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210U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4210U
CN212534210U CN202020733507.9U CN202020733507U CN212534210U CN 212534210 U CN212534210 U CN 212534210U CN 202020733507 U CN202020733507 U CN 202020733507U CN 212534210 U CN212534210 U CN 212534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gallery
belt
annular belt
clo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3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宜品
张曦超
徐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3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4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4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42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涵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收口板为由沿周向首尾相连的单元板拼接而成的方形环板,方形环板的环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宽度与中埋式止水带的厚度相同的通缝;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口板上开设宽度与中埋式止水带的厚度相同的通缝,对中埋式止水带进行了固定,使之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偏位;通过将收口板沿周向分成多段,不仅降低了拆模的难度,使收口板不易在拆模过程中被破坏,而且降低了单段模板的重量,允许使用密度更大且强度更高的钢材来制作收口板,避免涨模发生,还可根据管廊尺寸选择不同数量的单元板灵活拼合组装,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涵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背景技术
为便于对市政管线的维修管理以及升级改造,减少开挖工作,市政进行城市基建施工时,将市政管线统一布设在专门修建的地下隧道里,这种隧道即为地下综合管廊。
与普通地下隧道不同,地下综合管廊不需要容纳车辆通行,其埋藏较浅、截面较小、且壁厚较薄,而浅层地层中地温波动明显,且土层侧向形变不可忽略,因此地下综合管廊需要设置较密集的变形缝。
地下综合管廊通常以明挖法进行施工,采用的涵管有现浇型和预制型两种,目前施工中以现浇型的涵管为主,施工流程为:挖基槽-浇筑垫层-底板外侧防水施工-浇涵管底板以及基槽侧壁的导墙-浇涵管侧墙及顶板-回填;浇筑时沿一个方向一段一段地施工,并在段与段之间形成变形缝,变形缝中设置中埋式止水条。每段涵管的两个端头中,位于前方的端头通过支端头模进行浇筑,位于后方的端头以已浇筑好的涵管的端头为模板进行浇筑,浇筑时用填缝材料隔开两段涵管。
涵管端头收口板尺寸很大,且安装时主要依靠工人手动搬运,不能采用密度较大的材质制作,目前采用的端头收口板为竹/木模,浇筑过程中涨模严重,且拆模困难,拆下的模具不仅严重变形,且通常会在拆模过程中出现明显破损,无法复用。浇筑面的质量也不佳,往往后期还要进行剔凿处理,还影响到中埋式止水带的预埋安装质量,十分影响变形缝防水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下综合管廊在浇筑过程中,端头涨模严重,端头收口板严重变形,难以拆卸,不能重复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封堵在横截面为矩形的现浇地下综合管廊的模具端头,所述收口板包括沿管廊同一横截面且同轴设置的内环带和外环带,内环带和外环带之间留有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通缝;
所述内环带与外环带分别由单元板沿管廊横截面周向首尾相连而成;
所述外环带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外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外的侧墙模板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所述内环带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侧墙模板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所述内环带顶部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顶板模板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
进一步,所述外环带顶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板限位楞,所述顶板限位楞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环带底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上水平设置有防渗槽管,所述防渗槽管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收口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配筋高程标志及高程复核标志。
进一步,所述单元板的两端设置有加劲肋,相邻的单元板通过穿设在加劲肋上的螺栓相互连接。
进一步,位于管廊同一面侧墙两侧的防漏板通过对拉螺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对拉螺杆为止水螺杆。
进一步,所述外环带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交错设置,所述外环带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对齐设置。
进一步,所述防渗槽管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下底贴靠外环带设置。
进一步,所述收口板材质为铝合金或钢。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收口板上开设宽度与中埋式止水带的厚度相匹配的通缝,且通缝两侧均固定在管廊的模板上,通缝对中埋式止水带进行了固定,使之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偏位;通过将收口板沿周向分成多段,不仅降低了拆模的难度,使收口板不易在拆模过程中被破坏,而且降低了单段模板的重量,允许使用密度更大且强度更高的钢材来制作收口板,避免涨模发生,还可根据管廊尺寸选择不同数量的单元板灵活拼合组装,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的结构分解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管廊的模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1-外环带,2-内环带,3-防漏板,4-对拉螺杆,5-加劲肋,6-顶板限位楞,7-防渗槽管,81-侧墙模板,82-顶板模板,9-中埋式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封堵在横截面为矩形的现浇地下综合管廊的模具端头,收口板包括沿管廊同一横截面且同轴设置的内环带2和外环带1,内环带2和外环带1之间留有设置中埋式止水带9的通缝,通缝宽度与中埋式止水带9的厚度相匹配;
内环带2与外环带1分别由单元板沿管廊横截面周向首尾相连而成;
外环带1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外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外的侧墙模板81的表面延伸成为防漏板3;内环带2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侧墙模板81的表面延伸成为防漏板3;内环带2顶部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顶板模板82的表面延伸成为防漏板3。
防漏板3作用由二,其一为包住模板边沿,防止漏浆,其二为固定内环带2;目前采用的封头板,其内环带2部分不能进行有效固定,不能很好地夹持住中埋式止水带9;
注意,防漏板3也是分段拼接成的,不要做成一体式的,不然的话,外环带1及内环带2会无法拆成段;收口板底部不要设置防漏板3,管廊底部不会出现漏浆,设置防漏板3反而影响收口板安装。
外环带1顶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板限位楞6,顶板限位楞6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顶板限位楞6架设在管廊的顶板模板82上。
外环带1底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上水平设置有防渗槽管7,防渗槽管7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防渗槽管7用来在管廊的底板端头塑出防渗槽,延长地下水渗入管廊的路径长度。
收口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配筋高程标志及高程复核标志。设置的目的是便于管廊侧墙的纵筋的定位,配筋高程标志设置在收口板的竖直段上,高程复核标志设置在收口板的顶部的水平段上。
单元板的两端设置有加劲肋5,相邻的单元板通过穿设在加劲肋5上的螺栓相互连接。如果单元板较长,则应在单元板中部也设置加劲肋5。
位于管廊同一面侧墙两侧的防漏板3通过对拉螺杆4可拆卸连接,对拉螺杆4为止水螺杆。如果侧墙模板81外有双钢管的话,可用对拉螺杆4两端抱住双钢管。
外环带1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2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交错设置,外环带1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2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对齐设置。
防渗槽管7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下底贴靠外环带1设置。这样比较容易加工,且对两端管廊的对接无影响。
收口板材质为铝合金或钢。其中,以钢为佳,虽较重,但允许的周转次数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支管廊的底板模板,绑扎底板钢筋,安装管廊底板部分的中埋式止水带9,并用收口板的底板部分对模板进行收口,收口时将中埋式止水带9从收口板的通缝中穿出;
步骤二、浇筑底板及导墙;
步骤三、支管廊的侧墙模板81,绑扎侧墙钢筋,安装管廊侧墙部分的中埋式止水带9,并用收口板的侧墙部分对模板进行收口,收口时将中埋式止水带9从收口板的通缝中穿出;
步骤四、支管廊的顶板模板82,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管廊顶板部分的中埋式止水带9,并用收口板的顶板部分对模板进行收口,收口时将中埋式止水带9从收口板的通缝中穿出;
步骤五、浇筑管廊的侧墙及顶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封堵在横截面为矩形的现浇地下综合管廊的模具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包括沿管廊同一横截面且同轴设置的内环带(2)和外环带(1),内环带(2)和外环带(1)之间留有设置中埋式止水带(9)的通缝;
所述内环带(2)与外环带(1)分别由单元板沿管廊横截面周向首尾相连而成;
所述外环带(1)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外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外的侧墙模板(81)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3);所述内环带(2)竖直部分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侧墙模板(81)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3);所述内环带(2)顶部的单元板的内边沿垂直向管廊方向弯折并贴合管廊内的顶板模板(82)的表面延伸形成防漏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带(1)顶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板限位楞(6),所述顶板限位楞(6)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带(1)底部的单元板的内侧板面上水平设置有防渗槽管(7),所述防渗槽管(7)两端分别与所在的单元板的左右边沿平齐,且与所在的单元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配筋高程标志及高程复核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的两端设置有加劲肋(5),相邻的单元板通过穿设在加劲肋(5)上的螺栓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位于管廊同一面侧墙两侧的防漏板(3)通过对拉螺杆(4)可拆卸连接,所述对拉螺杆(4)为止水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带(1)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2)水平部分上的拼接缝交错设置,所述外环带(1)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与内环带(2)竖直部分上的拼接缝对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槽管(7)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下底贴靠外环带(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板材质为铝合金或钢。
CN202020733507.9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4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3507.9U CN21253421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3507.9U CN21253421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4210U true CN212534210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35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421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4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3538B (zh) 一种高流塑深层软基下的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法
CN108221957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
CN112144509A (zh)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113136858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212534210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端头收口板
CN110042855B (zh) 混凝土防渗墙及施工方法
CN112412472A (zh) 软土地区顶管工作井井壁逆作体系及施工方法及其应用
CN106759518B (zh) 带有凸起和增强纤维的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
CN208235498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
CN110528500A (zh) 一种高富水临海地区地连续墙接头止水方法
CN105113513A (zh) 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035675U (zh) 软土地区顶管工作井井壁逆作体系
CN214940305U (zh) 一种结合基坑降水疏干井的防水套管
CN108149673A (zh)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CN104912057B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10768793U (zh) 正线隧道与双层施工横通道交叉处二衬施工系统
CN208121825U (zh) 止水带及包括该止水带的施工缝止水结构
CN214194493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防绕流结构
CN106284298B (zh) 构成管廊侧壁的地下连续墙
CN211228460U (zh) 一种框格式地下连续墙槽段结构
CN218492487U (zh) 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性接头
CN206204928U (zh) 构成管廊侧壁的地下连续墙
CN217327418U (zh) 一种用于井下巷道水害处治的专用集流引排器
CN218492489U (zh) 一种新型钢性接头
CN214836426U (zh) 一种组合型止水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