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机垃圾厌氧发酵处理领域中,特别是厨余垃圾,需要对含固量20%-40%的含固浆料进行换热和混料接种。这种物料的含固率较高,且物料中的含杂率高,常混有砂石、碎玻璃、短纤维和塑料等物质,流动性较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物质容易对换热设备、混料接种设备等产生磨损,浆料流动性变差导致换热温度达不到要求,混料接种不均匀,最后致使厌氧系统降解率降低,产气率下降,延长物料在厌氧罐的停留时间,降低处理量;同时物料会挂结在换热面和内壁上,会板结,造成堵塞、设备不能稳定长期运行,检修维护工作量大;影响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中国专利CN 209558959 U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固率8%-18%含固浆料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然而厨余垃圾厌氧系统的含固率高达20%-40%,同时砂石和其他杂质的含量特别高,极易造成输送装置和换热装置的磨损和堵塞,堵塞很难清理,无法长期稳定运行;另外,该装置无法进行混料接种,需要另外配置混料接种装置,会增加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在所述密闭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密闭容器顶部还设置有接种浆料入口、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入口以及料位、温度和压力监测仪器接口,所述密闭容器底部还设置有排出管,在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换热系统由多组换热管并排安装而成,所述换热管的介质入口设置在下部而介质出口设置在上部,还设置介质入口汇集管及介质出口汇集管,还设置介质入口配集箱和介质出口配集箱。通过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高含固率、含杂率浆料因流动性差引起的换热效果差和套管式换热器容易堵塞和磨损问题,同时又能实现接种物料与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的混合、接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所述容器为钢制结构,在所述密闭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密闭容器顶部还设置有接种浆料入口、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入口以及料位、温度和压力监测仪器接口,所述密闭容器底部还设置有排出管,在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系统由多组换热管并排安装而成,所述换热管的介质入口设置在下部而介质出口设置在上部,还设置介质入口汇集管及介质出口汇集管,还设置介质入口配集箱和介质出口配集箱,所述介质入口汇集管接入到介质入口配集箱,所述介质出口汇集管接入到介质出口配集箱,
采用并联的方式将各组换热管的介质入口统一接入到所述介质入口汇集管而将介质出口统一接入到所述介质出口汇集管,按照介质流动的方向,换热介质依次从所述介质入口配集箱、介质入口汇集管、各个换热管的介质入口之后分别流入各个换热管,然后从各个换热管的介质出口依次流入介质出口汇集管及所述介质出口配集箱,
接种浆料和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分别从所述密闭容器的顶部入口进入,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混合之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最后从所述排出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换热管为蛇形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在所述排出管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容器上部为圆筒型结构而下部呈锥形结构,所述密闭容器下部锥形结构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0°。
手动阀门处于常开状态,在实际运行时,先关闭底部排出管上的电动阀门,根据工艺系统的需要,可以单独或同时往密闭容器1内输送接种浆料及经预处理后的新鲜浆料,在送入浆料的同时往换热系统输入换热介质。当混合浆料达到设计温度时,开启密闭容器底部排出管的电动阀门往外输送完成换热和混合后的浆料,至此完成整个换热和接种混料过程,如此形成连续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在所述密闭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密闭容器顶部还设置有接种浆料入口、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入口以及料位和压力监测仪器接口,所述密闭容器底部还设置有排出管,在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换热系统由多组换热管并排安装而成,所述换热管的介质入口设置在下部而介质出口设置在上部,还设置介质入口汇集管及介质出口汇集管,还设置介质入口配集箱和介质出口配集箱。通过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高含固率、含杂率浆料因流动性差引起的换热效果差和套管式换热器容易堵塞和磨损问题,同时又能实现厌氧物料与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的混合、接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
图中,
1.密闭容器,1A上部,1B下部,1B1锥面,1.1接种浆料入口,1.2新鲜浆料入口,1.3排出管,1. 3A手动阀门,1.3B电动阀门;
2.1、2.2、2.3换热管,2.1A介质入口、2.1B介质出口,2.2A介质入口汇集管,2.2B介质入口配集箱,2.3A接介质出口汇集管,2.3B接介质出口配集箱,2.4A、2.4B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厨余垃圾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1,所述容器为钢制结构,在所述密闭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换热系统,所述密闭容器顶部还设置有接种浆料入口1.1、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入口1.2以及料位和压力监测仪器接口,所述密闭容器底部还设置有排出管1.3,在所述排出管1.3上设置有手动阀门1.3A。
图中显示,本例中,所述换热系统由多组换热管2.1、2.2及2.3并排安装而成,所述换热管2.1的介质入口2.1A设置在下部而介质出口2.1B设置在上部,还设置介质入口汇集管2.2A及介质出口汇集管2.2B,还设置介质入口配集箱2.3A和介质出口配集箱2.3B,所述介质入口汇集管2.2A接入到介质入口配集箱2.3A,所述介质出口汇集管2.3A接入到介质出口配集箱2.3B。
图中显示,本例中,采用并联的方式将换热管2.1、2.2、2.3的介质入口统一接入到所述介质入口汇集管2.2A而将介质出口统一接入到所述介质出口汇集管2.2B,按照介质流动的方向,换热介质依次从所述介质入口分配集箱2.3A、介质入口汇集管2.2A、各个换热管的介质入口之后分别流入各个换热管,然后从各个换热管的介质出口依次流入介质出口汇集管2.2B及所述介质出口配集箱2.3B。
接种浆料和经预处理后新鲜浆料分别从所述密闭容器的顶部入口进入,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混合之后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最后从所述排出管1.3排出。
本例中,所述换热管优选蛇形换热管。
本例中,在所述排出管上还设置有电动阀门1.3B。
本例中,所述密闭容器上部1A为圆筒型结构而下部1B呈锥形结构,所述密闭容器下部1B锥形结构的锥面1B1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0°。
本例中,手动阀门1.3A处于常开状态。在实际运行时,先关闭底部排出管1.3上的电动阀门1.3B,根据工艺系统的需要,可以单独或同时往密闭容器1内输送接种浆料及经预处理后的新鲜浆料,在送入浆料的同时往换热系统输入换热介质。当混合浆料达到设计温度时,开启密闭容器底部排出管的电动阀门往外输送完成换热和混合后的浆料,至此完成整个换热和接种混料过程,如此形成连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