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1036U - 一种救援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援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1036U
CN212501036U CN202021296200.3U CN202021296200U CN212501036U CN 212501036 U CN212501036 U CN 212501036U CN 202021296200 U CN202021296200 U CN 202021296200U CN 212501036 U CN212501036 U CN 212501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valve
gas
l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62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iy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iy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iy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iy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62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1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1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1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操作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方设置有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卸物组件;所述储物装置上设置有救生组件,所述救生组件包括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表面包覆有气囊,所述储气瓶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储气瓶的出气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阀门的救生绳,所述救生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储物装置连接。本申请具有的效果:利用救生组件自身重力,在下落过程中救生绳拉到最长时,救生绳拉动把手触发了阀门,储气瓶向气囊中充气,救生组件展开;本申请结构简单且有效,在阀门开启控制方式中不需要通过信号发送,防止了信号微弱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快捷的控制阀门开启而影响救援。

Description

一种救援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救援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无人机科技领域,尤其是应用科技对水上救援的快速应对的需要,由于无人机具有反应迅速,机动能力强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水上救援的科技本身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无人机救援一般采用无人机钩挂救生圈,然后向待救援人员投放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救生圈内充满气体,面积较大,而且海上风比较大,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航线,甚至是无人机坠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920638918.7主题名称为一种水上救援无人机的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案,降压压缩的气囊抛出,中心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控制命令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将命令传递给微型处理器,微型处理器打开电磁阀,充气瓶内的高压为气囊充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实用新型人认为存在有缺陷:分别要在无人机和气囊上均安装有微处理器,并通过电磁阀将充气瓶打开,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成本;若在偏远地区,发射无线信号较弱,信号发射或接受受影响,错过了很多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防止发射、接受信号弱从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受信号影响的救援无人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救援无人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操作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方设置有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卸物组件;所述储物装置上设置有救生组件,所述救生组件包括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表面包覆有气囊,所述储气瓶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储气瓶的出气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阀门的救生绳,所述救生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储物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机本体上设置储气瓶和气囊,在将其抛落的过程中救生绳触发阀门开启,储气瓶开始为气囊充气,在落到水面前形成了一个展开的充气气囊。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下方位置的若干侧板,在所述侧板上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侧板、底板与无人机下表面形成封闭的储物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的储物空间防止救生组件提前掉落,也防止外部因素影响阀门触发。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卸物组件是指设置于底板与侧板连接处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底板转动使得所述储物装置形成开、闭两个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底板,在储物空间打开的状态下,放置于储物装置内的救生组件自动掉落,不需要动力设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绳与所述储物装置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拉力信号可作为判断救生组件是否位于水面上的条件,方便响应无人机调整飞行高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人机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拉力传感器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操作器通过网络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根据拉力信号判断救生组件是否已经漂浮于水面上,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同时方便响应无人机本体的飞行高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气瓶的至少一个侧面呈平面,所述气囊包覆于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气囊展开后呈平坦状态,同时保证重力较大的储气瓶处于气囊底面、进入水中,提高气囊漂浮于水面的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门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气瓶的出气口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连接有向外可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的转动使得阀芯呈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阀芯呈开启状态时所述把手平行于所述储气瓶的轴向,阀芯呈关闭状态时垂直于所述储气瓶的轴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救生组件自身的重力,在下落过程,救生组件处于救生绳伸长最远端,将垂直于储气瓶轴向的把手拉到与轴向平行的位置,出发阀门开启,无需增加另外的驱动设施来控制储气瓶向气囊充气。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绳长度在5--10米之间,所述救生绳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所述救生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救生绳的两端分别于把手、拉力传感器连接,在下落过程中能够判断是否救生组件展开、是否已经漂浮于水面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救生组件自身重力,在下落过程中救生绳拉到最长时,救生绳拉动把手触发了阀门,储气瓶向气囊中充气,救生组件展开;本申请结构简单且有效,在阀门开启控制方式中不需要通过信号发送,防止了信号微弱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快捷的控制阀门开启而影响救援。
2.在救生绳与储物装置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控制单元获取拉力信号,在救生组件展开后,控制无人机本体向下飞行,将救生组件降落到水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救援无人机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救援无人机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救生组件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阀门关闭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阀门开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救援无人机运作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无人机本体;200、储物装置;201、侧板;202、底板;300、救生组件;301、储气瓶;302、气囊;303、通气管;304、阀门;3041、阀芯;3042、把手;305、救生绳;306、拉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救援无人机。
如图1所示,一种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00和操作器,操作器空气无人机本体100飞行操作。
在无人机本体100下方设置有储物装置200,储物装置200包括卸物组件和固定于无人机本体100下方的若干侧板201,本实施例中,侧板201的数量为4块,侧板201与无人机下底面垂直设置,在其中一块侧板201的下底边上连接有底板202,底板202与4块侧边以及无人机下表面形成了封闭的储物空间。
如图2-3所示,底板202与侧板201的连接处设置有卸物组件,卸物组件是指设置于底板202与侧板201连接轴上的电机,电机用于驱动底板202转动,使得储物装置200形成开、闭两个使用状态。
在储物空间内设置有救生组件300,具体地,救生组件300放置于底板202上,在储物装置200关闭状态下,救生组件300位于底板202上,在储物装置200开启状态下,救生组件300从底板202上滑落、从储物空间内掉落。救生组件300包括储气瓶301,储气瓶301的外表面上包覆有气囊302,气囊302为压缩状态,其内部为充斥气体,储气瓶301至少存在一个侧面呈平面,本实施例中,储气瓶301呈棱柱状,气囊302设置于其一个侧面上。
如图2--5所示,在储气瓶301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303与气囊302连通,在出气口上设置有阀门304,阀门304上连接有救生绳305。阀门304包括设置于出气口上的阀芯3041,本实施例中阀芯3041为一球阀,在阀芯3041上向外连接有把手3042;阀门304关闭状态下,把手3042与储气瓶301轴向垂直;阀门304开启状态下,把手3042与储气瓶301平行。
救生绳305的一端固定于把手3042上,另一端连接于储物装置200的侧板201、或底板202上,本实施例中,在救生绳305与固定于侧板201上,其中,救生绳305的长度在5--10米之间,本实施例中,救生绳305的长度为8米。在救生绳305与侧板201之间还设置有拉力传感器306;无人机本体100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拉力传感器306用于感应救生绳305向下的拉力,并通过有线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拉力信号控制无人机上下飞行。
如图2、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救援无人机的实施原理为:电机驱动底板202转动,储物空间打开,救生组件300由于重力向下坠落,当救生绳305拉到最长时候(无人机当前飞行高度大于救生绳305长度),由于救生组件300自身重力,救生绳305拉动垂直于储气瓶301轴向的把手3042,把手3042被转动至于储气瓶301平行的位置,则触发阀门304开启,储气瓶301向气囊302充气,此时拉力传感器306感应到的拉力即为救生组件300的重力(空气浮力和救生绳305重力忽略不计),控制单元获取拉力传感器306信号,并控制无人机向下飞行,当控制单元获取到到拉力信号小于预设值时,本实施例中,预设值为救生组件300重量的五分之一,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跳调整,控制单元控制无人机停止向下飞行,即,此时救生组件300已到达水面上,带救生人员可触及气囊30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00)、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下方设置有储物装置(200),所述储物装置(200)包括卸物组件;所述储物装置(200)上设置有救生组件(300),所述救生组件(300)包括储气瓶(301),所述储气瓶(301)的表面包覆有气囊(302),所述储气瓶(301)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302)通过通气管(303)连接,所述储气瓶(301)的出气口上设置有阀门(304),所述阀门(304)上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阀门的救生绳(305),所述救生绳(305)的另一端与所述储物装置(2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200)包括固定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下方位置的若干侧板(201),在所述侧板(201)上转动连接有底板(202),所述侧板(201)、底板(202)与无人机下表面形成封闭的储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物组件是指设置于底板(202)与侧板(201)连接处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底板(202)转动使得所述储物装置(200)形成开、闭两个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绳(305)与所述储物装置(200)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3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拉力传感器(306)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操作器通过网络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301)的至少一个侧面呈平面,所述气囊(302)包覆于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04)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气瓶(301)的出气口的阀芯(3041),所述阀芯(3041)上连接有向外可转动的把手(3042),所述把手(3042)的转动使得阀芯(3041)呈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阀芯(3041)呈开启状态时所述把手(3042)平行于所述储气瓶(301)的轴向,阀芯(3041)呈关闭状态时垂直于所述储气瓶(301)的轴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绳(305)长度在5--10米之间,所述救生绳(305)的一端与所述把手(3042)固定,所述救生绳(305)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306)固定。
CN202021296200.3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救援无人机 Active CN212501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6200.3U CN21250103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救援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6200.3U CN21250103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救援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1036U true CN212501036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6200.3U Active CN21250103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救援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10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453A (zh) * 2021-09-10 2021-11-05 陕西蓝悦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
CN114633856A (zh) * 2022-03-23 2022-06-1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水上三轴悬挂式搜救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453A (zh) * 2021-09-10 2021-11-05 陕西蓝悦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
CN114633856A (zh) * 2022-03-23 2022-06-1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水上三轴悬挂式搜救机器
CN114633856B (zh) * 2022-03-23 2023-02-0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水上三轴悬挂式搜救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1036U (zh) 一种救援无人机
CN108715228B (zh) 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557051B (zh) 一种系留气球球体、保障方舱、及其系留气球系统
WO2013123944A1 (en) Unmanned aerial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KR101834496B1 (ko) 무인 비행체 용 구조 튜브 장치
CN108045590B (zh) 无人机意外坠落减速减震方法
CN101376427A (zh) 一种飞机空投救生器
CN114179970B (zh) 一种基于ais的智能感知航标设备及其预警方法
CN201530465U (zh) 在动力翼伞上使用的救生气囊
CN206494099U (zh) 一种救生抛投器
CN102632995A (zh) 飞机、乘客舱紧急氧气设备及操作和激活该设备的方法
CN114132459A (zh)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513601Y (zh) 高层建筑救生装置
CN102030107A (zh) 坠机自救式螺旋翼、固定翼飞机
CN214648933U (zh) 救生舱
CN206856993U (zh) 一种海上救援无人机
CN110979624B (zh) 一种自动放飞装置
CN109515678B (zh) 小型纺锤形系留气球自动快速充气展开平台及展开方法
CN112223997B (zh) 智能汽车溺水救生窗的使用方法
RU98121392A (ru) Аварийно-спас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пасения вертолета с экипажем, пассажирами и грузами, перевозимыми пассажирскими,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и вертолетами и вертолетами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при аварии в воздухе
CN110920851A (zh) 一种中小型无人飞艇电动式抛绳装置
CN112223995A (zh) 汽车溺水救生窗的使用方法
CN212980133U (zh) 一种智能汽车溺水救生窗
CN110935113A (zh) 一种失重状态下自动感应开伞逃生装置
CN111284676A (zh) 一种便携式系留气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