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6205U -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06205U CN212506205U CN202021010107.1U CN202021010107U CN212506205U CN 212506205 U CN212506205 U CN 212506205U CN 202021010107 U CN202021010107 U CN 202021010107U CN 212506205 U CN212506205 U CN 2125062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vel
- pole
- mount pad
- move back
- back na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刀式洛阳铲,涉及地质勘察附属工具技术领域,其包括铲头和与铲头连接的铲杆,所述铲头与铲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铲头相铰接且关于铰接点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铲头与所述铲杆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退土机构,所述退土机构包括退土板与退土杆,所述退土杆穿出所述安装座并连接有防脱件,所述退土板安装于退土杆朝向铲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有时挖出的土石很容易从洛阳铲铲头上掉落,这样需要不断的重复挖取,降低了挖坑铲土的工作效率,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进度的问题,实现了减小已被带上来的土滑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重复挖取,提高挖坑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察附属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背景技术
洛阳铲又名探铲,是考古工作人员和地质工作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在追歼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或辨别地质情况。
传统的洛阳铲包括铲头和铲杆,铲头与铲杆焊接为一体,这种洛阳铲在挖很深的坑时,往往不容易将坑内的土同时带上来,即使将土带上来了也很容易滑落下去,特别是当地下有很多瓦砾和土石时,一般的洛阳铲只能挖地表面上,很难挖入地下,有时挖出的土石很容易从洛阳铲铲头上掉落,这样需要不断的重复挖取,不仅耗费了劳动者的体力和时间,增强了工作强度,而且降低了挖坑铲土的工作效率,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具有减小已被带上来的土滑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重复挖取,提高挖坑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包括铲头和与铲头连接的铲杆,所述铲头与铲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铲头相铰接且关于铰接点的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铲头相铰接的设置使两个铲头类似剪刀式连接,两个铲头组合后的截面也近似一个圆形,使位于两个铲头之间的土受到挤压力,从而减小铲头带上来的土滑落的可能性,进而减少重复挖取,提高挖坑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铲头与所述铲杆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退土机构,所述退土机构包括退土板与退土杆,所述退土杆穿出所述安装座并连接有防止退土杆脱离安装座的防脱件,所述退土板安装于退土杆朝向铲头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铲头将土带上来后,部分土易粘附在铲头表面,退土机构可将粘附在铲头内侧壁的土推除,使铲头内侧壁尽可能没有已带上来的土,减少重复挖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防脱件可以避免退土杆从安装座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脱件为滑移块,所述铲杆穿出滑移块并与滑移块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还可防止退土杆脱离安装座,且在长期使用后,安装座与退土杆连接处间隙变大,易导致退土杆晃动,滑移块可以使退土杆的滑移方向始终与铲杆的轴线平行,退土杆的滑动相对稳定,不易晃动,从而提高退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块上滑移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滑移块上开设有供插接块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插接块远离铲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滑移槽内并与滑移槽槽壁抵接,所述铲杆上设有供插接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滑移块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移块朝向安装座的一侧、安装座朝向滑移块的一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将插接块推入插接槽内,使退土机构的位置可以相对固定,拉簧使在需要退土时,无需人工将滑移块朝安装座方向移动,减少人为操作步骤,从而减少退土所需要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铲杆包括伸缩套管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侧壁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朝向伸缩槽槽底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限位柱的一侧与伸缩槽槽底连接,所述伸缩套管侧壁上开有若干供限位柱插设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与限位槽可以调节伸缩杆位于伸缩套管内长度,实现对不同工况下铲杆长度的需求,且使洛阳铲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丝杠套管和两个丝杠,两个所述丝杠分别穿设于所述丝杠套管的两端且与所述丝杠套管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远离所述丝杠套管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杠套管控制两个伸缩杆之间距离,进而控制两个铲头之间的距离,当两个铲头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铲杆之间的距离时,两个铲头相对平行,与地面的垂直度更易掌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杆远离铲杆的一侧设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可以避免伸缩杆完全进入伸缩套管内,且在挖土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铲头与所述铲杆均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后,铲头与土层接触的头部易损坏,影响挖土效率,而往常铲头与铲杆采用焊接,损坏后需对整个洛阳铲进行更换,浪费成本,将铲头与铲杆设置为与安装座可拆卸,在铲头或者铲杆发生损坏时均可单独更换,节约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两个铲头、两个铲杆和安装座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更换铲头或铲杆、保证挖土效率、不易使已带上来的土滑落的效果;
2.通过退土机构、插接块和拉簧的设置,能够使粘附在铲头上土可以被清除干净且操作简单便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伸缩槽、第二弹簧和限位柱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铲头;2、安装座;3、铲杆;31、插接槽;41、伸缩套管;411、限位槽;42、伸缩杆;421、伸缩槽;422、限位柱;423、第二弹簧;43、手柄;5、连接机构;51、丝杠;52、丝杠套管;6、退土机构;61、退土杆;62、退土板;63、滑移块;631、滑移槽;632、第一弹簧;64、插接块;65、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铲头1、安装座2与铲杆3,铲头1的一端插入安装座2并通过螺栓与安装座2连接,铲杆3与安装座2通过螺纹连接。铲头1在用久后,挖土效果变差,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铲头1便于更换。
如图1所示,铲头1、安装座2与铲杆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铲头1相互铰接且关于铰接点的轴线对称设置,工作人员在进行挖坑时,双手分别握住两个铲杆3垂向下进行挖坑,两个铲头1可以使被挖出的土石受到挤压力,从而不易掉落,减少了重复挖取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铲杆3包括伸缩套管41和插设于伸缩套管41内的伸缩杆42,伸缩杆42远离伸缩套管41的一端焊接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手柄43,手柄43呈“回”形。伸缩杆42上开设有伸缩槽421,伸缩槽421内设有第二弹簧423与限位柱422,第二弹簧423的一端与伸缩槽421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柱422固定连接,限位柱422在受到按压时可完全进入伸缩槽421内,伸缩套管41上开设有七个供限位柱422可穿过的限位槽411。在对洛阳铲进行收纳时,工作人员将限位柱422按压缩进伸缩槽421内,此时将伸缩杆42朝伸缩套管41内滑移,使伸缩杆42在伸缩套管41内的长度增加,从而减小洛阳铲占用的空间。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两个铲头1尽可能垂直插入土层,在两个伸缩杆4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铲头1相互平行的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位于伸缩杆42靠近远离铲杆3的一侧,连接机构5包括丝杠套管52和两个丝杠51,两个丝杠51关于丝杠套管52对称设置,丝杠51的一端与伸缩杆42铰接,另一端均插入丝杠套管52内与丝杠套管52螺纹连接,工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转动丝杠套管52来控制两个丝杠51在丝杠套管52内的伸缩,从而控制两个伸缩杆42之间的距离,由于两个铲头1相互铰接,故伸缩杆42之间的距离越大,两个铲头1之间的距离就越小,反之原理相同,实现对两个铲头1垂直度的控制。
如图4所示,当工作人员将铲头1从土层内拔出后,为了方便退土,在安装座2上设有退土机构6,退土机构6包括退土杆61和位于安装座2下方且与铲头1内侧壁贴合的退土板62,退土板62与退土杆6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退土杆61穿出安装座2且与安装座2滑动连接。退土杆61远离退土板62的一端焊接有“凸”形滑移块63,铲杆3穿出滑移块63,滑移块63与铲杆3滑动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将滑移块63朝安装座2方向移动,从而使退土板62贴着铲头1内侧壁移动,位于两个铲头1间的土块便会完全脱落,同时粘附在铲头1内侧壁的土也会被推出,减少已经带上来的土再次进入土坑,导致重复挖取,降低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在滑移块63远离安装座2的一侧滑移连接有“L”形插接块64,铲杆3上开有供插接块64插入的插接槽31,滑移块63上开有供插接块64滑移的“凸”形滑移槽631。在滑移槽631内设有第一弹簧632,第一弹簧632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槽631远离铲杆3的一侧侧壁、插接块64远离铲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滑移块63与安装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65,拉簧65的轴线与铲杆3的轴线一致。在不需要退土时,工作人员将插接块64插入插接槽31内即可使退土板62与铲头1的相对固定,在需要退土时,只需使插接块64朝远离插接槽31槽底方向移动,第一弹簧632被压缩,此时拉簧65将滑移块63朝安装座2方向移动,从而使退土板62与铲头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实现退土。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调节伸缩机构4,将伸缩杆42从伸缩套管41内拉出,接着调节连接机构5,使两个伸缩杆4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铲头1之间的距离,将铲头1插入土层后拔出,将土带出,此时晃动铲头1,使粘附的土尽量脱落,若有部分土依旧粘附在铲头1内侧壁,再将插接块64从插接槽31内拿出,便于粘附在铲头1内侧壁上的土被退土板62推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包括铲头(1)和与铲头(1)连接的铲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1)与铲杆(3)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铲头(1)相铰接且关于铰接点的轴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1)与所述铲杆(3)之间设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退土机构(6),所述退土机构(6)包括退土板(62)与退土杆(61),所述退土杆(61)穿出所述安装座(2)并连接有防止退土杆(61)脱离安装座(2)的防脱件,所述退土板(62)安装于退土杆(61)朝向铲头(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为滑移块(63),所述铲杆(3)穿出滑移块(63)并与滑移块(63)滑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块(63)上滑移连接有插接块(64),所述滑移块(63)上开设有供插接块(64)滑移的滑移槽(631),所述插接块(64)远离铲杆(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632),且所述第一弹簧(632)位于所述滑移槽(631)内并与滑移槽(631)槽壁抵接,所述铲杆(3)上设有供插接块(64)远离第一弹簧(632)的一端插入的插接槽(31),所述滑移块(63)与所述安装座(2)之间设有拉簧(65),所述拉簧(65)的两端分别与滑移块(63)朝向安装座(2)的一侧、安装座(2)朝向滑移块(63)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杆(3)包括伸缩套管(41)与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侧壁开设有伸缩槽(421),所述伸缩槽(421)内设有限位柱(422),所述限位柱(422)朝向伸缩槽(421)槽底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423),所述第二弹簧(423)远离限位柱(422)的一侧与伸缩槽(421)槽底连接,所述伸缩套管(41)侧壁上开有若干供限位柱(422)插设的限位槽(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4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丝杠套管(52)和两个丝杠(51),两个所述丝杠(51)分别穿设于所述丝杠套管(52)的两端且与所述丝杠套管(52)螺纹连接,所述丝杠(51)远离所述丝杠套管(52)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4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2)远离铲杆(3)的一侧设有手柄(4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刀式洛阳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1)与所述铲杆(3)均与安装座(2)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10107.1U CN212506205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10107.1U CN212506205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06205U true CN212506205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38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10107.1U Active CN212506205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06205U (zh) |
-
2020
- 2020-06-04 CN CN202021010107.1U patent/CN2125062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60729U (zh) | 掘进机机载锚杆钻机 | |
CN212506205U (zh) | 一种剪刀式洛阳铲 | |
CN105626082A (zh) | 一种地下隧道施工设备 | |
CN213818841U (zh) | 一种绿色环保的园林植物种植装置 | |
CN203271739U (zh) | 一种用于煤电钻的支座 | |
CN108593333B (zh) | 一种取原状土块的土钻及方法 | |
CN213116393U (zh) | 一种支架防冲击伸缩防护帘 | |
CN111720056B (zh) | 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 | |
CN212110637U (zh) | 一种原状土柱采掘器 | |
CN211038502U (zh) | 一种煤矿生产用钻孔装置 | |
CN209244495U (zh) | 一种建筑工地使用的固定式手提挖坑机 | |
CN209308678U (zh) | 集成化的矿用窥视设备推送装置 | |
CN213543369U (zh) | 一种露天深孔爆破用炮眼清孔器 | |
CN214424552U (zh) | 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测设备 | |
CN218407316U (zh) | 一种耐用的风镐钎子 | |
CN206309272U (zh) | 一种钻臂锚座一体式结构 | |
CN218669264U (zh) | 一种通用型钻杆支撑装置 | |
CN215110918U (zh) | 一种建筑建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装置 | |
CN215430443U (zh) | 一种挡墙排水孔疏通装置 | |
CN213094867U (zh) | 一种挖坑用的铲子 | |
CN113339015B (zh) | 一种基坑范围内的隧道管棚拆除装置 | |
CN215979195U (zh) | 一种支撑稳定的公路工程用的钻桩装置 | |
CN218759740U (zh) | 一种矿用大型反井钻机 | |
CN216515618U (zh) | 一种深基坑用高强度支护机构 | |
CN215169855U (zh) | 一种液压推进式水平定向取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13, Wulin men new village, Mogansh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3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Wulin men new village, Mogansh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3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EXPLOR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