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450U -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7450U
CN212457450U CN202021598082.1U CN202021598082U CN212457450U CN 212457450 U CN212457450 U CN 212457450U CN 202021598082 U CN202021598082 U CN 202021598082U CN 212457450 U CN212457450 U CN 212457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
sun
shape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80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heng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heng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heng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heng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80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7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7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7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目前市场上车载式的光电和光热装置不能追日,导致发电及集热效率的低下,也无法解决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市场上更是缺少光电和光热装置一体化的技术,所以在光电转化率短期内难于有效提高的当下,让车载式光电和光热装置不仅能够追日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就成为光电和光热行业所遇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别采用箱体、智能电动柱、支柱、固定或活动的支架的不同组合体,构建一个车载光伏充电装置及一个1维度或2维度的非感应式光电和光热追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及集热效率平均多增加了60%左右。

Description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替代燃油汽车得到广泛的普及,但续航里程的不足却又是个困扰纯电动汽车得以顺利发展的技术难题,虽然一些新能源汽车将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来增加续航里程,但由于其发电量低、无法追日的缺陷,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要求,而感应追踪技术由于成本高、技术复杂和体积大的缺陷,也无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另外,夏日停车遭到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极高,容易造成车内设施的损坏甚至是导致车体自燃,户外活动市场还缺少一款光电和光热一体化的装置,因此,如何缓解续航里程不足、如何避免车体自燃,以及在无电无明火的区域开展户外活动时,用电及饮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使得上述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包含太阳能角度控制器、光伏板、集热装置、支柱、驱动装置、蓄电池、箱子,光伏板是水平状安装在两个箱子内,光伏板串联或并联为蓄电池充电,光伏板安装分为车顶式和地面式两种类型,所述车顶式是指箱体采用支架活动式地安装在车顶的行李架上,箱子活动式的安装有万向轮、空气阻力的分流板,分流板是把箱子托架在行李架上时才需安装,分流板安装在朝向车头的箱体一端,在安装分流板一端的两个箱子的内侧,上下部分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横梁,横梁上开有螺栓孔,螺栓固定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拱形状,中间高两端低,截面为带弧形的多边形,分流板固定在箱体或龙骨上,所述龙骨是一种支撑架,其形状与分流板相同也为拱形,其包含纵梁和横梁,龙骨中部凸起部分是通过支撑杆螺栓固定在箱体上,两个箱子之间采用合页连接,各箱子底部固定安装有Z根梁,每根梁上固定安装有X个扣环,Z根多边形或圆形的管穿过X个扣环,两端螺栓固定在支架上,箱子内光伏板的安装是在每个箱子的周边固定安装有截面为h型的梁,梁的上面上安装有门栓的门扣或插销Y个,光伏板的四边底部托在梁的底面上,上部的四边框与梁的短边齐平,也对应地安装有Y个门栓的插销或门扣,通过门栓与h型的梁固定为一体,所述地面式安装是指到达目的地车挺稳后,把箱子卸载下来,在地面上重新组装的模式,其分为1维度或2维度追日的两种不同模式,在1维度追日的模式当中,又分为只能调节倾角的有驱动装置的或只能调节方位角的无驱动装置的两种不同类型,有驱动装置的1维度追踪系统主要由支柱和驱动装置所构成,支柱是可分拆的多边形或圆形的空心管,分为K段,当K>1时候,每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一个顶端带有铰接构件或圆环构件的T型空心管插入支柱后螺栓固定,一根梁,其两端各有一个孔,其底部安装有与T型空心管相同的铰接装置的构件,其底部的构件与支柱顶端的T型空心管铰接连接或轴连接形成铰接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螺栓固定在支柱顶端,其是一种可升降的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多边形或圆形的螺母、带有螺纹的轴、T型空心管所构成,T型空心管的顶部两端各有一个孔,其固定在螺母上形成一体,螺母沿着轴上下移动,在2维度追日的模式当中,支柱共有N根,其中一根是固定安装,其余都为移动式安装,移动支柱将围绕固定支柱按圆形轨迹转动,移动支柱是与上述相同的可分拆的空心管,其最底层一段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或滑轮,上述的T型空心管两根为一组,彼此铰接或轴连接形成一个铰接装置,其中一端插入移动支柱的顶端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支柱是一种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一起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柱体空心管顶端螺栓固定有上述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只有在2维度追日模式当中随着柱体的空心管一同转动,一根活动式安装有N-1组的L型支架的多边形或圆形的空心管套在驱动装置顶端螺栓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架上开有孔,固定支柱和每根移动支柱之间以及移动支柱之间活动式安装有连接的梁,所述智能电动柱的驱动将采用固定在其机座内的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来进行,在上述的系统上安装了光伏板就成为一个追日型光电系统,安装了集热装置就成为一个追日型的光热系统,两者同时安装就成为一个光电光热一体化系统,所述光热系统是一种太阳能炉,其分为多管和单管两种不同类型,所述单管型太阳能炉,其分为四方形和长方形两种不同的类型,光伏板或单管型太阳能炉安装在支柱和驱动装置上时,在1维度追踪模式当中,是把各自底部的空心管插入铰接装置和驱动装置上的孔内螺栓固定,多管型太阳能炉则是固定在一根梁上,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铰接装置和驱动装置上,光伏板的数量>1时,两块光伏板连接处的边框外侧采用门栓的插销或门扣扣紧为一体,在2维度追踪模式当中,光伏板的安装是把空心管插入移动支柱的T型管和驱动装置上的L型支架的孔内螺栓固定,太阳能炉是固定在一个活动式组装的支架上,支架架在光伏板上并且与其平行,固定在光伏板的边框上,在无驱动装置1维度追踪当中,其结构与2维度追踪模式的相同,但是没有驱动装置,L型支架是直接固定在智能电动柱顶端,光伏板是分别固定在移动支柱的T型管和L型支架上固定不动,并且与地面形成倾斜状态,太阳能炉的安装方式与2维度追踪模式的相同,光伏发电系统或光电和光热一体化系统的角度调节,是调节光伏板的角度,将由安装有嵌入式的角度传感器的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所述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是利用时间计时来控制光伏板的角度发生改变的一种智能控制装置,其主要有主芯片、角度传感器、GPS卫星定位或电子指南针、时钟芯片、蓝牙、电机驱动的模块,当蓄电池给汽车空调供电时,将通过一个自动开关转换器与汽车空调相连为汽车空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不需要光电传感装置,分别采用箱体、智能电动柱、支柱、固定或活动的支架的不同组合体,构建一个车载光伏充电装置及一个1维度或2维度的非感应式光电和光热的追踪装置;光伏板的方位角和倾角的调节将采用时间计时,采用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所述多管型的太阳能炉是指R根真空集热管,安装在一个箱子内所形成的太阳能炉,多管型太阳能炉,箱底和壁的内侧都是涂有反光材料的板,箱底的底面安装有带有接口的空心管,箱底的内侧四个角上分别固定安装一个n型或h型的支架,盒子内分隔成多个多边形或圆形的格子,盒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固定在支架上,上层活动式安装称为盖子,上下层采用合页连接,箱壁的底部是铰接在箱底上,箱壁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采用合页连接,下段为四边形、其高度是支架和格子状盒子的高度之和,上段是梯形或梯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体,箱壁打开后由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箱壁的上段以及格子状的盒子上,使得箱壁与箱底形成倾斜的状态,有盖子的内胆是活动式安放于真空集热管内,多根真空集热管架在盒子内的多边形或圆形的格子上固定,所述单管型中的四方形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四方形,长方形太阳能炉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四方形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是安装在一个箱子的盒子内,箱底和箱壁的结构及安装方式都与上述多管型的相同,箱子内四方形格子状的盒子固定在上述的支架上,盒子的盖子是安装在侧面,其一端通过合页与盒子壁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扣紧在盒子壁上,内胆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其为多边形或圆形的带有边框的无盖的盒子,其侧边有个圆形的接口,接口内带有螺纹,活动式连接把手,内胆是活动式的安放于四方形真空集热管内,所述单管型中的长方形的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圆形,其包含有集光镜、真空集热空心管,所述集光镜是涂有反光材料的板,镜面有平板型和抛物线型两种,两块拼接合为一体形成一块三角形或抛物面形的集光镜,每种类型的镜面有N块,每块的骨架中,有X根骨架凸出于集光镜边缘外,其端头带有螺纹结构,相对应两块集光镜中的X根骨架位置是相错的,一根截面为多边形的管梁,两侧各贯穿有2X个孔,上下面贯穿有M个孔,所述X根骨架每根活动式螺纹连接有空心管,空心管固定在管梁的方式有螺栓固定或非螺栓固定两种,螺栓固定或非螺栓固定方式的空心管后端带有固定构件,前端带有圆孔或弹性扣件,固定构件与圆孔或弹性扣件之间的间距与管梁的宽度相同,两块集光镜拼接时,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空心管是分别插入管梁每侧的2X个孔后,螺栓固定或弹性扣件固定在管梁的两侧上,一根真空集热空心管的M个支架为Y型,其底部空心管的结构以及与管梁固定的方式与X根骨架的空心管相同,但固定构件与圆孔或弹性扣件之间的间距是与管梁的厚度相同,支架空心管插入管梁面上的M个孔内后,螺栓固定或弹性扣件固定在管梁底部上,真空集热管架在M个支架的顶端,扣紧在支架上,集热管内部插有一根内胆管,管内分隔成多个格子,管梁底部活动式安装带有接口的空心管,所述铰接装置的构件是由1块底板和C块的多边形竖板所构成,竖板带有圆弧的一端带有孔洞,另外一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铰接装置的构件,C=1或2时候,是活动式或螺栓的固定连接,当C>2时候,是铰接连接形成一个铰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公知固定支架技术和感应式追踪技术的,不仅缓解了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不足、减少了车体自燃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把光电和光热集合为一体,太阳能炉工作的同时,光电系统能够直接给蓄电池供电,其携带方便、技术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解决了户外活动中用电和吃饭难的问题、不仅避免了烈日暴晒下所引发的车内温度过高而产生的车体自燃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光电和光热系统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即光电和光热系统不仅要能够追日,而且能够方便携带、还要具有实用价值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比不具有追日功能的光电和光热系统的发电和集热的效率平均多增加了60%左右,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1维度追日地面式组装的平面俯视图:符号1为光伏板,符号2为支柱,符号3是梁,符号4为门栓的门扣插销,符号5为驱动装置,符号6为管梁,符号7为真空集热管,符号8为集热板;图2为正视图:符号9为光伏板或管梁上的空心管;图3 为左右侧视图:符号10是T型管,符号11为梁与T型管铰接所形成的铰接装置,符号12为连接梁;图4是2维度追日地面式组装的平面俯视图:符号1为驱动装置,符号2为移动支柱,符号3是带有L型支架的空心管,符号4为L型支架,符号5为光伏板或太阳能炉管梁上的空心管,符号6为固定支柱和移动支柱以及移动支柱间的连接梁,符号7为光伏板,符号8为太阳能炉,符号9为T型管;图5为2维度追踪模式第一种组合类型的正视图;图6为第一种组合类型的左右侧视图:符号10为T型管间的铰接装置,符号11为万向轮或滑轮,符号12为固定支柱即智能电动柱,图7为为多管型太阳能炉收纳时的平面俯视图:符号15是上层为梯形状的箱壁,符号14是上层为三角形状的箱壁;图8为太阳能炉工作时的平面俯视图:符号16为盒子中的盖子,符号17为盖子的纵梁,符号18为盖子的横梁,符号19为真空集热管,图9为多管型太阳能炉工作状态的正视图:符号20是箱壁的支撑杆,符号21为固定安装托架上的盒子底层,符号22为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顶式光伏充电装置,解决新能源车蓄电池充电及车内空调供电不足的问题,这能缓解续航里程问题以及避免夏日里烈日暴晒引起车内温度过高而发生车体自燃事故的发生,这种充电方式同样适用于目前的燃油汽车。当蓄电池给汽车空调供电时,将通过一个自动开关转换器与汽车空调相连为汽车空调提供电力,自动开关转换器是具有自投自复的功能,分为一体化自动转换开关类和塑壳断路器类这两种类型,所述的自动开关转换器优先使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的蓄电池供电,即太阳能电池发电供电为主电源,车载电池为备用电源,当主电源的电压或电流Q高于设定阈值的电压或电流Q值时,主电源自动投入,备用电源备用;当主电源发生故障或主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低于设定阈值的电压或电流I值时,备用电源投入使用;当主电源的电压恢复到设定阈值的电压或电流Q值时,自动停掉备用电源,再次切换到主电源供电,Q值>I值,但备用电源低于设定保护的阈值时,即使Q值<I值也会自动断电,当使用蓄电池供电时,是每隔W分钟供电K分钟,K<W。
角度的调节是一日之内调节三次或多次,2维度或有驱动装置的1维度追踪的调节时间段分为上午、正午、下午三个时段,一日之内的三次调节,光伏板,在上午时段是面朝东面,倾角最大,正午时段,是水平状;下午时段,是面朝西面,倾角最大,所述的多次调节,是指在上午或下午两个时段内,每间隔E分钟进行一次方位角的调节,在E分钟内倾角调节F次,所述输入法当中的光伏板的最大倾角ψ的角度值按算术平均分成F次,每次调节的角度值为ψ/F,三个时间段内光伏板的朝向与1日之内三次调节的相同,在上午时段,每次新调节的角度值为ψ-J*ψ/F,J是整数的数字系列值,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F;在下午时段,每次新调节的角度值为γ+ψ/F,γ是调节前一时刻的角度值,每次方位角进行调节时,倾角都已经归位到初始的位置,无驱动装置的1维度追踪的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水平安装,方位角调节的次数,是一日之内所有调节时间的总和,按每间隔D分钟计算所得,所述最大倾角是指在上午或下午的时段内,光伏板所能够形成的最大倾角。
参阅图1~3,是地面式组装的1维度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日装置,去户外活动时,在去目的地的路上也能一直充电,车顶上的太阳能炉也可以一直在工作,达到户外场地后,把箱子整体卸载或单独卸载光伏板1,重新组装成追日装置,支柱2拼接成形后顶端插入T型管10螺栓固定,T型管10顶端再铰接或轴接梁3形成一个铰接装置11,驱动装置5与支柱2按东西方向排列安装连接梁12,光伏板1两端安装空心管9,两块连接处采用门栓的门扣插销4扣紧,太阳能炉的骨架端头插入管梁6两侧的孔内,再采用管梁6两侧门栓的门扣或插销4穿过构件扣紧在管梁6上,真空集热空心管7支架底部的构件插入管梁6面上的孔内,再采用管梁6底面的门栓的门扣或插销4穿过构件扣紧在管梁6上,真空集热管7架在支架的顶端,两终端扣紧在支架上,集热管内部插有一根内管,光伏板1及管梁6活动式安装的空心管9分别插入梁3和驱动装置5的孔内螺栓固定,太阳能炉安装在两端,由此一个1维度追踪的光电和光热装置组建完成,光电和太阳能炉角度的调节是调节光伏板的倾角,将太阳能角度控制器安装在光伏板1的底部,光伏板1倾角的调节采用最大倾角算术平均法,具体的调节方式参照0009段,调节完成关闭电源后,光伏板又归位成水平状态,取下太阳能炉,把支柱及驱动装置两侧连接光伏板的支撑杆撑起,则追日装置就转变成了一张野餐桌子。
参阅图4~9,是地面式组装的2维度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日装置,首先把智能电动柱12固定在地基上,组装移动支柱2把连接梁6安装在各支柱的构件上螺栓固定,每根移动支柱2的顶端采用两个T型管9相互铰接形成铰接装置,驱动装置1螺栓固定在智能电动柱的顶端,L型支架4螺栓固定在空心管3上再把空心管3套在驱动装置1上螺栓固定,多管型太阳能炉安装时,打开箱壁14和15,把箱底与箱壁14和15间的支撑杆20扣好,由此多管型太阳能炉安装完成,把光伏板和太阳能炉两端的空心管5插入移动支柱2的T型管9或驱动装置上的L型支架4孔内螺栓固定,由此构建成一个2维度追踪的装置,移动支柱2将绕着固定支柱12做圆规运动。光电和光热装置的角度调节是调节光伏板7的角度,采用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来控制,其是水平安装在中间的光伏板底部,首先调节光伏板7的方位角,由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控制智能电动柱12转动,通过连接梁6带动移动支柱2发生移动,则光伏板7的方位角调整到位,然后控制器启动驱动装置1对光伏板7的倾角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方式参照0009段。停止工作后关闭电源开关,光伏板又归位成水平状态,取下太阳能炉,把支柱及驱动装置两侧连接光伏板的支撑杆撑起,则追日装置就转变成了一张野餐桌子。

Claims (5)

1.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包含太阳能角度控制器、光伏板、集热装置、支柱、驱动装置、蓄电池、箱子,光伏板是水平状安装在两个箱子内,光伏板串联或并联为蓄电池充电,光伏板安装分为车顶式和地面式两种类型,所述车顶式是指箱体采用支架活动式地安装在车顶的行李架上,箱子活动式的安装有万向轮、空气阻力的分流板,分流板是把箱子托架在行李架上时才需安装,分流板安装在朝向车头的箱体一端,在安装分流板一端的两个箱子的内侧,上下部分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横梁,横梁上开有螺栓孔,螺栓固定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拱形状,中间高两端低,截面为带弧形的多边形,分流板固定在箱体或龙骨上,所述龙骨是一种支撑架,其形状与分流板相同也为拱形,其包含纵梁和横梁,龙骨中部凸起部分是通过支撑杆螺栓固定在箱体上,两个箱子之间采用合页连接,各箱子底部固定安装有Z根梁,每根梁上固定安装有X个扣环,Z根多边形或圆形的管穿过X个扣环,两端螺栓固定在支架上,箱子内光伏板的安装是在每个箱子的周边固定安装有截面为h型的梁,梁的上面上安装有门栓的门扣或插销Y个,光伏板的四边底部托在梁的底面上,上部的四边框与梁的短边齐平,也对应地安装有Y个门栓的插销或门扣,通过门栓与h型的梁固定为一体,所述地面式安装是指到达目的地车挺稳后,把箱子卸载下来,在地面上重新组装的模式,其分为1维度或2维度追日的两种不同模式,在1维度追日的模式当中,又分为只能调节倾角的有驱动装置的或只能调节方位角的无驱动装置的两种不同类型,有驱动装置的1维度追踪系统主要由支柱和驱动装置所构成,支柱是可分拆的多边形或圆形的空心管,分为K段,当K>1时候,每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一个顶端带有铰接构件或圆环构件的T型空心管插入支柱后螺栓固定,一根梁,其两端各有一个孔,其底部安装有与T型空心管相同的铰接装置的构件,其底部的构件与支柱顶端的T型空心管铰接连接或轴连接形成铰接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螺栓固定在支柱顶端,其是一种可升降的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多边形或圆形的螺母、带有螺纹的轴、T型空心管所构成,T型空心管的顶部两端各有一个孔,其固定在螺母上形成一体,螺母沿着轴上下移动,在2维度追日的模式当中,支柱共有N根,其中一根是固定安装,其余都为移动式安装,移动支柱将围绕固定支柱按圆形轨迹转动,移动支柱是与上述相同的可分拆的空心管,其最底层一段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或滑轮,上述的T型空心管两根为一组,彼此铰接或轴连接形成一个铰接装置,其中一端插入移动支柱的顶端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支柱是一种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一起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柱体空心管顶端螺栓固定有上述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只有在2维度追日模式当中随着柱体的空心管一同转动,一根活动式安装有N-1组的L型支架的多边形或圆形的空心管套在驱动装置顶端螺栓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架上开有孔,固定支柱和每根移动支柱之间以及移动支柱之间活动式安装有连接的梁,所述智能电动柱的驱动将采用固定在其机座内的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来进行,在上述的系统上安装了光伏板就成为一个追日型光电系统,安装了集热装置就成为一个追日型的光热系统,两者同时安装就成为一个光电光热一体化系统,所述光热系统是一种太阳能炉,其分为多管和单管两种不同类型,所述单管型太阳能炉,其分为四方形和长方形两种不同的类型,光伏板或单管型太阳能炉安装在支柱和驱动装置上时,在1维度追踪模式当中,是把各自底部的空心管插入铰接装置和驱动装置上的孔内螺栓固定,多管型太阳能炉则是固定在一根梁上,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铰接装置和驱动装置上,光伏板的数量>1时,两块光伏板连接处的边框外侧采用门栓的插销或门扣扣紧为一体,在2维度追踪模式当中,光伏板的安装是把空心管插入移动支柱的T型管和驱动装置上的L型支架的孔内螺栓固定,太阳能炉是固定在一个活动式组装的支架上,支架架在光伏板上并且与其平行,固定在光伏板的边框上,在无驱动装置1维度追踪当中,其结构与2维度追踪模式的相同,但是没有驱动装置,L型支架是直接固定在智能电动柱顶端,光伏板是分别固定在移动支柱的T型管和L型支架上固定不动,并且与地面形成倾斜状态,太阳能炉的安装方式与2维度追踪模式的相同,光伏发电系统或光电和光热一体化系统的角度调节,是调节光伏板的角度,将由安装有嵌入式的角度传感器的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所述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是利用时间计时来控制光伏板的角度发生改变的一种智能控制装置,其主要有主芯片、角度传感器、GPS卫星定位或电子指南针、时钟芯片、蓝牙、电机驱动的模块,当蓄电池给汽车空调供电时,将通过一个自动开关转换器与汽车空调相连为汽车空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不需要光电传感装置,分别采用箱体、智能电动柱、支柱、固定或活动的支架的不同组合体,构建一个车载光伏充电装置及一个1维度或2维度的非感应式光电和光热的追踪装置;光伏板的方位角和倾角的调节将采用时间计时,采用太阳能角度控制器来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型的太阳能炉是指R根真空集热管,安装在一个箱子内所形成的太阳能炉,多管型太阳能炉,箱底和壁的内侧都是涂有反光材料的板,箱底的底面安装有带有接口的空心管,箱底的内侧四个角上分别固定安装一个n型或h型的支架,盒子内分隔成多个多边形或圆形的格子,盒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固定在支架上,上层活动式安装称为盖子,上下层采用合页连接,箱壁的底部是铰接在箱底上,箱壁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采用合页连接,下段为四边形、其高度是支架和格子状盒子的高度之和,上段是梯形或梯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体,箱壁打开后由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箱壁的上段以及格子状的盒子上,使得箱壁与箱底形成倾斜的状态,有盖子的内胆是活动式安放于真空集热管内,多根真空集热管架在盒子内的多边形或圆形的格子上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型中的四方形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四方形,长方形太阳能炉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四方形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是安装在一个箱子的盒子内,箱底和箱壁的结构及安装方式都与上述多管型的相同,箱子内四方形格子状的盒子固定在上述的支架上,盒子的盖子是安装在侧面,其一端通过合页与盒子壁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扣紧在盒子壁上,内胆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其为多边形或圆形的带有边框的无盖的盒子,其侧边有个圆形的接口,接口内带有螺纹,活动式连接把手,内胆是活动式的安放于四方形真空集热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型中的长方形的太阳能炉的真空集热管的形状为圆形,其包含有集光镜、真空集热空心管,所述集光镜是涂有反光材料的板,镜面有平板型和抛物线型两种,两块拼接合为一体形成一块三角形或抛物面形的集光镜,每种类型的镜面有N块,每块的骨架中,有X根骨架凸出于集光镜边缘外,其端头带有螺纹结构,相对应两块集光镜中的X根骨架位置是相错的,一根截面为多边形的管梁,两侧各贯穿有2X个孔,上下面贯穿有M个孔,所述X根骨架每根活动式螺纹连接有空心管,空心管固定在管梁的方式有螺栓固定或非螺栓固定两种,螺栓固定或非螺栓固定方式的空心管后端带有固定构件,前端带有圆孔或弹性扣件,固定构件与圆孔或弹性扣件之间的间距与管梁的宽度相同,两块集光镜拼接时,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空心管是分别插入管梁每侧的2X个孔后,螺栓固定或弹性扣件固定在管梁的两侧上,一根真空集热空心管的M个支架为Y型,其底部空心管的结构以及与管梁固定的方式与X根骨架的空心管相同,但固定构件与圆孔或弹性扣件之间的间距是与管梁的厚度相同,支架空心管插入管梁面上的M个孔内后,螺栓固定或弹性扣件固定在管梁底部上,真空集热管架在M个支架的顶端,扣紧在支架上,集热管内部插有一根内胆管,管内分隔成多个格子,管梁底部活动式安装带有接口的空心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的构件是由1块底板和C块的多边形竖板所构成,竖板带有圆弧的一端带有孔洞,另外一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铰接装置的构件,C=1或2时候,是活动式或螺栓的固定连接,当C>2时候,是铰接连接形成一个铰接装置。
CN202021598082.1U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2457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082.1U CN212457450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082.1U CN212457450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7450U true CN212457450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8082.1U Active CN212457450U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7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8402B1 (ko) 슬라이딩형 태양광 추적 집광장치
JP2010219318A (ja) 折畳み可能な太陽追従太陽電池
JP7281096B2 (ja) 一種な自動車用の日避けカバー
CN216929947U (zh) 一种大型车用的光伏发电装置
CN110609575A (zh) 用于塔式光热发电的定日镜与光伏板相结合的定日镜系统
WO2022027281A1 (zh) 通信基站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伏发电追踪系统
CN212457450U (zh)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CN111769627A (zh) 车载型非感应式追踪的光伏发电系统
WO2022027274A1 (zh) 便携式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踪系统
CN111735216A (zh) 户外活动型非感应式追踪的光电或光热系统
CN111750539A (zh) 车载式非感应式追踪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系统
CN208456215U (zh) 一种太阳能车棚
WO2022027277A1 (zh) 车载式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踪系统
CN111750545A (zh) 轨道型非感应式追踪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系统
CN212392708U (zh) 一种追日型的车载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15705744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充电桩发电装置
CN212457461U (zh) 一种追日型的便携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CN106949427A (zh) 一种双电源供电的系统
WO2022027276A1 (zh) 车载型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伏发电追踪系统
WO2022027267A1 (zh) 太阳能房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踪系统
CN212431366U (zh) 一种追日型的轨道式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装置
CN111878943A (zh) 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的非感应式追踪系统
WO2021100460A1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2019856A (zh) 太阳能风力助行电动汽车
CN212457241U (zh) 一种追日型的太阳能空调和热水器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