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1535U -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1535U
CN212461535U CN202022222808.8U CN202022222808U CN212461535U CN 212461535 U CN212461535 U CN 212461535U CN 202022222808 U CN202022222808 U CN 202022222808U CN 212461535 U CN212461535 U CN 212461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ing
contact
shell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8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洋
朱艺青
谭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8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1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1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1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外壳、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滑块,接触部分包括动簧片和装于底座的静簧片,动簧片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磁路部分设有推动臂,该推动臂与滑块配合以带动滑块往返移动;外壳连接底座;底座沿滑块的滑动方向设有导轨,该导轨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滑块设有沿其滑动方向通出且槽口在下的滑槽,该滑块的滑槽与导轨滑接配合,且滑块底端呈悬空状态,导轨的限位部位于滑槽中,滑槽的槽口呈缩口状;限位部底端与滑槽底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避免滑块在回退过程中出现瞬时卡顿,从而实现状态迅速转换。

Description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目前继电器虽然种类繁多,但随着科技不断创新、新型技术的不断崛起,一些常规继电器并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在ATS双电源开关切换领域、光伏发电领域等需要继电器具有大的触头开距、触头转换迅速、节能等特点。虽然现在也出现了几款磁保持型的用于电源控制的继电器,但是要么触头大开距无法保证,要么转换时间参数无法满足。
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外壳、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滑块,接触部分包括刚性动簧片和装于底座的弹性静簧片,动簧片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磁路部分装于底座,且该磁路部分设有推动臂,该推动臂与滑块配合以带动滑块往返移动;外壳连接底座,将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滑块包容于其壳腔中。这种电磁继电器存在以下问题:滑块往复运动过程中,特别是滑块回拉时,极易出现滑块瞬时卡顿,从而影响继电器转换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通过结构改进,使滑块滑动顺畅,不会出现瞬时卡顿,从而使继电器转换迅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外壳、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滑块,接触部分包括动簧片和装于底座的静簧片,动簧片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磁路部分装于底座,且该磁路部分设有推动臂,该推动臂与滑块配合以带动滑块往返移动;外壳连接底座,将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滑块包容于其壳腔中;底座沿滑块的滑动方向设有导轨,该导轨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滑块设有沿其滑动方向通出且槽口在下的滑槽,该滑块的滑槽与导轨滑接配合,且滑块底端呈悬空状态,导轨的限位部位于滑槽中,滑槽的槽口呈缩口状;限位部底端与滑槽底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顶面或所述导轨顶面设有若干第一凸筋。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顶面与所述滑块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第二凸筋,所述滑块顶端与该第二凸筋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滑块顶面设有若干第二凸筋,该第二凸筋与所述外壳内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槽口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轨之间呈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三凸筋,该第三凸筋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为0.2~0.4mm。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底部设有若干底端设有开口的立式围框,该若干围框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且各围框的内腔分别构成所述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设置的长条状,所述导轨与其两侧的限位部构成横截面呈T字形或十字形或工字形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桥式触点组,该桥式触点组包括呈直片形状的所述动簧片和配合在该动簧片两端并分别作为电流引入、电流引出的两个所述静簧片,所述动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与两个所述静簧片上设置的静触点配合;所述动簧片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设有用来固定所述动簧片的第一卡槽;所述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在断开状态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
进一步的,述接触部分为转换型触点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和至少一个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所述动簧片为刚性簧片,所述静簧片为弹性簧片;所述底座在各静簧片或部分静簧片发生弹性形变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通过该限位柱限制相应静簧片的形变量,以及降低触点接通或释放弹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滑块滑动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动簧片中部一侧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适配卡接在限位槽;在继电器复位状态,所述磁路部分对所述滑块的推动点与所述桥式触点组的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部分为对称式磁路结构,其包括H型衔铁、上轭铁、下轭铁、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和铁芯,铁芯插在线圈架中,铁芯的两端分别与上轭铁、下轭铁相连接,衔铁可转动地装在底座上,且其顶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上轭铁相对的两侧,其底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下轭铁相对的两侧;所述推动臂固定于衔铁,且所述推动臂尾端设有卡头,该卡头卡在所述滑块一端设置的第二卡槽中;所述衔铁底部两边分别与下轭铁呈间隙配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实现滑块与底座配合,不仅使本实用新型在半成品状态(底座连接外壳前)滑块不会脱出,适于半成品质量检测,还能确保滑块在移动过程中,其滑槽底端与限位部底端之间始终保持间隙状态,避免滑块在回退过程中出现瞬时卡顿的情况,并减少滑块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滑块运动顺畅,能够实现触点开闭状态的迅速转换,也对继电器实现触头大开距提供有力保证。
2、所述第一凸筋的设置,使滑块在移动状态与导轨之间为线面接触,接触面积小,从而减小接触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滑块运动的顺畅性。所述第二凸筋的设置,使滑块在移动状态与外壳发生接触时为线面接触,接触面积小,从而减小接触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滑块运动的顺畅性。
3、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相应的侧面之间呈间隙配合,使滑块在移动过程中,基本只有一个面与导轨或外壳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滑块运动的顺畅性。所述第三凸筋的设置,使滑块在移动状态其滑槽侧面与限位部发生接触时为线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减小接触摩擦力。
4、所述滑块底部设有若干底端设有开口的立式围框,该若干围框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且各围框的内腔分别构成所述滑槽,使滑块与导轨的接触面积较小,减小接触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滑块运动的顺畅性。
5、所述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在断开状态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触头大开距。
6、所述限位柱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控制相应静簧片的形变量,从而控制触点的超行程量,另一方面能够降低触点接通或释放弹跳。
7、所述衔铁底部两边分别与下轭铁呈间隙配合,使衔铁转动吸合后,只有其顶部两边之一与上轭铁贴住,这样既不会影响磁路效率,又可以在衔铁的零件尺寸有些许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衔铁完全吸合到位,避免衔铁上下都做成能吸合贴住轭铁的方式,但是由于零件制造及装配公差等问题,导致装配过程中出现衔铁上下吸合不到位,也对继电器实现触头大开距进一步提供有力保证。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滑块与底座在配合状态的剖视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滑块与底座在配合状态的剖视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与各动簧片在配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外壳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推动卡在复位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部分与推动卡在复位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推动卡在动作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部分与推动卡在动作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5、外壳1、磁路部分6、接触部分和滑块2,接触部分包括动簧片3和装于底座5的静簧片4,动簧片3装在滑块2上,滑块2滑动配合在底座5上,磁路部分6装于底座5,且该磁路部分6设有推动臂611,该推动臂611与滑块2配合以带动滑块2往返移动;外壳1连接底座5,将磁路部分6、接触部分、滑块2包容于其壳腔中,仅磁路部分的引出脚和接触部分的引出脚露出。底座5沿滑块2的滑动方向设有导轨51,该导轨51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511,滑块2设有沿其滑动方向通出且槽口211在下的滑槽21,该滑块2的滑槽21与导轨51滑接配合,且滑块2底端呈悬空状态,导轨51的限位部511位于滑槽21中,滑槽21的槽口211呈缩口状,以限制导轨51及限位部511从滑槽的槽口211脱出。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端之间具有间隙8,该间隙8大于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很小,小于0.5mm,优选0.1~0.3mm,避免滑块移动时发生窜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滑槽21顶面设有若干第一凸筋212,该若干第一凸筋212沿与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第一凸筋212分别位于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上。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1内顶面与所述滑块2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第二凸筋11,该若干第二凸筋11沿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第二凸筋11分别位于与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滑块2在静止状态其顶面与该第二凸筋11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2在静止状态其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顶面未设置所述第二凸筋,所述滑块顶面设有若干第二凸筋,所述滑块在静止状态其第二凸筋与外壳内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在静止状态其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若所述滑块顶面和外壳内顶面均未设置第二凸筋,则滑块在静止状态其顶面与外壳内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在静止状态其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所述滑块2顶部采用镂空设计,使滑块2顶面的面积较小,从而降低滑块2顶面与外壳1内顶部接触时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511之间呈间隙配合,且该间隙较小,约为0.2~0.4mm,避免滑块2移动时发生侧翻。如图3所示,所述滑槽2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三凸筋213,该若干第三凸筋213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第三凸筋213分别位于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上。在滑块静止状态,其各第三凸筋213与限位部511之间呈间隙配合,该间隙即形成所述滑槽2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511之间的间隙。如此,滑块2在移动过程中某个瞬间与限位部511相应的侧面接触时,能够利用第三凸筋213减少滑块2与限位部51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力。所述槽口21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导轨51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凸筋212、第二凸筋212和第三凸筋213的表面均为弧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滑块2底部设有若干底端设有开口的立式围框22,该若干围框22沿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且各围框22的内腔分别构成所述滑槽21。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511为沿所述滑块2的滑动方向设置的长条状,所述导轨51与其两侧的限位部511构成横截面呈T字形(或者也可以是十字形等)的结构。所述底座5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设有凸台52,所述导轨51即设置在该凸台52上,该导轨51及其两侧的限位部511与凸台52顶部大致构成横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所述滑块2底端悬空是指滑块2底端不与底座5的任何部位接触,即滑块2底端与凸台52顶面之间具有间隙10,该间隙10大于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面之间的间隙8,也大于所述槽口211相对的两侧面与所述导轨51之间的间隙9。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桥式触点组,该桥式触点组包括呈直片形状的所述动簧片3和配合在该动簧片3两端并分别作为电流引入、电流引出的两个所述静簧片4。如图7所示,所述动簧片3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31,与两个所述静簧片4顶部设置的静触点41配合。各静簧片4底部分别插接于底座5设置的插槽53,且各静簧片4底端设有向下穿过底座5的引出脚42。所述动簧片3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2上,所述滑块2设有用来固定所述动簧片3的第一卡槽23。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卡槽23沿滑块2的宽度方向通出,且第一卡槽23在滑块2滑动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31。如图7所示,所述动簧片3中部一侧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适配卡接在限位槽231中,如图9所示,使动簧片3在滑块2上的位置固定,不会沿与滑块2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路部分6为对称式磁路结构,其包括H型衔铁61、上轭铁62、下轭铁63、缠绕有漆包线64的线圈架65和铁芯,铁芯插在线圈架65中,铁芯的两端分别与上轭铁62、下轭铁63相连接,上轭铁62、下轭铁63均呈L字形。衔铁61采用一转轴7转的连接在底座5上,且其顶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上轭铁62内外相对的两侧,其底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下轭铁63内外相对的两侧;所述推动臂611固定于衔铁61,且所述推动臂611尾端设有卡头612,该卡头612呈圆柱状,并卡在所述滑块2一端设置的第二卡槽24中,该第二卡槽24上下通出,且其槽口241靠近磁路部分6的一端,并呈缩口状,以限制卡头612从该槽口241脱出。所述衔铁61底部两边分别与下轭铁63呈间隙配合,该间隙约为0.2mm,如图10、图11所示,仅衔铁61顶部两边交替与上轭铁62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分为转换型触点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和至少一个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具体,所述接触部分包括两个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和两个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且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沿滑块2的滑动方向交替设置。所述凸台52构成各桥式触点组的两静簧片4之间的隔墙,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片3为刚性簧片,所述静簧片4为弹性簧片;所述底座5在各静簧片4或部分静簧片4发生弹性形变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53,通过该限位柱53限制相应静簧片4的形变量,以及降低触点接通或释放弹跳。具体,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5设置四根限位柱53,其中两限位柱沿底座5的宽度方向分布,并位于中间的两个桥式触点组之间,由中间的两个桥式触点组共用,对其静簧片4进行限位;其余两限位柱沿底座5的宽度方向分布,并与磁路部分6相邻,该其余两限位住分别对与磁路部分6相邻的一个桥式触点组的两个静簧片4提供限位。最远离磁路部分6的一个桥式触点组的两个静簧片4则由外壳1内侧面提供限位。
本实施例中,在继电器复位状态,所述磁路部分6对滑块2的推动点与所述桥式触点组的中心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即,各动簧片3的中心线与所述卡头612的中心线重合,如图14、图15所示。
本实施例中,各动簧片3两端的动触点31与对应的静触点41在断开状态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如图15、图1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复位状态时,其各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分别处于闭合状态,其各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分别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各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两边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如图17、图1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动作状态时,其各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分别处于断开状态,其各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分别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各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两边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位于中间的两个桥式触点组(一个为常开式,另一个常闭式)的空气间隙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当给其磁路部分6的漆包线施加反向激励后,衔铁61顶部位于上轭铁62外侧的一边与上轭铁62外侧的轭铁面完全贴合,而衔铁61底部位于下轭铁63内侧的一边与下轭铁63内侧的轭铁面仍然保持约0.2mm的间隙,使衔铁61可靠吸合在上轭铁62上。此时,固定在衔铁61上的推动臂611的卡头612往回拉动滑块2(即滑块2沿磁路部分6所在的一侧移动),滑块2往回拉的过程中,滑块2只有一个面与底座5或外壳1接触,具体仅滑槽21顶面的第一凸筋212与导轨51顶面接触或仅滑块2顶面与外壳1的内顶面的第二凸筋11接触(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很小,在滑块2移动过程中,由于有机械力的存在,使得滑块2顶面会在某个瞬间触碰到外壳1内顶面的第二凸筋11,这种触碰不会影响滑块2移动);由于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端之间的间隙8大于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因而滑块2顶面触碰外壳1内顶面的第二凸筋11时,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端依然具有间隙,不会接触,加上,本实用新型在复位状态时,其磁路部分6对滑块2的推动点与所述桥式触点组的中心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得滑块2的回拉过程非常顺畅,不会出现卡顿,完成继电器由动作状态向复位状态的迅速转换。同理,在滑块2沿远离磁路部分6的一侧滑动的过程中,也仅滑槽21顶面的第一凸筋212与导轨51顶面接触或仅滑块2顶面与外壳1的内顶面的第二凸筋11接触。因而,滑块2的往返移动过程非常顺畅,不会出现卡顿。在继电器状态转换的同时依然保持触头单边开距(即桥式触点组单边的触点间隙)大于或等于2.5mm(桥式触点组双边开距大于或等于5mm),以及触头组间开距大于5mm。
当继电器被倒立安装时,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为0,由于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端之间的间隙8大于滑块2顶端与外壳1内顶部之间的间隙,使得滑块2往返移动时,限位部511底端与滑槽21底端依然具有间隙,不会接触,仅滑槽21顶面的第一凸筋212与导轨51顶面接触或仅滑块2顶面与外壳1的内顶面的第二凸筋11接触,从而保证滑块2往返移动顺畅,不会出现卡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用于ATS双电源控制、光伏发电等领域,其磁路系统采用对称式的磁保持磁路结构,可以满足多倍线圈电压激励,同时又可以实现零功耗待机。为了确保磁路可动衔铁61的可靠转动,在衔铁61底部两边与下轭铁63贴合位置预留一个间隙(间隙约0.2mm),使衔铁61转动吸合后保证只有衔铁61顶部其中一边与上轭铁62贴住,这样既不会影响磁路效率,又可以在衔铁61组合部分的零件尺寸有些许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衔铁61完全吸合到位,对继电器的触头开距有了明显保证。其接触部分为两组常开和两组常闭的结构形式,常开和常闭触头均采用桥式的结构(单边触头开距大于或等于2.5mm),接触部分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设置一组常开和常闭组,组间绝缘距离同样满足5mm。由于接触部分采用桥式结构,动簧片3无需设置引出端,仅从两侧静簧片4输入外部信号,即可组成信号回路。由于动簧片3无引出端,依靠滑块2的水平直线运动,同时磁路部分6的衔铁61转动的可靠设计,可使动簧片3大距离往复移动,从而实现触头大开距。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外壳、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滑块,接触部分包括动簧片和装于底座的静簧片,动簧片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磁路部分装于底座,且该磁路部分设有推动臂,该推动臂与滑块配合以带动滑块往返移动;外壳连接底座,将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滑块包容于其壳腔中;其特征在于:底座沿滑块的滑动方向设有导轨,该导轨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滑块设有沿其滑动方向通出且槽口在下的滑槽;该滑块的滑槽与导轨滑接配合,且滑块底端呈悬空状态,导轨的限位部位于滑槽中,滑槽的槽口呈缩口状;限位部底端与滑槽底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顶面或所述导轨顶面设有若干第一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顶面与所述滑块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第二凸筋,所述滑块顶端与该第二凸筋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滑块顶面设有若干第二凸筋,该第二凸筋与所述外壳内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顶端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槽口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轨之间呈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三凸筋,该第三凸筋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间隙为0.2~0.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底部设有若干底端设有开口的立式围框,该若干围框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且各围框的内腔分别构成所述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设置的长条状,所述导轨与其两侧的限位部构成横截面呈T字形或十字形或工字形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桥式触点组,该桥式触点组包括呈直片形状的所述动簧片和配合在该动簧片两端并分别作为电流引入、电流引出的两个所述静簧片,所述动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与两个所述静簧片上设置的静触点配合;所述动簧片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设有用来固定所述动簧片的第一卡槽;所述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点在断开状态的触点间隙分别大于或等于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为转换型触点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常闭式的桥式触点组和至少一个常开式的桥式触点组;所述动簧片为刚性簧片,所述静簧片为弹性簧片;所述底座在各静簧片或部分静簧片发生弹性形变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通过该限位柱限制相应静簧片的形变量,以及降低触点接通或释放弹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滑块滑动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动簧片中部一侧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适配卡接在限位槽;在继电器复位状态,所述磁路部分对所述滑块的推动点与所述桥式触点组的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部分为对称式磁路结构,其包括H型衔铁、上轭铁、下轭铁、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和铁芯,铁芯插在线圈架中,铁芯的两端分别与上轭铁、下轭铁相连接,衔铁可转动地装在底座上,且其顶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上轭铁相对的两侧,其底部两边分别配合在下轭铁相对的两侧;所述推动臂固定于衔铁,且所述推动臂尾端设有卡头,该卡头卡在所述滑块一端设置的第二卡槽中;所述衔铁底部两边分别与下轭铁呈间隙配合。
CN202022222808.8U 2020-09-30 2020-09-30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12461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808.8U CN212461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808.8U CN212461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1535U true CN212461535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808.8U Active CN212461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1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0336B2 (en)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having asymmetrical solenoid structure
CN212461535U (zh) 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CN214043580U (zh) 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
CN212542286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结构
EP0425780B1 (en) Miniaturized power relay for printed circuits
CN112201539A (zh) 一种转换迅速的电磁继电器
CN109003866B (zh) 一种运动平顺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JP4910900B2 (ja) 接触子装置
WO2008113245A1 (fr) Relais de verrouillage magnétique externe
US3277409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having a flat coil and whose armature assembly is formed with a deformable stem
CN112397344A (zh) 弹性锁止卡槽式继电器机器人
CN219696355U (zh) 一种采用磁钢代替弹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EP362935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450538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03903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09912999U (zh) 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联动推杆组件
CN214624905U (zh) 一种多组桥接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16213168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20155410U (zh) 一种互锁式三位置磁保持双电源电磁切换器
JPH09231896A (ja) シーソー式電磁継電器
CN210120089U (zh) 一种可断开闭合电路的电表连接结构及包含其的电能表
CN213583646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4672419U (zh) 动簧片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CN209912815U (zh) 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弹性机制推杆组件
CN108417451B (zh) 一种强制导向的交直流通用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