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6019U -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6019U
CN212506019U CN202020391064.XU CN202020391064U CN212506019U CN 212506019 U CN212506019 U CN 212506019U CN 202020391064 U CN202020391064 U CN 202020391064U CN 212506019 U CN212506019 U CN 212506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wall body
anticollision
collision
roa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10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煊
向孟春
王振纲
李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10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6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6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6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包括防撞墙体、第一道防护、第二道防护,所述防撞墙体与路面之间设有受力钢筋,所述第一道防护位于所述防撞墙体靠近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道防护位于所述防撞墙体与所述第一道防护的中间。防撞墙体与路面结构整体联合受力,形成联合防冲撞体。当防撞墙受到冲击时,冲击首先作用在第一道防护上,先后经第一道防护和第二道防护缓冲消能后,最终作用在防撞墙体上的冲击力已得到减弱,同时也减轻了巨大冲击作用对司乘人员的二次伤害,以此实现对组合式防撞墙整体防护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弯道处护栏的防护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背景技术
在公路某些路段,尤其是山区公路陡崖峭壁路段,由于道路坡陡弯急或行车速度过快,弯道处道路护栏防护能力不足,车辆冲出路基、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提高公路弯道处护栏或防撞墙的防护能力对于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护栏结构来改善其安全防护状况。
目前我国山区公路陡崖峭壁路段通常采用混凝土护栏,其基础形式一般为座椅方式。对于修建在高挡墙、高路堤上的护栏,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护栏基础的稳定性。目前采用的座椅方式护栏在设计时考虑的碰撞角度一般为20°,且基础采用与护栏相同规格数量的主筋,主要利用护栏基础伸入到路面基层中,借助路面基层对护栏基础的抵抗力来提高护栏的抗倾覆稳定性。但在弯道处护栏遭遇重车冲击时碰撞角度往往更大,常规防护难以满足防护的要求,仍有可能发生车辆冲破护栏,冲出路基的恶性交通事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抵抗重车大角度冲击作用,避免车辆冲出路基,造成车毁人亡的交安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座椅式护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组合式防撞墙,该防撞墙适用于公路小半径弯道处,能有效提高护栏抵抗大角度冲击作用的能力,避免发生车辆冲出路基,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防撞墙体、第一道防护、第二道防护,所述防撞墙体与路面之间设有受力钢筋,所述第一道防护位于所述防撞墙体靠近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道防护位于所述防撞墙体与所述第一道防护的中间。
防撞墙体与路面结构整体联合受力,形成联合防冲撞体。当防撞墙受到冲击时,冲击首先作用在第一道防护上,先后经第一道防护和第二道防护缓冲消能后,最终作用在防撞墙体上的冲击力已得到减弱,同时也减轻了巨大冲击作用对司乘人员的二次伤害,以此实现对组合式防撞墙整体防护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弯道处护栏的防护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纵向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墙体内,另一端固定在路面内,所述纵向钢筋有多根,分布在所述防撞墙体和所述路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道防护为波形梁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道防护为防撞桶或沙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撞墙通过在防撞墙体的内侧设置波形梁护栏以构建防撞墙的第一道防护,通过防撞桶或沙袋以构建防撞墙的第二道防护,通过防撞墙与路面结构整体联合受力相当于防撞墙的第三道防护,防撞墙与路面结构设置受力钢筋,形成联合防冲撞体。大大增强了组合式防撞墙的整体防护能力,提高了弯道处护栏的防护能力,同时也减轻了巨大冲击作用对司乘人员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撞墙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防撞墙体;2-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第一道防护;5-第二道防护;6-路面;7-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如图1所示,包括防撞墙体1、第一道防护4、第二道防护5,所述防撞墙体1与路面6之间设有受力钢筋,所述第一道防护4位于所述防撞墙体1靠近路面6的一侧,所述第二道防护5位于所述防撞墙体1与所述第一道防护4的中间。所述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2、纵向钢筋3。所述横向钢筋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墙体1内,另一端固定在路面内,所述纵向钢筋3有多根,分布在所述防撞墙体1和所述路面6内. 所述第一道防护4为波形梁护栏,所述第二道防护5为防撞桶或沙袋。
波形梁护栏具有缓冲冲击力的作用,在防撞墙体1和波形梁护栏之间还填充有防撞桶或沙袋,横向钢筋2的一端绑扎于防撞墙体1内并固定,横向钢筋2的另一端绑扎于路面6内固定连接,纵向钢筋3与横向钢筋2一同绑扎,绑扎完成后设置波形梁护栏立柱,随后防撞墙体1与路面6一同浇筑完成。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 ,波形梁护栏的防护等级为二(B)级,防撞墙体的防护等级为六(SS)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波形梁护栏以构建防撞墙体1之外的第一道防护4,随后通过防撞桶或沙袋构建第二道防护5,并利用横向钢筋2将防撞墙体1与路面6构建为一个受力整体,并作为第三道防护。当车辆发生意外时,先是由波形梁护栏和防撞桶或沙袋缓冲消能,再由防撞墙体1进行二次防护,进一步提高了该组合式防撞墙的整体防护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仅限于图中横向钢筋2与纵向钢筋3的绑扎方式及配筋设计,对于其它具有同样整体联合受力效果的绑扎方式及配筋设计,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墙体(1)、第一道防护(4)、第二道防护(5),所述防撞墙体(1)与路面之间设有受力钢筋,所述第一道防护(4)位于所述防撞墙体(1)靠近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道防护(5)位于所述防撞墙体(1)与所述第一道防护(4)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2)、纵向钢筋(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墙体(1)内,另一端固定在路面内,所述纵向钢筋(3)有多根,分布在所述防撞墙体(1)和路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防护(4)为波形梁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防护(5)为防撞桶或沙袋。
CN202020391064.X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Active CN212506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064.XU CN212506019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064.XU CN212506019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6019U true CN21250601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1064.XU Active CN212506019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6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0310U (zh) 波形梁护栏加强改造结构
CN205223914U (zh) 一种防撞护栏
CN212582523U (zh)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梁柱式护栏过渡段
CN212506019U (zh) 一种组合式防撞墙
CN101311416B (zh) 铰接链、护栏块及护栏
CN212316773U (zh) 一种耐撞防侧翻坠车高速公路护拦结构
CN211113175U (zh) 一种桥梁护栏端部伸缩式防撞缓冲装置
CN113291333A (zh) 一种高速度地铁头车车体结构
CN209760022U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护栏
CN214033518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立墩的桥墩防护结构
CN210194494U (zh) 一种具有减震耗能作用的装配式道路隔离墩结构
CN217556789U (zh) 一种障碍物防护护栏
CN201952761U (zh) 防撞护栏
CN211113176U (zh) 一种桥梁护栏端部防撞缓冲装置
CN210597144U (zh) 一种泡沫铝缓冲吸能防撞护栏端头
CN208830219U (zh) 避险车道被动防护辅助系统
CN218757162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公路防撞装置
CN219671174U (zh) 一种轻质土路基护栏结构
CN111719465A (zh) 一种组合式防撞护栏结构
CN215165037U (zh) 一种采用折板横梁的防撞护栏结构
CN219547648U (zh) 土木工程缓冲型道路桥梁护栏
KR200180181Y1 (ko) 충격흡수용 가이드레일
CN217399491U (zh) 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
CN214116398U (zh) 活塞式耗能防护栏
CN210288211U (zh) 一种ha级混凝土防撞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