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1989U -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1989U
CN212531989U CN202021138100.8U CN202021138100U CN212531989U CN 212531989 U CN212531989 U CN 212531989U CN 202021138100 U CN202021138100 U CN 202021138100U CN 212531989 U CN212531989 U CN 212531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rope
frame
hoisted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81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81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1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1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1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该吊装机构,包括吊框、导向组件和多组吊装绳组件,其中,每组吊装绳组件包括多根吊装绳,每组吊装绳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吊框上,另一端作为可连接待吊装件的工作端,以实现吊装多个待吊装件,提高吊装效率;导向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吊装件可拆卸连接的定位件以及转动安装于定位件上并可供吊装绳从其上绕过的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引导吊装绳绕过上方的待吊装件,能够减小相邻两组吊装绳组件与吊框连接位置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得吊框的尺寸更小,以便于吊装机构的存放和运输。该吊装装置,通过应用上述吊装机构,能够提高吊装效率,能减小吊框尺寸,方便运输和存放。

Description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以最简单的混凝土预制构件(Precast Concrete,以下简称:PC构件)拼装形式形成整体建筑,比如,PC构件可以是叠合楼板。PC构件的吊装作为施工的重要一环,其吊装时间直接影响工地的施工工期。传统的吊装方式为一块块单独吊装,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浪费了塔吊的运力。而采用图1所示的现有吊装机构同时吊装多件PC构件时,为确保钢丝绳10与楼板20之间连接夹角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大于45度),同时保证钢丝绳10不与其它楼板20干涉,吊框30需具有很大的尺寸,而大尺寸吊框30会导致运输与存放上的不便。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吊装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机构,能够提高吊装效率,且能减小吊框尺寸,方便运输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通过应用上述吊装机构,能够提高吊装效率,且能减小吊框尺寸,方便运输和存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吊装机构,包括:
吊框;
多组吊装绳组件,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包括多根吊装绳,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吊框上,另一端作为可连接待吊装件的工作端;
与至少一组所述吊装绳组件配套的多个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吊装件可拆卸连接的定位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定位件上并可供所述吊装绳从其上绕过的导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机构,包括吊框、导向组件和多组长度不同的吊装绳组件,其中,每组吊装绳组件包括多根吊装绳,每组吊装绳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吊框上,另一端作为工作端能够分别吊装一件待吊装件,以实现吊装多个待吊装件,提高吊装效率;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轮,导向轮能够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待吊装件上,通过导向轮引导吊装绳绕过上方的待吊装件后与下方的待吊装件连接,能够减小相邻两组吊装绳组件与吊框连接位置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得吊框的尺寸更小,以便于吊装机构的存放和运输。同时也能够确保吊装绳与待吊装件之间的连接夹角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U型夹和锁紧轴,所述U型夹能够夹持在所述待吊装件上,所述锁紧轴与所述U型夹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轴能够顶紧在所述待吊装件上。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所述导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限位部中,所述吊装绳从所述限位部中穿过使所述导向组件整体可沿所述吊装绳滑动且不会从所述吊装绳上脱离。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自动收绳器,至少部分所述吊装绳的上端连接有所述自动收绳器,所述自动收绳器设置在所述吊框上,所述自动收绳器用于将所述吊装绳收卷至所述自动收绳器内。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设于工作端的吊钩,每根所述吊装绳的下端均连接有所述吊钩。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吊钩为可实现自动脱钩的智能吊钩。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多组所述吊装绳组件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在所述吊框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吊框上设置有起吊绳,多个所述起吊绳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平衡地固定至所述吊框的各角。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包括至少四根所述吊装绳。
作为吊装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吊装绳为钢丝绳。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塔吊和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塔吊的输出端与所述吊装机构中的吊框相连接,以调整所述吊装机构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机构,包括吊框、导向组件和多组长度不同的吊装绳组件,其中,每组吊装绳组件包括多根吊装绳,每组吊装绳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吊框上,另一端能够分别吊装一件待吊装件,以实现吊装多个待吊装件,提高吊装效率;导向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吊装件可拆卸连接的定位件以及转动安装于定位件上并可供吊装绳从其上绕过的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引导吊装绳绕过上方的待吊装件,能够减小相邻两组吊装绳组件与吊框连接位置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得吊框的尺寸更小,以便于吊装机构的存放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装置,通过应用上述吊装机构,能够提高吊装效率,且能减小吊框尺寸,方便运输和存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钢丝绳;20-楼板;30-吊框;
100-待吊装件;
1-吊框;11-起吊绳;12-吊耳;
2-吊装绳组件;21-吊装绳;2a-第一吊装绳组件;2b-第二吊装绳组件;2c-第三吊装绳组件;
3-导向组件;31-导向轮;32-定位件;321-U型夹;322-锁紧轴;323-限位部;
4-自动收绳器;
5-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装机构,包括吊框1、导向组件3和多组吊装绳组件2,其中,每组吊装绳组件2包括多根吊装绳21,每组吊装绳组件2的一端设置在吊框1上,另一端作为可连接待吊装件100的工作端,以实现吊装多个待吊装件100,提高吊装效率;导向组件3包括导向轮31和定位件32,定位件32用于与待吊装件100可拆卸连接,导向轮31能够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待吊装件100上的定位件32上,导向轮31供吊装绳21从其上绕过,通过导向轮31引导吊装绳21绕过上方的待吊装件100,能够减小相邻两组吊装绳组件2与吊框1连接位置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得吊框1的尺寸更小,以便于吊装机构的存放和运输。
此外,该吊装机构,使吊装绳组件2中的吊装绳21绕过位于上方的待吊装件100上的导向轮31与位于下方的待吊装件100相连接,从而能够减小吊装绳21与位于上方的待吊装件10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吊装绳21与待吊装件100相互磨损,提高吊装机构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待吊装件100为叠合楼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待吊装件100还可以是其他PC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多组”指至少两组。
可选地,多组吊装绳组件2中的吊装绳21的长度不同,以实现将多个待吊装件100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叠层吊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组吊装绳组件2中的吊装绳21的长度还可以是相同,此时,需要在吊框1上设置有吊装绳收放机构以控制吊装绳21的拉出长度,以实现多个待吊装件100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叠层吊装。
示例性地,吊装绳21可以为钢丝绳。
进一步地,吊框1上设置有多个起吊绳11,多个起吊绳11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以与塔吊相连接,以起吊吊装机构,多个起吊绳的另一端平衡地固定至吊框1上的各角。其中,多个起吊绳11的另一端平衡地固定至吊框1上,即多个起吊绳11的另一端均匀分布于吊框1的周向边沿,以使吊框1的受力平衡。
示例性地,起吊绳11的数量为四根,而吊框1的形状为四边形,四根起吊绳11连接吊框1的四个边角从而在吊起吊装机构时能够保证平衡性。具体的,在吊框1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吊耳12,起吊绳11是通过穿设于吊耳12中而实现与吊框1的连接。
可选地,起吊绳11为钢丝绳。
优选地,导向组件3还包括定位件32,导向轮31可转动地安装在定位件32上,定位件32能够夹紧在待吊装件100上,以便于将导向轮31可转动地安装在待吊装件100的任意位置。
可选地,定位件32包括U型夹321和锁紧轴322,U型夹321能够夹持在待吊装件100上,锁紧轴322与U型夹321螺纹连接,且锁紧轴322能够顶紧在待吊装件100上。具体为,U型夹321卡设在待吊装件100的边缘,然后旋拧锁紧轴322使锁紧轴322顶紧待吊装件100,从而实现将定位件32固定在待吊装件10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32还可以是磁力吸附件等,只要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待吊装件100上即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优选地,导向组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吊装绳组件2中的吊装绳21上,具体的,定位件32包括限位部323,导向轮31转动安装于限位部323中,吊装绳21从限位部323中穿过使导向组件3整体可沿吊装绳21滑动且不会从吊装绳21上脱离。通过将导向组件3连接在吊装绳21上,使整个吊装机构保持一体化,无需另外存放或携带导向组件3,避免导向组件3丢失。进行起吊作业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导向组件3在吊装绳21上的位置,操作方便。
示例性地,限位部323为周向封闭的框型结构,限位部323固定在U型夹321上,导向轮31可转动设置在框型结构的内部,吊装绳21位于限位部323和导向轮31之间,从而实现将导向组件3连接在吊装绳21上。
优选地,吊装机构还包括自动收绳器4,至少部分吊装绳21的上端连接有自动收绳器4,自动收绳器4挂设在吊框1上,自动收绳器4用于将吊装绳21收卷至自动收绳器4内,一方面防止吊装绳21之间相互缠绕,另一方面便于收纳吊装机构。可以如图2中所示在三组吊装绳组件2中两组的上端设置自动收绳器4,当然,也可以在三组吊装绳组件2的上端均设置自动收绳器4。
示例性地,自动收绳器4为弹簧平衡器。
优选地,吊装机构还包括吊钩5,每根吊装绳21的下端均连接有吊钩5,吊钩5能够自动钩吊待吊装件100。具体地,吊钩5可以为智能吊钩,工作人员可通过遥控器控制智能吊钩自动脱钩。
可选地,多组吊装绳组件2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在吊框1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以便于吊装待吊装件100。
优选地,吊装绳组件2的数量为N组,则导向组件3的数量为N-1组,N-1组导向组件3安装在从内至外的第二个吊装绳组件2到最后一个吊装绳组件2上,即位于最内侧的用于吊装第一块最上方的待吊装件100的吊装绳组件2可以不配置导向组件3。在本实施例中,吊装绳组件2的数量为三组,当完成吊装工作后,人工将位于同一侧的吊钩5锁在一起。此时导向组件3的数量为二组,导向组件3安装在从内至外的第二个吊装绳组件2到第三个吊装绳组件2上。
优选地,每组吊装绳组件2包括至少四根吊装绳21,以便于稳定地吊装待吊装件10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塔吊和上述的吊装机构,塔吊的输出端与吊装机构中的吊框1相连接,以调整吊装机构的位置。
示例性地,吊装绳组件2的数量为三组,为了方便理解,如图2所示,三组吊装绳组件2分别为第一吊装绳组件2a、第二吊装绳组件2b和第三吊装绳组件2c,同时以PC构件为叠合楼板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吊装叠合楼板时,先将第一吊装绳组件2a的吊钩5勾挂到第一块叠合楼板上,然后将第二吊装绳组件2b的吊装绳21拉下,并将其上的导向组件3中的定位件32夹持在第一块叠合楼板的四边上,安装完后,塔吊将吊装机构起吊1m左右,此时,将第二吊装绳组件2b的吊装绳21上的吊钩5挂到第二块叠合楼板上,同理,将第三吊装绳组件2c的吊装绳21上的导向组件3中的定位件32夹持在第二块叠合楼板的四边上,然后塔吊再将吊装机构起吊1m左右,最后第三吊装绳组件2c的吊装绳21吊取第三块叠合楼板,完成三块叠合楼板的吊取工作。由于三块叠合楼板的吊装绳21互相作用,能够提高吊装的稳定性,且便于安装。
在安装叠合楼板时,塔吊吊起吊装机构以及叠合楼板到达安装位置,人工调整位姿后,开始进行下放安装。第三块叠合楼板到达安装面之后,遥控器控制第三吊装绳组件2c的吊钩5自动脱钩后,人工将夹持在第二块叠合板上的四个定位件32取掉,由于吊装绳21上端连接有自动收绳器4,吊装绳21能够自动回卷至自动收绳器4内,避免吊装绳21妨碍叠合楼板的安装。同理,安装好第三块叠合楼板之后,塔吊移动位置到达第二块叠合楼板的安装位置,开始按上述步骤安装第二块叠合楼板后处理脱钩和收绳问题。在安装完第一块叠合楼板之后,吊装工作完成,此时可将三组吊装绳组件2的吊钩5按四个方位锁在一起,及将位于同一个方位的三个吊钩5手动勾挂在一起,防止塔吊运动过程中吊装绳21之间缠绕,在下一次吊装前将几个吊钩5分开即可。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框;
多组吊装绳组件,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包括多根吊装绳,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吊框上,另一端作为可连接待吊装件的工作端;
与至少一组所述吊装绳组件配套的多个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用于与待吊装件可拆卸连接的定位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定位件上并可供所述吊装绳从其上绕过的导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U型夹和锁紧轴,所述U型夹能够夹持在所述待吊装件上,所述锁紧轴与所述U型夹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轴能够顶紧在所述待吊装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所述导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限位部中,所述吊装绳从所述限位部中穿过使所述导向组件整体可沿所述吊装绳滑动且不会从所述吊装绳上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自动收绳器,至少部分所述吊装绳的上端连接至所述自动收绳器,所述自动收绳器设置在所述吊框上,所述自动收绳器用于将所述吊装绳收卷至所述自动收绳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绳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端的吊钩,每根所述吊装绳的下端均连接有所述吊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为可实现自动脱钩的智能吊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吊装绳组件的长度不同,多组所述吊装绳组件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在所述吊框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框上设置有多个起吊绳,多个所述起吊绳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平衡地固定至所述吊框的各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吊装绳组件包括至少四根所述吊装绳。
10.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吊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塔吊的输出端与所述吊装机构中的吊框相连接,以调整所述吊装机构的位置。
CN202021138100.8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Active CN212531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100.8U CN21253198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100.8U CN21253198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1989U true CN21253198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8100.8U Active CN21253198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1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06765A1 (en) Rack and hoist system
CN204281169U (zh) 简易可拆卸电力吊装工具
CN212531989U (zh) 一种吊装机构及吊装装置
CN114538274A (zh) 电杆吊装卡具
CN113460855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辅助装置
JPH0673892A (ja) 建築物の外装板材取付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装置
CN2173504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
JPH05147884A (ja) 分解型ジブクレーン
CN214456324U (zh) 一种桥梁工程的桥梁施工用材料运送升降设备
CN204508512U (zh) 底部活页吊笼
CN209758884U (zh) 一种建筑用材料吊运装置
CN21245035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起吊机械设备
CN208684254U (zh) 一种附于长螺旋桩机机身的钢筋笼吊放装置
CN101537983B (zh) 厂房内大型设备高空就位的吊装方法
JP2012001894A (ja) 連続揚重装置
CN217102693U (zh) 一种集装式玻璃幕墙吊装设备
CN216072788U (zh) 一种铁塔基础施工用安装架安全吊运装置
CN220116037U (zh) 一种可自动脱钩的吊钩
CN21832026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用吊装组件
CN213296795U (zh) 一种建筑幕墙用固定装置
CN108840251A (zh) 一种机械设备搬运用起吊架
CN217173051U (zh) 一种方便易用的建筑材料吊装机
CN2169458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大型管线穿拉吊运装置
CN220033794U (zh) 一种新型大型立式水泵起吊器
CN216997302U (zh) 一种提升起重量的发电机定子吊装用吊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