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5241U -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5241U
CN212495241U CN202021293004.0U CN202021293004U CN212495241U CN 212495241 U CN212495241 U CN 212495241U CN 202021293004 U CN202021293004 U CN 202021293004U CN 212495241 U CN212495241 U CN 212495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box
modeling
shooting
wa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30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ianshi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Zhuoji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Zhuoji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Zhuoji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30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5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5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5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包括:机架,其设有导向杆;上砂库,其底部设有上射砂口,上射砂口处设有第一压实板,第一压实板设有贯通孔,上砂库通过升降装置与机架连接;造型上箱,其与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造型上箱通过上箱油缸与上砂库连接;下砂库,其与机架连接,下砂库设有朝上的下射砂口,下射砂口处设有第二压实板,第二压实板设有贯通孔;造型下箱,其与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造型下箱通过下箱油缸与机架连接。如此设置,结构更简单,故障率更低;没有角度转换时的速度损失,黏土砂的射出速度更快,射砂速率更高,能够从上下两个方向向造型室内射砂,使上下射砂装置的射砂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铸造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铸造的效率,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铸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砂型大多使用水平无箱造型机制造,水平无箱造型机广泛应用于铸造机械业中。现有技术中的水平无箱造型机主要包括用于存放黏土砂的砂库以及与砂库连通的射砂机构,砂库通常设置于射砂机构的一侧,黏土砂从侧面的砂库里面通过一个90度转角将流动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才能进入到射砂机构中,黏土砂从一侧的砂库进入到竖直的射砂机构中由于转换角度会造成的射砂速度减慢,导致射砂效率降低。并且由于射砂机构需要向下运动以压实砂型,而沙库通常固定设置,所以射砂机构需要与砂库活动密封连接,二者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而导致跑气漏砂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造型机中射砂效率较低,以及射砂机构与砂库之间的密封结构容易磨损而导致跑气漏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砂效率高,并且不会由于密封不严而出现跑气漏砂问题的上下射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包括:机架,其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上砂库,其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底部设有供黏土砂射出的上射砂口,所述上射砂口处设有第一压实板,所述第一压实板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所述上砂库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上砂库上下位移;造型上箱,其与所述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造型上箱通过上箱油缸与所述上砂库连接,且位于所述上砂库下方,所述第一压实板横截面小于等于所述造型上箱的上箱口,以使所述第一压实板能够从上部伸入到所述造型上箱内;下砂库,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下砂库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其设有朝上与所述上射砂口相对设置的下射砂口,所述下射砂口处设有第二压实板,所述第二压实板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造型下箱,其与所述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且与所述造型上箱相对设置,所述造型下箱通过下箱油缸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实板横截面小于等于所述造型下箱的下箱口,以使所述第二压实板能够从下部伸入到所述造型下箱内。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机构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上砂库通过所述导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砂库上下位移。
优选地,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固定座、导套和导柱,所述导柱和导套均为多个,各个所述导套均竖直设置且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一一对应地伸入到所述导套内,所述固定座与各个所述导柱固定连接,所述上砂库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压实油缸,所述压实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压实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砂库顶部和所述下砂库顶部均设有进砂口,各个所述进砂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开口和关闭所述进砂口的启闭阀。
优选地,所述启闭阀为圆顶阀。
优选地,所述上砂库和所述下砂库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黏土砂高度的料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上砂库和所述下砂库均设置有用于排出内部滞留的压缩空气的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的出气口与消音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的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包括:机架,其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上砂库,其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底部设有供黏土砂射出的上射砂口,上射砂口处设有第一压实板,第一压实板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上砂库通过升降装置与机架连接,升降装置用于带动上砂库上下位移;造型上箱,其与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造型上箱通过上箱油缸与上砂库连接,且位于上砂库下方,第一压实板横截面小于等于造型上箱的上箱口,以使第一压实板能够从上部伸入到造型上箱内;下砂库,其与机架连接,下砂库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其设有朝上与上射砂口相对设置的下射砂口,下射砂口处设有第二压实板,第二压实板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造型下箱,其与导向杆可滑动地相连接、且与造型上箱相对设置,造型下箱通过下箱油缸与机架连接,第二压实板横截面小于等于造型下箱的下箱口,以使第二压实板能够从下部伸入到造型下箱内。
进行射砂时,先分别向上砂库和下砂库内添加黏土砂。上箱油缸带动造型上箱向下,而下箱油缸带动造型下箱向上,造型上箱和下箱贴合,二者内部构成造型室,模具设置在造型室内,然后由气源通过连通管分别向上砂库和下砂库内导入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上砂库内的黏土砂从造型上箱顶部的上箱口进入造型室,下砂库内的黏土砂从从造型下箱底部的下箱口进入造型室,黏土砂均匀地将模具覆盖。造型室内充满黏土砂后,停止导入压缩空气,升降装置带动上砂库向下移动,上砂库处的上射砂口处的第一压实板压入到造型上箱内,同时下砂库处的下射砂口处的第二压实板压入到造型下箱内,在压实过程中,上箱油缸和下箱油缸分别缩回,从而分别将造型上箱内的黏土砂和造型下箱内的黏土砂压实,随后升降装置带动上砂库上升,模板退回到初始位置,升降装置驱动上砂库向下运动,当上砂型和下砂型接触到后,上箱油缸和下箱油缸分别缩回,由推砂机构将压实后的砂型推出供铸造使用。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射砂装置没有侧面固定砂库,上砂库不需要再与侧面固定砂库滑动密封,不会出现由于密封不严而跑气漏砂的问题,并且除去了侧面固定砂库以及相应的滑动密封组件,上下射砂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故障率更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黏土砂从侧面的沙库中经过90°的角度转换再垂直向下射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射砂装置中的上砂库内的黏土砂直接垂直向下射出,没有角度转换时的速度损失,黏土砂的射出速度更快,射砂速率更高,在造型室内的充砂效果更好,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类型的模具;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无箱造型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射砂造型机还包括一个能够从造型室底部进行射砂的下砂库,使得上下射砂装置能够从上下两个方向向造型室内射砂,一方面使上下射砂装置的射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模具较大,尤其是模具覆盖整个造型室横截面的情况,射砂效果更好。如此设置,能够解决侧面射砂导致造型室内产生“阴影”和黏土砂从侧面转至垂直方向有压力损失的而导致黏土砂不能够充满整个造型室的问题;上下射砂装置在射砂完成后还能够将造型室内的黏土砂进行压实,集射砂与压实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射砂造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下射砂造型机的上砂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射砂造型机的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图1-图3中:
1、上箱油缸;2、第一压实板;3、造型上箱;4、造型下箱;5、第二压实板;6、下箱油缸;7、压实油缸;8、导柱;9、上砂库;10、固定座;11、导向杆;12、下砂库;13、导套;14、机架;15、圆顶阀;16、料位传感器;17、排气阀;18、射砂阀;19、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1、上箱电磁开关阀;22、下箱电磁开关阀;23、平衡阀;24、供油路;25、回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包括机架14、上砂库9、造型上箱3、下砂库12和造型下箱4。其中,机架14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机架14可以由各种型钢组装并焊接制成,也可以是铸造而成的一体结构,参考图1所示,机架14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11。其中,上砂库9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并且上砂库9的底部设有供黏土砂射出的上射砂口。上射砂口处设有第一压实板2,第一压实板2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上砂库9通过升降装置与机架14连接,升降装置用于带动上砂库9上下位移。其中,造型上箱3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例如方筒。造型上箱3与导向杆11可滑动地相连接,例如造型上箱3可以通过导向套与导向杆11滑动连接,导向套可滑动地套装在导向杆11上,造型上箱3与导向套固定连接。造型上箱3通过上箱油缸1与上砂库9连接,且位于上砂库9下方。例如,上箱油缸1的缸体与上砂库9铰接,上箱油缸1的活塞杆与造型上箱3的外部箱壁铰接。第一压实板2横截面小于等于造型上箱3的上箱口,以使第一压实板2能够从上部伸入到造型上箱3内。其中,下砂库12与机架14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或螺栓等与机架14固定连接。下砂库12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下砂库12还设有朝上设置的下射砂口,且下射砂口与上射砂口相对设置。下射砂口处设有第二压实板5,第二压实板5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其中,造型下箱4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造型下箱4与导向杆11可滑动地相连接,连接方式可参考造型上箱3。造型下箱4与造型上箱3相对设置。造型下箱4通过下箱油缸6与机架14连接,例如,下箱油缸6的缸体与机架14连接,下箱油缸6的活塞杆与造型下箱4的外侧箱壁连接。第二压实板5横截面小于等于造型下箱4的下箱口,以使第二压实板5能够从下部伸入到造型下箱4内。
进行射砂时,先分别向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添加黏土砂。上箱油缸1带动造型上箱3向下,而下箱油缸6带动造型下箱4向上,造型上箱3和下箱贴合二者内部构成造型室,模具设置在造型室内,然后由气源通过连通管分别向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导入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上砂库9内的黏土砂从造型上箱3顶部的上箱口进入造型室,下砂库12内的黏土砂从从造型下箱4底部的下箱口进入造型室,黏土砂均匀地将模具覆盖。在导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和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均与回油路25处于关闭状态,所以造型上箱3和造型下箱4紧密贴合,二者之间的分型面不会出现漏砂的情况。造型室内充满黏土砂后,停止导入压缩空气,升降装置带动上砂库9向下移动,此时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以及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均与回油路25导通,则上砂库9处的上射砂口处的第一压实板2能够压入到造型上箱3内,同时下砂库12处的下射砂口处的第二压实板5能够压入到造型下箱4内,在压实过程中,上箱油缸1和下箱油缸6分别缩回,从而分别将造型上箱3内的黏土砂和造型下箱4内的黏土砂压实,随后升降装置带动上砂库9上升,模板退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升降装置驱动上砂库9向下运动,当上砂型和下砂型接触到后,上箱油缸1和下箱油缸6分别缩回,由推砂机构将压实后的砂型推出供铸造使用。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射砂装置没有侧面固定砂库,上砂库9不需要再与侧面固定砂库滑动密封,不会出现由于密封不严而跑气漏砂的问题,并且除去了侧面固定砂库以及相应的滑动密封组件,上下射砂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故障率更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黏土砂从侧面的沙库中经过90°的角度转换再垂直向下射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射砂装置中的上砂库9内的黏土砂直接垂直向下射出,没有角度转换时的速度损失,黏土砂的射出速度更快,射砂速率更高,在造型室内的充砂效果更好,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类型的模具;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无箱造型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射砂造型机还包括一个能够从造型室底部进行射砂的下砂库12,使得上下射砂装置能够从上下两个方向向造型室内射砂,一方面使上下射砂装置的射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模具较大,尤其是模具覆盖整个造型室横截面的情况,射砂效果更好。如此设置,能够解决侧面射砂导致造型室内产生“阴影”和黏土砂从侧面转至垂直方向有压力损失的而导致黏土砂不能够充满整个造型室的问题;上下射砂装置在射砂完成后还能够将造型室内的黏土砂进行压实,集射砂与压实于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
参考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机构和直线驱动装置,上砂库9通过导轨机构与机架14可滑动地相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砂库9上下位移。可选地,导轨机构包括固定座10、导套13和导柱8。导柱8和导套13均为多个,各个导套13均竖直设置且均与机架14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柱8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伸入到导套13内,固定座10与各个导柱8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上砂库9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固定座10上。可选地,直线驱动装置为压实油缸7,压实油缸7竖直设置,且压实油缸7的缸体与机架14连接,压实油缸7的活塞杆与固定座10连接。压实油缸7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固定座10上下位移,固定座10上的上砂库9与固定座10同步运动。压实油缸7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压实油缸7分布在机架14的两侧。
参考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上砂库9顶部和下砂库12顶部均设有进砂口,各个进砂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开口和关闭进砂口的启闭阀。可选地,启闭阀为圆顶阀15。圆顶阀15可以切断进入上砂库9或下砂库12的流动料流或者静止料柱,然后关闭并实现密封,关于圆顶阀15的具体结构等相关知识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参考图2所示,上砂库9还包括射砂阀18,射砂阀18设置在气源与上砂库9之间连通的管路上,以打开或者关闭压缩空气,射砂阀18打开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上砂库9下部的上射砂口开始喷射黏土砂,射砂阀18关闭时,上砂库9停止喷射黏土砂。射砂阀18可以是电磁开关阀。下砂库12与之同理(图中未示出下砂库12的射砂阀18)。
一些实施例中,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均设置有用于排出内部滞留的压缩空气的排气阀17。因为射砂时需要向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充压缩空气,并且在射砂完毕后,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部还会残留压缩空气,若是此时直接打开圆顶阀15会造成危险。而通过排气阀17,可在打开圆顶阀15之前先将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的压缩空气排出,然后可以安全地将圆顶阀15打开。排气阀17可以是通过电信号控制的电磁阀,并通过连接管与上砂库或者下砂库内部连通。为了避免排气阀17在排气时噪声过大,一些实施例中,在排气阀17的出气口处设置消音器,消音器是可以在市面上可以购买的产品,其结构不属于本文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上砂库9和下砂库12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黏土砂高度的料位传感器16。例如料位传感器16可以是料位仪,也称为物位计、料位计等。其为可从市面购买的产品,关于其具体结构不再论述。料位仪可以检测上砂库9内黏土砂和下砂库12内黏土砂是否达到指定高度,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向砂库内添加黏砂的装置停止工作,或者控制器可以控制指示灯亮起,以告知操作者砂库内的黏土砂已达到指定高度。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的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此处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即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上下射砂造型机。上下射砂造型机的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路24、回油路25、上箱回路和下箱回路。其中,供油路24主要是与动力元件,如液压泵连通,从而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动力。回油路25与油箱连通,以使整个液压系统内回流的液压油均通过回油路25进入到油箱。上箱回路包括上箱油缸1、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和上箱电磁开关阀21。上箱油缸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通过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分别与供油路24和回油路25连接,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还通过上箱电磁开关阀21与回油路25连接。下箱回路包括下箱油缸6、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和下箱电磁开关阀22。下箱油缸6的有杆腔和无杆腔通过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分别与供油路24和回油路25连接,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还通过下箱电磁开关阀22与回油路25连接。
可选地,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和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均为常闭式电磁阀,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和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即可控制上箱油缸1以及下箱油缸6伸出或缩回。在向造型上箱3和造型下箱4内射砂时,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和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均处于关闭状态(即图3中的中间位置),此时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和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均处于无法回油的状态,所以上箱油缸1的活塞杆和下箱油缸6的活塞杆均不会缩回,从而维持造型上箱3和造型下箱4的位置以保持二者紧密贴合,不会出现从造型上箱3和造型下箱4的分型面之间跑砂的问题。
可选地,上箱电磁开关阀21和下箱电磁开关阀22均为常闭式二位二通电磁阀。在射砂完毕需要压实时,压实油缸7带动上砂库9向下运动,上箱电磁开关阀21和下箱电磁开关阀22均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和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均与回油路25连通。上砂库9向下运动时,造型上箱3随着上砂库9一起向下,但是由于有造型下箱4的阻碍,造型上箱3向下运动的距离小于上砂库9向下运动的距离,即造型上箱3相对于上砂库9来说是向上运动的,此时上箱油缸1的活塞杆缩回,而第一压实板2进入到造型上箱3内;同理,造型下箱4由于造型上箱3的压力,会推动下箱油缸6缩回,而第二压实板5位置不变,则使得第二压实板5会进入到造型下箱4内。如此,则在第一压实板2和第二压实板5共同作用下将造型上箱3内和造型下箱4内的黏土砂压实。随后升降装置带动上砂库9上升,模板退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升降装置驱动上砂库9向下运动,当上砂型和下砂型接触到后,上箱油缸1和下箱油缸6分别缩回,由推砂机构将压实后的砂型推出供铸造使用。
可选地,在上箱油缸1的有杆腔与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平衡阀23。由于上箱油缸1设置在机架14上方较高处,并且上箱油缸1的活塞杆朝下设置,而通过设置平衡阀23使得其能够平衡造型上箱的重力,防止造型上箱自主下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4),其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11);
上砂库(9),其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底部设有供黏土砂射出的上射砂口,所述上射砂口处设有第一压实板(2),所述第一压实板(2)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所述上砂库(9)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机架(14)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上砂库(9)上下位移;
造型上箱(3),其与所述导向杆(11)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造型上箱(3)通过上箱油缸(1)与所述上砂库(9)连接,且位于所述上砂库(9)下方,所述第一压实板(2)横截面小于等于所述造型上箱(3)的上箱口,以使所述第一压实板(2)能够从上部伸入到所述造型上箱(3)内;
下砂库(12),其与所述机架(14)连接,所述下砂库(12)内部用于盛放黏土砂、且其设有朝上与所述上射砂口相对设置的下射砂口,所述下射砂口处设有第二压实板(5),所述第二压实板(5)设有供黏土砂通过的贯通孔;
造型下箱(4),其与所述导向杆(11)可滑动地相连接、且与所述造型上箱(3)相对设置,所述造型下箱(4)通过下箱油缸(6)与所述机架(14)连接,所述第二压实板(5)横截面小于等于所述造型下箱(4)的下箱口,以使所述第二压实板(5)能够从下部伸入到所述造型下箱(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机构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上砂库(9)通过所述导轨机构与所述机架(14)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砂库(9)上下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固定座(10)、导套(13)和导柱(8),所述导柱(8)和导套(13)均为多个,各个所述导套(13)均竖直设置且均与所述机架(14)固定连接,所述导柱(8)一一对应地伸入到所述导套(13)内,所述固定座(10)与各个所述导柱(8)固定连接,所述上砂库(9)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压实油缸(7),所述压实油缸(7)的缸体与所述机架(14)连接,所述压实油缸(7)的活塞杆与所述固定座(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库(9)顶部和所述下砂库(12)顶部均设有进砂口,各个所述进砂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开口和关闭所述进砂口的启闭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为圆顶阀(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库(9)和所述下砂库(12)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黏土砂高度的料位传感器(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库(9)和所述下砂库(12)均设置有用于排出内部滞留的压缩空气的排气阀(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17)的出气口与消音器连通。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下射砂造型机的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路(24)、回油路(25)、上箱回路和下箱回路,所述上箱回路包括所述上箱油缸(1)、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和上箱电磁开关阀(21),所述上箱油缸(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通过所述上箱三位四通电磁阀(19)分别与所述供油路(24)和所述回油路(25)连接,所述上箱油缸(1)的无杆腔还通过所述上箱电磁开关阀(21)与所述回油路(25)连接,所述下箱回路包括所述下箱油缸(6)、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和下箱电磁开关阀(22),所述下箱油缸(6)的有杆腔和无杆腔通过所述下箱三位四通电磁阀(20)分别与所述供油路(24)和所述回油路(25)连接,所述下箱油缸(6)的无杆腔还通过所述下箱电磁开关阀(22)与所述回油路(25)连接。
CN202021293004.0U 2020-07-03 2020-07-03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Active CN212495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3004.0U CN21249524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3004.0U CN21249524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5241U true CN21249524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3004.0U Active CN21249524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5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6694B1 (ko) 사형 조형법
CN102083568B (zh) 铸型的造型装置及方法
CN111715854A (zh)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CN101352752B (zh) 冷芯盒射芯机
CN210848227U (zh) 上下射砂装置
CN205798358U (zh) 一种铸造用全自动造型机
EA021641B1 (ru) Формовоч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овки
CN212495241U (zh) 上下射砂造型机及其造型箱液压控制系统
CN210547916U (zh) 垂直式射砂装置
CN110496945B (zh) 全自动冷芯盒射芯机
CN112404364A (zh) 一种自动补偿冲砂压实的垂直无箱自动造型机
CN218836048U (zh) 一种低压铸造装置
EP0290603B1 (en) Vertic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08895127U (zh) 一种双工位双面压实造型机
CN201257497Y (zh) 冷芯盒射芯机
CN2170811Y (zh) 铸造热芯盒射芯机
CN101862817A (zh) 砂型造型设备中的驱动机构以及脱箱铸型造型装置
KR20200031640A (ko) 주형 높이 변경 유닛, 무틀 조형기, 및 주형 높이 변경 방법
JP3581823B2 (ja) 鋳型造型装置
KR20100130465A (ko) 주형제조장치
CN111097888A (zh) 一种双抽式真空压铸系统
CN219150903U (zh) 一种模具半自动清理装置
CN218310797U (zh) 一种油枕盖板自动脱模装置
JP4292582B2 (ja) 鋳型の造型方法
CN103433437B (zh) 一种垂直分型无箱射压粘土砂自动造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No.89, Nanlijia Village, Wobei Town, Suning County, Cangzhou, Hebei Province 062350

Patentee after: Zhang Jianshi

Address before: 276000 building D1, Shando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mould Industrial Park, South Ring Road, Luozhuang street,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YI ZHUOJIE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