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3296U - 防风罩 - Google Patents

防风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3296U
CN212513296U CN202020570249.7U CN202020570249U CN212513296U CN 212513296 U CN212513296 U CN 212513296U CN 202020570249 U CN202020570249 U CN 202020570249U CN 212513296 U CN212513296 U CN 212513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shield
base
baffle
edge
conduct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02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rtoriu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rtoriu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rtoriu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rtoriu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02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3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3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3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风罩,包括底座(6)、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以形成中空区域的多个侧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中空区域的顶部以形成容置空间的顶部挡板(7),其中,所述侧挡板设置为能够导电,所述底座(6)包括金属板,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9),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另一部分与安装在所述侧挡板的下缘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罩,能够降低或消除称量过程中的静电影响。

Description

防风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天平的防风罩。
背景技术
通过电子天平测量过程中,尤其是对称量具有高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由于气流影响导致的称量不准确,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在电子天平上方安装防风罩,以使防风罩内部不受气流影响,但由于防风罩内的静电会对称量结果造成影响,另外放置和拿取称量物时需要将防风罩移除,操作繁琐。因此需要一种够降低静电影响,且能称量操作简便的防风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防风罩内的静电影响称量结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风罩,该防风罩具有有效降低防风罩内经典印象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防风罩,所述防风罩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以形成中空区域的多个侧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中空区域的顶部以形成容置空间的顶部挡板,其中,所述侧挡板设置为能够导电,所述底座包括金属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另一部分与安装在所述侧挡板的下缘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风罩包括顶部固定件,所述顶部固定件的底部具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侧挡板的上缘和下缘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至少一个所述侧挡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
优选的,所述顶部固定件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防风罩顶部两侧,所述第一滑槽为“L”型结构并包括较短的固定边以及较长的引导边,所述侧挡板包括前部挡板、侧部挡板以及后部挡板,所述前部挡板的上缘嵌入所述固定边,所述两个侧挡板的上缘分别嵌入各自对应的所述引导边并能够沿所述引导边滑动。
优选的,所述引导边内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引导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侧部挡板的上缘贴合所述滚轮。
优选的,所述防风罩包括固定所述顶部固定件的支柱,所述支柱一端与所述顶部固定件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
优选的,两个所述顶部固定件分别具有相对开设的第三滑槽,所述顶部挡板两侧的边缘能够分别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顶部挡板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柱安装于所述挡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部,且所述支柱的顶部分别支撑于所述顶部固定件的引导边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支柱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的底部包括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螺栓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片为长条装的薄金属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挡板和所述后部挡板的下缘接触。
优选的,所述侧挡板包括玻璃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表面的导电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风罩内的静电能够通过导电片导出,有效减少防风罩内的静电,并且通过可开合的侧挡板能够在不必移除防风罩的情况下放置或拾取称量物,使称量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展示的防风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风罩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防风罩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部固定件;
2:侧部挡板;
3:定位孔;
4:螺钉;
5:前部挡板;
6:底部固定件;
7:顶部挡板;
8:后部挡板;
9:第一导电片;
10:第二导电片;
11:滚轮;
12: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风罩,包括底座6、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以形成中空区域的多个侧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中空区域的顶部以形成容置空间的顶部挡板7,其中,所述侧挡板设置为能够导电,所述底座 6包括金属板,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9,所述第一导电片9 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另一部分与安装在所述侧挡板的下缘接触。
实际使用过程中,底座6为具有开孔的平板状结构,或者为能够支撑侧挡板的中空的框架结构等,只要能够满足以下条件即可:1、底座6的底面与电子天平上表面契合,使安装好的防风罩的内部密封;2、称量托盘能够通过底座6的开孔或其中空的框架位于防风罩的容置空间内部。其中,容置空间根据底座6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正方形的底座6可以匹配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容置空间,圆形的底座可以匹配圆柱形的容置空间等,视实际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形状以及实际操作需求而定,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侧挡板的匹配与定位,底座6优选为矩形并通过四块侧挡板与顶部挡板7围城长方体的容置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侧挡板的材质为导电材料或者侧挡板的内侧表面具有导电涂层,第一导电片9位于底座6的底部,可以为任意形状的例如长条状或薄片状等,第一导电片9的一部分与金属板接触,另一部分能够与至少一个侧挡板的能够导电的部分接触,因此,防风罩内部的静电通过侧挡板传导至第一导电片9最终传导至金属板,传导过程直接且消除静电的效果好。
为了能够在不拆下防风罩的情况下方便放置及拾取称量物,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风罩包括顶部固定件1,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底部具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6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侧挡板的上缘和下缘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至少一个所述侧挡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
通过该技术方案,至少一个侧挡板能够延滑槽滑动,使该防风罩具有打开和封闭两种状态,称量过程中,可以通过滑动侧挡板形成防风罩的开口,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该开口放置及拾取称量物,而不必将防风罩整个移除。为方便使用者推拉侧挡板,侧挡板还具有把手13,该把手安装与侧挡板的外侧表面。
在安装把手13时为了避免把手偏斜,侧挡板开设有定位孔3并且把手 13具有与定位孔3匹配的突起,以达到定位目的,再通过螺栓4将把手与侧挡板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顶部固定件1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防风罩顶部两侧,所述第一滑槽为“L”型结构并包括较短的固定边以及较长的引导边,所述侧挡板包括前部挡板5、侧部挡板2以及后部挡板8,所述前部挡板5的上缘嵌入所述固定边,所述两个侧部挡板2的上缘分别嵌入各自对应的所述引导边并能够沿所述引导边滑动。
通过该技术方案,顶部固定件1固定于顶部挡板7的两侧,前部挡板5 的上缘的两端部分嵌入固定边,使两个侧部挡板2沿顶部固定件1的滑槽的引导边以及底座的滑槽滑动,且不能超过前部挡板5。两个侧部挡板2均可滑动以打开防风罩,使称量物的取放作业自由度更高。
如图3所示为使侧部挡板2滑动顺畅,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边内安装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轴线与所述引导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侧部挡板2的上缘贴合所述滚轮11。通过该技术方案,侧部挡板2的上缘与滚轮 11贴合,避免了直接与滑槽壁的接触,降低了侧部挡板2滑动时的摩擦。同理,为达到更好的降低摩擦效果,页可以在底座的滑槽内部安装滚轮,使侧部挡板2的下缘与该滚轮贴合,以进一步降低滑动侧部挡板时产生的摩擦力,使滑动更加顺滑。
由于当两侧的侧部挡板2完全打开时,防风罩缺少了两侧的支撑,会导致结构强度下降,为了增加防风罩的稳定低,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风罩包括固定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支柱12,所述支柱12一端与所述顶部固定件1 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6。至少两个支柱12可以位于防风罩的内部或外部,直接固定在顶部固定件1与底座之间,与两个顶部固定件1、前部当版5以及底座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以对防风罩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通过该技术方案,即便在侧部挡板2完全打开的情况下,通过支柱12也能使防风罩的结构保持稳定。其中,支柱12还可以为更多个,例如,4个支柱 12分别对应于底座6的四角。
为满足特定的取放称量物的需求,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顶部固定件 1分别具有相对开设的第三滑槽,所述顶部挡板7两侧的边缘能够分别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顶部挡板7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通过该技术方案,顶部挡板7也能够滑动打开,增加了取放操作的自由度。
为减少防风罩的体积,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12安装于所述挡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部,且所述支柱12的顶部分别支撑于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引导边的末端。通过该技术方案,支柱12位于防风罩内部,降低了防风罩的体积,当两个侧部挡板2以及顶部挡板7完全打开时,着力点位于顶部固定件1的后部,因此支柱12的支撑位置位于底座较后部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1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6固定,所述底座6 的底部包括第二导电片10,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螺栓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 10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片9接触。通过该技术方案,支柱12所附静电能够通过其底部的螺栓传导至第二导电片10,并最终通过与第二导电片10 接触的第一导电片9传导至底座底部的金属板,以达到进一步消除防风罩内的静电的效果。
如图2所示,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片9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片10 为长条装的薄金属片,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挡板5和所述后部挡板8的下缘接触。由于两个侧部挡板2会进行较为频繁的滑动操作,因此若第一导电片9与侧部挡板2的下缘接触会造成滑动不畅以及磨损,为了避免侧部挡板2滑动不畅并降低损耗,第一导电片9为长条状的薄金属片,其两端分别与前部挡板5和后部挡板8接触,避免了对侧部挡板2滑动的影响,同时与两个支柱12底部相接触的第二导电片10自然的与第一导电片9 相接触,同时节约了制作成本。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挡板包括玻璃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表面的导电涂层。通过该技术方案,防风罩的主体透明,能够清楚看到防风罩内的称量物,并且通过导电涂层能够使防风罩的主体同时具有透明和导电的特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包括底座(6)、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以形成中空区域的多个侧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中空区域的顶部以形成容置空间的顶部挡板(7),其中,所述侧挡板设置为能够导电,所述底座(6)包括金属板,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9),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另一部分与安装在所述侧挡板的下缘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包括顶部固定件(1),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底部具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6)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侧挡板的上缘和下缘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至少一个所述侧挡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固定件(1)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防风罩顶部两侧,所述第一滑槽为“L”型结构并包括较短的固定边以及较长的引导边,所述侧挡板包括前部挡板(5)、侧部挡板(2)以及后部挡板(8),所述前部挡板(5)的上缘嵌入所述固定边,所述侧部挡板(2)的上缘分别嵌入各自对应的所述引导边并能够沿所述引导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边内安装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轴线与所述引导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侧部挡板(2)的上缘贴合所述滚轮(1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包括固定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支柱(12),所述支柱(12)一端与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部固定件(1)分别具有相对开设的第三滑槽,所述顶部挡板(7)两侧的边缘能够分别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顶部挡板(7)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2)安装于所述挡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部,且所述支柱(12)的顶部分别支撑于所述顶部固定件(1)的引导边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6)固定,所述底座(6)的底部包括第二导电片(10),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螺栓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10)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片(9)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9)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片(10)为长条装的薄金属片,所述第一导电片(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挡板(5)和所述后部挡板(8)的下缘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包括玻璃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表面的导电涂层。
CN202020570249.7U 2020-04-16 2020-04-16 防风罩 Active CN212513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249.7U CN212513296U (zh) 2020-04-16 2020-04-16 防风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249.7U CN212513296U (zh) 2020-04-16 2020-04-16 防风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3296U true CN212513296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0249.7U Active CN212513296U (zh) 2020-04-16 2020-04-16 防风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3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6825B1 (en) Windshield for weighing device
GB2172407A (en) Weighing machine
CN212513296U (zh) 防风罩
JP6203180B2 (ja) 秤用風防装置
CN105723192A (zh) 精密称量器的防风部的盖以及用于精密称量器的防风部
CN210539082U (zh) 一种服装设计用多功能绘图板
CN210802654U (zh) 一种称重把手及一种行李箱
CN207964944U (zh) 一种lcd点银浆后阻抗检测装置
CN216621440U (zh) 一种新型电磁力分析天平
CN219506503U (zh) 一种收纳机构
CN211786367U (zh) 一种ar眼镜
CN214218699U (zh) 核酸检测仪的门结构
CN209841166U (zh) 一种称重仪表
CN217405781U (zh) 一种嵌入式地插出线口结构
CN209821266U (zh) 一种电能表
CN220288765U (zh) 一种带保护罩的电子天平结构
CN215184372U (zh) 一种电池盒及电动车
CN215237426U (zh) 一种房建用钢筋弯折精度提增器
CN216355494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485223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池的空调装配线控制器固定结构
CN211680654U (zh) 一种平板电脑焊接专用治具
CN215955795U (zh) 配电箱
CN208172506U (zh) 一种具有芯片通用安装结构的碳粉盒
CN202142294U (zh) 硬盘固定机构
CN210270144U (zh) 电能表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