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965U - 一种刚性充气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刚性充气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965U
CN212529965U CN202021290387.6U CN202021290387U CN212529965U CN 212529965 U CN212529965 U CN 212529965U CN 202021290387 U CN202021290387 U CN 202021290387U CN 212529965 U CN212529965 U CN 212529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ll
section
boat
front section
inflatable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03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练
于开波
何远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0212903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性充气艇,包括艇体,所述艇体包括:艇体前段、艇体中前段、艇体中后段和艇体后段;其中,所述艇体前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连接,所述艇体中前段与所述艇体后段通过所述艇体中后段连接;所述艇体中前段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艇体中前段位于所述艇体底部的最低端;所述艇体中后段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艇体后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之间具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充气艇具有较好适航性,可以在3级海况下以不低于30kn航行,且在4级海况下可使用,解决了现有刚性充气艇适航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人员救助及巡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刚性充气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刚性充气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军护航任务日趋频繁且多样化、复杂化,常规艇的性能已很难满足任务需求。目前我国艇多以救助艇改装为主,其在3级海况下适航性较差,并不适用于战斗巡逻警戒及物资转运等。因此,具有高适航性艇的研发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刚性充气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艇,包括艇体,所述艇体包括:艇体前段、艇体中前段、艇体中后段和艇体后段;其中,所述艇体前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连接,所述艇体中前段与所述艇体后段通过所述艇体中后段连接;
所述艇体中前段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艇体中前段位于所述艇体底部的最低端;所述艇体中后段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艇体后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之间具有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艇体后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的比值大小为0.14~0.15。
可选地,所述艇体后段的水平长度与所述艇体的长度的比值大小为0.16~0.17。
可选地,所述艇体的舷边设有护舷;当所述充气艇满载时所述护舷距离水面的高度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的比值大小为0.08~0.12。
可选地,所述艇体后段底部水平段的宽度与所述艇体后段的宽度的比值为0.23~0.24。
可选地,所述艇体的左右舷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压浪条。
可选地,所述艇体的左右舷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条压浪条,每条压浪条的横截面由艇尾至艇首由三角形逐渐收缩至一点。
可选地,所述艇体的长度与所述艇体的宽度的比值为3.18~3.19.
可选地,所述艇体中前段、所述数艇体中后段和所述艇体后段的底部斜升角为20°~25°;所述艇体前段的底部斜升角从尾到首逐渐增大至58°~62°;所述艇体中前段与所述艇体前段连接处的底部斜升角相同。
可选地,所述艇体尾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气艇具有较好适航性,可以在3级海况下以不低于30kn航行,且在4级海况下可使用,解决了现有刚性充气艇适航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人员救助及巡逻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艇的侧视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艇体后段DE的横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艇体中前段BC的横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艇体前段AB的横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艇总布置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艇总布置俯视图;
图中,1、艇体;2、护舷;3、压浪条;4、甲板;5、气囊;6、支架;7、驾驶台;8、吊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刚性充气艇,该充气艇包括:艇体1,所述艇体包括:艇体前段AB、艇体中前段BC、艇体中后段CD和艇体后段DE;其中,所述艇体前段AB与所述艇体中前段BC连接,所述艇体中前段BC与所述艇体后段DE通过所述艇体中后段连接CD;
所述艇体前段AB底部呈弧状;所述艇体中前段BC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水平面,且所述艇体中前段BC位于所述艇体底部的最低端;所述艇体中后段CD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α,所述艇体中后段CD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α向上,倾角α的大小为4°~6°,本实施例中倾角α的大小为5°;所述艇体后段DE与所述艇体中前段BC之间具有高度差HD,所述高度差HD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D的比值大小为0.14~0.15,本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2569339430000031
所述艇体后段DE的底部水平段长度LDE与所述艇体的长度L的比值大小为0.16~0.17,本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2569339430000032
所述艇体后段DE底部水平段的宽度BDE与所述艇体后段的宽度B的比值为0.23~0.24,本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2569339430000033
所述艇体两侧的舷边设有充气护舷2,采用低护舷设计使得充气艇满载时艇体中前段BC、艇体中后段CD和艇体后段DE的护舷距水面高度h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D的比值大小为0.08~0.12,本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256933943000003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尺寸比例之间的配合设计有利于增加充气艇的横摇阻尼,进而改善充气艇在海上的横摇稳性和操纵性。
所述艇体1的左右舷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条压浪条3,每条压浪条的横截面沿艇体长度方向由艇尾至艇首由三角形逐渐收缩至一点,如图1中示出位于艇体一侧的F、G两点。如图2-4所示,所述压浪条3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钝角的大小为105°~115°,本实施例中钝角的大小为109°,压浪条采用该角度减阻效果明显,能够显著减小舰载充气艇在海上的航行阻力。
如图2~图4艇体1的典型横剖面,所述艇体的长度L与所述艇体的宽度B的比值为3.18~3.19,本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2569339430000041
使充气艇的水线面系数较大,从而能够让充气艇在航行时的纵摇、升沉、摇首和垂向加速度明显减小,首部波浪砰击概率也明显降低,改善了耐波性和航向稳定性,并且还能减小充气艇在风浪中航行时的失速。
所述艇体中前段BC、所述数艇体中后段CD和所述艇体后段DE的底部斜升角β为20°~25°,本实施例中艇体中前段BC、所述数艇体中后段CD和所述艇体后段DE的底部斜升角相同均为23°,所述艇体前段AB的底部斜升角从尾到首逐渐增大至58°~62°,所述艇体中前段BC与所述艇体前段AB连接处的底部斜升角相同,本实施例中艇体前段AB底部斜升角β从尾到首由23°逐渐增大到60°。在本实施例中较大的底部斜升角使充气艇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尤其是在回转时具有较好的向内倾侧的特性,同时还能减小充气艇在波浪中航行的颠簸和受到的波浪砰击。
所述艇体1尾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自扶正气囊5。充气艇在正常航行时,自扶正气囊5处于非充气状态,可以减小航行时的空气阻力,当刚性充气艇发生意外倾覆时,自扶正气囊5会进行自动充气,帮助刚性充气艇进行自扶正。刚性艇的甲板4上设有驾控台7和吊艇装置8,本实施例中驾控台7设置于甲板的中后部,所述驾控台7前部设置吊艇装置8,吊艇装置8用于将制造完成的充气艇起吊入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艇体的材质结构为超高分子量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泡沫芯材的三明治结构。使用该材料可大大降低艇体结构重量,与传统玻璃钢艇相比可实现减重50%。同时三明治结构泡沫芯材在艇体受到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所产生的能量,大幅减小冲击对船体的影响,保护船体不受到损坏。另外针对使用环境而言,如需要在多礁石区域航行或者有冲滩要求,还可以配备一种设置在艇体外层的专用高耐磨PE纤维层,使得艇体在与礁石刮擦或冲滩时,只会在高耐磨PE纤维层产生少量划痕,而艇体本身不受到损伤,同时该高耐磨PE纤维层在多次摩擦后质量损失也较低,很好地适应在多礁石区域航行以及冲滩的要求。
另外,充气护舷材料为高性能PE纤维增强TPU(热塑性聚氨酯)的复合基布。充气护舷采用了高频热焊接技术形成多独立舱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护舷与传统的护舷材料相比,其抗穿刺强度提升了两倍,耐磨性提升了四倍,使用寿命为7-8年,远高于传统材料(5年使用寿命)。同时热焊接技术形成的焊缝,其拉伸强度和剥离强度要远远强于传统的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而多独立舱室结构也保证了在单个或者少量舱室破损时,其他舱室仍能保持正常,为船体提供足够的浮力和安全性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艇,包括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包括:艇体前段、艇体中前段、艇体中后段和艇体后段;其中,所述艇体前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连接,所述艇体中前段与所述艇体后段通过所述艇体中后段连接;
所述艇体中前段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艇体中前段位于所述艇体底部的最低端;所述艇体中后段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艇体后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之间具有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后段与所述艇体中前段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的比值大小为0.14~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后段的水平长度与所述艇体的长度的比值大小为0.16~0.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的舷边设有护舷;当所述充气艇满载时所述护舷距离水面的高度与所述充气艇的型深的比值大小为0.08~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后段底部水平段的宽度与所述艇体后段的宽度的比值为0.23~0.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的左右舷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压浪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的左右舷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条压浪条,每条压浪条的横截面由艇尾至艇首由三角形逐渐收缩至一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的长度与所述艇体的宽度的比值为3.18~3.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中前段、所述艇体中后段和所述艇体后段的底部斜升角为20°~25°;所述艇体前段的底部斜升角从尾到首逐渐增大至58°~62°;所述艇体中前段与所述艇体前段连接处的底部斜升角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尾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气囊。
CN202021290387.6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刚性充气艇 Active CN212529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0387.6U CN21252996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刚性充气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0387.6U CN21252996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刚性充气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965U true CN21252996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0387.6U Active CN21252996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刚性充气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35345B1 (en) Improved hull construction for a swath vessel
US6810827B2 (en) Rigid hull inflatable boat with foam insert
US5522333A (en) Catamaran boat with planing pontoons
CA2651339C (en) Foam stabilized watercraft with finned collar
JP3660683B2 (ja) 水面航行器
US3316873A (en) Multihull vessels
US6116180A (en) Boat
AU2007329629A1 (en) Hybrid boat hull
USRE33359E (en) Planing catamaran vessel
GB2220389A (en) Planing catamaran vessel
CN212529965U (zh) 一种刚性充气艇
US7337735B2 (en) Hybridhull boat system
US9415836B1 (en) Hybrid running surface boat
CN111645806A (zh) 一种刚性充气艇
US9873487B1 (en) Hybrid running surface boat
CN217673073U (zh) 一种玻璃钢底板消防艇
RU2783765C1 (ru) Надувна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лодк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10681056U (zh) 充气式皮划艇
JP3971190B2 (ja) 船舶
JPH0447035Y2 (zh)
JP3331585B2 (ja) 不沈構造を有する高速艇
RU2229999C1 (ru) Многокорпусное судно
CA1313085C (en) Planing catamaran vessel
JPS5943193Y2 (ja) 半没水双胴船
CN112606941A (zh) 一种浅吃水急流航段客渡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