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4142U -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4142U
CN212524142U CN202020514849.1U CN202020514849U CN212524142U CN 212524142 U CN212524142 U CN 212524142U CN 202020514849 U CN202020514849 U CN 202020514849U CN 212524142 U CN212524142 U CN 212524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suction head
accommodating part
wall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48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宁
李晓灵
陈栎旭
刘伊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Yish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Yish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Yish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Yish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48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4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4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4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包括吸头主体,吸头主体由下依次包括吸头部、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第三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状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三容纳部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准设置的第三容纳空间;三容纳部近敞口端部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呈圆弧状,且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容纳部内壁的倾斜角度。由于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凸台,使得适配器插入至第三容纳部后形成多道的防渗漏的形变,进一步提高了一次性移液吸头对于其内液体的防渗漏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生物实验室中,一次性移液吸头的使用量较大,且市面上充斥众多品牌的一次性移液吸头耗材,其中,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虽然其品质优良,但是价格相应较高,相比国外,国内的一次性移液吸头耗材价格相对低廉,但是品质不稳定。
现各个行业推动自动化,对于一次性移液吸头的精确度及重复使用的一致性要求更高,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移液吸头的还存在使用中出现密封性不足而导致漏液的现象,进而导致实验中样本的损失。
市场上使用的适配器为圆锥柱体结构,在与一次性移液吸头耗材接触时,为面贴面契合,其中适配器配合面尺寸固定不变,而一次性移液吸头耗材孔径尺寸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一次实验会使用上百或千个一次性移液吸头,这就导致不同的一次性移液吸头与适配器装配后,插入时的深度高低、松紧不一,使得实验精度有较大误差,部分偏松的配合将会出现漏液现象,致使整个实验失败及样本的损耗。现有的一次性移液吸头也具有防漏液的功能,如在公开号为CN20656692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到了采用在移液吸头中设置一个凸台,在使用时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漏液的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亦会出现轻微漏液的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设置单个凸台的防漏液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设置的一次性移液吸头,在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两个凸起,由于适配器在与一次性移液吸头接触时,为面贴面契合,通过设置凸台,在适配器插入至第二容纳部后,凸起会对适配器深入至第二容纳部的部分进行一定的挤压,产生形变,起到密封防止一次性移液吸头内的液体渗漏的作用。多个凸台会使得对于在适配器插入至第二容纳部后进行多道的防渗漏措施,提高了移液吸头的防渗漏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包括吸头主体,所述吸头主体由下依次包括吸头部、与所述吸头部相连接的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连接的第二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相连接的第三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状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容纳部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准设置的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容纳部近敞口端部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呈圆弧状,且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容纳部内壁的倾斜角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周向还设置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敞口端部内壁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容纳部内壁的倾斜角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凸台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凸台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三凸台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凸台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第三容纳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凸台,由于适配器与一次性移液吸头接触时,为面贴面契合,通过设置凸台,在适配器插入至第三容纳部后,凸起会对适配器深入至第三容纳部的部分进行一定的挤压,产生形变,起到密封防止一次性移液吸头内的液体渗漏的作用。由于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凸台,使得适配器插入至第三容纳部后形成多道的防渗漏的形变,进一步提高了一次性移液吸头对于其内液体的防渗漏作用。
呈圆弧状设置的凸台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空间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在凸台对适配器插入至第三容纳部的部分进行挤压时,挤压力更加均匀,确保不会对适配器产生损坏。
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设置在第三容纳部靠近敞口端部一侧,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距离第三容纳部上部开口边缘的长度尺寸为第三容纳部整体高度尺寸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保证一次性移液吸头可吸取足够的液体,且不会出现渗漏。
第一至第四凸台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依据实际的使用需要,也可以适当调整凸台与第三容纳部的内壁表面的角度设置尺寸,保证有足够的密封性且不会对适配器造成损坏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吸头部;2-第一容纳部;3-第二容纳部;4-第三容纳部;5-第一凸台;6-第二凸台;7-第三凸台;8-第四凸台;9-敞口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包括吸头主体,吸头主体由下依次包括吸头部1、与吸头部1相连接的第一容纳部2、与第一容纳部2相连接的第二容纳部3、与第二容纳部3相连接的第三容纳部4。
第一容纳部2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状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部3内部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三容纳部4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准设置的第三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上部开口的直径与第二容纳空间下部开口的直径相同,第三容纳空间上部开口的直径与第三容纳空间下部开口的直径相同。
第三容纳部4近敞口端部9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所述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呈圆弧状,且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敞口端部9内壁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便于适配器插入至第三容纳部4内。
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用于防止液体渗漏,采用圆弧状设置,使得一次性移液吸头对适配器(图中未示出)插入至第三容纳部4的部分进行挤压时,挤压力更加均匀,确保不会对适配器产生损坏。两个凸台的设置可进一步的防止液体的渗漏,即在一个凸台出现问题时亦能起到防止液体渗漏的功能。
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的高度为0.5-2mm,在实际使用中,可适当选取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的高度,保证凸台对适配器进行挤压后有足够的密封性,且不会对适配器造成损坏即可。第一凸台5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凸台6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设置在第三容纳部靠近敞口端部9一侧,且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距离第三容纳部4上部开口边缘的长度尺寸为第三容纳部整体高度尺寸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保证一次性移液吸头可吸取足够的液体,且不会出现渗漏。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所涉及的倾斜角度是与移液吸头中心轴线的夹角,即沿移液吸头长度方向。倾斜角度相同的设置可使得适配器较为容易的插入至所需要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周向还设置有呈圆弧状的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的高度小于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的高度。用于限制适配器插入至吸头主体的深度。作为优选,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三凸台7与第二凸台5的距离可根据实际使用过程进行调整,一般为第三容纳部4长度的三分之一与二分之一之间。第三凸台7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凸台8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的高度尺寸高度为0.03-0.5mm,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适当进行调整,可适当选取其高度尺寸,能够使得在将适配器插入时能够进行阻挡的作用。
第一容纳部2、第二容纳部3和第三容纳部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刻度标尺,方便观察、确定一次性移液吸头已经吸入的液体的容量,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同时,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和第三容纳部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防渗漏的凸台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包括吸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主体由下依次包括吸头部(1)、与所述吸头部(1)相连接的第一容纳部(2)、与所述第一容纳部(2)相连接的第二容纳部(3)、与第二容纳部(3)相连接的第三容纳部(4);所述第一容纳部(2)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状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部(3)内部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容纳部(4)内部设置有呈倒锥台准设置的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容纳部(4)近敞口端部(9)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所述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呈圆弧状,且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5)、第二凸台(6)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周向还设置有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所述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的高度小于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7)和第四凸台(8)圆弧公切线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端部(9)内壁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容纳部(4)内壁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5)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凸台(6)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7)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凸台(8)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容纳部(4)的内壁表面垂直设置。
CN202020514849.1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Active CN212524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4849.1U CN212524142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4849.1U CN212524142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4142U true CN21252414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4849.1U Active CN212524142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4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0489B (zh) 一种分离组件
CN212524142U (zh) 一种防渗漏一次性移液吸头
CN112512692A (zh) 移液管尖
CN215778102U (zh) 一种采集容器
CN211385119U (zh) 具有定位管盖功能的样品管盘
JP6097267B2 (ja) ねじ蓋付き容器
CN211274697U (zh) 微量离心管
CN206566926U (zh) 一次性移液吸头
CN219308766U (zh) 一种具有双腔体切换功能的溶剂瓶
JP2019164002A (ja) 採便容器
CN113686760B (zh) 试剂盒、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2189154U (zh) 一种移液器组件及玻璃移液器
CN221016116U (zh) 一种口部细长且便于吸取液体的吸量管
CN215866735U (zh) 试剂盒、poct血细分析仪
CN216747766U (zh) 试剂盒
CN215640442U (zh) 一种体液样本载体结构
CN215180266U (zh) 试剂盒、装配座
CN207722817U (zh) 用于自动移液器的枪头适配器、安装装置和自动移液器
CN215180226U (zh) 试剂盒
CN208544600U (zh) 一种可多用的试管置换盖
CN215180264U (zh) 试剂盒、样本检测装置
CN219580574U (zh) 移液器吸头
CN215866732U (zh) 试剂盒、装配座
CN215866265U (zh) 试剂盒
CN213803731U (zh) 一种32孔深孔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