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6783U -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6783U
CN212536783U CN202021012596.4U CN202021012596U CN212536783U CN 212536783 U CN212536783 U CN 212536783U CN 202021012596 U CN202021012596 U CN 202021012596U CN 212536783 U CN212536783 U CN 212536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ling ring
valve seat
clack
metal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25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I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25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6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6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6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止回阀,特别涉及了一种阀座、阀瓣及止回阀,止回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阀座和阀瓣,阀瓣相对于阀座运动,打开或封闭阀座的过水孔,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设置于阀座本体相对于阀瓣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阀瓣包括:阀瓣本体、设置于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一侧的柔性密封圈;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当阀瓣封闭所述阀座的过水孔时,阀瓣本体与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柔性密封圈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提高柔性密封圈使用寿命、降低对止回阀维护成本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止回阀的截流性能。

Description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多晶硅、电厂除灰、泥浆、锅炉排渣等物料系统中,经常会采用止回阀作为截断物料系统各管路的开关元件,由于这些介质在物料系统中的输送温度普遍较高(一般均大于或等于500℃),因此针对于止回阀对介质的截流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即止回阀阀座与阀瓣之间的密封性能。而常规止回阀一般均采用O形密封圈实现阀座和阀瓣之间的密封,由于这些密封圈一般均采用橡胶等柔性材质制成,而这类柔性材质在经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因高温和介质对其造成的腐蚀,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止回阀的截流性能,因此,需要定时对密封圈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止回阀的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阀座、阀瓣及止回阀,可在提高止回阀截流性能的同时,还能减少对密封圈的更换次数,大大降低了止回阀的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阀座,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内,用于与止回阀的阀瓣之间形成密封,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相对于所述阀瓣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所述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用于被所述阀瓣的柔性密封圈嵌入;
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用于与所述阀瓣的阀瓣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金属硬密封圈还用于与所述阀瓣的所述柔性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阀瓣,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内,用于与止回阀的阀座之间形成密封,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本体、设置于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一侧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用于嵌入开设于所述阀座的金属硬密封圈的第一环形凹槽内,
所述阀瓣本体用于与所述阀座的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柔性密封圈用于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另外,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和阀瓣,所述阀瓣相对于所述阀座运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阀座的过水孔;
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相对于所述阀瓣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
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本体、设置于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一侧的柔性密封圈;
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所述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
当所述阀瓣封闭所述阀座的过水孔时,所述阀瓣本体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柔性密封圈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阀座本体相对于阀瓣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硬密封圈,而阀瓣本体相对于阀座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圈,同时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环形凹槽可在阀瓣封闭阀座的过水孔时,可被设置于阀瓣本体上的柔性密封圈嵌入,同时阀瓣本体与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而柔性密封圈与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从而使得整个止回阀在截流状态下,柔性密封圈能够完全被金属硬密封圈环绕保护,避免了与流体介质直接接触,在提高柔性密封圈使用寿命、降低对止回阀维护成本的同时,又因金属硬密封圈的存在,可进一步提高止回阀的截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焊接固定于所述阀座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硬密封圈包括: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上的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一圈体同轴固定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二圈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圈体的外径;
自所述阀座本体到所述阀瓣的方向,所述第一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而所述第二圈体的外径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自所述阀座本体到所述阀瓣的方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柔性密封圈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自所述阀瓣本体到所述阀座的方向,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变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座在与阀瓣之间形成密封时的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阀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阀座在与阀瓣之间形成密封时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止回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1 内的阀座2和阀瓣3,其中阀瓣3可相对于阀座2运动,该阀板3用于打开或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当阀瓣3在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阀座2可与止回阀的阀瓣3之间形成密封。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2包括:阀座本体21、设置于阀座本体21相对于阀瓣3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22。并且,金属硬密封圈22相对于阀瓣3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221。
其次,如图1和图2所示,阀瓣3包括:阀瓣本体31、设置于阀瓣本体31相对于阀座2一侧的柔性密封圈32。
当阀瓣3对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结合图2所示,金属硬密封圈2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 221可被阀瓣3的柔性密封圈32嵌入,并使得金属硬密封圈22与阀瓣3之间可形成第一密封面,而金属硬密封圈22与柔性密封圈32之间可形成第二密封面。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阀座本体21相对于阀瓣3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硬密封圈22,而阀瓣本体31相对于阀座2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圈,同时金属硬密封圈22相对于阀瓣3 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221,该第一环形凹槽221在阀瓣3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可被设置于阀瓣本体31上的柔性密封圈32嵌入,同时阀瓣本体31与金属硬密封圈22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而柔性密封圈32与金属硬密封圈22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从而使得整个止回阀在截流状态下,柔性密封圈32能够完全被金属硬密封圈22环绕保护,避免了与流体介质直接接触,在提高柔性密封圈32使用寿命、降低对止回阀维护成本的同时,又因金属硬密封圈22的存在,可进一步提高止回阀的截流性能。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柔性密封圈为O形,并为橡胶材质,而金属硬密封圈22焊接固定于阀座本体21上,该金属硬密封圈22可采用钢、铜等材料制成,从而可在阀瓣3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能够有效的对柔性密封圈32进行保护。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金属硬密封圈22包括:设置于阀座本体21上的第一圈体222、与第一圈体222同轴固定的第二圈体22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圈体223的外径大于第一圈体222的外径,第一环形凹槽221直接开设于第二圈体223上。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硬密封圈22与阀座本体21之间的固定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以焊接固定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金属硬密封圈22与阀座本体21之间也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比如,两者之间采用卡接固定。
此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自阀座本体21到阀瓣3的方向,第一圈体222的外径逐渐减小,而第二圈体223的外径逐渐变大,从而使得整个金属硬密封圈22的外形近似一燕尾的造型,从而可进一步增大金属硬密封圈22与阀瓣本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阀座2与阀瓣3之间密封性能更好。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自阀座本体21到阀瓣3的方向,第一环形凹槽221的槽宽逐渐变大,从而使得第一环形凹槽221对柔性密封圈32的嵌入可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借助于第一环形凹槽221的两侧槽壁可在柔性密封圈32嵌入时,逐步形成对柔性密封圈32的挤压,使得柔性密封圈32可紧贴于第一环形凹槽221的两侧槽壁,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柔性密封圈32与金属硬密封圈22之间的密封性能。
另外,为了实现阀瓣本体31对柔性密封圈32的有效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阀瓣本体31相对于阀座2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凹槽33,柔性密封圈32部分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33内,通过第二环形凹槽33可实现对柔性密封圈32的卡接固定。并且,自阀瓣本体31到阀座2的方向,第二环形凹槽33的槽宽逐渐变小,即第二环形凹槽33的截面形状近似梯形,从而使得第二环形凹槽33的两侧槽壁可实现对柔性密封圈32的夹持固定,在实现对柔性密封圈32固定的同时,还能使得柔性密封圈32可以与第二环形凹槽33的槽壁紧密贴合,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柔性密封圈32与阀瓣本体31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阀瓣,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1 内,该阀瓣3用于与止回阀的阀座2之间形成密封。其中,阀瓣3包括:阀瓣本体31、设置于阀瓣本体31相对于阀座2一侧的柔性密封圈32,该柔性密封圈32用于嵌入开设于阀座2的金属硬密封圈22的第一环形凹槽221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当阀瓣3在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阀瓣本体31与阀座2的金属硬密封圈22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而柔性密封圈32与金属硬密封圈22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阀瓣3和阀座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瓣 3和阀座2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关于阀瓣3和阀座2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本实施方式不再对箱体5与配件6扣合方式进行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阀座,如图5和图6所示,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1 内,阀座2用于与止回阀的阀瓣3之间形成密封。其中,该阀座2包括:阀座本体21、设置于阀座本体21相对于阀瓣3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22,该金属硬密封圈22相对于阀瓣3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221,第一环形凹槽221用于被阀瓣3的柔性密封圈32嵌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阀瓣3在封闭阀座2的过水孔时,金属硬密封圈22用于与阀瓣3的阀瓣本体31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金属硬密封圈22还用于与阀瓣3的柔性密封圈32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阀瓣3和阀座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瓣 3和阀座2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关于阀瓣3和阀座2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本实施方式不再对箱体5与配件6扣合方式进行详细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阀座,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内,用于与止回阀的阀瓣之间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相对于所述阀瓣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所述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用于被所述阀瓣的柔性密封圈嵌入;
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用于与所述阀瓣的阀瓣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金属硬密封圈还用于与所述阀瓣的所述柔性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焊接固定于所述阀座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包括: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上的第一圈体、与所述第一圈体同轴固定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二圈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圈体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阀座本体到所述阀瓣的方向,所述第一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而所述第二圈体的外径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阀座本体到所述阀瓣的方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变大。
6.一种阀瓣,设置于止回阀的阀体内,用于与止回阀的阀座之间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本体、设置于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一侧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用于嵌入开设于所述阀座的金属硬密封圈的第一环形凹槽内,
所述阀瓣本体用于与所述阀座的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柔性密封圈用于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柔性密封圈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瓣,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阀瓣本体到所述阀座的方向,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变小。
10.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和阀瓣,所述阀瓣相对于所述阀座运动,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阀座的过水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相对于所述阀瓣一侧的金属硬密封圈;
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本体、设置于所述阀瓣本体相对于所述阀座一侧的柔性密封圈;
所述金属硬密封圈相对于所述阀瓣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凹槽;
当所述阀瓣封闭所述阀座的过水孔时,所述阀瓣本体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柔性密封圈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金属硬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
CN202021012596.4U 2020-06-04 2020-06-04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Active CN212536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2596.4U CN2125367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2596.4U CN2125367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6783U true CN21253678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3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2596.4U Active CN2125367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6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1074C (en)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A2868945A1 (en) Floating ball valve
US20160281877A1 (en) Bracket used for ball valve and trunnion ball valve
CN201475391U (zh) 带有组合阀座的平板闸阀
CN212536783U (zh) 阀座、阀瓣及止回阀
CN102155548B (zh) 一种滑板阀
CN201705982U (zh) 高温耐磨球阀
CN203571075U (zh) 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密封副结构
CN203614823U (zh) 陶瓷密封旋启缓闭式止回阀
CN107676499A (zh) 具有多道密封带除垢功能的阀门
CN201992104U (zh) 一种滑板阀
CN212536798U (zh) 止回阀的截流机构及止回阀
CN1987168A (zh) 斜锥式闸阀
CN211423536U (zh) 一种阀门密封件
CN210770333U (zh) 一种防砂闸板阀
CN111927974A (zh) 一种防尘低扭矩一片式燃气球阀
CN210531822U (zh) 一种钢管端口内壁涂塑保护用的焊接法兰盘
CN202955265U (zh) 双阀座密封结构
CN218935338U (zh) 一种阀门零部件及密封件的互通结构
CN211231730U (zh) 高温高压缓冲式自密封止回阀
CN201747945U (zh) 双阀座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CN205207719U (zh) 一种平行式闸阀
CN113883287A (zh) 一种高温耐磨切断阀
CN219221404U (zh) 一种双向阀门
CN212839462U (zh) 一种高温耐磨切断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