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2778U - 绳索锁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绳索锁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2778U
CN212522778U CN202021727464.XU CN202021727464U CN212522778U CN 212522778 U CN212522778 U CN 212522778U CN 202021727464 U CN202021727464 U CN 202021727464U CN 212522778 U CN212522778 U CN 212522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roller
rope
stat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74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昭
单保卫
刘志欣
于占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cont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cont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cont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cont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74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2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2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2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绳索锁止装置,包括:锁止件,适于在和绳索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滚轮,适于在压紧件的作用下压紧于绳索的表面;转轴,适于随滚轮转动;离心件,安装至转轴且随转轴转动,离心件随离心力变化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驱动件,在离心状态离心件带动驱动件运动,以使得锁止件运动至锁止状态,在复位状态离心件和驱动件脱离,以使得锁止件处于解锁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在发生坠落事件时,离心件切换至离心状态,带动驱动件运动,并使得锁止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切换至锁止状态,保证人员的安全。该种绳索锁止装置保证了坠落防护功能的可靠性,可避免人员伤亡。

Description

绳索锁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绳索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高空攀爬环境下作业及高空运输极为普遍,在风电、建筑等行业,为了保障高空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必须安装具有可靠性能的防坠落设备。绳索锁止装置是连接该行业中的绳索和作业人员的重要防坠落设备,通过绳索锁止装置,作业人员可以沿绳索的长度方向自由安全走动。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4。图1和图2中,当发生人员坠落事件时,安全挂钩003拉动驱动杆001,使驱动杆001上的锁面向着绳索方向摆动,直到锁面和绳索咬紧,起到锁止作用,防止人员继续下坠。图3和图4中,驱动杆001一端可以触发锁块002,使得锁块002随着驱动杆001的转动而同步摆动,发生坠落事件时,人员下坠带动安全挂钩003移动,以使得驱动杆001转动并带动锁块002和钢丝绳咬紧,起到锁止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绳索锁止装置采用驱动杆001作为锁止件的触发部件,在坠落事件发生时,人员慌乱之中无意识的抓取可能刚好握住驱动杆001,使得绳索锁止装置处于图5或图6所示状态,此时驱动杆001无法转动,从而导致绳索锁止装置无法及时锁止,进而失去对人员的安全保护,造成生命伤亡的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绳索锁止装置,其可以在滚轮相对绳索的运动速度达到设定值的时候,驱动锁止件锁止绳索,进而避免了传统摆杆触发锁止时存在的保护漏洞,使得保护功能更加安全和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包括:
锁止件,适于在和绳索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滚轮,适于在压紧件的作用下压紧于绳索的表面;
转轴,适于随所述滚轮转动;
离心件,安装至所述转轴且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离心件随离心力变化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
驱动件,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离心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运动,以使得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锁止状态,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离心件和所述驱动件脱离,以使得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离心件基于转轴的转速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在发生坠落事件时,转轴的转速较高,此时离心件的离心力较大,进而离心件切换至离心状态,带动驱动件运动,并使得锁止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切换至锁止状态,保证人员的安全。该种绳索锁止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锁止失效,保证了坠落防护功能的可靠性,具有该种绳索锁止装置的升降设备使用更加的安全,可避免人员伤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
所述滚轮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驱动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安装于所述轴承内圈,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离心件和所述滚筒的内表面形成限位配合,以使得所述离心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滚筒转动,且所述滚筒带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锁止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端盖,用于闭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端盖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滚筒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使得所述端盖随所述滚筒转动;
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端盖,另一端适于随着所述端盖转动以驱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锁止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心件为离心甩块,所述离心甩块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离心甩块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台阶面,且所述离心甩块连接拉簧,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拉簧处于自然状态;
所述滚筒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心甩块为两块且沿着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
两块所述离心甩块的第二端通过穿过所述转轴的所述拉簧连接;
所述转轴形成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台,两个所述离心甩块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一个所述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滚轮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转轴形成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部匹配的第四限位部,以使得所述转轴随所述滚轮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外壳,所述锁止件、所述滚轮、所述转轴、所述离心件和所述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
摆杆,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且所述摆杆适于在驱使所述锁止件锁止所述绳索的第一位置和脱离所述锁止件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紧件为第一压簧,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压簧的第二端将所述滚轮压紧于所述绳索的表面;
所述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
辊轮,和所述滚轮对应设置,以使得所述绳索位于所述滚轮和所述辊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件和所述滚轮沿着所述绳索的长度方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件和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绳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在驱动杆和绳索咬紧时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在驱动杆和绳索松开时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在锁块和绳索松开时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在锁块和绳索咬合时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包括锁块的绳索锁止装置在坠落事件发生时由于误操作形成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绳索锁止装置在坠落事件发生时由于误操作形成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绳索和滚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甩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甩块和滚筒形成限位配合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处于锁止工况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绳器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绳器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离心甩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离心甩块和滚筒形成限位配合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001、驱动杆;002、锁块;003、安全挂钩;
10、摆杆;11、锁止件;100、绳索;
20、测速组件;21、连杆;211、铰接孔;22、滚轮;221、弧形外表面;222、装配孔;223、凸起;23、离心甩块;231、固定孔;24、拉簧;25、转轴;251、非圆段;252、凸台;26、滚筒;261、扣合凸块;27、轴承;28、端盖;281、扣合槽;282、通孔;283、铰接轴;29、销轴;
30、卡绳器;31、基座;32、卡绳板;33、按钮;34、帽;35、第二压簧;
40、外壳;
60、辊轮;
70、第一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见图7至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包括锁止件11、滚轮22、转轴25、离心件和驱动件。其中,锁止件11适于在和绳索100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滚轮22适于在压紧件的作用下压紧于绳索100的表面;转轴25适于随滚轮22转动;离心件安装至转轴25且随转轴25转动,离心件随离心力变化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在离心状态离心件带动驱动件运动,以使得锁止件11运动至锁止状态,在复位状态离心件和驱动件脱离,以使得锁止件11处于解锁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锁止装置,离心件基于转轴25的转速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在发生坠落事件时,转轴25的转速较高,此时离心件的离心力较大,进而离心件切换至离心状态,带动驱动件运动,并使得锁止件11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切换至锁止状态,保证人员的安全。该种绳索锁止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锁止失效,保证了坠落防护功能的可靠性,具有该种绳索锁止装置的升降设备使用更加的安全,可避免人员伤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滚轮22的转速可以反映当前下坠的速度。当下坠速度过快的时候,达到设定速度,则滚轮22会带动离心件切换至离心状态,实现锁止件11和绳索100的锁紧。例如,当绳索锁止装置安装在绳索100和操作人员之间的时候,一旦操作人员不慎发生坠落,此时处于加速下落的操作人员会带动滚轮22加速转动,直至滚轮22到达到设定速度,此时离心件带动驱动件运动,驱动件带动锁止件11实现锁止,防止人员继续下坠。其中,绳索锁止装置安装在绳索100和操作人员之间的时候,绳索锁止装置包括用于和操作人员连接的安全挂钩。当然,绳索锁止装置还可以安装在绳索100和电梯(或者电梯之外的其他升降设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锁止件11适于在和绳索100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中,锁止件11的锁止状态指代的是锁止件11锁紧于绳索100,进而锁止件11和绳索100之间相对运动阻力非常大甚至无法相对运动的情形;锁止件11的解锁状态指代的是锁止件11和绳索100之间相对运动时几乎没有阻力或者阻力非常小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离心状态离心件带动驱动件运动”,指代的是离心件在离心状态下可以运动至工作位置,进而达到工作位置的离心件可以带动驱动件运动,并不要求离心件只要处于离心状态就一定要能够带动驱动件运动。例如,可以对于离心件的离心力设置临界值,进而当离心件处于临界状态但是离心力并未达到临界值的时候,此时离心件和驱动之间可以不进行动力传递。
请参见图8和图9,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轴承27。其中,轴承27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滚轮22形成有容纳腔,轴承外圈安装于容纳腔内。驱动件包括滚筒26,滚筒26安装于轴承内圈,在离心状态离心件和滚筒26的内表面形成限位配合。该种情况下,将滚轮22、轴承27和驱动件安装好之后,轴承27位于滚轮22的容纳腔内,驱动件位于轴承27内,进而绳索锁止装置所需要占用的空间很小。并且,由于离心件和滚筒26的内表面形成限位配合,可以保证离心状态下离心件带动滚筒26转动,而滚筒26转动则可以带动锁止件11实现锁止。很显然,滚筒26和离心件之间限位配合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受限制,只要满足离心件带动滚筒26转动的需求即可。由于离心件和滚筒26的内表面配合,进而离心件是位于滚筒26内部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还包括端盖28,端盖28用于闭合容纳腔的开口。并且,端盖28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滚筒26形成有与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使得端盖28随滚筒26转动。通过端盖28的设置可以保护容纳腔当中的轴承27、滚筒26和离心件等部件,保证轴承27、滚筒26和离心件等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绳索锁止装置包括连杆21,连杆21的一端铰接于端盖28,另一端通过长孔和销轴29的组合件与锁止件11连接。通过连杆21连接滚筒26和锁止件11,可以保证锁止件11和滚筒26之间相对位置的灵活,提高绳索锁止装置的适应性。例如,可以通过更换连杆21的结构形式以适应锁止件11和滚筒26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和图9中,端盖28形成有铰接轴283,连杆21上形成有铰接孔211,通过铰接轴283和铰接孔211之间的配合,保证端盖28转动的时候,连杆21可以相对端盖28转动。当然,也可以在端盖28上形成有铰接孔,而在连杆21上形成铰接轴,其同样可以实现端盖28和连杆21之间的铰接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滚筒26和端盖28相扣合,例如在滚筒26朝向端盖28的端部形成有扣合凸块261,在端盖28形成有扣合槽281。其中,扣合凸块261和扣合槽281的位置也可以互换,也即在滚筒26端部形成有扣合槽,在端盖28形成有扣合凸块。当然,滚筒26和端盖28之间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除了采用扣合凸块261和扣合槽281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公开的限位配合的结构形式,只要保证滚筒26可以带动端盖28转动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端盖28上形成有通孔282,转轴25的第一端和滚轮22之间限位配合,转轴25第二端穿过通孔282。其中,转轴25穿过通孔282之后可以通过固定件防止转轴25从通孔282退出,以实现整个绳索锁止装置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离心件为离心甩块23,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铰接于转轴25,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台阶面,且离心甩块23连接拉簧24,在离心状态拉簧24处于拉伸状态,在复位状态拉簧24处于自然状态;滚筒26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在离心状态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限位配合。离心件采用离心甩块23的方式,以保证和滚筒26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强度。当然离心件的结构形式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例如离心件还可以采用离心杆的形式,进而当滚轮22的转速达到设定速度的时候,离心件和滚筒26之间形成限位配合,以使得转轴25通过离心件带动滚筒26转动。并且,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配合也可以保证限位配合位置的结构强度,很显然限位配合的方式不局限为台阶面的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和图9,离心甩块23为两块且沿着转轴25的周向设置;两块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通过穿过转轴25的拉簧24连接。该种情况下,两块离心甩块23包围在转轴25的外侧,两个离心甩块23的受力基本相同,进而当离心甩块23带动滚筒26转动的时候,可以保证滚筒26受力均衡。当然,离心甩块23的数量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例如为了增大离心件和滚筒26之间的受力面积,可以增加离心甩块23的数量。当离心甩块23为两块的时候,两块离心甩块23之间通过拉簧24连接,进而当转轴25转速较高的情况下,离心甩块23第二端在离心力作用下朝着远离转轴25的方向运动,此时拉簧24被拉伸。当转轴25速度降低的时候,一旦拉簧24的恢复力大于离心甩块23第二端的离心力,则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在拉簧24恢复力作用下朝着靠近转轴25的方向运动,使得离心甩块23和滚筒26内表面之间不再进行运动传递。
其中,“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只是“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的相对概念。图8中,以离心甩块23和转轴25铰接的区域为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则沿着逆时针方向位于离心甩块23第一端下游的区域都可以称之为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例如,图8中拉簧24连接的离心甩块23第二端对应的是离心甩块23的中部位置。当然拉簧24的设置位置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离心甩块23上设置有拉簧24的穿装孔,拉簧24穿过转轴25之后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离心甩块23的穿装孔,并且拉簧24两端通过销轴29固定于离心甩块23的穿装孔,该种情况下拉簧24的拆装方便。当然,为了实现拉簧24的安装,穿装孔和销轴29均非必要部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拉簧24和离心甩块23之间的固定。其中,用于固定拉簧24的销轴29安装于离心甩块23的固定孔231当中。
请参见图8,对应离心甩块23的数量为两块,转轴25形成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台252,两个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9铰接于一个凸台252。通过凸台252的设置可以方便离心甩块23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滚轮22包括第三限位部,转轴25形成有与第三限位部匹配的第四限位部,以使得转轴25随滚轮22转动。例如,滚轮22形成有一个非圆孔,也即滚轮22上用于装配转轴25的装配孔222形成有凸起223;转轴25包括非圆段251,凸起223和非圆段251结构相适配,进而通过非圆孔和非圆段251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滚轮22转动的时候转轴25跟着转动。且该种情况下滚轮22和转轴25之间拆装方便。当然,为了使得滚轮22可以带动转轴25转动,也可以将滚轮22和转轴2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外壳40。其中,锁止件11、滚轮22、转轴25、离心件和驱动件均安装于外壳40内部。该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对锁止件11、滚轮22、转轴25、离心件和驱动件等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绳索锁止装置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摆杆10,摆杆10的一端伸入外壳40,另一端伸出于外壳40,且摆杆10适于在驱使锁止件11锁止绳索100的第一位置和脱离锁止件11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摆杆10的设置保证绳索锁止装置具有人工锁止功能,进而该种绳索锁止装置具备了双重保护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工摆动摆杆10,就可以带动锁止件11运动至锁止状态,使得绳索锁止装置的滚轮22无法相对绳索100滚动。在特殊情况下即便人因为慌乱而没有正确操作摆杆10,由于滚轮22本身相当于具备测速功能,一旦滚轮22运动时超过设定速度,则离心件通过驱动件控制锁止件11运动至锁止状态,保证锁止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10,压紧件为第一压簧70,外壳40连接第一压簧70的第一端,第一压簧70的第二端将滚轮22压紧于绳索100的表面;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辊轮60,辊轮60和滚轮22对应设置,以使得绳索100位于滚轮22和辊轮60之间,保证滚轮22和绳索100之间具有接触压力。当然,压紧件的结构形式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只要可以避免滚轮22打滑即可。其中,将辊轮60固定在外壳40上,进而绳索100间接通过外壳40实现支撑限位。
图7和图10中,辊轮60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一压簧70的数量为两根,显然辊轮60和第一压簧70的数量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绳索锁止装置包括卡绳器30,卡绳器30包括基座31,滚轮22安装至基座31中,两根第一压簧70对应基座31的上下两端设置,第一压簧70的一端以外壳40为限位面,第一压簧70的另一端连接基座31,进而使得第一压簧70被压缩设置在基座31和外壳40之间。
请参见图11和图12,滚轮22包括有弧形外表面221,弧形外表面221形成有大致呈V字型的开口,也即滚轮22的横截面大致呈V字型。该种情况下,可以保证绳索100和滚轮22外表面的接触面积,进而防止滚轮22打滑。当然,滚轮22的外表面也可以采用其他有利于滚轮22滚动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增加滚轮22的表面摩擦系数,或者可以在滚轮22的外表面形成U型的开口,且在U型开口的两侧侧壁设置凸起结构增大滚轮22和绳索100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绳索100可以为钢丝绳,也可以为锁链,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要适于操作人员或者升降设备沿其升降即可。
请参见图8、图10以及图13至图15,当发生坠落事件时,绳索锁止装置相对绳索100向下运动(图10中向下的箭头方向示出了绳索锁止装置相对绳索的运动方向),此时滚轮22沿着图10中逆时针箭头方向转动,滚轮22和绳索100之间存在F1的压紧力,且绳索100和滚轮22之间有摩擦力F2作用,使滚轮22逆时针转动。滚轮22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轴25也进行逆时针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铰接在凸台252上的离心甩块23以销轴29为中心转动,请参见图13,图13中虚线示出离心甩块23处于离心状态的位置。离心甩块23的第一台阶面和滚筒26中内表面的第二台阶面接触,产生作用力F3给滚筒26使其进行逆时针转动。由于滚筒26和端盖28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而在端盖28的铰接轴283处对连杆21产生向上的驱动力F4,以驱动连杆21向上运动,连杆21在和锁止件11连接的位置产生向上的力F5,F5驱动锁止件11逆时针转动,直到锁止件11和绳索100咬合在一起,实现绳索锁止装置的锁止功能。图15中,锁止件11的旋转方向对应锁止件11的摆动方向;连杆21竖直向上的方向指代的是连杆21向上运动以驱动锁止件11。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止件11采用不规则锁块的结构形式,当然,锁止件11的结构形式此处举例的限制,其还可以采用规则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不规则的结构形式,只要可以实现绳索100的解锁和锁止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6和图17,卡绳器30包括基座31、卡绳板32、按钮33、帽34和第二压簧35。卡绳板32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M3×8螺钉和M3螺母与基座31连接,按钮33呈T字形,按钮33的轴部穿过基座31上的孔,从另外一侧将第二压簧35套入到按钮33的轴部,使用帽34进行锁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绳索锁止装置包括测速组件20,其中测速组件20包括滚轮22、轴承27、转轴25、离心甩块23、滚筒26、端盖28和连杆21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锁止件11和滚轮22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只要滚轮22沿着绳索100的滚动速度达到设定速度时,安装于转轴25的离心件可以将运动传递至锁止件11即可。例如,图7中,锁止件11位于滚轮22的上方,图18中锁止件11和滚轮22分别位于绳索100的两侧。
请参见图18至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21形成于端盖28,连杆21形成有第一触发面,锁止件11形成有与该连杆21配合的第二触发面,第一触发面和第二触发面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重力作用下,锁止件11和连杆21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互相作用,此时锁止件11处于解锁状态。只有滚轮22速度较大的情况下,连杆21在离心件作用下转动,以驱动锁止件11转动至锁止状态。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连杆21并非必须的部件,例如也可以直接通过滚筒26和锁止件11之间形成限位配合,进而当滚筒26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锁止件11转动至锁止位置。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止件(11),适于在和绳索(100)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滚轮(22),适于在压紧件的作用下压紧于绳索(100)的表面;
转轴(25),适于随所述滚轮(22)转动;
离心件,安装至所述转轴(25)且随所述转轴(25)转动,所述离心件随离心力变化在离心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
驱动件,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离心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运动,以使得所述锁止件(11)运动至所述锁止状态,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离心件和所述驱动件脱离,以使得所述锁止件(11)处于所述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承(27),所述轴承(27)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
所述滚轮(22)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驱动件包括滚筒(26),所述滚筒(26)安装于所述轴承内圈,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离心件和所述滚筒(26)的内表面形成限位配合,以使得所述离心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滚筒(26)转动,且所述滚筒(26)带动所述锁止件(11)运动至所述锁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端盖(28),用于闭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端盖(28)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滚筒(26)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使得所述端盖(28)随所述滚筒(26)转动;
连杆(21),一端铰接于所述端盖(28),另一端适于随着所述端盖(28)转动以驱动所述锁止件(11)运动至锁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件为离心甩块(23),所述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转轴(25),所述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台阶面,且所述离心甩块(23)连接拉簧(24),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拉簧(24)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拉簧(24)处于自然状态;
所述滚筒(26)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在所述离心状态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甩块(23)为两块且沿着所述转轴(25)的周向设置;
两块所述离心甩块(23)的第二端通过穿过所述转轴(25)的所述拉簧(24)连接;
所述转轴(25)形成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台(252),两个所述离心甩块(23)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一个所述凸台(25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2)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转轴(25)形成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部匹配的第四限位部,以使得所述转轴(25)随所述滚轮(2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40),所述锁止件(11)、所述滚轮(22)、所述转轴(25)、所述离心件和所述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外壳(40)内部;
摆杆(10),一端伸入所述外壳(40),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40),且所述摆杆(10)适于在驱使所述锁止件(11)锁止所述绳索(100)的第一位置和脱离所述锁止件(11)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为第一压簧(70),所述外壳(40)连接所述第一压簧(7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压簧(70)的第二端将所述滚轮(22)压紧于所述绳索(100)的表面;
所述绳索锁止装置还包括:
辊轮(60),和所述滚轮(22)对应设置,以使得所述绳索(100)位于所述滚轮(22)和所述辊轮(6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11)和所述滚轮(22)沿着所述绳索(100)的长度方向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绳索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11)和所述滚轮(22)位于所述绳索(100)的两侧。
CN202021727464.XU 2020-08-18 2020-08-18 绳索锁止装置 Active CN212522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7464.XU CN212522778U (zh) 2020-08-18 2020-08-18 绳索锁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7464.XU CN212522778U (zh) 2020-08-18 2020-08-18 绳索锁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2778U true CN212522778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7464.XU Active CN212522778U (zh) 2020-08-18 2020-08-18 绳索锁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27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7389A (zh) * 2021-09-29 2021-1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杆塔作业的重物防坠挂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7389A (zh) * 2021-09-29 2021-1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杆塔作业的重物防坠挂钩
CN113847389B (zh) * 2021-09-29 2023-04-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杆塔作业的重物防坠挂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7537B (zh) 防坠落装置和防坠落系统
TWI630941B (zh) 在繩索上具有夾持功能的墜落阻止安全裝置
US20040020727A1 (en) Fall arrest device for a fixed rope
CN212522778U (zh) 绳索锁止装置
US20140196984A1 (en) Safety apparatus on a rope with indicator for indicating the state of closing of the flange-plates
US7513334B2 (en) Powered rope climbing apparatus
US9126062B2 (en) Safety device on a rope with blocking under load
CN111840852A (zh) 绳索锁止装置
US11420849B2 (en) Traction machine and lifting equipment
CN111840851A (zh) 绳索锁止装置
US5368131A (en) Powerless emergency elevator
US5540307A (en) Rescue system
CN212631493U (zh) 绳索锁止装置
CN112225103A (zh) 一种手电一体式升降救援装置
CN209865060U (zh) 一种防回转装置及救援设备
WO2023045517A1 (zh) 防坠落装置
CN109835798B (zh) 电梯层门
CN219546572U (zh) 便携式升降机
CN112933442A (zh)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CN217025237U (zh) 升降设备
CN113883189B (zh) 一种防坠机构
CN210313071U (zh) 一种电梯门刀装置
CN220477967U (zh) 坠落防护缓冲救援装置
CN116354256A (zh) 便携式升降机
CN211283492U (zh) 防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