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9419U -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9419U
CN212449419U CN202020755787.3U CN202020755787U CN212449419U CN 212449419 U CN212449419 U CN 212449419U CN 202020755787 U CN202020755787 U CN 202020755787U CN 212449419 U CN212449419 U CN 212449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oller
bearing
receiv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57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红
吴振鹏
陈毅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7557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9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9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94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涉及矿山技术领域,包括底架,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传动座的顶端设有呈矩阵排列设置的数个凹槽,下磁铁B设置在传动座的凹槽内,传动板的底端设有传动滑杆,传动滑杆活动设置在传动座的凹槽内,上磁铁B设置在传动滑杆的底端,传动滚筒旋转设置在传动板上,传动滚筒的顶端高于承接板,传动滚筒与传动带滚动设置,承接弹簧设置在承接座的凹槽内,承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和上磁铁A相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磁力和弹簧的减振作用,矿材在传动过程中,降低矿材不断冲击传送设备从而造成的损坏,减振效果好,降低了传送带的损坏速度,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机械是直接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等作业的机械。输送设备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
目前的矿材在运送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由于矿材具有一定的重量且输送设备会上下浮动,会对传送设备造成较大的不断地冲击力,造成输送设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护输送设备,提供或设计了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包括底架,还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所述传动座的顶端设有呈矩阵排列设置的数个凹槽;下磁铁B,所述下磁铁B设置在所述传动座的凹槽内;数个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端设有传动滑杆,所述传动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座的凹槽内;上磁铁B,所述上磁铁B设置在所述传动滑杆的底端,所述上磁铁B和下磁铁B的磁极同极相同设置;传动滚筒,所述传动滚筒旋转设置在所述传动板上,所述传动滚筒的顶端高于所述承接板,所述传动滚筒与所述传动带滚动设置;传动弹簧,所述承接弹簧设置在承接座的凹槽内,所述承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和上磁铁A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座的凹槽由上料端向出料端密度降低。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缓冲垫,所述传动缓冲垫设置在传动滚筒的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承接座,所述承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所述承接座的顶端设有数个承接凹槽;下磁铁A,所述下磁铁A设置在所述承接座的承接凹槽内;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底端设有承接滑杆,所述承接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的承接凹槽内;上磁铁A,所述上磁铁A设置在所述承接滑杆的底端,所述下磁铁A的底端和上磁铁A的顶端为相同磁极;承接弹簧,所述承接弹簧设置在所述承接座的承接凹槽内,所述承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和上磁铁A相抵;承接滚筒,所述承接滚筒旋转设置在所述承接板上,所述承接滚筒的顶端高于所述承接板,所述承接滚筒与所述传动带滚动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承接垫板,所述承接垫板设置在承接座上,所述承接座的顶端设有旋转开槽,所述承接滚筒滚动设置在旋转开槽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承接胶垫,所述承接胶垫设置在承接座的旋转开槽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承接缓冲垫,所述承接缓冲垫设置在承接滚筒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磁力和弹簧的减振作用,矿材在传动过程中,对矿材落到传动带上起了缓冲作用,降低矿材不断冲击传送设备从而造成的损坏,减振效果好,降低了传送带的损坏速度,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输送设备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中B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承接滚筒和承接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底架;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传动带;5、承接座;6、下磁铁A;7、承接板;8、上磁铁A;9、承接弹簧;10、承接滚筒;11、承接垫板;12、传动座;13、下磁铁B;14、传动板;15、上磁铁B;16、传动滚筒;17、传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架1,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传动带4,承接座5,下磁铁A6,承接板7,上磁铁A8,承接弹簧9和承接滚筒10。
如图1所示,第一滚轮2旋转设置在底架1上,第二滚轮3旋转设置在底架1上,传动带4传动连接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在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的作用下,传动带4旋转运动以输送矿材。
如图2和图3所示,还设计了传动座12,下磁铁B13,数个传动板14,上磁铁B15,传动滚筒16和传动弹簧17。传动座12设置在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之间,传动座12的顶端设有呈矩阵排列设置的数个凹槽,下磁铁B13设置在传动座12的凹槽内,传动板14的底端设有传动滑杆,传动滑杆活动设置在传动座12的凹槽内,上磁铁B15设置在传动滑杆的底端,上磁铁B15和下磁铁B13的磁极同极相同设置,承接弹簧9设置在承接座5的凹槽内,承接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相接。
当数个传动板14安装在传动座12的传动凹槽内时,由于传动板14自身的重力,承传动弹簧17会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压缩,但是由于下磁铁B13和上磁铁B15的原因,传动弹簧17不会有很大的形变。当传动板14突然受到向下的较大压力时,由于下磁铁B13和上磁铁B15相互靠近产生排斥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传动滚筒16旋转设置在传动板14上,传动滚筒16的顶端高于传动板14,传动滚筒16与传动带4滚动设置,即将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安装在图1中的B处,利用底架1将其支撑即可。类似的,设计传动缓冲垫,传动缓冲垫设置在传动滚筒16的外侧,避免传送带4和传动滚筒16刚性接触。
使用时,矿材在传送带4上输送的过程中,利用传动滚筒16支撑传送带4,降低矿材不断冲击传送设备从而造成损坏。由于矿材在传送带4的输送过程中,不会给传送带4较大的压力,并且,传送过程中,矿材是不均匀的,故对传送带4的压力也是不均匀的,设计了传动座12,传动座12的凹槽由上料端向出料端密度降低。通过该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高支撑力,也便于更换部件。
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承接座5设置在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之间。承接座5的顶端设有数个承接凹槽,下磁铁A6设置在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承接板7的底端设有承接滑杆,承接滑杆活动设置在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承接弹簧9设置在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上磁铁A8设置在承接滑杆的底端,下磁铁A6的底端和上磁铁A8的顶端为相同磁极,承接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相抵。
当承接板7安装在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时,由于承接板7自身的重力,承接弹簧9会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压缩,但是由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的原因,承接弹簧9不会有很大的形变。当承接板7突然受到向下的较大压力时,由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相互靠近产生排斥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承接滚筒10旋转设置在承接板7上,承接滚筒10的顶端高于承接板7,承接滚筒10与传动带4滚动设置,即将图4所示的结构安装在图1中的A处,利用底架1将其支撑即可。
当传送带4旋转运动时,承接滚筒10也会随之旋转,两者可能会有速度差。优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设计了承接垫板11,承接垫板11设置在承接座5上,承接座5的顶端设有旋转开槽,承接滚筒10滚动设置在旋转开槽的上方,该承接垫板11起到了保护承接滚筒10的作用,避免过大的冲击造成损坏。进一步的,设计承接胶垫,承接胶垫设置在承接座5的旋转开槽上。类似的,设计承接缓冲垫,承接缓冲垫设置在承接滚筒10的外侧,避免传送带4和承接滚筒10刚性接触。
使用时,矿材直接倒在传送带4上,而此时传送带4下方的各个组件,即承接板7能够以一个整体的作用起承接作用,起到了保护传送带4的作用,从而起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传送带4受到强力冲击而产生过大的形变,从而损坏传送带。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滚轮(2),所述第一滚轮(2)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架(1)上;
第二滚轮(3),所述第二滚轮(3)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架(1)上;
传动带(4),所述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
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之间,所述承接座(5)的顶端设有数个承接凹槽;
下磁铁A(6),所述下磁铁A(6)设置在所述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
承接板(7),所述承接板(7)的底端设有承接滑杆,所述承接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
上磁铁A(8),所述上磁铁A(8)设置在所述承接滑杆的底端,所述下磁铁A(6)的底端和上磁铁A(8)的顶端为相同磁极;
承接弹簧(9),所述承接弹簧(9)设置在所述承接座(5)的承接凹槽内,所述承接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相抵;
传动座(12),所述传动座(12)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之间,所述传动座(12)的顶端设有呈矩阵排列设置的数个凹槽;
下磁铁B(13),所述下磁铁B(13)设置在所述传动座(12)的凹槽内;
数个传动板(14),所述传动板(14)的底端设有传动滑杆,所述传动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座(12)的凹槽内;
上磁铁B(15),所述上磁铁B(15)设置在所述传动滑杆的底端,所述上磁铁B(15)和下磁铁B(13)的磁极同极相同设置;
传动滚筒(16),所述传动滚筒(16)旋转设置在所述传动板(14)上,所述传动滚筒(16)的顶端高于所述承接板(7),所述传动滚筒(16)与所述传动带(4)滚动设置;
传动弹簧(17),所述承接弹簧(9)设置在承接座(5)的凹槽内,所述承接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下磁铁A(6)和上磁铁A(8)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12)的凹槽由上料端向出料端密度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缓冲垫,所述传动缓冲垫设置在传动滚筒(1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滚筒(10),所述承接滚筒(10)旋转设置在所述承接板(7)上,所述承接滚筒(10)的顶端高于所述承接板(7),所述承接滚筒(10)与所述传动带(4)滚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垫板(11),所述承接垫板(11)设置在承接座(5)上,所述承接座(5)的顶端设有旋转开槽,所述承接滚筒(10)滚动设置在旋转开槽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胶垫,所述承接胶垫设置在承接座(5)的旋转开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缓冲垫,所述承接缓冲垫设置在承接滚筒(10)的外侧。
CN202020755787.3U 2020-05-09 2020-05-09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49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5787.3U CN212449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5787.3U CN212449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9419U true CN21244941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3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57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49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9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17106A1 (zh) 矿产分选机
CN201325737Y (zh) 带式给料机
CN110976310B (zh) 翻转式分拣系统
CN212449419U (zh) 矿山机械用减振输送结构
CN212100607U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矿山机械用输送设备
CN201990216U (zh) 可拆卸弹性缓冲托辊组
CN111530538B (zh) 一种研磨机
CN103662758B (zh) 无托辊带式给料机
CN203544915U (zh) 带式输送机的双重缓冲受料装置
KR102060650B1 (ko) 양 방향 이동이 가능한 트리퍼카
CN213140163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的皮带机
CN213922942U (zh) 一种煤矸分选机物料缓冲装置
CN203112071U (zh) 转载机缓冲接料装置
CN110316540B (zh) 一种下件滚床
CN102602658A (zh) 带式运输机受料槽的缓冲装置
CN218930688U (zh) 一种移动式单托辊皮带机
CN207738034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自动落料装置
CN208345123U (zh) 侧面分拨皮带机
CN112403938A (zh) 矿产分选机和缓冲装置
CN213170421U (zh) 一种矿石喂料斗装置
CN218641877U (zh) 一种底板倾角可调式往复式给料机
CN215046211U (zh) 一种缓冲型振动放矿机
CN220906148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整体式缓冲装置
CN210418225U (zh) 一种防划伤皮带的料斗
CN218502706U (zh) 矿产分选机和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