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8302U -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8302U
CN212478302U CN202020833439.3U CN202020833439U CN212478302U CN 212478302 U CN212478302 U CN 212478302U CN 202020833439 U CN202020833439 U CN 202020833439U CN 212478302 U CN212478302 U CN 212478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modular
heat insulation
veneer
integrate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34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子御
周松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liwai Hard Cor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ouliw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ouliw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ouliw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34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8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8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8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模块化托撑框架和饰面板,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模块化托撑框架均具有一容置腔及位于所述容置腔上方的托撑部,所述的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的饰面板设置在所述的托撑部上,且在相邻饰面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硅酮胶;本实用新型利用模块化托撑框架,采用灌保温材料、盖饰面板相结合的工法技术,在屋面上形成连续、不间断的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体系,系统整体无接缝、无空腔、无冷热桥的存在,满足了国家75%的节能标准,达到了更高的节能减排目标。

Description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条件改善的渴望也越来越高。普通房屋的屋面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作为基层,在基层上设置防水层、保温层等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但是,对于这种传统的屋面结构,其防水隔热效果并不足,主要体现在隔热效果差,以及屋面长期接受阳光的曝晒,屋面混凝土层容易产生膨胀缝隙,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具有构建方便,节能环保,隔热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
模块化托撑框架,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模块化托撑框架均具有一容置腔及位于所述容置腔上方的托撑部,所述的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饰面板,设置在所述的托撑部上,且在相邻饰面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硅酮胶。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还包括:垫片卡件,所述的垫片卡件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模块化托撑框架的底部,用于模块化托撑框架与屋面之间间隔布置。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垫片卡件整体呈L型,其彼此垂直的两侧边的内面为楔形。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还包括:下水管路,其预设在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内,且在对应下水管路入口处的饰面板上开设有通孔供雨水漏下。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包括竖向布置的多个支撑件,相邻支撑件的上部设有一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托撑件构成所述的托撑部。
优选条件下,相邻支撑件的下部设有一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底面板。
优选条件下,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形连接孔,相邻模块化托撑框架的相邻支撑件上的条形连接孔相对应并由螺栓穿连固定。
优选条件下,所述饰面板的上侧面高出所述上连接板的上侧面0.8-2cm,优选为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利用模块化托撑框架,灌(保温材料)、盖(饰面板)相结合的工法技术,在屋面上形成连续、不间断的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体系,系统整体无接缝、无空腔、无冷热桥的存在,满足了国家75%的节能标准,达到了更高的节能减排目标;同时,由于该一体化系统的构建,对屋面本身进行了有效的防护,提高了建筑屋面结构质量的寿命年限,且该一体化系统的质量安全与主体结构寿命相同;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系统的构建,模块化托撑框架与饰面板均可在确认尺寸后进行工厂化加工,现场灌注保温材料即可,大幅度的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减少施工现场裁切保温板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了固体废料产生的垃圾,真正实现了建筑领域高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剖视图;
图2示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
图3示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
图4示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托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为图4中模块化托撑框架的俯视图;
图6示出为图4中模块化托撑框架的侧视图;
图7示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垫片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保温材料,2-饰面板,3-硅酮胶,4-屋面,5-下水管路,10-模块化托撑框架,101-容置腔,102-托撑部,11-支撑件,111-条形连接孔,12-上连接板,121-托撑件,13-下连接板,131-底面板,20-垫片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模块化托撑框架10和饰面板2,其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模块化托撑框架10均具有一容置腔101及位于所述容置腔101上方的托撑部102,所述的容置腔10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所述的饰面板2设置在所述的托撑部102上,且在相邻饰面板2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硅酮胶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相当于铺设在屋面4上的骨架结构,用于形成一定高度的容置腔101供所述的保温材料1灌注,以及,用于托撑所述饰面板2以构成整体的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外形结构不做特殊限定,可以实现多个模块化托撑框架10在屋面4上的拼接即可,具体的,结合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其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整体为方形框架结构。又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其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整体为三棱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屋面上铺设多个模块化托撑框架10,并利用灌注的方式在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容置腔101内构建保温层,此结构规避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屋面上成型保温层的不便,以及铺设保温功能材料时存在空腔、冷热桥所造成的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系统中还包括有垫片卡件20,所述的垫片卡件20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底部,用于模块化托撑框架10与屋面4之间间隔布置。更为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垫片卡件20整体呈L型,其彼此垂直的两侧边的内面为楔形。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系统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无需进行屋面4的找平工序,而是通过设置在模块化托撑框架10底部的垫片卡件20来确保其平整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垫片卡件20卡入模块化托撑框架10底部的深度来调整其平整程度;此外,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发现,采用此种方法,可依赖本身就不平的屋面与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在灌注保温材料1的过程中,适量的保温材料1可渗透到上述间隙中,使得模块化托撑框架10不会接触屋面4造成热量的传递,即,上述方案的实施进一步的提高了保温材料1对屋面4的隔热能力。更为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垫片卡件20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确保屋面雨水的顺利流走,所述的一体化系统还包括下水管路5,所述的下水管路5预设在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内,且在对应下水管路5入口处的饰面板2上开设有通孔供雨水漏下。具体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在屋面4上挨个铺设好模块化托撑框架10后,将下水管路5埋设到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容置腔101内,然后再灌注保温材料1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作为该一体化系统的骨架结构,其整体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作为该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包括竖向布置的多个支撑件11,相邻支撑件11的上部设有一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托撑件121构成所述的托撑部102。更为具体的,结合图4-6所示,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包括有竖向布置的四个支撑件11,相邻支撑件11的上部设置一上连接板12,如此形成一方形的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托撑件121的目的在于形成所述的托撑部102,具体的,所述的托撑件121可采用所述上连接板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的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形成的托撑面构成所述的托撑部102;又如,所述的托撑件121为所述上连接板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的托撑板,多块上连接板12内侧面的托撑板构成所述的托撑部102。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该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结构强度,相邻支撑件11的下部设有一下连接板13,所述下连接板13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底面板131。通过该下连接板13的设置,确保支撑件11的下部稳定不易歪斜,以及,通过在下连接板13的内侧面上设置的底面板131,其与屋面4的接触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采用自然铺设的方式设置在屋面4上即可,但为了整体结构的强度,所述支撑件11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形连接孔111,相邻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相邻支撑件11上的条形连接孔111相对应并由螺栓穿连固定。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件11为角型钢,其两侧面上开设的条形连接孔处于错位的状态,如此,避免在螺栓穿连固定的时候产生干涉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操作的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饰面板2的上侧面高出所述上连接板12的上侧面0.8-2cm,如此,可以在相邻饰面板2的相邻处填充足够量的硅酮胶,如此有效的确保了一体化系统的整体防水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饰面板2的上侧面高出上连接板12的高度过低时,无法填充足够量的硅酮胶,进而造成防水效果差的问题;而饰面板2的上侧面高出上连接板12的高度过高时,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水能力,但是性较比较低。作为优选的,所述饰面板2的上侧面高出所述上连接板12的上侧面1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化托撑框架(10),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模块化托撑框架(10)均具有一容置腔(101)及位于所述容置腔(101)上方的托撑部(102),所述的容置腔(10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
饰面板(2),设置在所述的托撑部(102)上,且在相邻饰面板(2)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硅酮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卡件(20),所述的垫片卡件(20)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底部,用于模块化托撑框架(10)与屋面(4)之间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片卡件(20)整体呈L型,其彼此垂直的两侧边的内面为楔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水管路(5),其预设在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内,且在对应下水管路(5)入口处的饰面板(2)上开设有通孔供雨水漏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托撑框架(10)包括竖向布置的多个支撑件(11),相邻支撑件(11)的上部设有一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托撑件(121)构成所述的托撑部(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撑件(11)的下部设有一下连接板(13),所述下连接板(13)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底面板(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形连接孔(111),相邻模块化托撑框架(10)的相邻支撑件(11)上的条形连接孔(111)相对应并由螺栓穿连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2)的上侧面高出所述上连接板(12)的上侧面0.8-2cm。
CN202020833439.3U 2020-05-15 2020-05-15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Active CN212478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3439.3U CN21247830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3439.3U CN21247830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8302U true CN21247830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6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3439.3U Active CN21247830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8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8600U (zh) 装配整体式建筑物
CN104912230B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体及其连接方式
CN106522407A (zh) 装配式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墙体钢骨架模板系统及连接件
CN206279651U (zh) 装配式现浇混凝土外保温墙体钢骨架模板系统及连接件
CN204491984U (zh) 石材饰面预制外墙板及外墙体系
CN104695662A (zh) 石材饰面预制外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及外墙体系
CN109914644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砌体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06279656U (zh) 预制装配式钢板仓混凝土结构夹心保温复合墙体及连接件
CN212478302U (zh)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CN202324501U (zh) 楼体外檐墙安装低碳板的通长卡件连接构件
CN207553505U (zh) 装配式墙体用锚固组件
CN103437440B (zh) 建筑节能保温系统及建筑保温逆作法施工方法
CN206916990U (zh) 装配式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墙体钢骨架模板系统及连接件
CN205976091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保温墙体
CN215054299U (zh) 一种自保温建筑结构体系
CN207121991U (zh) 一种暗柱式预制构件
CN206737496U (zh) 一种整体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基站房
CN20660770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下承式连接结构
CN214090702U (zh) 一种外墙装饰板
CN212478335U (zh) 一种无缝保温结构装饰一体化系统
CN211923255U (zh) 一种高层建筑女儿墙上外挂太阳能集热器节点结构
CN111576750A (zh) 屋面防水隔热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系统
AU3123199A (en) Panels for construction and a method of jointing the same
CN2911049Y (zh) 现浇轻质复合墙体
CN215106441U (zh) 基于连续钢檩条的仿古建筑屋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3

Address after: Room 2316, 3 / F, Hongmao business building, a 8, Hongjunyi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7

Patentee after: Louliwai hard cor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1131 NO.175 Fuyang North Road, Changfeng Shuang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louliw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