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0055U -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0055U
CN212490055U CN202021079652.6U CN202021079652U CN212490055U CN 212490055 U CN212490055 U CN 212490055U CN 202021079652 U CN202021079652 U CN 202021079652U CN 212490055 U CN212490055 U CN 212490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guide pipe
conduit
treatment platform
thrombu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9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天
张磊
冯海全
李晓强
王永刚
关丽鹃
李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hong Shengjie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hong Shengjie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hong Shengjie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9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0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0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0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与抽吸导管的近端相连通的抽吸泵、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滤网组件包括滤杆、滤网;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导管、滑动套设在第一导管外的第二导管、设置在第一导管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设置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且能够使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相对滑动从而使搅拌器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搅拌器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去除血栓,特别适合去除下腔静脉中大量血栓,保护静脉瓣膜与静脉血管壁,失血量可控,操作步骤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性血栓形成、静脉性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栓塞,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管切开取栓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穿刺机械吸栓术,切开取栓术需要解剖分离并切开血管,如股动脉、股静脉或肱动脉切开等,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革新,这一开放性手术方式逐步被微创介入腔内治疗取代,也就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穿刺机械吸栓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由于溶栓药物出血风险高,手术适应症极其严格,很大一部分患者具有导管接触性溶栓的禁忌症,因此很多患者并不能从中获益。
基于已有医学认知,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容量大,急性期血栓质感柔软易碎;动脉血栓形成往往容量小,急性期血栓质感柔软;陈旧性血栓往往粘附在血管壁上。而对于陈旧性血栓,目前主要通过机械刮擦血管壁或者通过溶栓药物使陈旧性血栓脱落。
例如,利用导管前端的螺旋切刀将血栓旋割并通过抽吸将血凝块抽出体外的血栓切除导管系统,如X-sizer血栓切除导管系统,中国专利CN204092102U公开了一种新型周围血管病血栓抽吸连接头,包括:管体、旋转棒、螺旋旋转片、弧形接头、连接尾座,管体呈空心管状,管体上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着弧形接头,管体中上部开有矩形槽,管体内插有旋转棒,旋转棒的外围套设有螺旋旋转片。但是,上述血栓清除装置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使用繁琐,并且通过螺旋切刀或螺旋旋转片在血管内的转动而将血管壁上的血栓剥离时,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从而易导致取栓后遗症的发生。
再如,AngioJet血栓清除器,可将一定量的溶栓剂高压喷入血栓内部击碎血栓,并加大与血栓接触面积,再行血栓抽吸(可称为化学物理偶联血栓减容),适用于髂、股、腘静脉急性期血栓。但是负压时间过长往往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同时高压快速搅拌可能会造成红细胞损伤导致溶血,从而易导致取栓后遗症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取栓后遗症的发生的血栓处理平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从产品结构来看,本实用新型的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近端相连通的抽吸泵、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
所述的滤网组件包括滤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滤杆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滤网;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导管、滑动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外的第二导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之间且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相对滑动从而使所述的搅拌器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
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搅拌器转动的驱动装置。
从产品使用状态来看,该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近端相连通的抽吸泵、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
所述的滤网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的滤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滤杆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滤网;所述的滤网位于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远端;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的第一导管、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且滑动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外的第二导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之间且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相对滑动从而使所述的搅拌器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当所述的搅拌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搅拌器位于所述的滤网和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远端之间,当拖拽所述的第一导管时,所述的搅拌器在血管中来回运动;
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搅拌器转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当所述的搅拌器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搅拌器的外径≤6F,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器的外径≤5.5F,更优选≤5F。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器为丝线形成的网篮。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器能够由所述的第二导管控制展开程度,从而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搅拌器与血管壁的距离及贴合程度,更便于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采用丝线编织而成,在收拢状态时,外径可以做到非常小,从而可以减小第二导管的尺寸,为抽吸通道留存更大的空间,提高血栓抽取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器由多根所述的丝线编织而成且每根所述的丝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近端和远端,即每根丝线的长度方向基本上是沿着第一导管的轴向,而非沿着与第一导管的轴向垂直的方向。
更为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的丝线相交。
更为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的丝线绕着所述的第一导管旋转一定角度,其中,该角度可以根据丝线的长度以及搅拌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需的最大外径而定。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根所述的丝线的远端和近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上,当所述的搅拌器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搅拌器位于所述的第二导管内;当所述的搅拌器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的搅拌器脱离所述的第二导管;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导管的内径来控制搅拌器收拢后的直径。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第二导管;所述的搅拌器包括多根丝线;每根所述的丝线的远端与所述的第一导管相固定连接,近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管的远端相固定连接;当第一导管相对第二导管朝着近端移动时,搅拌器被打开,并且随着第一导管移动距离越长,搅拌器膨胀的程度越大,搅拌器的外径越大;当第一导管相对第二导管朝着远端移动至丝线被拉直时,搅拌器处于收拢状态,此时搅拌器的外径最小,基本贴合在第一导管上。
优选地,所述的丝线的材质为镍钛合金、不锈钢丝、高分子聚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丝线上的多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的操作装置上且能够给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供电的第一超声接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丝线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也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的丝线的内部腔道以及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的内部腔道内。
更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的直径为0.2~0.4mm,所述的丝线的外径为0.2~0.3mm。
再优选地,所述的丝线的内径为0.1~0.2mm。
对于丝线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导管上的方案,操作装置的结构可以非常简单,仅包括一个手柄。
具体地,所述的操作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或所述的第二导管上的手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且能够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锁定组件、与所述的手柄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配合锁定的操作组件;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且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操作组件相对所述的手柄滑动时,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的搅拌器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的相对位置锁定,所述的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的一个相固定连接件的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的另一个相转动连接的第二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的第二锁定件之间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的另一个配合锁定的第三锁定件,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三锁定件与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的另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定件以及所述的第二锁定件三者配合锁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锁定件的材质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三锁定件发生弹性形变而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的另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定件以及所述的第二锁定件三者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锁定件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锁定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的第一锁定件插设在所述的第二锁定件的凹槽内且通过所述的内螺纹和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第二锁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锁定件位于所述的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的第二锁定件形成的容腔内。
具体地,所述的操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手柄相滑动连接的操作件、形成在所述的操作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配合锁定的配合部、使所述的配合部具有向着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配合锁定的状态运动的趋势的弹性件;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配合部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配合锁定;当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配合部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手柄的内壁上的滑轨、与所述的弹性件的一端相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滑轨配合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配合部相连接,从而使得操作件相对手柄滑动时,弹性件能够顺畅的随着操作件一起滑动。
根据一种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丝线上的多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的操作装置上且能够给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供电的第一超声接头;所述的丝线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二导管也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的丝线的内部腔道以及所述的第二导管的内部腔道内;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电源线的近端的导电环;所述的第一导管包括柔性管段、远端与所述的柔性管段的近端相固定连接的金属管、套设在所述的金属管的部分上的绝缘层;所述的配合部的材质为感电材料,所述的第一超声接头与所述的配合部相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导管和所述的第二导管相对运动的有效行程内,所述的导电环和所述的第一导管的金属管相接触,所述的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的金属管相接触;当所述的配合部与所述的第一导管的金属管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一超声接头能够给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供电。
具体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或所述的第二导管相连接的电机、以及能够给所述的电机供电的电源,其中,所述的电源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能够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管套设在所述的滤杆上,所述的滤杆的外径为0.1~1mm,从而使得所述的滤杆可以作为导丝使用,便于引导其他去除血栓所需的部件进入血管所需部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近端开设有用于注射溶栓药物的注射孔,所述的第一导管的远端和/或所述的搅拌器上形成有供所述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多个溶栓孔。
优选地,所述的滤网呈开口朝向近端的网篮或网兜状,或者所述的滤网呈梭子形。
优选地,所述的抽吸导管包括具有所述的抽吸通道的导管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的操作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上的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的操作部以及所述的固定件相连接且能够通过操作所述的操作部使得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弯折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轴心线与导管部的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医护人员操作操作部,使得操作部运动带动连接件运动,连接件进一步拉动固定件,使得导管部发生弯折,从而使导管部的远端与导管部的近端之间产生角度的偏移,从而便于根据临床需要调节抽吸导管头部的角度,例如可以方便的插入分叉血管等。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与导管部可以通过热熔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件与固定件可以通过打结、热熔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部与导管部可以是滑动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但由于滑动连接时,操作部需要在抽吸导管的轴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不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也会增加抽吸导管的体积,因此,优选地,所述的操作部与所述的导管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操作部上,从而可以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的操作部,使得操作部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件的长度伸长或缩短,进而实现导管部远端发生弯折。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一个近端和一个远端,其中远端固定在固定件上,近端绕设在操作部上,此时,连接件与固定件仅一个连接点,因此,当转动操作部时,导管部仅能够实现单方向的弯折。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两个位于远端的远端部以及一个位于近端的部分,所述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操作部上;当所述的操作部向一个方向转动时,一侧的连接件伸长,另一个的连接件相应缩短,且伸长和缩短的长度一致,此时所述的导管部的前端向一侧弯折;当所述的操作部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原先伸长的连接件缩短,原先缩短的连接件伸长,此时所述的导管部的前端向另一侧弯折,此方案下,导管部能够实现双向弯折。
根据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操作部包括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二操作部,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绕设在所述的第一操作部上的第一连接件、绕设在所述的第二操作部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分别具有两个位于远端的远端部以及一个位于近端的部分,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第一操作部上;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第二操作部上;且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两个远端、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两个远端沿着所述的导管部的周向均匀分布;当操作所述的第一操作部和所述的第二操作部时,所述的导管部的前端能够在三维空间定向转动,即导管部的头端实现360°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抽吸导管还包括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相连接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扩张导管,当所述的扩张导管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扩张导管位于所述的导管部内;当所述的扩张导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扩张导管远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导管部的直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扩张导管包括近端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软性膜材、与所述的软性膜材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扩张环。
更为优选地,所述的扩张环为记忆材料或气囊;当采用记忆材料时,可以是自扩张的记忆材料,也可以是需要通过扩张器扩张的记忆材料;当采用气囊时,医用介入导管还包括有用于对气囊充气和放气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当单向操作所述的操作部时,所述的导管部的前端能够定向弯折0~180°,优选弯折0~90°,更优选弯折0~30°。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为金属丝,例如304不锈钢丝、镍钛合金丝等。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件为显影环,采用显影环为固定件,在实现连接件与导管部的固定连接的同时,可以方便操作者了解抽吸导管所在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导管部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一管部、位于远端的第二管部、位于所述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之间的第三管部,所述的第三管部的硬度小于所述的第一管部和所述的第二管部的硬度,所述的连接件的远端位于所述的第三管部,从而使得在操作部操作时,连接件能够很好的带动第二管部发生弯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导管部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壁层、位于外侧的第二壁层、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壁层和所述的第二壁层之间的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沿着所述的导管部的轴向连续设置的多个重复体,其中,所述的第一管部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以及第二管部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的第三管部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三管部的硬度小于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的抽吸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远端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的管壁内的第二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的近端且与所述的第二电源线和所述的信号传输线相连接的第二超声接头。
优选地,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且远端伸至所述的滤网的近端的鞘管,所述的鞘管的近端连接有抽吸泵,其中,所述的抽吸泵和与所述的抽吸导管相连接的抽吸泵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是不同的两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鞘管包括能够允许导丝通过的第一通道,以及能够允许血栓通过或者能够收纳所述的滤网的第二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滤网组件设置在血流的下游,可以避免血栓顺着血流流入其他部位;并通过通入溶栓药物,来回拖拽搅拌装置使得搅拌器在血管中来回运动,搅拌器对血管壁进行来回刮擦并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搅动,或者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搅拌器转动以破碎血栓,或者通过超声扰流,从而实现血栓自血管壁脱落、血栓的破碎及血栓的捕捉;并配合抽吸导管对血栓进行抽吸,可以快速取出大量的深静脉血栓以及陈旧性血栓,同时不破坏血管壁与静脉瓣膜,减少取栓后遗症。
本文中的近端是以血栓处理平台使用时,靠近医护人员的一侧进行定义;远端是以血栓处理平台使用时,远离医护人员的一侧进行定义。
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导管在本身具备取栓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给其他取栓设备提供通路,从而便于医生针对不同血栓选择手术方案,从而使得本血栓处理平台的适应症广。
当然,对于一些仅通过抽吸导管抽吸就能够治疗的血栓疾病,医护人员可只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抽吸导管,而不使用搅拌装置和滤网组件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抽吸导管、所述的滤网组件、所述的搅拌装置、所述的鞘管、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的抽吸泵分别独立包装,各独立包装的部件可以整体售卖,也可以单独售卖,从而便于医护人员选择性使用,当然,所述的抽吸导管、所述的滤网组件、所述的搅拌装置、所述的鞘管、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的抽吸泵也可放在一个包装中整体售卖。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导丝。本产品可以配备导丝一起售卖,也可以使用其他厂家的导丝。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去除血栓,特别适合去除下腔静脉中大量血栓,保护静脉瓣膜与静脉血管壁,失血量可控,操作步骤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抽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抽吸导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抽吸导管在0°及30°弯折下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2的抽吸导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附图5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2的抽吸导管在±30°弯折下的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3的抽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3的抽吸导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2为附图10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13为实施例3的抽吸导管在平面内在±30°弯折下的示意图;
附图14为网篮型滤网的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梭子型滤网的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网兜型滤网的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实施例5的搅拌装置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实施例5的搅拌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附图18的A处放大图;
附图20为实施例6的搅拌装置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1为实施例6的搅拌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2为图21的A-A剖面图;
附图23为图21的B处放大图;
附图24为图23的C-C剖面图;
附图25为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且搅拌器处于收拢状态的搅拌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搅拌装置不含超声功能);
附图26为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且搅拌器处于打开状态的搅拌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搅拌装置不含超声功能);
附图27为操作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且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搅拌装置不含超声功能);
附图28为实施例4的抽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扩张导管处于收拢状态);
附图29为实施例4的扩张导管收拢状态的横截面图;
附图30为实施例4的抽吸的结构示意图(扩张导管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31为实施例4的扩张导管打开状态的横截面图;
附图32为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3为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4为附图33的A-A剖面图;
附图35为鞘管输送滤网组件时的状态图;
附图36为附图35的A-A剖面图;
附图37为抽吸导管(不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38为抽吸导管(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39为抽吸导管(含超声波发生器)、搅拌装置(不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40为抽吸导管(不含超声波发生器)、搅拌装置(不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41为抽吸导管(不含超声波发生器)、搅拌装置(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驱动装置省略未示出);
附图42为抽吸导管(含扩张导管)、搅拌装置(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驱动装置省略未示出);
附图43为抽吸导管(含超声波发生器)、搅拌装置(含超声波发生器)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驱动装置省略未示出);
附图44为抽吸导管(不含超声波发生器)、鞘管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45为抽吸导管(含扩张导管)、鞘管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46为抽吸导管(含超声波发生器)、鞘管与滤网组件配合时的状态图;
附图47为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搅拌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搅拌装置含超声功能);
附图48为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搅拌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搅拌装置含超声功能);
附图49为图47和48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10、抽吸泵19、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等。
附图1至13为实施例1至3的抽吸导管1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8至31为实施例4的抽吸导管10的结构示意图。抽吸导管10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导管部,抽吸通道沿着导管部的轴向延伸并且贯穿导管部,导管部的外径为12~14F。
导管部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壁层11、位于外侧的第二壁层12、设置在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之间的支撑件13,支撑件13包括沿着导管部的轴向连续设置的多个重复体,其中,支撑件13的重复体之间的间距自近端向远端存在变化,从而使导管部分为位于近端的第一管部1、位于远端的第二管部2、位于第一管部1和第二管部2之间的第三管部3,并且,第一管部1位置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以及第二管部2位置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管部3位置的相邻两个重复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三管部3的硬度小于第一管部1和第二管部2的硬度,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二管部2相对第一管部1的弯折。
其中多个重复体构成的支撑件13可以是类似弹簧的螺旋形,也可以是类似手风琴的结构,当支撑件13为螺旋形时,重复体的间距即螺距,当支撑件13为手风琴结构时,重复体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优选采用螺旋形。
至于第二管部2相对第一管部1弯折的角度,可以通过调整重复体的间距以及导管部的材质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的材质选用金属,例如304不锈钢、镍钛合金丝等;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的材质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嵌段聚醚酰胺(Pcbax)、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乙烯(PE)、金属薄膜等,优选地,第一壁层11采用润滑性更好的聚四氟乙烯(PTFE),第二壁层12采用嵌段聚醚酰胺(Pcbax)金属薄膜等,并且,第一管部1、第二管部2、第三管部3的第二壁层12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拼接。
抽吸导管1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导管部的第三管部3的较远端的固定件15,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5为显影环。对于实施例1至3的方案,显影环通过热熔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之间。
抽吸导管10还包括远端与固定件15相固定连接的连接件14、与导管部的近端相转动连接的操作部4。连接件14位于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之间且沿着导管部的轴向延伸,从而使得连接件14的轴心线与导管部的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合,进而使得连接件14能够带动第二管部2发生弯折。
抽吸导管10还包括设置在导管部的远端(即第二管部2的远端位置)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5、与第二超声波发生器5相连接且设置在导管部的管壁内(即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之间)的第二电源线16和第二信号传输线17、设置在导管部的近端且与第二电源线16和第二信号传输线17相连接的第二超声接头6,该第二超声接头6可以与其他设备相连接。
如图1至4所示为实施例1,其中,连接件14仅为一根钢丝,且连接件14的远端与显影环固定连接,近端绕设在操作部4上,此时,连接件14与显影环仅一个连接点,因此,当转动操作部4时,导管部仅能够实现单方向的弯折,可以弯折的角度范围为0~90°,图4中示出的角度范围是0°和30°。
如图1、5至8所示为实施例2,其中,连接件14也为一根钢丝,但连接件14的两个端部(即连接件14的远端)分别与固定件15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连接件14的中间位置绕设在操作部4上,从而连接件14被操作部4分为了两个部分,此处以上部和下部进行表述,例如当操作部4顺时针转动时,上部的连接件14伸长,则下部的连接件14相应缩短,则导管部的第二管部2向下转动一定角度;当操作部4逆时针转动时,则上部的连接件14缩短,下部的连接件14相应伸长,则导管部的第二管部2向上转动一定角度。该处的描述均以第二管部2与第一管部1、第三管部3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二管部2的弯折角度为0°时作为起始位置进行的描述。从而实施例2的导管部能够实现双向弯折,双向均能够在0~90°范围内弯折,图8中示出的角度范围是0°以及±30°。
如图9至13所示为实施例3,其中,操作部包括与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一操作部41、与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二操作部42,连接件包括绕设在第一操作部41上的第一连接件21、绕设在第二操作部42上的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的两个远端分别设置在固定件15的相对两侧,第二连接件22的两个远端分别设置在固定件15的相对两侧,且第一连接件21的两个远端、第二连接件22的两个远端沿着固定件15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通过同时操作第一操作部41和第二操作部42可以使得导管部的头端实现360°的转动。即,实施例3的方案相当于是在实施例2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操作部和连接件。
实施例1至3的操作部4可以设置在导管部的近端部,也可以设置在导管部的近端侧部,优选设置在导管部的近端侧部,从而可以便于将止血阀7设置在导管部的近端部。对于实施例3,第一操作部41和第二操作部42位于导管部的两侧,从而使抽吸导管10的手柄54处的布局更为合理。
附图28至31示出了实施例4的抽吸导管10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为在实施例1至3的基础上增加了扩张导管,具体结构如下:
该抽吸导管10还包括与导管部的远端相连接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扩张导管,当扩张导管处于收拢状态时,扩张导管位于导管部内;当扩张导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扩张导管远端的直径大于导管部的直径。其中,扩张导管包括近端与导管部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软性膜材71、与软性膜材71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扩张环72。扩张环72可以为记忆材料或气囊等可以使扩张导管的远端部保持张开的材料;当采用记忆材料时,可以是自扩张的记忆材料,也可以是需要通过扩张器扩张的记忆材料,记忆材料可以是镍钛材料等,此时,软性膜材71的材料为PTFE或ePTFE;当采用气囊时,抽吸导管10还包括有用于对气囊充气和放气的通道,此时软性膜材71可以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乳胶类弹性高分子材料。当采用远端具有扩张导管的抽吸导管10时,导管部的外径可以采用12F;而扩张导管扩张后的外径可以达到14F,从而可以使得抽吸导管10在插入和撤出人体时更为方便,可以适应更多的血管。
该抽吸导管10的导管部的结构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导管部的结构,其中,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可以相对滑动,扩张导管的软性膜材71的近端分别与第一壁层11的远端和第二壁层12的远端相固定连接,从而在需要将扩张导管打开时,可以通过将第一壁层11向远端移动从而将扩张导管推出导管部内,当需要将扩张导管收回时,可以通过将第一壁层11向近端移动从而将扩张导管收入导管部内。其中,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需要有较好的柔顺性和抗卷折能力,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的材质优选为ePTFE、PTFE等软质材料膜,支撑件13等结构与实施例1至3相同。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壁层11和第二壁层12可以相对滑动,因此,固定件15优选固定在第二壁层12上。
该实施例中,该抽吸导管10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壁层11相固定连接的手柄73,手柄73与第二壁层12相转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手柄73带动第一壁层11相对第二壁层12转动并在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将扩张导管推出和收回。止血阀7、第一操作部41、第二操作部41安装在手柄73上,三通阀8安装在手柄73上且与第一壁层11的内部容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旋转操作部4精确控制导管部前端的弯折方向及弯折角度,例如,可以通过计算调整操作部4的直径等,使得每旋转操作部4一圈,导管部的前端可以弯折一定角度,例如1°、2°、3°等等,当然,为了避免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过大,可以将操作部4每转动一圈所导致的导管部弯折的角度设定为5°等。
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导管10还包括与导管部的近端相连通的三通阀8,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三通阀8向导管部通入生理盐水、溶栓药剂等,也可以通过三通阀8连接抽吸泵19进行血栓的抽吸。
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部4,使得操作部4运动带动连接件14运动,连接件14进一步拉动导管壁,使得导管部发生弯折,从而使导管部的远端与导管部的近端之间产生角度的偏移,从而便于根据临床需要调节抽吸导管10头部的角度,例如可以用作抽吸导管10进入血管中,通过头端角度的调节,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分叉血管等。
如图14至16为三种不同结构的滤网组件,该三种滤网组件均可以配合上述四个实施例的抽吸导管10使用。
滤网组件包括滤杆31、固定安装在滤杆3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滤网32。如图14所示的滤网32呈开口朝向近端的网篮状,如图15所示的滤网32呈梭子形,如图16所示的滤网32呈开口朝向近端的网兜状。
滤杆31的外径为0.1~1mm,优选为0.035in,从而使得滤杆31可以作为导丝使用,便于其他部件沿着滤杆31进入所需位置。
如图33和34为鞘管18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鞘管18包括用于供导丝通过的第一通道181以及能够允许血栓通过或者能够收纳滤网32的第二通道182。
滤网组件进入血管并延伸至血栓远端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例如,通过将滤网组件装载在鞘管18中,然后将鞘管18沿着导丝进入所需位置。滤网32在收拢状态时能够装载在鞘管18中,而在打开状态时,滤网32的外径(即滤网32膨出后横截面的最大间距)大于等于血管的内径,从而使得滤网32可以很好的过滤通过滤网32的血栓,避免血栓流至其他部位。
如图17至24为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导管51、滑动套设在第一导管51外的第二导管52、设置在第一导管5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53、设置在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之间且能够使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相对滑动从而使搅拌器53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第一导管51或第二导管52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搅拌器53转动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与第一导管51或第二导管52相连接的电机20、以及能够给电机20供电的电源,其中,电源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能够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
其中,搅拌器53为多根丝线56编织而成的网篮,并且每根丝线5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导管51的近端和远端,即每根丝线56的轴向大致是沿着第一导管51的轴向延伸,但至少部分丝线56绕着第一导管51旋转有一定角度并且至少部分丝线56相交,其中具体角度大小可以根据所需编织的网篮的疏密程度以及尺寸进行设置。丝线56的材质为镍钛合金、不锈钢丝、高分子聚合物等。当搅拌器53处于收拢状态时,搅拌器53的外径≤6F,进一步优选地搅拌器53的外径≤5.5F,更优选≤5F。
搅拌器53能够由第二导管52控制展开程度,从而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搅拌器53与血管壁的距离及贴合程度,更便于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53采用丝线56编织而成,在收拢状态时,外径非常小,从而可以减小第二导管52的尺寸,为抽吸通道留存更大的空间,提高血栓抽取的效率。
如附图17至19为实施例5的搅拌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导管51的远端伸出第二导管52;每根丝线56的远端与第一导管51相固定连接,近端与第二导管52相固定连接;当第一导管51相对第二导管52朝着近端移动时,搅拌器53被打开,并且随着第一导管51移动距离越长,搅拌器53膨胀的程度越大,搅拌器53的外径越大,如图18所示;当第一导管51相对第二导管52朝着远端移动至丝线56被拉直时,搅拌器53处于收拢状态,此时搅拌器53的外径最小,基本贴合在第一导管51上,如图17所示。上述实施例5中,操作装置的结构如图25至27所示:操作装置包括套设在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上的手柄54、设置在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之间且能够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锁定组件、与手柄54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第一导管51相配合锁定的操作组件。第一导管51穿过手柄54且自手柄54的前端伸出。
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锁定件60、第二锁定件61和第三锁定件62等。
第一锁定件60与第二导管52的远端相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锁定件60和第二导管52可以是通过热熔、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挤塑或注塑一体成型。第一锁定件6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
手柄54的远端开设有能够容纳第二锁定件61的容置槽,第二锁定件61能够在容置槽内转动,第二锁定件6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棱,该些凸棱能够增加第二锁定件61外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便于转动第二锁定件61以实现锁定组件的锁定和解锁。第二锁定件61套设在第一导管51上且能够绕着第一导管51转动,第二锁定件61上形成有凹槽,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内螺纹。
第一锁定件60插设在第二锁定件61的凹槽内,且第一锁定件60和第二锁定件6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相转动连接从而能够调节第一锁定件60的近端距离凹槽槽底部的距离,并且第一锁定件60的近端与凹槽槽底部之间形成容腔,第三锁定件62位于该容腔内。
第三锁定件62的材质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例如硅胶等。
当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三锁定件62处于自然状态,此时,虽然第三锁定件62仍与第一锁定件60、第二锁定件61和第一导管51接触,但配合的紧密程度不高,此时当对第一导管51施加大于第三锁定件62和第一导管51之间的摩擦力的外力时,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能够相对滑动。
当需要将锁定组件锁定时,通过转动第二锁定件61使得第二锁定件61向远端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锁定件60和第二锁定件61之间的容腔变小,此时第三锁定件62被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三锁定件62与第一锁定件60、第二锁定件61以及第一导管51之间的配合的更加紧密,此时第三锁定件62和第一导管51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加,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的相对位置锁定,当电机20驱动第一导管51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时,第二导管52会随着第一导管51一起转动,从而实现搅拌器53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而起到破碎血栓的作用。
为了使锁定组件在具有将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相对锁定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而能够起到止血阀的功能,锁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三锁定件62和第一锁定件60之间的垫片63。
操作组件包括开设在手柄54上且沿近端远端方向延伸的滑槽57、插设在滑槽57内且与手柄54相滑动连接的操作件55、形成在操作件55上且能够与第一导管51相配合锁定的配合部64、固定设置在手柄54的内壁上的滑轨65、能够与滑轨65配合滑动的滑块66、两端部分别设置在配合部64的底部以及滑块66的上表面上的弹性件67。其中,弹性件67为弹簧,且弹性件67的个数为沿着手柄54的轴向设置的两个。
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配合部64的上表面与第一导管51的下表面在弹性件67的弹性力作用下紧密配合而相对锁定,且当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将操作件55向近端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导管51向近端滑动而使搅拌器53打开;反之可以使搅拌器53收拢。
当需要电机20驱动搅拌器53转动时,转动第二锁定件61使锁定组件锁定,向下按压操作件55以克服弹性件67的弹性力,使配合部64与第一导管51相脱离而使操作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启动电机20带动第一导管51转动,即可实现搅拌器53的转动。
如图20至24为实施例6的搅拌装置,该实施例具有能够发出超声波以破碎血栓的作用,其中,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丝线56上的多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与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线82、设置在操作装置上且能够给与第一电源线82供电的第一超声接头84。该实施例中,丝线56具有内部腔道,第一导管51或第二导管52也具有内部腔道,第一电源线82从丝线56的内部腔道以及第一导管51或第二导管52的内部腔道通过以连接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和第一超声接头84。对于丝线56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导管51上的方案,第一电源线82自第一导管51的管壁穿设;对于丝线56的远端固定在第一导管51上,近端固定在第二导管52上的方案,第一电源线82自第二导管52的管壁穿设。
该实施例中,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的直径为0.2~0.4mm,优选为0.3mm,丝线56的外径为0.2~0.3mm,优选为0.25mm,丝线56的内径为0.1~0.2mm,优选为0.15mm。
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丝线56上。
该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5的搅拌器所采用的操作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源线82与第一超声接头84的连接。
该方案下,第一电源线82位于所述的丝线56的内部腔道以及第二导管52的内部腔道(即管壁)内;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源线82的近端的导电环91;导电环91与第二导管52固定连接,且滑动套设在第一导管51上且与第一导管51相接触;第一导管51包括柔性管段、远端与柔性管段的近端相固定连接的金属管、套设在金属管的部分上的绝缘层,金属管的材质为不锈钢等;配合部64的材质为感电材料,第一超声接头84与配合部64相连接,在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相对运动的有效行程内,导电环91和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配合部64能够与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当配合部64与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时,第一超声接头84能够给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供电。
另一种实施方式(无图示),多根丝线的远端和近端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导管上,搅拌器的打开和收拢以及搅拌器的展开程度通过搅拌器收拢于第二导管内的多少来确定。当搅拌器处于收拢状态时,搅拌器全部位于第二导管内;当搅拌器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搅拌器脱离第二导管;当搅拌器完全脱离第二导管时,搅拌器打开至最大状态。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导管的内径来控制搅拌器收拢后的直径。
此实施方式下,操作装置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是,由于搅拌器的丝线均设置在第一导管上,因此,在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导管转动时,第二导管可以不用一起转动,因此,该实施方式下的操作装置可以省略锁定组件,而操作组件的结构仍可保留,操作组件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搅拌器53也均能够配合上述实施例1至3所示的抽吸导管10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同时还具有通入溶栓药物的功能,具体结构可如图17至19所示,第一导管51的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溶栓通道,第一导管51的近端开设有与溶栓通道相连通且用于注射溶栓药物的注射孔58,第一导管51的远端和/或搅拌器53上形成有供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多个溶栓孔59,其中,图19示出了溶栓孔59位于第一导管51上的结构,多个溶栓孔59沿着第一导管51的轴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溶栓孔59位于搅拌器53的近端和远端之间。
采用本血栓处理平台进行手术的步骤如下:
1、首先将0.035in导丝送入指定位置;
2、将装载有滤网组件的6F鞘管18经0.035in导丝推送至穿过血栓的部位后,后撤6F鞘管18使滤网32打开,如图35所示,撤出6F鞘管18;
3、将扩张器9(结构如图32所示)插入到抽吸导管10中,然后沿滤杆31推送至人体指定位置,如图37或图38所示,撤出扩张器;
4、将搅拌装置沿着滤杆31插入到抽吸导管10中,并推送至血栓部位,此时搅拌器53位于抽吸导管10的远端和滤网32之间,下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溶栓或搅拌器53的来回拖拽或转动。例如首先将溶栓药物自注射孔58注射进入第一导管51的溶栓通道后自溶栓孔59进入血栓处溶解血栓,等待溶栓结束后,操作操作件55向近端滑动带动第一导管51向近端滑动,使搅拌器53打开,反复来回拖拽手柄54以破碎和收集不溶血栓,然后按下操作件55使操作组件使其解锁,并使锁定组件锁定,启动电机20带动第一导管51、第二导管52以及搅拌器53一起转动;或者接通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以发生超声波对血栓进行震动;同时将抽吸泵19安装在抽吸导管10的近端的三通阀8上,对抽吸导管10施加负压进行抽吸,抽吸泵19上连接有回收袋23用于收集血栓,可以防止在拖拽过程中大块血栓漂移,如图39至43所示;
5、手术操作结束后,将搅拌装置撤出体外后,再次将0.035in导丝经抽吸导管10推送至滤网组件前端,将6F鞘管18沿0.035in导丝插入抽吸导管10,并推送至滤网组件前端,将抽吸泵19连接在6F鞘管18的三通阀8上,对6F鞘管18施加负压进行抽吸滤网32内拦截的破碎小血栓,抽吸泵19上连接有回收袋23用于收集血栓,抽吸负压最好不超过0.02Mpa以尽量减少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减少溶血的发生,如图45或46所示;
6、抽吸结束后,将6F鞘管18与0.035in导丝一起撤出体外,然后再将抽吸泵19连接在抽吸导管10上再次进行抽吸操作,清除剩余血栓,然后将抽吸导管10沿着滤杆31向远端推送直至滤网32完全撤入抽吸导管10内,锁紧止血阀7,回撤整个系统完成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阻断血管中的血流的同时,能够避免血栓在拖拽、溶栓及抽吸的过程中,向血流下游漂移。本实用新型在静脉中联用可以有效去除下腔静脉中大面积的急性与亚急性血栓。在应对下腔静脉陈旧血栓时可以先进行溶栓,然后在通过搅拌器53进行拖拽,并配合抽吸和滤网保护,使用本器械可以在保证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去除下腔静脉中大量血栓,保护静脉瓣膜与静脉血管壁,失血量可控,操作步骤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Claims (30)

1.一种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近端相连通的抽吸泵(19)、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
所述的滤网组件包括滤杆(31)、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滤杆(3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滤网(32);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导管(51)、滑动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外的第二导管(5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53)、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之间且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对滑动从而使所述的搅拌器(53)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
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搅拌器(53)转动的驱动装置。
2.一种血栓处理平台,包括具有抽吸通道的抽吸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近端相连通的抽吸泵(19)、搅拌装置以及滤网组件,
所述的滤网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的滤杆(31)、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滤杆(3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滤网(32);所述的滤网(32)位于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远端;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的第一导管(51)、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且滑动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外的第二导管(5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远端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搅拌器(53)、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之间且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对滑动从而使所述的搅拌器(53)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装置;当所述的搅拌器(5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搅拌器(53)位于所述的滤网(32)和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远端之间,当拖拽所述的第一导管(51)时,所述的搅拌器(53)在血管中来回运动;
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搅拌器(53)转动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搅拌器(53)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搅拌器(53)的外径≤6F。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53)能够由所述的第二导管(52)控制展开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53)由多根丝线(56)编织而成且每根所述的丝线(5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近端和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远端伸出所述的第二导管(52);所述的搅拌器(53)包括多根丝线(56);每根所述的丝线(56)的远端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相固定连接,近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的丝线(56)相交;至少部分所述的丝线(56)绕着所述的第一导管(51)旋转一定角度;所述的丝线(56)的材质为镍钛合金、不锈钢丝、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丝线(56)上的多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与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线(82)、设置在所述的操作装置上且能够给所述的第一电源线(82)供电的第一超声接头(8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线(56)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也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电源线(82)位于所述的丝线(56)的内部腔道以及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的内部腔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的直径为0.2~0.4mm,所述的丝线(56)的外径为0.2~0.3mm,所述的丝线(56)的内径为0.1~0.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上的手柄(54)、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第二导管(52)之间且能够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锁定组件、与所述的手柄(54)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配合锁定的操作组件;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且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操作组件相对所述的手柄(54)滑动时,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的搅拌器(53)在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的相对位置锁定,所述的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中的一个相固定连接件的第一锁定件(60)、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中的另一个相转动连接的第二锁定件(6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和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之间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中的另一个配合锁定的第三锁定件(62),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三锁定件(62)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中的另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以及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三者配合锁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锁定件(62)的材质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当所述的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三锁定件(62)发生弹性形变而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中的另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以及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三者紧密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插设在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的凹槽内且通过所述的内螺纹和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锁定件(62)位于所述的第一锁定件(60)和所述的第二锁定件(61)形成的容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手柄(54)相滑动连接的操作件(55)、形成在所述的操作件(55)上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配合锁定的配合部(64)、使所述的配合部(64)具有向着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配合锁定的状态运动的趋势的弹性件(67);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配合部(64)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配合锁定;当所述的操作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配合部(64)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手柄(54)的内壁上的滑轨(65)、与所述的弹性件(67)的一端相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滑轨(65)配合滑动的滑块(66),所述的弹性件(6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配合部(64)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由多根丝线(56)编织而成的搅拌器(53)、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丝线(56)上的多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与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线(82)、设置在所述的操作装置上且能够给所述的第一电源线(82)供电的第一超声接头(84);所述的丝线(56)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二导管(52)也具有内部腔道,所述的第一电源线(82)位于所述的丝线(56)的内部腔道以及所述的第二导管(52)的内部腔道内;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电源线(82)的近端的导电环(91);所述的第一导管(51)包括柔性管段、远端与所述的柔性管段的近端相固定连接的金属管、套设在所述的金属管的部分上的绝缘层;所述的配合部(64)的材质为感电材料,所述的第一超声接头(84)与所述的配合部(64)相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导管(51)和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对运动的有效行程内,所述的导电环(91)和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所述的配合部(64)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当所述的配合部(64)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金属管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一超声接头(84)能够给所述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81)供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导管(51)或所述的第二导管(52)相连接的电机(20)、以及能够给所述的电机(20)供电的电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管(51)套设在所述的滤杆(31)上,所述的滤杆(31)的外径为0.1~1mm。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近端开设有用于注射溶栓药物的注射孔(58),所述的第一导管(51)的远端和/或所述的搅拌器(53)上形成有供所述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多个溶栓孔(59)。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导管(10)包括具有所述的抽吸通道的导管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的操作部(4)、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上的固定件(15)、分别与所述的操作部(4)以及所述的固定件(15)相连接且能够通过操作所述的操作部(4)使得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弯折的连接件(1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部(4)与所述的导管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14)具有一个近端和一个远端,所述的连接件(14)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操作部(4)上,所述的连接件(14)的远端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或者,所述的连接件(14)具有两个位于远端的远端部以及一个位于近端的部分,所述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操作部(4)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部包括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一操作部(41)、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近端相活动连接的第二操作部(42),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的第二连接件(22)分别具有两个位于远端的远端部以及一个位于近端的部分,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1)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1)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第一操作部(41)上;所述的第二连接件(22)的两个远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的第二连接件(22)的近端绕设在所述的第二操作部(42)上;且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1)的两个远端、所述的第二连接件(22)的两个远端沿着所述的导管部的周向均匀分布;当操作所述的第一操作部(41)和所述的第二操作部(42)时,所述的导管部的前端能够在三维空间定向转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导管(10)还包括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相连接且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扩张导管,当所述的扩张导管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扩张导管位于所述的导管部内;当所述的扩张导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扩张导管远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导管部的直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张导管包括近端与所述的导管部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软性膜材(71)、与所述的软性膜材(71)的远端相固定连接的扩张环(72)。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张环(72)为记忆材料或气囊。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远端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5)、与所述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5)相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管壁内的第二电源线(16)和信号传输线(17)、设置在所述的抽吸导管(10)的近端且与所述的第二电源线(16)和所述的信号传输线(17)相连接的第二超声接头(6)。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的抽吸通道且远端伸至所述的滤网(32)的近端的鞘管(18),所述的鞘管(18)的近端连接有抽吸泵(19)。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鞘管(18)包括能够允许导丝通过的第一通道(181),以及能够允许血栓通过或者能够收纳所述的滤网(32)的第二通道(182)。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栓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32)呈开口朝向近端的网篮或网兜状,或者所述的滤网(32)呈梭子形。
CN202021079652.6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Active CN212490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9652.6U CN212490055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9652.6U CN212490055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0055U true CN21249005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9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9652.6U Active CN212490055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00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373A (zh) * 2021-07-30 2021-09-24 江苏朴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
WO2021248878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8878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CN113425373A (zh) * 2021-07-30 2021-09-24 江苏朴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6923A (zh)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US95452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doluminal valve creation
JP2021069950A (ja) 凝血塊を除去する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4966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cting a valve
CN212490055U (zh) 一种血栓处理平台
CN108135591A (zh) 柔性增强的神经血管导管
JP2002502626A (ja) 補足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2401973B (zh) 多功能鞘管
TWI820640B (zh) 血管消融系統
CN212879467U (zh) 血栓处理系统
CN213047155U (zh) 一种血栓抽吸系统
CN113796924A (zh) 血栓处理系统
CN213525353U (zh) 一种血栓抽吸系统
CN112545609A (zh) 一种肺动脉血栓处理平台
CN115530923B (zh) 管腔开通器械和管腔开通系统
JP2018033491A (ja) 医療デバイスおよび処置方法
CN213465216U (zh) 一种医用介入导管及介入器械
CN115998377A (zh) 一种切除装置
CN214511255U (zh) 一种肺动脉血栓处理平台
CN113925568A (zh) 取栓装置
CA3051608C (en) Filter device
CN109498968A (zh) 一种导丝锚定球囊组件
CN218528839U (zh) 取栓装置
CN117337157A (zh) 用于治疗血栓形成的包括可扩张远侧端部的抽吸装置及其系统和方法
US2024007477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spiration, including expandable structures and rotatable shaf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s 202, 501, and 502,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163 south 2nd floor, building 11, No.8 Jinfe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