面的水平,最大化的增加沉淀面积,当水平翻板累计沉淀污泥后,由于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一端的面积,落泥端一侧积泥多,逐渐使得落泥端一端的重量大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泥端将产生自动翻转,把聚集水平翻板上的污泥依靠重力滑落至池体底部的集泥斗内,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聚集在水平翻板上的污泥滑落后,由于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所以水平翻板又旋转归位,新一轮的沉淀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重新开始,如此循环往复,不需要消耗任何产生运行费的能量,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又达到了高效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每排水平翻板的布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设有若干隔板2将池体1从左至右分隔为若干进水区3和若干沉淀区4,池体1包括两个进水区3和一个沉淀区4,进水区3位于沉淀区4的两侧,进水区3处设有进水口3.1,池体1沉淀区4上方设有若干出水堰槽9。隔板2上设有若干配水口5,隔板2上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排配水口,每排配水口等间距布置,每排配水口均设有若干个配水口5,每排配水口内相邻两个配水口5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沉淀区4内均设有若干水平翻板6位于配水口5处,沉淀区4近隔板2处设有转轴7,转轴7水平布置且和隔板2平行,转轴7固定在隔板2或池体1上,水平翻板6位于转轴7上且可沿转轴7转动,水平翻板6一端搁置在配水口5处的隔板2上、另一端为落泥端6.1,水平翻板6以转轴7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5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6.1一端的面积且位于配水口5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6.1的重量;每个水平翻板6的下方均设有限位导流板9,转轴7和限位导流板9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转轴7至水平翻板落泥端6.1端部的距离,限位导流板9固定在池体1侧壁上,限位导流板9的倾斜角度为45°。沉淀区4底部设有集泥斗8,集泥斗8处设有排泥口8.1,隔板2底部和池体1底部存在间距,池体1底部由进水区3向集泥斗8处倾斜向下。
工作时,污水由进水口3.1进入进水区3内,进水区3的水由配水口5进入沉淀区4,进入沉淀区4时,由于水平翻板6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5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6.1的重量,没有沉积污泥时水平翻板6一端搁置在配水口5处的隔板2上,保持沉淀平面的水平,最大化的增加沉淀面积,当水平翻板6累计沉淀污泥后,由于水平翻板6以转轴7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5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6.1一端的面积,落泥端6.1一侧积泥多,逐渐使得落泥端6.1一端的重量大于配水口5处一端的重量,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泥端6.1将产生自动翻转,把聚集水平翻板6上的污泥依靠重力滑落至池体1底部的集泥斗8内,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聚集在水平翻板6上的污泥滑落后,由于水平翻板6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5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6.1的重量,所以水平翻板6又旋转归位,新一轮的沉淀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重新开始,如此循环往复,不需要消耗任何产生运行费的能量,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又达到了高效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池体从左至右分隔为若干进水区和若干沉淀区,进水区处设有进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配水口,每个沉淀区内均设有若干水平翻板位于配水口处,所述沉淀区近隔板处设有转轴,转轴水平布置且和隔板平行,转轴固定在隔板或池体上,水平翻板位于转轴上且可沿转轴转动,所述水平翻板一端搁置在配水口处的隔板上、另一端为落泥端,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一端的面积且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集泥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底部和池体底部存在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两个进水区和一个沉淀区,所述进水区位于沉淀区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排配水口,每排配水口等间距布置,每排配水口均设有若干个配水口,每排配水口内相邻两个配水口之间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上方设有若干出水堰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底部由进水区向集泥斗处倾斜向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处设有排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水平翻板的下方均设有限位导流板,所述转轴和限位导流板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转轴至水平翻板落泥端端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为45°。
CN202020932561.6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Active CN212548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2561.6U CN21254843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2561.6U CN21254843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8433U true CN212548433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2561.6U Active CN21254843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8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9161A (zh)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CN202924845U (zh) 小城镇污水预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11643933A (zh) 一种曝气式斜板沉淀池
CN202594879U (zh) 气浮沉淀一体机
CN212548433U (zh) 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
CN201537406U (zh) 乳化液浮油分离装置
CN20608176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02729923U (zh) 一种倒流式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CN203971476U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沉淀装置
CN205500982U (zh) 一种污水快速分离净化器
CN202366517U (zh) 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斜管沉淀装置
CN214763502U (zh) 一种高炉水渣系统用多级沉淀装置
CN211644735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池污水处理装置
CN114931793A (zh) 循环水养殖池
CN211706281U (zh) 废气自循环旁路净化处理系统
CN206391652U (zh) 一种斜管沉淀设备
CN206279034U (zh) 表面气流强制蒸发浓缩式电厂废水处理装置
CN108940571B (zh) 一种生活垃圾用玻璃石块分离装置
CN112044121A (zh) 往复流斜板沉淀池
CN206173069U (zh) 一种重力式高效净水装置
CN219636962U (zh) 一种多级旋流浓缩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34273U (zh) 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
CN108394988A (zh) 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的三相分离沉淀装置
CN21379010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