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5285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5285U
CN212515285U CN202021066349.2U CN202021066349U CN212515285U CN 212515285 U CN212515285 U CN 212515285U CN 202021066349 U CN202021066349 U CN 202021066349U CN 212515285 U CN212515285 U CN 212515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ck plate
edge
backlight module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63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景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63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5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5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5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旨在解决矩形围框的拐角处存在漏光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问题,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矩形围框及光学组件;矩形围框沿背板的边缘设置,矩形围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且在矩形围框的四个拐角处,第一边框设置有安装槽,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安装槽内;光学组件包括扩散板,且扩散板的边缘压接在所述围框与所述背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避免背光源发出光线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拼接处扩散至围框外,可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发光亮度,从而提升其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光模组为显示屏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画面质量。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边框、背光源及光学组件;其中,边框采用分体式结构,多个边框依次连接在背板的边缘处,光学组件包括扩散板,扩散板压接在边框与背板之间,且扩散板可将背光源发出的点光源转变成亮度均匀的面光源。
然而,上述相邻两个边框的拼接处存在间隙,部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可透出背光模组外,造成部分亮度损失,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能够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矩形围框及光学组件;所述矩形围框沿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矩形围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且在所述矩形围框的四个拐角处,所述第一边框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光学组件包括扩散板,且所述扩散板的边缘压接在所述围框与所述背板之间。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并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位于其中间部分的凹陷部以及位于其边缘的第一承载边;所述第一边框及所述第二边框分别包括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边上;所述扩散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一承载边之间。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及所述第二边框还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边连接的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连接边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第二连接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包括拼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及所述第二框体分别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凹陷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件,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强筋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板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扩散板的限位支撑;所述限位支撑胶接至所述背板的边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与所述显示屏贴合并密封。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固定在背板边缘的围框;其中,围框为矩形围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框,在矩形围框的拐角处,第一边框设置有安装槽,第二边框的端部可插接在安装槽内,即将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拼接处形成密封结构,用于阻挡围框内的光线朝向围框外的传播线路。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本实施例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可避免背光源发出光线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拼接处扩散至围框外,可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发光亮度,从而提升其显示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围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背板; 11-第一承载边;
20-围框; 21-第一边框;
21a-第一框体; 21b-第二框体;
22-第二边框; 30-加强结构;
31-第一加强筋; 32-第二加强筋;
33-连接件; 41-反射纸;
42-扩散板; 43-复合增亮膜;
44-扩散片; 51-灯带;
52-灯支撑; 60-第一密封条;
70-第二密封条; 211-第一连接边;
212-第二连接边; 213-第一开口;
221-第一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矩形围框、背光源及光学组件;其中,矩形围框采用分体式结构,多个边框依次连接在背板的边缘处。然而,上述相邻两个边框的拼接处(矩形围框的拐角处)存在间隙,部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可透出背光模组外,造成部分亮度损失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在相邻两个边框中,其中一个边框设置有安装槽,另一个边框的端部可插接在安装槽内,以在相邻两个边框的拼接处形成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阻挡围框内的光线朝向围框外的传播路径,可避免围框内的光线透出背光模组,从而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位于显示屏一侧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分别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壳体上,并且背光模组的一侧与显示屏贴合,以使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照射至显示屏上。
背光模组包括围框20、背板10、背光源以及光学组件,其中,光学组件包括扩散板42,且扩散板42的边缘固定在围框20和背板10之间;即围框20可围绕背板10设置,并将扩散板42的边缘夹设在围框20与背板10之间,也就是说围框20和背板10用于固定扩散板42。
背光源位于扩散板42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且背光源固定在背板10上。背光源可以是阵列布置在背板10上的发光源,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可经扩散板42的扩散作用,将背光源的点状光源转变成亮度均匀的面光源,可使显示屏的亮度均匀。
为提升扩散板42对背光源的光线扩散效果,通常在背板10与扩散板42之间具有较大的扩散空间,即可通过增大扩散板42和背板10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提供的背板10为矩形平板,背板10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凹陷部以及位于其边缘的第一承载边11,且第一承载边11与凹陷部通过斜面过渡及衔接。
具体地,背板10可朝向远离显示屏的一侧凹陷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可与显示屏相对设置,多个呈阵列布置的点状光源可位于背板10的凹陷部上。例如,点状光源可以是LED灯,多个点状光源组成灯带51,灯带51可通过背胶的方式粘结在凹陷部上,且灯带51位于背板10朝向扩散板42的一侧;LED灯发出的光线朝向显示屏一侧照射,并经过扩散板42的扩散作用,可使光线更加均匀地照射至显示屏上。
第一承载边11用于承载和固定扩散板42,扩散板42的边缘设置在第一承载边11与围框20之间,围框20围绕背板10的边缘设置,围框20固定在第一承载边11上,可增强背板10的结构强度,保证背板10边缘部分的平整度。由于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围框20通常采用分体式制作,并分别固定在第一承载边11上。
例如,上述背板10为矩形平板,同样的,围框20为矩形围框,围框20包括两个第一边框21和两个第二边框22,两个第一边框21可沿背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边框22可沿背板10的宽度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分别固定在背板10上,并且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首尾依次拼接并形成矩形围框。
本实施例中,在围框20的拐角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即在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拼接处形成密封结构;其中,第一边框21可在其端部设置有安装槽,此安装槽可以是第一边框21朝向第二边框22的一侧设置的U形开口,第二边框22的端部可以插接在第一边框21的安装槽内。本实施例可在在围框20的每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通常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扩散板42扩散后并分散于矩形围框内,在相关技术中矩形围框的拐角处形成斜线拼缝,部分光线可从矩形围框的拼缝中透出,而使围框20内的光线透出背光模组,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亮度,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由于本实施例在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阻挡围框20内的光线朝向围框20外的传播路径,可避免围框20内的光线透出背光模组,从而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如图5所示,随着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第一边框21的长度也逐渐变大,为便于将第一边框21连接至背板10上,第一边框21可采用分体结构,第一边框21包括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并且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分别固定在背板10上。为使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准确定位,背板10还在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的拼接处设置有定位销以及定位螺钉,待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安装至背板10时,在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之间形成与定位螺钉配合的螺纹安装孔以及与定位螺钉配合的定位销孔,可有效防止第一框体21a和第二框体21b之间出现错位。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开口213和第一插接部221,第一开口213和第一插接部221形成的拼接缝为类似Z型的拼接缝。具体地,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均包括第一连接边211,当第一边框21与第二边框22拼接时,两个第一连接边211相互垂直,并且第一连接边211分别与第一承载边11贴合并固定,以实现围框20固定在背板10上。
第一开口213可设置在第一边框21的两端,第一插接部221可设置在第二边框22的两端;例如,沿第一边框21的长度方向,在第一边框21的端部形成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宽度小于第二边框22的宽度;在第二边框22的端部形成第一插接部221,可在第二边框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以形成第一插接部221;沿第二边框22的长度方向,第二缺口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缺口的宽度相等,并且第二缺口具有一定宽度(第一边框21与第二边框22垂直,第二缺口的宽度方向与第一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当第一边框21与第二边框22拼接时,第一插接部221可插接至第一开口213内,位于第二边框22的第二缺口部分可与第一边框21朝向第二边框22的一侧抵接并密封,可使第一边框21在第二边框22的拼接处形成Z字形密封结构。
参阅图3和图4,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还包括第二连接边212,第二连接边212位于第一连接边211的内侧,且第二连接边212与第一连接边211连接,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可制作成一体结构。第一连接边221可固定在第一承载边11上,第二连接边212可用于固定扩散板42,可将扩散板42压接在第一承载边11与第二连接边212之间。为增强第二连接边212与扩散板42的密封性以及防止第二连接边212在压接的过程中对扩散板42造成损伤,本实施例在第二连接边212与扩散板4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60,第一密封条60可以是泡棉。
具体地,为便于将第一密封条60安装至第二连接边212与扩散板42之间,第二连接边212与扩散板4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例如,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或者沿垂直于第一承载边11的方向)所获取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的截面为类似Z形的截面,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设置成类似Z形结构,可形成第一密封条60的安装空间,第一密封条60可以是长条状密封条,其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并且第一密封条60可沿第二连接边212的长度方向布置。
上述第一密封条60的两端可分别延伸至第二连接边212的两端,为便于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拼接,设置在第一边框21上第一密封条60和设置在第二边框22上的第一密封条60在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拼接处存在缺口,此缺口称为近光缺口;为防止围框20内的光线从近光缺口透出背光模组,本实施例在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可防止光线透出背光模组。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与扩散板42之间不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60,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朝向显示屏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条70,即第二密封条70设置在第二连接边212朝向显示屏的一侧,第二密封条70与第一密封条60可相对设置,并且第二连接边212位于第一密封条60和第二密封条70之间。第二密封条70可通长设置在第二连接边212上,当背光模组与显示屏贴合时,第二密封条70可使背光模组与显示屏之间形成密封空间,防止灰尘进入背光模组内。
如图8所示,为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需提升背光源所在背板10区域的平整度以及光学组件在背板10上的安装的稳定性,防止背板10发生变形。本实施例在背板10的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结构30,用于提升背板10的结构强度及平整度。
具体地,加强结构30设置于背板10的凹陷部上,且加强结构30位于凹陷部背离显示屏的一侧;加强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2,多个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2形成网格状结构。其中,第一加强筋31的长度方向与背板1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背板10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一加强筋31间隔布置在背板10上,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31在背板10的宽度方向上的间距可以相等或者不等。第二加强筋32的长度方向与背板10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沿背板1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加强筋32间隔布置在背板10上,相邻两个第二加强筋32在背板10的长度方向上的间距可以相等或者不等。
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可分别是加强条,且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分别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背板10上,并且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件,例如,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连接处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以增强加强结构30的结构强度。
为进一步提升加强结构3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加强筋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33,并通过连接件33连接至第一加强筋31上,可增强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3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可理解的是,在加强结构30中,多个第一加强筋31中及多个第二加强筋32中可设置有主加强筋、辅助加强筋,主加强筋的板条厚度及宽度(结构强度)均大于辅助加强筋的板条厚度及宽度(结构强度),即在能够保证背板10的结构强度下,可节约制作成本。
例如,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第一加强筋31,三个第一加强筋31的长度方向与背板1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三个第一加强筋31沿背板1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三个第一加强筋31通过铆钉固定在背板10上;其中,三个第一加强筋31中可设置有一个主加强筋,为便于描述,可将第一加强筋31的主加强筋称为第一主加强筋,其他为第一辅助加强筋;第一主加强筋可设置在最外侧,其他第一辅助加强筋依次设置在第一主加强筋的内侧。
另外,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二加强筋32,各第二加强筋32的长度方向与背板10的宽度方向一致,四个第二加强筋32沿背板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且各第二加强筋32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背板10上。其中,四个第一加强筋31中可设置有二个主加强筋及二个辅助加强筋,为便于描述,可将第二加强筋32的主加强筋称为第二主加强筋,其他为第二辅助加强筋;两个第二主加强筋可设置在背板10的中间部分,两个第二辅助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第一主加强筋的左右两端。
在将加强结构30安装至背板10时,可先将第一主加强筋铆接在背板10上,再将两个第二辅助加强筋分别铆接在背板10上,并且两个第二辅助加强筋位于第一主加强筋的左右两端;然后将两个第一辅助加强筋铆接在背板10上,且每个第一辅助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辅助加强筋通过螺钉固定;最后,再将两个第二主加强筋铆接在背板10上,并且可在第二主加强筋与第一主加强筋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可以是连接板,第一主加强筋和第二主加强筋的一端通过连接件33固定在一起;第二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第一辅助加强筋可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可理解的是,第二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第一辅助加强筋也可通过连接件33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对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上述连接方式仅是对其连接方式的说明而不是仅限于此,当然,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
参阅图3和图4,为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不仅包括扩散板42,还包括反射纸41以及位于扩散板42上的复合增亮膜43及扩散片44,即光学组件为多膜层结构,沿背板10至显示屏的方向,反射纸41、扩散板42、复合增亮膜43以及扩散片44依次设置。
其中,反射纸41的边缘部分搭接在背板10的第一承载边11上,并且反射纸41中间部分与背板10的凹陷部贴合,反射纸41与背板10可通过背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且设置在凹陷部的灯带51需穿过发射纸,点状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可通过反射纸41反射至扩散板42上并扩散至显示屏上。
扩散板42的边缘固定在背板10的边缘上,第一承载边11上设置有限位支撑,扩散板42固定在限位支撑上,并且扩散板42还压接在围框20和背板10之间,以保证扩散板42的平整度。为防止扩散板42发生凹陷,本实施例在背板10的凹陷部上设置有多个灯支撑52,灯支撑52如灯带51一样固定在背板10上,灯支撑52穿过反射纸41,且灯支撑52远离背板10的一端与扩散板42可抵接;多个灯支撑52可均匀布置在背板10上,可对扩散板42提供均匀的支撑力,防止其发生变形而影响其平整度。
复合增亮膜43和扩散片44位于扩散板42远离反射纸41的一侧,且复合增亮膜43和扩散片44分别挂载在背板10上的挂耳上。具体地,背板10的第一承载边11上设置有挂耳,挂耳可以是固定在第一承载边11上的圆柱状突起,复合增亮膜43及扩散片44设置有与突起配合的挂载孔,并通过挂载孔套接至上述圆柱状突起上,从而实现将复合增亮膜43及扩散片44固定在背板10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矩形围框及光学组件;
所述矩形围框沿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矩形围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且在所述矩形围框的四个拐角处,所述第一边框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扩散板,且所述扩散板的边缘压接在所述围框与所述背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并形成所述安装槽;
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位于其中间部分的凹陷部以及位于其边缘的第一承载边;
所述第一边框及所述第二边框分别包括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边上;
所述扩散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一承载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及所述第二边框还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边连接的第二连接边;
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连接边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第二连接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拼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及所述第二框体分别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凹陷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位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件,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第二加强筋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扩散板的限位支撑;
所述限位支撑胶接至所述背板的边缘。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与所述显示屏贴合并密封。
CN202021066349.2U 2020-06-10 2020-06-1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515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6349.2U CN212515285U (zh) 2020-06-10 2020-06-1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6349.2U CN212515285U (zh) 2020-06-10 2020-06-1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5285U true CN21251528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9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6349.2U Active CN212515285U (zh) 2020-06-10 2020-06-10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52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5A (zh) * 2021-09-30 2022-01-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N114815393A (zh) * 2022-05-27 2022-07-29 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5A (zh) * 2021-09-30 2022-01-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N113900295B (zh) * 2021-09-30 2024-04-1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N114815393A (zh) * 2022-05-27 2022-07-29 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2359B (zh) 彎曲型液晶顯示裝置
CN21251528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864358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frame used therein
US2014023294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7325941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CN113707034B (zh) 拼接显示装置
WO2022012331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59630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00321605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16286085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4010527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747664B2 (en) Display device
JP428237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ランプの交換方法
JP316989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108355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37571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307944B (zh) 超薄双面显示模组
CN217112995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238972B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9057207A1 (zh) 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213244183U (zh) 液晶电视及其显示屏
CN217787546U (zh) 显示设备
CN217739666U (zh) 显示设备
CN114783304A (zh)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