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3565U -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3565U
CN212523565U CN202020901656.1U CN202020901656U CN212523565U CN 212523565 U CN212523565 U CN 212523565U CN 202020901656 U CN202020901656 U CN 202020901656U CN 212523565 U CN212523565 U CN 212523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adsorption
air inlet
box
asphalt f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16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concre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concre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concre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concre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16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3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3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35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属于沥青烟气处理设备领域,其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吸附箱体内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膜,所述吸附箱体内通过水平隔板分隔为上净化室与下溶液室,所述进气口与上净化室连通,所述上净化室内位于进气口与活性炭吸附膜之间设有喷淋区,所述喷淋区与下溶液室连通,所述喷淋区内架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朝向下溶液室一侧设有若干喷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能单一过滤沥青烟气气体而导致净化不彻底的问题,具有可有效吸附烟气中含有的粉尘,从而提高整个装置对沥青烟气净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生产沥青的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热等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这三种形式的污染物均对周围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排到大气中容易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公开号为CN1095691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机架、底座、密封罩、升降机构、固定架、活性炭吸附膜、管道连接件、出气管道和抽风机,所述密封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密封罩为底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底座上设有固定密封罩的圆形槽,升降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密封罩的底端均匀设有用于起吊的若干拉环,升降机构设有用各拉环连接的吊钩,固定架安装在底座上,活性炭吸附膜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架的外部,管道连接件连接密封罩的出气口和出气管道,抽风机设置于出气管道上。
上述的沥青烟气净化装置可通过活性炭吸附膜对烟气中起到过滤作用,但是在沥青生产过程中烟气内还会伴随大量的颗粒粉尘,而活性炭吸附膜对烟气的处理为物理吸附,对粉尘的吸收处理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最终的烟气净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具有可提高沥青烟气净化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吸附箱体内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膜,所述吸附箱体内通过水平隔板分隔为上净化室与下溶液室,所述进气口与上净化室连通,所述上净化室内位于进气口与活性炭吸附膜之间设有喷淋区,所述喷淋区与下溶液室连通,所述喷淋区内架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朝向下溶液室一侧设有若干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内通入喷淋液,沥青烟气中的粉尘可由喷淋液进行吸收,并最终落入至下溶液室内进行收集,经喷淋区预除尘的烟气再经过活性炭吸附膜吸附,从而可增强烟气的整体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箱体内位于进气口与喷淋区之间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高度小于上净化室高度,所述吸附箱体内位于所述竖直隔板与所述吸附箱体设有进气口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沉降区,所述沉降区的侧壁均由下至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挡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流板能够阻挡沥青烟气向上运动的路径,同时将烟气内含有的较大的尘粒挡落,从而通过沉降区可进一步增加沥青烟气的预分离粉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流板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尘较多附着于挡流板上时,由于挡流板的一端向下倾斜,积聚的粉尘能够通过自重并顺着挡流板倾斜的趋势向下滑落,从而使得挡流板上不易积灰过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区内位于挡流板的下方设有旋流组件,所述旋流组件包括圆心盘、旋流叶片和圆环支架,所述旋流叶片倾斜设置,所述旋流叶片的一端与圆心盘固定连接并沿圆心盘的圆周方向阵列,所述旋流叶片的另一端与圆环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圆心盘与沉降区的侧壁固定,所述圆心盘的径向与沥青烟气进气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尘气体经过旋流组件时,会受旋流叶片的导向作用而旋转形成涡流,旋流叶片能够阻挡烟气中尘粒的运动路径,并增加了其与含尘气体的接触时间,从而使得尘粒能够被旋流组件抵挡下落,进而使得沉降区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气流中较大的尘粒进行分离,达到较优的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箱体底部安装有集尘仓,所述集尘仓与沉降区连通,所述集尘仓底部设有卸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降区内所沉降的大颗粒粉尘可落入至集尘仓内,以便后续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箱体内位于喷淋区与活性炭吸附膜之间竖直安装有干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板可对经过喷淋区的沥青烟气进行干燥,以减小烟气中含有的水汽,便于后续活性炭吸附膜的吸附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溶液室侧壁连接有循环液管,所述循环液管一端通过水泵与喷淋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液管可将落入下溶液室的喷淋液再次通入至喷淋管内,以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嘴为螺旋形空心锥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形空心锥喷嘴能够使喷出的喷淋液达到细密均匀的雾化效果,与沥青烟气接触更加充分,同时喷嘴处也不易发生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沉降区、喷淋区的设置,可对沥青烟气中含有的粉尘颗粒进行喷淋吸收,再与活性炭吸附膜共同配合,从而提高沥青烟气的整体吸附效果;
2.通过旋流组件与挡流板的设置,可对沥青烟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进行阻挡,起到预除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旋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附箱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上净化室;131、沉降区;132、喷淋区;133、干燥区;134、吸附区;14、下溶液室;141、循环液管;142、水泵;143、排液口;2、活性炭吸附膜;3、水平隔板;4、竖直隔板;5、挡流板;6、旋流组件;61、圆心盘;62、旋流叶片;63、圆环支架;7、集尘仓;71、卸料阀;8、干燥板;9、喷淋管;91、喷嘴;92、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吸附箱体1内通过水平隔板3分隔为上净化室13与下溶液室14,上净化室13的相对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上净化室13内沿沥青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沉降区131、喷淋区132、干燥区133和吸附区134,下溶液室14与喷淋区132连通,位于吸附箱体1底部安装有与沉降区131连通的集尘仓7,集尘仓7底部设有卸料阀71。
如图1所示,沉降区131与喷淋区132之间通过垂直固定于水平隔板3上的竖直隔板4进行分离,竖直隔板4的高度小于沉降区131的高度。位于沉降区131的侧壁以及竖直隔板4上均由下至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挡流板5,挡流板5均位于进气口11的上方,且挡流板5的一端向下倾斜。
如图1和2所示,在沉降区131内位于挡流板5与进气口11之间还设有旋流组件6,该旋流组件6包括圆心盘61、若干旋流叶片62以及安装于沉降区131侧壁与竖直隔板4之间的圆环支架63。旋流叶片62沿着圆心盘6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旋流叶片62远离圆心盘61的一端与圆环支架6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每片旋流叶片62均沿着同一方向倾斜相同的角度。当含有粉尘的沥青烟气从进气口11排入至吸附箱体1内时,烟气中较大的粉尘经旋流叶片62阻挡后受自重影响而下落,再向上流动时会形成涡流,并受挡流板5进一步阻挡,从而使沉降区131的分离除尘效果更加优异,同时挡流板5向下倾斜也能够使其下侧积聚的尘粒能够快速落至集尘仓7内。
如图1所示,喷淋区132的顶壁设有吊杆92,吊杆92的一端吊装有喷淋管9,喷淋管9的长度方向与沥青烟气的进气方向相同,喷淋管9朝向下溶液室14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喷嘴91。下溶液室14内预装有喷淋液,下溶液室14内还设有水泵142,水泵142的一端通过循环液管141与喷淋管9的进液口相连。本实施例中喷嘴91采用螺旋形空心锥喷嘴91,其所喷出的喷淋液可达到细密均匀雾化的效果。
如图1所示,位于干燥区133内设有干燥板8,干燥板8竖直设置且其与干燥区133的顶壁、水平隔板3通过螺丝固定,干燥板8呈格栅板状,且每个格栅内均固定设置有物理吸附型干燥剂。位于吸附区134内竖直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膜2,烟气经过干燥板8上的格栅结构后,经干燥剂吸附湿气,再经过活性炭吸附膜2进行吸附过滤。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含有粉尘的沥青烟气经进气口11送入至沉降区131内,气流内较大的尘粒经旋流组件6和挡流板5的阻挡会通过自重落至集尘仓7内,然后该气流再经过喷淋区132,空心锥喷嘴91会喷出经循环液管141输送而来的喷淋液,对烟气中较小的尘粒吸收,并再次落入至下溶液室14内进行循环使用,下溶液室14外侧还设有排液口143,根据喷淋液的水质情况,需对喷淋液进行定期更换。接着烟气经过干燥板8吸除水分,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膜2,最终洁净的烟气从出气口12向环境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所述吸附箱体(1)上设有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所述吸附箱体(1)内安装有活性炭吸附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内通过水平隔板(3)分隔为上净化室(13)与下溶液室(14),所述进气口(11)与上净化室(13)连通,所述上净化室(13)内位于进气口(11)与活性炭吸附膜(2)之间设有喷淋区(132),所述喷淋区(132)与下溶液室(14)连通,所述喷淋区(132)内架设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朝向下溶液室(14)一侧设有若干喷嘴(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内位于进气口(11)与喷淋区(132)之间设有竖直隔板(4),所述竖直隔板(4)高度小于上净化室(13)高度,所述吸附箱体(1)内位于所述竖直隔板(4)与所述吸附箱体(1)设有进气口(1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沉降区(131),所述沉降区(131)的侧壁均由下至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挡流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5)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区(131)内位于挡流板(5)的下方设有旋流组件(6),所述旋流组件(6)包括圆心盘(61)、旋流叶片(62)和圆环支架(63),所述旋流叶片(62)倾斜设置,所述旋流叶片(62)的一端与圆心盘(61)固定连接并沿圆心盘(61)的圆周方向阵列,所述旋流叶片(62)的另一端与圆环支架(63)固定连接;
所述圆心盘(61)与沉降区(131)的侧壁固定,所述圆心盘(61)的径向与沥青烟气进气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底部安装有集尘仓(7),所述集尘仓(7)与沉降区(131)连通,所述集尘仓(7)底部设有卸料阀(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内位于喷淋区(132)与活性炭吸附膜(2)之间竖直安装有干燥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溶液室(14)侧壁连接有循环液管(141),所述循环液管(141)一端通过水泵(142)与喷淋管(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91)为螺旋形空心锥喷嘴(91)。
CN202020901656.1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23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656.1U CN2125235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656.1U CN2125235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3565U true CN21252356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165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235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3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7607A (zh) * 2022-01-17 2022-04-1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拌合站的烟油气尘分离回收再利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7607A (zh) * 2022-01-17 2022-04-1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拌合站的烟油气尘分离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4307607B (zh) * 2022-01-17 2023-01-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拌合站的烟油气尘分离回收再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9555U (zh) 一种多管式多级旋风除尘器
CN201082150Y (zh) 真空吸尘器二次旋风式分离装置
CN105750100B (zh) 湿法多管旋风分离器
CN105597472B (zh) 一种气动旋流组合除雾装置
CN204134434U (zh) 一种大灰量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103157561B (zh) 湿式多管旋风除尘器和具有上述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CN106390652A (zh) 一种湿式高效旋流脱除细微颗粒装置
CN106582248A (zh) 一种烟气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及工艺
WO2009020300A1 (en) Wet air cleaning device
CN101254399B (zh) 高效低能耗脱硫除尘设备
CN109200724A (zh) 一种锅炉燃烧尾气净化装置
CN212523565U (zh) 一种复合型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CN210845737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湿式除尘器
CN206168155U (zh) 一种湿式高效旋流脱除细微颗粒装置
CN201524520U (zh)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CN205461744U (zh)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KR100875966B1 (ko) 곡물 건조용 집진기
CN201760220U (zh) 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
CN104722151B (zh) 工业用废气清洗器
JPS59137780A (ja) 噴霧乾燥方法
CN206404499U (zh)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05182373U (zh) 一种脱硫除尘塔
CN205386410U (zh) 一种微尘废气喷淋吸附净化塔
CN100398186C (zh) 三相流化湍球洗气塔
CN110124428A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