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8838U -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8838U
CN212478838U CN202021060492.0U CN202021060492U CN212478838U CN 212478838 U CN212478838 U CN 212478838U CN 202021060492 U CN202021060492 U CN 202021060492U CN 212478838 U CN212478838 U CN 212478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mechanism
control panel
counte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04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汉标
王妙玉
童威云
杨思民
陈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04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8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8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8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设有反锁机构;控制板,设在所述锁体内,所述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锁机构相联动;所述检测组件对应感知识别所述反锁机构的位置并反馈不同的信号至所述控制板,使所述控制板识别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或未反锁状态;所述控制板还设有通信模块;云服务器,藉由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板双向连接,用于接收由所述控制板上传的所述反锁机构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的用户终端中进行提醒显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终端及时获知智能锁是否处于反锁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锁逐渐普及。现有的机械智能锁中均设有反锁机构,用户在进入屋内后,可通过启动反锁机构实现门内上锁,使得屋外的人员无论使用指纹验证开锁还是钥匙开锁的方式均无法解锁,确保屋内人员财务的安全。而现有的智能锁可搭配APP进行管理操作,而用户可通过APP远程实现智能锁开锁控制、设置智能锁的功能参数等操作,但是,用户无法获知当前反锁机构是否处于已反锁的状态,使得用户必须返回门前重新扭动反锁旋钮或执行开门动作才可知道当前智能锁是否已反锁。若当前智能锁已经反锁,但是用户仍然执行开门动作,会使得反锁锁舌与门框发生撞击,影响反锁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可通过终端及时获知智能锁是否处于反锁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上设有反锁机构;
控制板,设在所述锁体内,所述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锁机构相联动;所述检测组件对应感知识别所述反锁机构的位置并反馈不同的信号至所述控制板,使所述控制板识别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或未反锁状态;所述控制板还设有通信模块;
云服务器,藉由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板双向连接,用于接收由所述控制板上传的所述反锁机构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的用户终端中进行提醒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联动部和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联动部的移动范围内,所述联动部与所述反锁机构直接联动或间接联动,所述反锁机构转动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联动部移动至指定位置促使所述触发部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为固定在所述联动部移动路径上的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相连;当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抵持所述接触开关使所述触发部导通;当所述反锁机构处于未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远离所述接触开关使所述触发部不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包括与所述控制板相连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设在正对所述联动部移动路径的锁体上,当所述联动部在移动过程中切入并遮挡所述触发部发射的激光时,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设为固定在所述反锁机构上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机构设为显露在锁体外的反锁机械旋钮和设在锁体内部且与所述反锁机械旋钮相连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设为WIFI模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藉由与反锁机构相联动的检测机构感知识别反锁机构的位置,从而判断反锁机构的反锁状态,并将反锁状态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器中,再由云服务器将反锁状态信息反馈到用户终端中,用户即可在远离智能锁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终端及时获知智能锁的反锁状态,避免用户重复返回门前确认,大幅度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锁的信号传输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反锁机构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锁机构;101、连接件;2、检测机构;201、挡片;202、接触开关;3、控制板;4、通信模块;5、云服务器;6、用户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应用在具有反锁机构1的智能锁体上,并在所述反锁机构1上设有与所述反锁机构1相联动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连接有控制板3;而所述控制板3还设有通信模块4,藉由所述通信模块4让所述控制板3和云服务器5双向连接,而云服务器5则与用户终端6相连。其中,所述反锁机构1设为显露在锁体外的反锁机械旋钮和设在锁体内部且与所述反锁机械旋钮相连的连接件101,用户可通过旋动所述反锁机构1旋钮带动所述连接件101旋转,而所述检测组件则与所述连接件101相联动。
其中,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联动部和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联动部的移动范围内,所述联动部与所述反锁机构1直接联动或间接联动,所述反锁机构1转动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联动部移动至指定位置促使所述触发部导通。
本实施例中反锁监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S1:实时接收由检测机构2对应感知识别所述反锁机构1的位置所生成的反馈信息;其中检测机构2与所述反锁机构1相联动。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设为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01上的挡片201,所述挡片201的一端显露在所述连接件101外;而所述触发部设为固定在所述联动部移动路径上的接触开关202,用户旋转反锁机械旋钮时,所述连接件101带动所述挡片201旋转,当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时所述挡片201正好接触所述接触开关202使得所述触发部导通,此时,所述触发部则可生成触发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控制板3中;当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未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远离所述接触开关202使所述触发部不导通,此时所述触发部则不向所述控制板3反馈任何信息。
步骤S2: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或未反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板3接收到所述检测机构2反馈的触发信号时则可直接判定该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而所述控制板3在未接收到反馈信息时则可直接标记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未反锁状态。
步骤S3:将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5中,所述云服务器5将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发送至与所述云服务器5相连的用户终端6上进行提醒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3将其判断所述反锁机构1是否处于已反锁状态的反锁状态信息通过通信模块4实时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5中进行保存。而所述云服务器5会将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实时更新在APP上,用户可随时登陆APP查看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
此外,所述云服务器5还会以推送的方式提醒用户查看云服务器5发送至用户终端6的信息,而所述云服务器5将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发送至与所述云服务器5相连的用户终端6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终端6的权限信息,该权限信息是由用户在移动终端的设置界面中进行设置,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设置权限信息,从而决定所述反锁状态信息的推送方式。
所述权限信息包括短信推送权限、微信公众号推送权限、APP软件推送权限等权限开关功能;举个例子,用户在设置界面中打开了短信推送权限、APP软件推送权限,当所述云服务器5需要发送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至用户终端6时,则会以短信和APP软件推送两种方式将反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6上,此时用户即可通过阅读短信查看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是否处于已反锁状态,也可通过点击APP推送的信息跳转并自动打开APP软件直接查看内容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
此外,用户在设置界面中设置权限信息外,还可设置信息推送参数,所述云服务器5获取所述用户终端6的信息推送参数后,可根据信息推送参数决定所述反锁状态信息的推送规律。所述信息推送参数包括信息推送时间段、推送时间间隔、信息推送次数,其中信息推送时间段即为允许推送的时间段,例如用户将信息推送时间段设置为晚上8点~10点,则只有在晚上8点到10点的时间内才可通过短信、APP软件推送或微信号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将反锁状态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6中,而在信息推送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所述云服务器5不向用户终端6推送信息。而推送时间间隔则为相邻两次推送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推送时间间隔为1小时,则上一次推送相隔1小时之后所述云服务器5会再次向用户终端6推送信息。此外,若用户设置信息推送次数为1次,则所述云服务器5只会向用户终端6发送一次推送信息。
步骤S4:判断是否接收到由用户终端6下发至所述云服务器5的反锁指令,若有,则根据反锁指令控制与所述反锁机构1相联动的电动反锁装置执行自动反锁操作。
当用户通过推送信息或登录APP软件查看到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的反锁状态信息为未反锁时,用户可通过用户终端6向所述云服务器5发出反锁指令,所述云服务器5则将所述反锁指令下发至所述控制板3中,由所述控制板3控制所述电动反锁装置执行自动反锁操作,让用户不需要返回门前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其中所述电动反锁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所述电动反锁装置具有由所述控制板3控制反锁机械旋钮上锁的功能,因此在此不对电动反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所述检测机构2中的触发部设置为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而所述检测机构2中的所述联动部同样设为与所述连接件101直接或间接联动的挡片201,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设置,使得所述激光接收器可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而所述挡片201在移动过程中会切入或切出所述触发部的激光范围。
当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正好切入并遮挡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使得所述激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激光,此时所述触发部即可向所述控制板3发送触发信号;当所述控制板3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则可直接判定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所述检测机构2设为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01上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所述反锁机构1的旋转角度,而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所得的检测参数则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板3中,所述控制板3接收到检测参数后根据参数计算所述连接件101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当计算所得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等于设定方向的预设角度时则可直接判定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举个例子:所述反锁机构1顺时针旋转90°时处于已反锁状态,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反锁机构1当前的旋转角度为90°,且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则可判定当前所述反锁机构1处于已反锁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上设有反锁机构;
控制板,设在所述锁体内,所述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锁机构相联动;所述检测组件对应感知识别所述反锁机构的位置并反馈不同的信号至所述控制板,使所述控制板识别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或未反锁状态;所述控制板还设有通信模块;
云服务器,藉由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板双向连接,用于接收由所述控制板上传的所述反锁机构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的用户终端中进行提醒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联动部和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联动部的移动范围内,所述联动部与所述反锁机构直接联动或间接联动,所述反锁机构转动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联动部移动至指定位置促使所述触发部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为固定在所述联动部移动路径上的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相连;当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抵持所述接触开关使所述触发部导通;当所述反锁机构处于未反锁状态时所述联动部远离所述接触开关使所述触发部不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与所述控制板相连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设在正对所述联动部移动路径的锁体上,当所述联动部在移动过程中切入并遮挡所述触发部发射的激光时,所述反锁机构处于已反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设为固定在所述反锁机构上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机构设为显露在锁体外的反锁机械旋钮和设在锁体内部且与所述反锁机械旋钮相连的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设为WIFI模块。
CN202021060492.0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Active CN212478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0492.0U CN21247883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0492.0U CN21247883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8838U true CN212478838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0492.0U Active CN21247883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8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029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a lock by use of monitoring of current
EP3304507B1 (en) Door improvements and data mining via accelerometer and magnetometer electronic component
US9836903B2 (en) Door lock sensor and alarm
CN106600782B (zh) 一种控制智能车锁关锁方法、装置、智能车锁及单车
US20170053469A1 (en)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with audio and rf communication
US20100089109A1 (en) Lock device
CN110499964B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开门识别方法
EP3443187A1 (en) Wireless lockset with integrated angle of arrival (aoa) detection
CN110363888B (zh) 门锁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US20100328089A1 (en) Dead bolt lock reminder using passive receiver
CN108222678B (zh) 智能锁
CA2293946C (en) Using paging or satellite paging to trigger remote devices
EP3414414B1 (en) Self-configuring sensing device
CN212478838U (zh) 一种具有反锁监测功能的智能锁
US7869392B2 (en) Home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if a fob is in range or out of rang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a server
US7046135B2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a command transmitter
CN110599641B (zh) 一种智能锁具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WO2011019406A2 (en) Low-cost switch sensor remote deadbolt status indicator
CN111663852A (zh) 一种智能锁的反锁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939820A2 (en) Security indication system
CN105298233A (zh) 一种安全防盗汽车钥匙的使用方法
CN112664064A (zh)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N108122315A (zh) 电动锁、服务器及电动锁控制系统
JP3841466B2 (ja) サッシ
CN210828706U (zh) 一种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34 No.1 and No.2, Shihua Road, Hualong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omadame smart hom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No.2 highway, No.2, Panyu,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KELAI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