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8639U -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8639U
CN212478639U CN202021798550.XU CN202021798550U CN212478639U CN 212478639 U CN212478639 U CN 212478639U CN 202021798550 U CN202021798550 U CN 202021798550U CN 212478639 U CN212478639 U CN 212478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underground station
top plate
exi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85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琮元
许�鹏
罗程
从会涛
肖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85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8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8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8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包括预制板和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封堵板;预制板间设置后浇带,后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内设置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需封堵开孔上方吊装预制板,预制板两侧板端搭设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上;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新建封堵板结构接口位置设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新建防水层,新建防水层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既有防水层重叠长度为500mm‑1000mm;封堵板的两侧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重叠长度为200mm‑600mm。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结合了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优点,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加快施工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地下车站改造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设置大量脚手架支撑且能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输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有了迅猛的发展。今后若干年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建设发展时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常沿城市主干路布设,其建设施工期较长,需占用道路资源,且施工区域呈带状分布,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既有地下车站改造工程中涉及既有车站顶板出入口封堵施工情况,传统施工方法需要在下部架设大量脚手架,施工难度大,同时对车站内的正常使用产生极大影响,难以做到文明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的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层相结合的快速封堵结构,取消脚手架,降低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包括预制板和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封堵板;预制板作为后浇混凝土层的部分模板,预制板与外部模板一起作为后浇混凝土层的整体浇筑模板;
预制板间设置后浇带,后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保证预制板与现浇层(后浇混凝土层)的整体性;后浇带内设置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用于保证若干预制板的整体性;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需封堵开孔上方吊装预制板,预制板两侧板端搭设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比如车站主体结构顶梁)上;
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新建封堵板结构接口位置设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新建防水层,新建防水层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既有防水层重叠长度为500mm-1000mm;封堵板的两侧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重叠长度为200mm-600mm。
作为优选方式,预制板内设置双向受力钢筋,双向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绑扎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式,预制板内垂直于后浇带方向的钢筋在后浇带内机械连接或焊接,保证预制板底双向钢筋的连续贯通。
作为优选方式,预制板上设置U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部分预埋在预制板内,构造钢筋伸出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以保证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层的整体性。
作为优选方式,构造钢筋预埋整体高度的1/3-2/3在预制板内,构造钢筋剩余高度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
作为优选方式,预制板板厚大于等于后浇混凝土层厚度。
作为优选方式,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接触区域进行凿毛处理。
作为优选方式,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新旧结合面,其新旧结合面凿毛形成的凹凸差大于8mm。
作为优选方式,在新旧结合面设置2道止水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优点,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加快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既有车站顶板孔口快速封堵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与后浇筑混凝土层节点侧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既有结构与新浇结构(后浇混凝土层)接口防水大样图;
图6为配合后浇混凝土层设置的通风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2-后浇混凝土层,3-预制板底钢筋,4-后浇层板面钢筋,5-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6-U型构造钢筋,7-既有开孔预定支撑位置,8-止水胶条,9-第一防水层,10-第二加强防水层,11-既有防水层,12-通风管,13-防火封堵环,14-盖板,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含有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背景技术提到,一般要进行既有车站顶板(指的是整个顶板,包括狭义的楼板和梁)出入口封堵需要架设脚手架,造成了施工难度大。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置脚手架,具体方案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包括预制板1(预制混凝土板)和后浇混凝土层2组成的封堵板;预制板1作为后浇混凝土层2的部分模板,预制板1与外部模板一起作为后浇混凝土层2的整体浇筑模板;
预制板1间设置后浇带,后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保证预制板1与现浇层的整体性;后浇带内设置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5,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5用于保证若干预制板1的整体性;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需封堵开孔上方吊装预制板1,预制板1两侧板端搭设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比如车站主体结构顶梁)上;
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新建封堵板结构接口位置设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新建防水层,新建防水层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既有防水层11重叠长度为500mm-1000mm;封堵板的两侧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重叠长度为200mm-600mm。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脚手架,降低了施工难度;结合了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优点,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加快施工速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预制板1内设置双向受力钢筋(即预制板底钢筋3),双向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绑扎在一起并进行点焊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制板1内垂直于后浇带方向的钢筋在后浇带内机械连接或焊接(形成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5),保证预制板1底双向钢筋的连续贯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预制板1上设置U型构造钢筋6,构造钢筋部分预埋在预制板1内,构造钢筋伸出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2,以保证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层2的整体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构造钢筋预埋整体高度的1/3-2/3在预制板1内,构造钢筋剩余高度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2。构造钢筋主体结构为U型,其端部设置向外或者向内延伸的支部,用于形成横向阻隔,连接强度更高。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预制板1板厚大于等于后浇混凝土层2厚度,以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2接触区域进行凿毛处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2形成新旧结合面,其新旧结合面凿毛形成的凹凸差大于8mm(一般为8mm-16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新旧结合面设置2道止水胶条8。新建防水层及新建加强防水层应伸过既有防水层11,重叠长度500mm-1000mm,比如60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制板1与现浇混凝土层相结合的快速封堵结构,封堵板由预制板1及后浇混凝土层2组成,首先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需封堵开孔上方吊装预制板1,预制板1两侧板端搭设于车站主体结构顶梁上,预制板1间及预制板1面设置后浇筑混凝土层,在既有结构和新建结构接口位置进行防水节点搭接并加强。该方法可保证板底双向钢筋的连续贯通,同时具有连接可靠、整体性较好、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绑扎预制板1底钢筋及U型构造钢筋6,制作并养护预制板1,预制板1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b、吊装预制板1至既有开孔预定支撑位置7,完成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5,绑扎后浇层板面钢筋4,在新旧结构接口位置预埋止水胶条8,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后浇混凝土层2;
c、在既有结构顶板位置清理既有防水层11,在封堵板表面以及既有防水层11上铺设新建防水层(第一防水层9)及加强防水层(第二加强防水层10),完成既有结构与新建结构接口位置防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1间的后浇带宽度应大于1m(一般为1m-2m),且能保证钢筋连接区段内接头率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板1与现浇混凝土层相结合的快速封堵结构,将封堵板拆解为多块预制板1(预制板1上设置吊耳,便于吊装),在保证预制构件吊装重量轻的情况下,也可保证板底双向钢筋的连续贯通。其具有连接可靠、整体性较好、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由于地下车站涉及到通风问题,如果将顶板封堵,难免存在通风不畅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即增加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包括通风管12、防火封堵环13以及盖板14。通风管12预埋在后浇混凝土层2中,防火封堵环13采用岩棉板制成,防火封堵环13对预埋在后浇混凝土层2中通风管12进行全包围,起到通风防火的作用。盖板14设置在通风管12的出口处,用于控制通风管12的开闭。
需要注意的是,盖板14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盖板14上喷防锈漆,增强防止生锈的效果。盖板14与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防水层。盖板14与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盖板14上设置把手15,便于打开或者关闭盖板14。通风管12的吸入口采用外扩式结构,类似向外扩张的喇叭,便于排气。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和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封堵板;预制板作为后浇混凝土层的部分模板,预制板与外部模板一起作为后浇混凝土层的整体浇筑模板;
预制板间设置后浇带,后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内设置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预制板板间钢筋连接节点用于保证若干预制板的整体性;在既有地下车站顶板需封堵开孔上方吊装预制板,预制板两侧板端搭设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上;
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新建封堵板结构接口位置设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新建防水层,新建防水层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既有防水层重叠长度为500mm-1000mm;封堵板的两侧与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的重叠长度为200mm-6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板内设置双向受力钢筋,双向受力钢筋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绑扎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板内垂直于后浇带方向的钢筋在后浇带内机械连接或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板上设置U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部分预埋在预制板内,构造钢筋伸出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构造钢筋预埋整体高度的1/3-2/3在预制板内,构造钢筋剩余高度部分浇入后浇混凝土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板板厚大于等于后浇混凝土层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接触区域进行凿毛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车站顶板既有结构与封堵板的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新旧结合面,其新旧结合面凿毛形成的凹凸差大于8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新旧结合面设置2道止水胶条。
CN202021798550.X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Active CN212478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550.XU CN21247863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550.XU CN21247863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8639U true CN212478639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8550.XU Active CN21247863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86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949A (zh) * 2020-08-25 2020-11-10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047460A (zh) * 2021-03-29 2021-06-29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949A (zh) * 2020-08-25 2020-11-10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047460A (zh) * 2021-03-29 2021-06-29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78639U (zh)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
CN108149706A (zh) 一种现浇暗梁及叠合板拼接的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29251U (zh) 一种沉降后浇带超前封闭结构
CN113186985B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施工缝的防渗漏处理方法
CN110258640B (zh) 一种盖挖逆作的叠合墙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1113772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构造
CN113136993B (zh) 紧邻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悬挑外幕墙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060629A (zh) 盖挖逆作地铁车站叠合墙施工方法及移动式侧墙模板台车
CN212358717U (zh) 一种新型格构式组合剪力墙
CN214833818U (zh) 紧邻历史风貌保护建筑的空间封闭悬挑外幕墙支撑体系
CN111549826A (zh) 一种主楼筏板内后浇带预制模板拦截施工方法
CN112177369A (zh) 一种建筑楼层吊装口密封结构
CN105937279B (zh) 钢片限位连接的现浇整体式钢框架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676005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11910949A (zh) 一种既有地下车站顶板出入口快速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900603U (zh) 永临结合盾构吊装孔封闭结构
CN211646488U (zh) 一种用于地铁盖挖逆作法施工缝防水处理的装置
CN210712962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构件防水构造
CN211622194U (zh) 一种楼板系统
CN110258639B (zh) 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090005U (zh) 一种采用止水钢板对地下车库顶板和外墙二次浇筑结构
CN113005900A (zh) 倒挂防护棚及其安装与拆除方法
CN214144840U (zh) 一种建筑楼层吊装口密封结构
CN110593453A (zh) 夯土墙体施工方法及夯土墙体
CN114458042B (zh) 既有地铁站轨行区上方新建板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70 building 3, yard 10,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No. 22 West Zhua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