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9407U -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9407U
CN212509407U CN201922382676.2U CN201922382676U CN212509407U CN 212509407 U CN212509407 U CN 212509407U CN 201922382676 U CN201922382676 U CN 201922382676U CN 212509407 U CN212509407 U CN 212509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ate
cylinder barrel
electric cylinder
rotating shaft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26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hua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hua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hua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hua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26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9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9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9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包括缸筒和底座,所述缸筒内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丝杆;所述驱动腔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与缸筒垂直的定位板;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两侧位于定位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双伺服电机与双丝杆,驱动由三个导杆固定连接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沿缸筒内的滑槽相对缸筒上下滑动,使导杆、上滑板、下滑板之间的运动相互限位,使得驱动更加稳定;同时在上滑板远离下滑板的一端设置双推杆,通过双伺服电机实现电缸双推杆的同步伸缩,增加出力点,使电缸的出力端更加稳定,提高了电缸承受径向力时的稳定性,延长了电缸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背景技术
现有重载电缸的出力端均为单个推杆作用于重物,实现重物的推拉或承载;但由于单个推杆结构,出力点过于集中、单一,使其承载或推拉重物时,推杆受到径向的作用力,使推杆发生偏斜及抖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缸的性能、精度,降低电缸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更会造成电缸损坏,形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双伺服电机与双丝杆,驱动由三个导杆固定连接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沿缸筒内的滑槽相对缸筒上下滑动,使导杆、上滑板、下滑板之间的运动相互限位,使得驱动更加稳定;同时在上滑板远离下滑板的一端设置双推杆,通过双伺服电机实现电缸双推杆的同步伸缩,增加出力点,使电缸的出力端更加稳定,提高了电缸承受径向力时的稳定性,延长了电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包括缸筒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设置有驱动腔112,所述驱动腔112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丝杆3;所述驱动腔112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与缸筒1垂直的定位板4;所述驱动腔112的内壁两侧位于定位板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
所述定位板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滑板5和下滑板6;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之间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或以上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一端与下滑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定位板4后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相对缸筒1同步上下滑动;
所述缸筒1远离底座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可沿缸筒1轴线直线运动的推杆18;所述推杆18为两个或以上,其中一端贯穿上盖板17后分别于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1内部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12;
所述丝杆3分别位于两相邻导向杆7之间对应的位置上;所述丝杆3的一端穿过下滑板6的螺纹孔后可转动的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传动腔21;所述传动腔21 内竖直设置有与丝杆3对应的第一转轴8,水平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传动连接,所述两个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转轴9的两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3与伺服电机12传动连接的一端贯穿底座2至传动腔21后与第一转轴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二转轴9上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0对应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0 和第二锥齿轮11啮合。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17靠近连接板1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液压缓冲器14。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17位于缸筒1内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
优选的,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保护罩13,伺服电机12位于保护罩13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双伺服电机与双丝杆,驱动由三个导杆固定连接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沿缸筒内的滑槽相对缸筒上下滑动,使导杆、上滑板、下滑板之间的运动相互限位,使得驱动更加稳定;同时在上滑板远离下滑板的一侧表面设置双推杆,通过双伺服电机实现电缸双推杆的同步伸缩,增加出力点,使电缸的出力端更加稳定,提高了电缸承受径向力时的稳定性,延长了电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缸筒1、底座2、丝杆3、定位板4、上滑板5、下滑板6、导向杆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伺服电机12、保护罩13、液压缓冲器14、压力传感器15、连接板16、上盖板17、推杆18、传动腔21、第一导向槽110、第二导向槽111、驱动腔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包括缸筒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设置有驱动腔112,所述驱动腔112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丝杆3;所述驱动腔112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与缸筒1垂直的定位板4;所述驱动腔112的内壁两侧位于定位板4 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
所述定位板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滑板5和下滑板6;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之间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或以上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一端与下滑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定位板4后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相对缸筒1同步上下滑动。
所述缸筒1远离底座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可沿缸筒1轴线直线运动的推杆18;所述推杆18为两个或以上,其中一端贯穿上盖板17后分别于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1内部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12。
所述丝杆3分别位于两相邻导向杆7之间对应的位置上;所述丝杆3的一端穿过下滑板6的螺纹孔后可转动的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由导向杆7固定连接的上滑板5和下滑板6沿着缸筒1内的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相对缸筒1上下滑动,使得推杆18在运动伸出缸筒1的时候,上滑板5、下滑板6 和导向杆7之间的运动相互限位,对推杆18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保证推杆18的运动更加稳定。
同时在上滑板5远离下滑板6的一侧表面设置双推杆18,通过双伺服电机12带动双丝杆3转动,实现电缸中双推杆3的同步伸缩,增加出力点,使电缸的出力端更加稳定,提高了电缸承受径向力时的稳定性,延长了电缸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传动腔21;所述传动腔21内竖直设置有与丝杆3对应的第一转轴8,水平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传动连接,所述两个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转轴9的两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3与伺服电机12传动连接的一端贯穿底座 2至传动腔21后与第一转轴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二转轴9上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0对应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啮合。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时打开伺服电机12带动第二转轴11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啮合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从而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转动使上滑板5、导向杆7、下滑板6和推杆18整体相对丝杆3上下滑动,实现该电缸推杆18同步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17靠近连接板1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液压缓冲器14;所示液压缓冲器17用于防止推杆18反向冲击造成该电缸本体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17位于缸筒内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
在该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5与伺服电机12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15检测上滑板5给压力传感器15的压力后,控制伺服电机12的启动和关闭,从而控制推杆18的输出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保护罩13,伺服电机12位于保护罩13内。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包括缸筒(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设置有驱动腔(112),所述驱动腔(112)内转动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丝杆(3);所述驱动腔(112)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与缸筒(1)垂直的定位板(4);所述驱动腔(112)的内壁两侧位于定位板(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
所述定位板(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滑板(5)和下滑板(6);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之间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或以上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一端与下滑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定位板(4)后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板(5)与下滑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11)相对缸筒(1)同步上下滑动;
所述缸筒(1)远离底座(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可沿缸筒(1)轴线直线运动的推杆(18);所述推杆(18)为两个或以上,其中一端贯穿上盖板(17)后分别于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1)内部与上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12);
所述丝杆(3)分别位于两相邻导向杆(7)之间对应的位置上;所述丝杆(3)的一端穿过下滑板(6)的螺纹孔后可转动的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传动腔(21);所述传动腔(21)内竖直设置有与丝杆(3)对应的第一转轴(8),水平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传动连接,所述两个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转轴(9)的两端传动连接;
所述丝杆(3)与伺服电机(12)传动连接的一端贯穿底座(2)至传动腔(21)后与第一转轴(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二转轴(9)上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0)对应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7)靠近连接板(1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液压缓冲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7)位于缸筒(1)内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保护罩(13),伺服电机(12)位于保护罩(13)内。
CN201922382676.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Active CN212509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676.2U CN21250940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676.2U CN21250940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9407U true CN212509407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6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2676.2U Active CN21250940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9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2683A (zh) 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数控机床
CN212509407U (zh) 一种重载双推杆电缸
CN209183593U (zh) 一种锂电池模块箱
CN213628748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直线模组
CN110939630A (zh) 一种可调节缓冲速度的液压油缸
CN106385132B (zh) 一种旋转运动直接变直线运动的电机结构
CN214197140U (zh) 一种重载双丝杆电缸
CN211693035U (zh) 一种可调节缓冲速度的液压油缸
CN2113686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拦河闸
CN107706322B (zh) 容量型系列电池盖帽设备
CN217002947U (zh) 一种带导杆电缸
CN211501523U (zh) 一种螺纹式直线运动机构
CN205094308U (zh) 擦窗机用简易式起升机构
CN214177076U (zh) 一种输出方式可调电动缸
CN213521542U (zh) 一种飞行体用多功能电动缸体
CN211209495U (zh) 一种扭矩可调电缸
CN215897487U (zh) 一种重载电动缸结构
CN204131300U (zh) 一种外转子伺服电机前置随动式多级电动缸结构
CN218648685U (zh) 一种具有防转动导向结构的电动缸
CN220161312U (zh) 一种防尘刀轴机构
CN209100587U (zh) 适用于举升结构的多级电动缸
CN218216979U (zh) 一种具有过量保护功能的滚珠丝杆贯穿式步进电机
CN211456901U (zh) 一种用于升降路桩的电动机芯
CN215326464U (zh) 一种自动化套管装置
CN209497358U (zh) 大推力电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