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1322U -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1322U
CN212481322U CN202021033141.0U CN202021033141U CN212481322U CN 212481322 U CN212481322 U CN 212481322U CN 202021033141 U CN202021033141 U CN 202021033141U CN 212481322 U CN212481322 U CN 212481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pipeline
waste
heat exchang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31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凯
孟桂祥
姚胜
王祝成
韩国庆
曹寿峰
梁昊
王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31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1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1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1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烟气冷却器、除氧器、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垃圾坑加热器、烟气净化系统,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主路,烟气主路与烟气冷却器连接;该烟气冷却器内设有换热管路,烟气冷却器具有烟气出口,换热管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烟气冷却器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进水管路通入冷却水,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除氧器连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坑加热器。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锅炉的出口烟气余热,实现能量回收利用,降低垃圾焚烧发电厂有用蒸汽用量,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我国生活垃级焚烧的比例要提升至50%,日焚烧能力提升至70万吨/日,较2017年绝对量超过翻倍的增长。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建成352座,日处理能力为331442吨。预计在2019~2022年,我国新投入运行的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保持高增长态势,由此推动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规模加快增长。
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计锅炉出口烟温为190℃~210℃,然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热值逐渐提高,同时由于锅炉内存在结焦以及积灰等状况,部分垃圾焚烧电站余热锅炉出口排烟温度甚至高达240℃~260℃,从而导致全厂热效率的降低以及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可以对余热锅炉出口烟气进行能量回收,可以实现对冷却水的加热,将加热后的冷却水供给除氧器,还可以将加热后的冷却水作为热媒水提供给前置一次风预热器或垃圾坑加热器,以加热一次风或加热垃圾。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烟气冷却器、除氧器、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垃圾坑加热器以及烟气净化系统,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主路,所述烟气主路与所述烟气冷却器连接;该烟气冷却器内设有换热管路,该烟气冷却器具有烟气出口,换热管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烟气冷却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该进水管路通入冷却水,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坑加热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中的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还连接有烟气旁路,该烟气旁路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中的烟气主路、烟气旁路、进水管路、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除氧器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进口与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的进口与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与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与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烟气冷却器中设有一个换热管路,换热管路的出水口分别连接除氧器、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进口和垃圾坑加热器的进口,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和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分别又与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冷却器中设有两个换热管路,每个换热管路分别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且对应于每个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分别连接一进水管路;其中,除氧器与其中一个换热管路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个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坑加热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中的除氧器还连接有与所述烟气冷却器呈并联设置的低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的进口连接进水管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中的烟气冷却器还设有蒸汽吹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系统可以对余热锅炉出口烟气进行能量回收,可以实现对冷却水的加热,并将加热后的冷却水供给除氧器,还可以将加热后的冷却水作为热媒水提供给前置一次风预热器或垃圾坑加热器,以加热一次风或加热垃圾。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锅炉的出口烟气余热,实现能量回收利用,降低垃圾焚烧发电厂有用蒸汽用量,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1的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包括余热锅炉1、烟气冷却器2、除氧器3、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垃圾坑加热器5以及烟气净化系统6,余热锅炉1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主路11,烟气主路11与烟气冷却器2连接;该烟气冷却器2的材质为ND钢,其内部设有一个换热管路21;该烟气冷却器2具有烟气出口,换热管路21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烟气冷却器2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净化系统6连接,换热管路21的进水口与一进水管路7连接,该进水管路7通入冷却水,换热管路21的出水口与所述除氧器3连接;所述烟气冷却器2还并联连接有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和垃圾坑加热器5;其中,烟气冷却器2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的进口和垃圾坑加热器5的进口,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的出口与垃圾坑加热器5的出口分别又与烟气冷却器2的进水口连接。
该余热锅炉1的烟气出口还连接有烟气旁路12,该烟气旁路12与烟气主路11呈并联设置,该烟气旁路12与烟气净化系统6连接。
除氧器3还连接有与烟气冷却器2呈并联设置的低压加热器8,低压加热器8的进口连接进水管路。冷却水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进入低压加热器8,经低压加热器8加热后,进入除氧器3。
为了实现对各个管路的开闭控制,烟气主路11、烟气旁路12、进水管路7、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除氧器3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的进口与烟气冷却器2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5的进口与烟气冷却器2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的出口与烟气冷却器2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5的出口与烟气冷却器2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烟气冷却器2上还设有蒸汽吹灰器;该蒸汽吹灰器吹出的蒸汽可以对烟气冷却器中的积灰进行吹扫。
当余热锅炉1的出口烟温为190℃~210℃时,烟气旁路上的控制阀打开,余热锅炉1的出口烟气经由烟气旁路12直接进入烟气净化系统6,进行烟气净化;当出口烟温高于210℃时,烟气主路上的控制阀打开,余热锅炉1的出口烟气经由烟气主路11进入烟气冷却器2,进水管路上的控制阀打开,进水管路通入的冷却水,其中一部分经由进水管路7进入烟气冷却器2,另一部分进入低压加热器8,经由低压加热器加热后,供给除氧器3;进入烟气冷却器2的冷却水在换热管路21中被进入烟气冷却器的出口烟气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水进入除氧器3,经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供给锅炉。经加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作为热媒水进入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对一次风进行加热,提高一次风的温度;被加热后的一次风供给焚烧炉,用于焚烧垃圾;换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经由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回到烟气冷却器。此外,经过加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作为热媒水进入垃圾坑加热器5,对垃圾进行加热,促进垃圾发酵,换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经由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回到烟气冷却器。释放热量并降温后的烟气经由烟气冷却器2的烟气出口进入烟气净化系统6,进行净化。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2的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烟气冷却器2中设有两个换热管路21,每个换热管路21分别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且对应于每个换热管路21的进水口分别连接一进水管路;其中,除氧器3与其中一个换热管路21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个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和垃圾坑加热器5。
实施例2的余热利用系统在运行时,与除氧器3连接的一个进水管路7通入冷却水,其中一部分冷却水经由进水管路7进入烟气冷却器2,另一部分进入低压加热器8,经由低压加热器加热后,供给除氧器3;进入烟气冷却器2的冷却水在换热管路中被进入烟气冷却器的出口烟气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水进入除氧器3,经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供给锅炉。另一个进水管路通入的冷却水进入烟气冷却器2中的另一个换热管路,烟气冷却器2中的出口烟气与冷却水进行换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可以进入前置一次风预热器4,对一次风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进入垃圾坑加热器5,对垃圾进行加热;换热后的冷却水还可以经由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以及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回到烟气冷却器2。
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锅炉的出口烟气余热,实现能量回收利用,降低垃圾焚烧发电厂有用蒸汽用量,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锅炉、烟气冷却器、除氧器、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垃圾坑加热器以及烟气净化系统,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主路,所述烟气主路与所述烟气冷却器连接;该烟气冷却器内设有换热管路,该烟气冷却器具有烟气出口,换热管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烟气冷却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该进水管路通入冷却水,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坑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还连接有烟气旁路,该烟气旁路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主路、烟气旁路、进水管路、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与除氧器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进口与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的进口与换热管路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与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与换热管路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却器中设有一个换热管路,换热管路的出水口分别连接除氧器、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进口、垃圾坑加热器的进口,前置一次风预热器的出口和垃圾坑加热器的出口分别又与该换热管路的进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却器中设有两个换热管路,每个换热管路分别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且对应于每个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分别连接一进水管路;其中,除氧器与其中一个换热管路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个换热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前置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坑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还连接有与所述烟气冷却器呈并联设置的低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的进口连接进水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却器还设有蒸汽吹灰器。
CN202021033141.0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2481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3141.0U CN2124813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3141.0U CN2124813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1322U true CN21248132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3141.0U Active CN2124813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1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4743A (zh) 一种铁矿烧结冷却过程复合余热高效利用系统
CN106989429B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09960532U (zh)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8687705U (zh) 一种切除低压缸进汽运行与低压省煤器耦合的系统
CN202125937U (zh) 烟草行业锅炉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CN212481322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余热利用系统
CN114046506A (zh) 一种烟气炉渣热量回收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9893446U (zh) 电厂烟气处理系统
CN212132398U (zh) 垃圾发电站排汽和连排污水余热回收除雾系统
CN109372602B (zh) 一种生物质焚烧炉与燃煤机组蒸汽耦合系统和方法
CN208011750U (zh) 火电厂燃煤锅炉排烟余热及水分回用系统
CN217763455U (zh) 一种垃圾污泥焚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11396160A (zh) 一种烟气余热热电联供系统及热电联供方法
CN22050672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系统
CN218154239U (zh) 一种利用污泥干化烟气余热加热垃圾池的系统
CN216644217U (zh) 一种烟气炉渣热量回收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装置
CN220038436U (zh) 汽轮机与锅炉的余热耦合利用系统
CN21643174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高温颗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7327505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蒸汽循环发电供热系统
CN214468734U (zh) 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2563454U (zh) 生物质沼气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
CN21601086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烟气净化节能增效系统
CN215808809U (zh) 一种与热电厂结合的海水淡化和输送系统
CN217843913U (zh) 一种基于海水脱硫的火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9797259U (zh) 一种深度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